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不成熟的小建議

“爲什麼會這樣!”

李牧面向李世民,面向百官,提出了這個疑問。這誰能知道去,要是君臣知道,也輪不到李牧在這裡誇誇其談了。

李牧自己解答,道:“其實非常簡單,無外乎就是貪婪之心作祟,捨不得花錢而已。前朝的君主,大臣、門閥、士族,他們這些高高在上的人,已經享有了一切榮華富貴,卻還一心想要更多。不肯分潤哪怕一點出來給貧苦的百姓,一心只想着怎麼變着法的剝削他們!”

“讓他們幹活,服徭役,還不給錢,甚至不讓他們吃飽!這還算是個人麼?”

“你們家裡的金銀堆積如山!糧食爛的發黴,也不肯拿出來給這些百姓餬口,這還算是個人麼!”

李牧指桑罵槐,說話的時候,眼睛瞄着的都是朝中的幾個門閥背景的官員,王珪想要躲避他的視線,無奈李牧已經走到了他的面前,只好無奈應和兩句,道:“不算人,這哪能算人?”

“說得好!”李牧拉起王珪的手,道:“瞧一瞧我們的侍中大人,他雖然是太原王氏出身,但卻能夠體察民苦,有如此高的覺悟,我想有朝一日,若有貧苦百姓登門求告,我們的侍中大人也一定會慷慨解囊,不讓貧苦百姓們失望的。”

王珪還能說什麼,大帽子已經扣了下來,只好臉上掛着尬笑,隨聲附和。

“但!”李牧突然話鋒一轉,道:“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像王侍中一樣高風亮節,大部分的人,吃相都非常難看。所以有的時候,我不是自命清高,說什麼視金錢如糞土的話。我是真的想不通,爲何某些門閥,世世代代累積財富,財富多到幾輩子花不完還要繼續爭名逐利——有什麼意思呢?你家有房屋千棟,睡覺只許一間而已。你家有金山銀山,又能如何?是能吃啊,還是能喝啊?“

“不如收斂貪慾,分潤出去一點。這樣做起事情來,必然會事半功倍。百姓其實很好滿足的,他們只需要餬口而已。但就是這個小小的希望,對大部分百姓都是奢求。所以纔有那麼多的流民,背井離鄉,只爲了一口飯吃。”

“我爲何視金錢如糞土?原因非常之簡單,因爲我就吃過那樣的苦!”李牧掃視衆人,一字一句地問道:“敢問諸公,誰嘗過飢餓的滋味麼?”

衆人反應不一,有人面色動容,有人則一臉茫然。面色動容者,多爲經歷過隋末大亂,征戰過四方的將領。而一臉茫然者,多爲門閥世家出身,他們這樣的人,即便在隋末大亂的時候,也沒捱過餓,怎麼會知道餓的滋味。

李牧嘴角勾起一個弧度,像是在笑,又像是在嘲弄,道:“餓的滋味,是真的不好受。我建議諸公嘗試一下,三天粒米不進的滋味,我相信諸公嘗試過後,心中便會多一些仁慈之念了。”

李牧轉過身來,面向李世民,趁衆人都在想他的話的功夫,偷着對李世民眨了下眼,李世民坐在龍椅之上,瞧下面瞧得清楚,看到李牧的暗示,便知道自己又要開始捧哏了。

“我說了這麼多,無非是想讓諸公能夠‘感同身受’四個字而已。諸公做與不做,我也管不着。但既然我發現了問題之所在,便要給出我想到的辦法。”

李牧神色一正,道:“首先,臣請求陛下輕徭薄賦。所謂輕徭薄賦,與史書中所記載略有不同。臣所謂的輕徭,並非減輕,而是儘可能的避免徭役。把徭役改成類似工部現在的制度,即花錢僱人開工。”

“陛下與諸公或許會擔心,若如此施行,會不會給朝廷帶來巨大的負擔。臣敢擔保,不會!”

