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帝師

和李家軍的武將們不同,李中易手下的這些文官們,都有個議而不決的壞毛病。

之所以出現議而不決,主要是,文官們討論問題,很喜歡務虛,卻少有拿真實數據說話的習慣。

比如說,商量加快建設“常平倉”事宜,文官們吵得不可開交,目的是爲了爭奪管轄權。到頭來,所有需要囤積的糧食數字都是天馬行空的估算,而沒有實實在在的依據。

俗話說的好,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誰都不服誰。在李中易的印象中,只要是務虛會,必定會變成只問立場,不問是非的站隊大會。

宰相肚裡能撐船!

李中易修煉出來的涵養,足夠支撐他拿出十二萬分的耐心,聽文官們吵架說廢話,聽他們隨便亂扣道德帽子。

務虛會上的站隊,說白了就是黨同伐異,大肆辱罵對手是奸臣,企圖從道德上扼殺對手。

然而,罵別人是奸臣的道德表們,自己卻沒有絲毫辦法,解決實際存在的民生問題,這就非常的弔詭了。

今天的爭吵,正如李中易事前所料,到最後,又變成了惡毒的人身攻擊。

“劉光清,你以歪理邪論矇騙主上,似你這等唾面自乾的侫奸之人,有何面目竊居於高位?”

李中易冷眼看過去,開罵的這個老傢伙名叫楊崇聖,是出身於申州的所謂鴻儒。

申州,也就是今天的信陽市,李中易現在喝的綠茶,都是從此地的山間購得。當然了,李中易愛喝的直泡綠茶,和加鹽加姜的團茶有着很大的區別,一直被排斥在當今士大夫階層的主流茶文化之外。

這位楊崇聖歷任光山縣令、彭城縣令,一路混到了殿中侍御史,卻因爲得罪了範質,早幾年前就被勒令罷官。

等到幼主登基,太后臨朝,範質牢牢的把持着政事堂的大權之後,楊崇聖絕望之餘,憤而來投李中易。

怎麼說呢,和不被“內孔”所認同的孔昆迥然不同,楊崇聖卻是遠近聞名的博學鴻儒,在河南之地的儒門士林,享有很高的聲望。

楊崇聖來投後,李中易基於統一戰線的需要,也給了他很高的地位——平盧觀察使。

官場上,尤其是文官,終究還是講資歷的,也就是需要論資排輩。楊崇聖雖然聲名在外,畢竟投奔李中易的時間最晚,而且此前的官職和差遣,也都遠低於劉金山和孔昆。

客觀的說,李中易不可能讓楊崇聖一來平盧,其地位就高居於老部下劉金山和老同志孔昆之上吧?

然而,儘管已經是楊崇聖此前永遠無法望其項背的高位,他卻始終認爲,李中易這個銅臭子瞧不起人,沒讓他做平盧的文臣之首,絕對是識人不明。

所以呢,每次商議正事的時候,楊崇聖自己沒啥有用的見地,卻偏要肆無忌憚的攻擊劉金山。

劉金山心裡通透之極,楊崇聖不敢攻擊李中易,只能把他拖出來指桑罵槐,藉此發泄待遇不高、地位不顯的不滿情緒而已。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李中易很無奈,只得暗暗嘆了口氣,類似楊崇聖這種有名望、有影響力的鴻儒,偏又喜歡賣弄高深學問的槓精,他還真沒太多的好辦法。

等更衣回來後,李中易又悶坐了一個多時辰,終於熬到了吃午膳的時候。

“稟主上,衙門裡還有許多公文待處理,下臣告退。”劉金山被楊崇聖吵得頭暈目眩,不想再浪費工夫,索性三十六計,走爲上計。

劉金山屬於幹實事的事務官,耽誤一個上午的時間,案頭肯定積壓了許多待辦的公務。

楊崇聖這個平盧觀察使,本質工作是觀風察吏,並不涉及到具體的民政事務,空閒時間大把。

李中易對楊崇聖優遇有加,不僅高官厚祿的供着,還有每月一千貫的公使錢,也就是零花錢,供他吃酒宴客,或是接濟親戚朋友,一概不須報帳。

楊崇聖帶來的幾個學生,李中易也都格外的照顧,一個不落的特許進了軍政學堂。待這些人學成之後,先安置進村,從村正開始,再一步步的提拔上來。

起初,楊崇盛不太理解李中易的做法,認爲他瞧不起人,大有拂袖而去之勢。

可是,李中易一直堅持己見,哪怕一拍兩散徹底不合作了,也硬性要求必須先進軍政學堂,再從村正開始整個仕途生涯。

李中易的邏輯講得很清楚,唐朝的規矩是,不歷州縣,不得就任宰相。他李某人的原則是,在唐朝的基礎之上,增加了不任村正三年以上者,不得就任縣官,也就無法出任未來的宰相。

