“明明都是很善良很通情達理的人,爲什麼住在一起後,就變得像仇人一樣,勢如水火了呢?”喬明朗無論如何也想不通。
儘管半年前老公高家明已告訴她,等她生了寶寶後讓父母過來照顧,讓她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可是,真的與公婆同住一個屋檐下後,她才發現相處有多難。生寶寶之前,雙方尚且客客氣氣和和美美,但是寶寶出生後,一家人幾乎每天都在生氣。
婆婆生氣,公公生氣,喬明朗生氣,高家明呢,也生氣。
爲了如何帶寶寶吵——該不該給寶寶加奶粉?該不該給寶寶喝水?是給寶寶穿尿不溼還是用棉質尿布?寶寶應該穿得比大人多還是比大人少?寶寶感冒了是被他爺爺傳染了還是被他媽開窗戶涼住了?寶寶發燒咳嗽該不該輸液……數不勝數。
爲了喬明朗換份輕鬆點的工作吵——“你現在的工作太緊張,工資又不高,寶寶天天連奶都吃不好,還不如早點換份工作吧,家裡也不差你那幾個錢!”公公婆婆開始唸叨別人家兒媳婦怎麼都那麼好,隔壁誰家兒媳婦是大學教授,每年放寒暑假,社會地位還高。誰家兒媳婦是外資銀行的主管,工資那都是一年好幾百萬,對老人還特別孝順。總之,應了那句話,兒媳婦都是別人的好,女婿都是自己的好。
爲了高家明的態度吵——“家明,你現在眼裡只有你媳婦兒了!你覺得帶娃難,你可別忘了,你也是媽一把屎一把尿帶大的。”婆婆大聲說着,不時用袖口拭拭眼角。高家明一回家就聽到這話,知道家裡又開戰了,趕緊脫掉衣服去看孩子,躲掉這個戰場。“家明,你現在從來不考慮我的感受。”喬明朗終於找到機會和高家明獨處時,忍不住流淚。高家明一副煩透了的表情:“天天哭哭哭,吵吵吵,煩都煩死了。”
喬明朗終於發現,都說寶寶是福,有寶寶的家庭更歡樂,那都是瞎掰。婚姻並不是愛情的墳墓,有娃後與父母同住,那纔是讓人死無葬身之地。
你在自己的家裡,一下子變成了外人,做這個不對,說那個也不對。老公也像變了個人,從一個爲你遮風擋雨的男人,變成了父母陰影下唯唯諾諾的孩子。
於是,縱然喬明朗心中有百般委屈,竟無人可以訴說。
向自己的父母訴說?不。年邁的父母遠在千里之外,喬明朗無法告訴他們自己正在經歷何種痛苦,那隻會徒增他們的擔心,她只能告訴他們,自己一切都好。雖然母親很敏感,察覺到了她的負面情緒,委婉勸她:“家和萬事興呀。人家兩位老人家,離開自己的家鄉,去北京給你們看孩子,容易嗎?再大的委屈,也不能當面和老人頂。”
向自己的丈夫訴說?不。以前喬明朗還不信那種說法——女人一大戒就是不要對自己的老公說公婆的不是,沒有哪個丈夫喜歡做“夾心餅乾”,溫柔點的丈夫會勸你:“父母的習慣已經形成四五十年了,改不了了,你要多遷就他們。”你再多抱怨幾句,他就不耐煩了:“我在公司辛苦一整天,回到家更頭大,你就不能讓我省省心麼?”現在,她信了,高家明可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向自己的朋友訴說?不。她曾看過一篇文章《只有風不會說出去》。朋友今天聽着你的抱怨,替你鳴不平,說不準明天就告訴你老公或者公婆,只怕到時會引發一場更大的騷亂。
想來想去,竟無人可訴說。可是,這些壞情緒悶在心裡,就像往氣球裡吹氣一樣,越來越大,越來越緊繃,如果找不到出口釋放,總有一天會爆炸。對她來說,這個出口,便僅剩網絡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