李牧擲地有聲道:“臣做過一個試驗,同樣的一個差事,攤派徭役和結算薪酬兩種方式同時開工,結算薪酬的方式要比攤派徭役快一倍!如此一來,便節省了非常多的時間,且質量方面,結算薪酬也要好過攤派徭役非常多。我們不妨算一筆賬,若是徭役,即便不花錢,但飯總要供吧?節省一倍的時間,也節省了一倍的伙食。同時工期縮短,可以騰出時間做別的。同樣的時間裡,做了更多的事情,這也是價值。”

“還有質量的問題也非常好理解,假設諸公是瓦匠,現在朝廷讓你們去砌牆。不給錢,你們心裡想着的是,朝廷不給錢,那我也不好好幹,磨蹭唄,我少乾點活,讓別人多幹點。如此工程的質量又怎麼會好?但若給錢,則不同了。幹活幹得多,賺錢賺的也多,幹活幹得好,一天的工錢也更多。所以大家會拼命去幹,因爲他們是爲了自己。”

“忠孝節義,是聖人說給讀書人的話。這話對嗎?對!但陛下與諸公要知道的是,百姓多是不讀或者沒有機會讀聖人書的人。他們不懂什麼叫做忠孝節義,他們也沒有必要了解忠孝節義。就算他們懂得了這些,雄辯滔滔,他們也換不來飯吃。民以食爲天,陛下想做明君,諸公想爲治世能臣,在牧看來,只許做到一點,便可爲萬世稱頌了。”

“四海之內無餓殍,僅此一項便足以流芳千古!”

“這就又說到糧食的問題了。”李牧停頓了一下,掃了魏徵那邊一眼,幽幽道:“年前的糧商哄擡物價事件,顯現出一個朝廷非常嚴重的頑疾,那便是朝廷對於糧食,管控力非常之薄弱。面對糧商哄擡糧價,朝廷手裡沒有利器。看到陛下因此煩憂,我,逐鹿侯李牧,徹夜難眠,終於想出兩個辦法,可以遏制此事態的再度發生。”

“頭一個辦法,效仿前朝,重開常平倉,關鍵時候發揮作用,調節糧價。”

聽到這個建議,管理民部的唐儉忍不住出聲,道:“李牧,你有所不知,常平倉朝廷不是沒有想過,奈何我朝開國不過十餘年,又連年征戰,百廢待興。如今每年產的糧食,年吃年用緊緊巴巴。沒有餘量,如何儲藏?再說,朝廷也不種地,就算有糧食,也要從糧商手裡收,糧商不肯賣,難道要去搶嗎?”

唐儉說完,立刻站出四五個附和之人,紛紛指責李牧空談空想,不瞭解實際。

李牧靜靜聽他們說完,才繼續說道:“唐尚書此言正說到了點子上,朝廷想建常平倉,卻受制於糧商不肯賣糧給朝廷。那我們不妨想一想,糧商爲何不肯賣糧?因爲賣糧給朝廷,等於自斷財路,傻子纔會這麼幹!那麼事情就沒有辦法了麼?也不盡然,剛剛唐尚書已經說出瞭解決之法,朝廷不種地,爲什麼不去種?朝廷若種地了,得了糧食,常平倉不就可以建了麼?”

王境澤知道到了自己說話的時候了,適時站出來道:“逐鹿侯說得輕巧,種地需要勞力、耕牛,去哪兒找?!”

“勞力,府兵啊!耕牛?有了貞觀犁,只要是成年的男子就可以拉動,還要耕牛做什麼?府兵裡還缺壯丁麼?至於不會墾田?不好意思,工部屯田司可聽說過?掌握着大唐最新的屯田技術,包教包會!只要肯幹,一年之內,幾十萬頃良田唾手可得!”

王境澤敗下陣來,嚅囁了一下不說話了。另一邊,侯君集張了下嘴,剛想說“府兵怎麼可以去耕地”,忽然想起剛剛被懟回來的話,又把嘴給閉上了。還是甭說了,府兵都能做保鏢了,屯田也沒啥更丟人的了,一個羊也是趕兩個羊也是放,面子都墊在鞋底了,也不要什麼臉皮了!

侯君集沒站出來,但有的人卻不得不站出來。因爲屯田這件事,事關他們的切身利益。這些人便是朝中的門閥勢力,尤其以山東士族爲最。

若是朝廷屯田了,那麼過不了一年,朝廷就有糧食了。朝廷有了糧食,他們的糧食賣給誰去?當即有人站出來,高喊穀賤傷農,口水吐沫齊飛,也不顧得罪李牧可能帶來的風險了,活脫一副豁出去的架勢。

李牧也不反駁,靜靜地看着他們表演,直到李世民聽不下去了,斷喝一聲,道:“爾等當朕的兩儀殿是什麼地方?一個個如此大呼小叫,可還有把朕放在眼中?金吾衛,將這幾個目無法度之輩拖出去,每個人責十仗,逐出宮門!”