小農經濟的社會,當官的不瞭解最基層土農民的生活狀態,根本不可能制定出正確的土地政策。

在後世,上邊派大學生村官長期駐村,效果很差。那是因爲,村支部和村委會,俗稱的村兩委,依然是村裡的實權機構。

大學生村官抱着鍍金的念頭下村,其社會經驗稀薄,又完全不掌握村裡的人財物,被輕而易舉的架空了,再自然不過了。

李中易治下的村正,既是村支書兼村主任,又是村民兵連長,掌握着村裡的所有實權,業績考覈完全可以落實到人,沒有任何卸責的空間。

能者上,不能者下,說起來很簡單,其實在天朝的歷史上,從來沒有真正的落實過!

李中易是個極其重視細節的傢伙,他從來不信廣告,只信療效,是騾子是馬,拉出去溜一溜,不就知道了麼?

李中易當時的話說得很重,令楊崇聖至今記憶猶新:連村正都當不好的人,怎麼敢任用爲知縣?

劉金山走了,李中易也打算起身走人,卻被楊崇聖攔住了去路。

“主上,老夫有話要說。”楊崇聖擺出一本正經的樣子,好象是要談正事。

李中易卻心裡有數,自從上次楊崇聖吃過老李家的飯菜之後,連舌頭都差點吞下肚裡去。

從那以後,只要是在帥府開會,哪怕散會時不到飯點,楊崇聖也要磨到飯點,目的就是爲了蹭吃蹭喝。

這就是楊崇聖的精明過人之處了!

開會的時候,楊崇聖處處和劉金山擡槓,口唾橫飛,張狂無比。

私下裡,楊崇聖又刻意製造和李中易一起吃用膳的機會,讓李中易逐步瞭解他的心思。說白了,楊崇聖想告訴李中易,他其實不是爲了擡槓而擡槓,而是以國事爲重的異論相攪。

要不怎麼說,就怕流氓有文化呢?

食無語,是肯定的,李中易陪着楊崇聖吃了一頓沒滋沒味的午膳,淨過手,漱過口後,李中易正醞釀着脫身之計,卻不料楊崇聖說了一番令人震驚的話。

“老臣捨棄家族名望,甘願依附於主上,圖的並不是虛名,也是有所求的。”楊崇聖忽然嘆了口氣,“臣聽聞,主上的諸位公子,至今尚未進學。如蒙主上不棄,老臣願爲公子師。”

什麼叫作圖窮匕現?楊崇聖的這番話,便是了!

在天朝的歷史上,開國之君都不會受儒門學說的影響。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儲君和皇子們的老師,都是博學的鴻儒,怎麼可能不受其影響和擺佈呢?

楊崇聖顯然是看明白了,李中易是個厲害的狠角色,恐怕難以說服。但是,儒門弟子都有一個鮮明的特點是:勢弱之下,不爭朝夕,爭長遠。

通俗的說,也就是暫時鬥不過你,先忍着,找機會影響你的接班人。假以時日,天下大權,遲早還是要和儒門士大夫一起共享的!

遠的不說了,歷史上距離現在最近的趙宋政權,趙老二以武力篡奪周室的柴家天下,反手藉助於文臣集團的協助,將武將集團徹底的打翻在了地上。

從此開啓了,馬上打天下,下馬撫萬民的固有依賴文臣的治理模式!

歷史上的文臣集團,爲了權勢的內鬥,是沒有任何底線可言的!

例如,明英宗登基後,極端寵信宦官集團和武臣勳貴集團,大大的疏遠文臣集團。結果,土木堡之變的背後,隱藏着文臣集團暗中捅黑刀,下毒手的各種蛛絲馬跡。

李中易端起茶盞,小飲了一口,微笑着說:“有勞楊公對犬子們的關愛。不過嘛,某家打算親自教導犬子們識文斷字,研讀聖賢書。”

“這個……這個……”李中易給出的答案,楊崇聖做夢都沒有料到,竟然會是這種詭異的結果。

“主上日理萬機,軍務國務纏身,哪,哪有精力教導公子們?”

好在楊崇聖辯才上佳,腦子急轉彎快如閃電,隨即就抓住了李中易的破綻。

“楊公,李某雖然不才,卻也編撰了《三字經》,正好適合幼童學而時習之!”李中易微微翹起嘴角,他事業若想持續性的傳承下去,必須依靠優秀的繼承人。

優秀的繼承人,絕無從天而降的可能性,必須從小培養。所以,最佳的教育方式是:哪怕再忙再累,他李某人也必須親自當兒子們的老師!

言傳不如身教!