金吾衛應了一聲,把吵嚷的幾個人拖了出去。百官見李世民是真的發火了,都老實了下來,不敢再站出來與李牧吵嚷。

李牧等安靜下來了,才繼續開口說道:“臣之所以提出這麼一個建議,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據臣所知,如今朝廷施行均田制,每個男丁分天一百畝,但隋末大亂至今,人口一直不見起色。每個人分田一百畝之後,仍有大片土地荒蕪。這些土地礙於‘均田制’所限,沒有人耕種。直接導致朝廷巨大、不可估量的糧食損失。就算府兵不開墾田地,把這些荒蕪的田地都種起來,對朝廷的糧食缺口,也是一個巨大的臂助。”

此言一出,不少人慾言又止。

這回李牧沒有說對,而是他說錯了,且錯的離譜!

如今朝廷施行均田制,這沒有錯。但真的是按照均田制實行的麼?當然不是。像李牧所說,礙於均田制,每個人只能分一百畝地,導致良田荒蕪沒有人耕種,這怎麼可能?

若門閥這麼聽朝廷的話,李世民也不至於睡不着覺了。

真正的情況是,如今天下的良田,都在門閥世家手裡。例如太原王氏,太原境內的良田,十之八九都在王氏子弟的手裡。而百姓們分到的百畝田,基本上都是‘邊角料’,方方正正的良田,百姓哪有機會得。邊角料能湊夠數了,都算是不錯了。

李牧還有一個錯處在於,當今天下真的缺糧食麼?缺,是朝廷覺得缺。朝廷按照人口數和均田制計算現有田地,自然是不夠。因爲人口有瞞報,且田地的實數與報上去的不符。但實際上,人口比報給朝廷的要多,耕種的田地也要多。多餘出來的部分,都掌握在門閥世家的手裡,他們掌握這些,是想在於朝廷的博弈中佔據優勢。

李世民對此心知肚明,百官也心知肚明,只是大家都不戳破而已。但李牧這個“天真”的傢伙,竟然當真了。他還說得那麼一本正經,正經到讓人看着都想笑。

有人想指出李牧說錯了,但話到嘴邊,卻又不知道如何說。

說,怎麼說?誰戳破這層窗戶紙,得罪的就是全天下的門閥世家。所以,這件事不能說。但若不說,看李牧的架勢,他真的會讓府兵去按照賬面上的數目去屯田,那麼屯的是誰的田?屯的全都是門閥世家的田!

好歹毒的奸計啊!

衆人恍然大悟,再看向李牧,這才發現他的嘴角一直微微翹起,非常顯然,這是他早就挖好的坑,就等着衆人往下跳呢!

如今前有狼,後有虎,進不是,退也不是。朝中的門閥勢力,都不知道該怎麼說話了。被李牧算計了一道,每個人的臉色都是鐵青的。

其中,自然也包括長孫無忌。

長孫家雖然不像五姓七望那樣,是千年的世家,但從龍之功也足以讓他們成爲朝中新晉崛起的新貴。長孫家的田地也不少,只是沒有五姓七望那麼多而已。

數目,自然是超了的。若是按照李牧的算法,長孫氏也損失巨大。

可是李牧不按照常理出牌,長孫無忌完全沒有想到會是這個結果,一時間也是不知道該怎麼處理。他清楚的知道李世民對門閥的忌憚,李牧已經鋪墊這麼好了,李世民不會不明白什麼意思,他會怎麼做,已經呼之欲出了。

長孫無忌絕不肯吃這麼大的虧,就在李世民的嘴巴張開,剛要說話的空檔。長孫無忌終於不再做縮頭烏龜,一步站了出來。

“陛下,茲事體大,還請陛下三思而行!”