與其把老李家的接班人交到腐儒們的手上,到頭來,只學會了滿腦子的陰謀詭計,和權謀傾軋。不如從零開始,由李中易本人親自授課,教導他的兒子們,各種現代化的知識。

至於學習權謀手段,尼瑪,至高無上的家族,寶座又只有一個,權謀算計少得了麼?

“此吾之家事,豈容外臣多嘴?”李中易忽然拉下臉,冷冷的說,“吾意已決,再有妄言者,嗯哼……”

第210章 團聚第1071章 一觸即發第141章 風起第1404章 大周后第1407章 險惡之謀第1065章 人性之惡第1255章 敵進我退第693章 破襲第105章 捲起千堆雪(求月票)第1323章 趙家兄弟第1199章 校閱第154章 陳橋驛第554章 三分軍權第402章 兵權第1168章 好戲連臺第1366章 試探第237章 陰損第206章 殘酷的巷戰第426章 重賞第258章 陽謀第1048章 監國第243章 結黨第322章 風波第744章 棒子反了第942章 血泉第418章 誰家地盤?第136章 這次搞對了!第248章 從奴隸到主人第708章 屠第1130章 挑撥第1156章 前奏第925章 暗渡陳倉第1007章 火花四射第544章 兵權到手第919章 引蛇出洞第1042章 見曹王第二章 巨禍第555章 逼反第二十四章 暗算第818章 擺平第810章 傾國之士第576章 殺人的口食第541章 有刺客!第422章 勢孤第273章 告急第349章 官司第1384章 封宮第1028章 轉機第1021章 天坑第989章 好運氣第1090章 這一拜第342章 莽軍漢第548章 趙家動手了第804章 再世操莽第514章 符王爺第36章 麻將第885章 叫勁(萬字更新,求月票)第1366章 試探第1115章 緹騎提督第714章 詭計第1110章 進宮第267章 戰雲起第1157章 抱負第1191章 咬人的狗,不叫第1094章 啓程西去第1529章 入營第408章 起浪第784章 震撼第320章 回門第729章 流氓相公第304章 易物第1316章 換相第528章 暗戰之明第1128章 立功第1526章 設伏第1206章 設局第1402章 奔襲第345章 巡街第682章 開片第1275章 開戰第353章 發飆第958章 命運的抉擇第358章 午飯第436章 北渡第447章 恩相?第828章 家丁來了第563章 全線告急第1461章 純正的忠心第743章 紙老虎第278章 誰是強軍?第400章 天倫之樂第1320章 哥弎好第795章 張永德來了第1519章 站錯隊第342章 莽軍漢第630章 取幽州第386章 氣倒公主第977章 新裝備第83章 窺探第797章 時局變化
第210章 團聚第1071章 一觸即發第141章 風起第1404章 大周后第1407章 險惡之謀第1065章 人性之惡第1255章 敵進我退第693章 破襲第105章 捲起千堆雪(求月票)第1323章 趙家兄弟第1199章 校閱第154章 陳橋驛第554章 三分軍權第402章 兵權第1168章 好戲連臺第1366章 試探第237章 陰損第206章 殘酷的巷戰第426章 重賞第258章 陽謀第1048章 監國第243章 結黨第322章 風波第744章 棒子反了第942章 血泉第418章 誰家地盤?第136章 這次搞對了!第248章 從奴隸到主人第708章 屠第1130章 挑撥第1156章 前奏第925章 暗渡陳倉第1007章 火花四射第544章 兵權到手第919章 引蛇出洞第1042章 見曹王第二章 巨禍第555章 逼反第二十四章 暗算第818章 擺平第810章 傾國之士第576章 殺人的口食第541章 有刺客!第422章 勢孤第273章 告急第349章 官司第1384章 封宮第1028章 轉機第1021章 天坑第989章 好運氣第1090章 這一拜第342章 莽軍漢第548章 趙家動手了第804章 再世操莽第514章 符王爺第36章 麻將第885章 叫勁(萬字更新,求月票)第1366章 試探第1115章 緹騎提督第714章 詭計第1110章 進宮第267章 戰雲起第1157章 抱負第1191章 咬人的狗,不叫第1094章 啓程西去第1529章 入營第408章 起浪第784章 震撼第320章 回門第729章 流氓相公第304章 易物第1316章 換相第528章 暗戰之明第1128章 立功第1526章 設伏第1206章 設局第1402章 奔襲第345章 巡街第682章 開片第1275章 開戰第353章 發飆第958章 命運的抉擇第358章 午飯第436章 北渡第447章 恩相?第828章 家丁來了第563章 全線告急第1461章 純正的忠心第743章 紙老虎第278章 誰是強軍?第400章 天倫之樂第1320章 哥弎好第795章 張永德來了第1519章 站錯隊第342章 莽軍漢第630章 取幽州第386章 氣倒公主第977章 新裝備第83章 窺探第797章 時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