第114章 自戀的李世民第875章 投奔第745章 忽悠玄奘第630章 圍城第77章 朝中深淺第71章 合作談崩第609章 直截了當第22章 強人所難(2)第238章 苦惱第1006章 神兵天降第331章 備極哀榮第17章 指點迷津第122章 把事情鬧大(1)第182章 天妒英才第420章 新變化第1002章 兵馬大元帥第153章 日上三竿第177章 孫思邈第599章 金榜題名時第554章 當殿質詢第141章 混不吝第1188章 軟骨頭第149章 奇女子第79章 工部報道第160章 郎呀郎第49章 李世民的致青春第955章 一箭雙鵰之計第633章 駱駝谷第264章 通風報信第754章 兵貴精第1200章 絕境勸降第636章 兩害取其輕第737章 爭執第592章 名落孫山?第617章 授官情況第268章 精準定位第53章 奉旨貪污(1500均訂加更)第867章 劫獄第508章 紅燭第583章 眼見爲實第345章 刨墳掘墓第390章 留學僧第40章 算學大師第202章 瓔珞立志第102章 敢給皇帝戴綠帽!第506章 心在滴血第81章 反擊風暴!第626章 感懷第774章 必殺計第396章 用你的錢辦你的事第11章 三女聚齊第986章 新的嘗試第784章 好戲開場第391章 拿錢來!第184章 老父親之怒第321章 如狼似虎第235章 員工福利第383章 兩日間第107章 詩中鬼才第6章 搬家第151章 登門第426章 大碗寬面(卷終)第718章 徹侯第182章 天妒英才第880章 繼承人第343章 如此報答第517章 一語道破第195章 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第165章 勞心費力第430章 欺君之罪?第8章 牽線搭橋(1000首訂加更)第910章 科學實驗第151章 登門第12章 意外之財第9章 太真實了第156章 馬場開業第53章 奉旨貪污(1500均訂加更)第378章 暗流涌動第86章 知恩重義第275章 日進斗金第604章 靈蛇第855章 戰前分析第472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114章 袁天罡第721章 猝然發難第70章 滾刀肉第253章 還是太‘年輕’第89章 意外立功第905章 護犢子第562章 一物降一物第277章 魏徵登門第123章 把事情鬧大(2)第143章 獄友第527章 尚方寶劍第632章 打草驚蛇第146章 假面第459章 隱情第183章 做局第425章 一筆銅臭第1196章 疑敵之計
第114章 自戀的李世民第875章 投奔第745章 忽悠玄奘第630章 圍城第77章 朝中深淺第71章 合作談崩第609章 直截了當第22章 強人所難(2)第238章 苦惱第1006章 神兵天降第331章 備極哀榮第17章 指點迷津第122章 把事情鬧大(1)第182章 天妒英才第420章 新變化第1002章 兵馬大元帥第153章 日上三竿第177章 孫思邈第599章 金榜題名時第554章 當殿質詢第141章 混不吝第1188章 軟骨頭第149章 奇女子第79章 工部報道第160章 郎呀郎第49章 李世民的致青春第955章 一箭雙鵰之計第633章 駱駝谷第264章 通風報信第754章 兵貴精第1200章 絕境勸降第636章 兩害取其輕第737章 爭執第592章 名落孫山?第617章 授官情況第268章 精準定位第53章 奉旨貪污(1500均訂加更)第867章 劫獄第508章 紅燭第583章 眼見爲實第345章 刨墳掘墓第390章 留學僧第40章 算學大師第202章 瓔珞立志第102章 敢給皇帝戴綠帽!第506章 心在滴血第81章 反擊風暴!第626章 感懷第774章 必殺計第396章 用你的錢辦你的事第11章 三女聚齊第986章 新的嘗試第784章 好戲開場第391章 拿錢來!第184章 老父親之怒第321章 如狼似虎第235章 員工福利第383章 兩日間第107章 詩中鬼才第6章 搬家第151章 登門第426章 大碗寬面(卷終)第718章 徹侯第182章 天妒英才第880章 繼承人第343章 如此報答第517章 一語道破第195章 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第165章 勞心費力第430章 欺君之罪?第8章 牽線搭橋(1000首訂加更)第910章 科學實驗第151章 登門第12章 意外之財第9章 太真實了第156章 馬場開業第53章 奉旨貪污(1500均訂加更)第378章 暗流涌動第86章 知恩重義第275章 日進斗金第604章 靈蛇第855章 戰前分析第472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114章 袁天罡第721章 猝然發難第70章 滾刀肉第253章 還是太‘年輕’第89章 意外立功第905章 護犢子第562章 一物降一物第277章 魏徵登門第123章 把事情鬧大(2)第143章 獄友第527章 尚方寶劍第632章 打草驚蛇第146章 假面第459章 隱情第183章 做局第425章 一筆銅臭第1196章 疑敵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