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捲起千堆雪(求月票)

(ps:今天,不管兄弟們給多少張月票,司空都決定史無前例的大爆發一下,四更,說話算數!)

李中易心裡非常有數,以趙匡胤目前的身份,顯然指揮不動,身兼知制誥之職的翰林學士陶谷。

這個陶谷,陶秀實非常有才,一直深得柴榮信任。

可是,陶谷後來在出使南唐的時候,因爲色心蕩漾,被韓熙載所算計,丟人丟到了姥姥家。

此後,與宰相範質嚴重不和,受到了柴榮冷落的陶谷,徹底的被排擠出權力的核心。

於是,等柴榮死後,這個陶秀實才在暗中幫着趙老二篡位成功,成了北宋建立的大功臣之一。

唉,李中易暗暗一嘆,眼見得造反就要成功,卻被柴榮這個“二貨”橫插了一槓,功虧一簣,心裡滿是遺憾。

如果李中易沒有記錯的話,柴榮也沒幾年的活頭了,他的兒子柴宗訓七歲登基,轉眼間就被趙老二篡了位。

槍桿子裡出政權!

李中易非常遺憾,一直以來,他缺的就是大兵權。李中易手頭的鄉軍雖然精銳,數量卻實在太少了,起不到一錘定音的效果。

哼,柴榮,你等着瞧好了,今天你壞了老子的大事。來日,老子一定要十倍的奉還。

陳橋驛兵變,也沒幾年了!

李中易決心已定,先把身段放軟,找機會騙取柴榮的信任,想方設法的撈到兵權再說。

然後,在陳橋兵變中,李中易完全可以利用先知的優勢。在關鍵時刻出手,左手坑柴榮,右手坑趙老二。

就在這時,館驛門口忽然傳來了喧囂聲,有衛士進來稟報說:“李中易的爹孃和二弟。都已經帶到,只是……”

陶谷覺得奇怪,就問那個衛士:“只是什麼?”

“只是,剛纔出了點變故。小人趕過去的時候,李家的老老小小剛剛出門,顯然是有人暗中監視着。通風報了信。另外,包圍李某的子爵府時,李家的隨從們原本想要反抗,可是被府裡的小妾給制止了。”

陶谷深深的看了眼李中易,笑道:“還真沒想到啊。你的小妾居然有此等見識,實在是難得呢。”

李中易一聽就明白了,這種事情只可能是瓶兒乾的,絕對和芍藥無關。

陶谷笑着吩咐說:“好生款待着,別嚇着他們。”衛士答應着退了下去。

面對陶谷的好意,李中易拱着手說:“多謝陶公周全。”

“李無咎,此去開封是福是禍,就全看你自己的造化了。只要你不節外生枝。老夫也不會特意爲難於你,自會帶你的全家老小,平安的抵達開封。”這陶谷看似態度和藹。實際上,是在暗中警告李中易,不要耍花樣,否則全家人都要跟着遭殃。

李中易既然已經身陷囹圄,那就只能暫時隱忍,待機而動了。

李中易的親孃薛夫人。已經身懷重孕,即使李中易有能力劫人。也不敢輕舉妄動,免得反而害了他自己的親孃。

薛夫人雖然沒有什麼大的見識。卻是這個世界上,最無私疼愛李中易的人,他最缺的就是真誠無私的親情。

“一切都聽秀實公的安置。”李中易也很光棍,爲了長遠的奪權計劃,必須先麻痹住陶谷,再忽悠住柴榮。

“好,很好。”陶谷當即吩咐說,“那咱們明日就上路。”

陶谷和李中易都是聰明人,這聰明人之間,只需要一點就透,根本不需要說太多的廢話。

所以,兩個人都很乾脆,陶谷急着回去覆命,李中易也不想在成都府多待,一拍即合。

在陶谷的陪同下,李中易順利的見到了李達和與薛夫人,還有他那個不爭氣的弟弟,李中昊。

還沒等李中易行禮,薛夫人突然拉住他的手,焦急的問他:“珍哥兒,你沒事吧?”

李中易不想讓薛夫人擔心,就笑着說:“孃親,您就放心吧,這位陶公是請我們去開封府享福的。”他順手指了指,絲毫不覺得尷尬的陶谷。

“唉,不管去哪裡,只要和你在一起,大家平安就好……”薛夫人一看見李中易,就有說不完的話。

等李中易好不容易纔安撫住薛夫人後,扭頭對李達和說:“阿爺,孩兒以後會解釋清楚的,請您務必信孩兒這一遭。”

陶谷就在身旁,李中易一時間也不好細說,只得含糊其詞的先敷衍過去再說。

第二天清晨,李中易的全家老小,混在車隊裡邊,跟着陶谷的人馬離開了成都。

路上,李中易赫然看見了王大虎的身影,出現在一間酒肆的二樓。

王大虎趁人不注意的時候,迅速的掏出一張紙,紙上就一個字,隨。

李中易當即點了點頭,暗示王大虎,派人悄悄跟在身後,等到了開封之後,再找機會聯絡。

費媚娘還在郊外呢,李中易差點丟了命,纔得到了這個絕代的尤*物,怎麼可能輕易的放棄呢。

而且,李中易一手訓練的精銳鄉軍,也在劍門關的前線,跟着孟仁毅抵禦趙匡胤的進攻。

這一股忠心耿耿的軍隊,對於李中易未來在陳橋兵變中,所起的作用至關重要,必須暗中安排好。

整個車隊,除了陶谷帶來的五百大周的衛士之外,還有張業主動派出的五千人馬,隨行護衛。

李中易心裡明白,陶谷這是留下了後手,擔心李中易的人,會搞出半路劫道的戲碼。

對於決心算計柴榮的李中易來說,在路上搞這種無聊的把戲,純屬毫無意義的犧牲,非但起不到任何效果,反而會把事情搞到最糟。

既來之,則安之。隨遇而安,不暴露野心,纔是李中易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

僅僅從陶谷這麼高的身份,卻故意僞裝成小官來看,其中的內幕。肯定不簡單。

李中易悠閒的躺在馬車上,既然陶谷不想透露內情,他索性懶得問。

實際上,柴榮如果想殺了李中易,陶谷隨時隨地都可以動手,又何必帶上他的全家人。去開封就死呢?

李中易想得很清楚,這就說明,柴榮的確有非常用得着他的地方,只要小心應付,應該沒有生命危險。

離開成都之後。陶谷決定讓薛夫人、李達和以及李中昊,以及李中易的兩個小妾,乘第一條船先走,他自己則帶着李中易坐第二條船,慢慢的跟上去。

李中易早就看破了陶谷的牽制用心,卻也懶得說穿,只要全家都平安就好。

就算是李中易成功脫逃了,李煜那個只會做詞泡妞的草包。也值得他李某人去投嗎?

至於,做官要先當太監的南漢,以及不戰而降了北宋的吳越錢家。就更不需要提了!

這些腐朽的家族,完全不在李中易的考慮範圍之中。

只要這一次逃過一劫,大難不死,李中易一定要在勢力最強大的後周政權內部,捲起千堆雪,激發萬重浪。

船行非常快。不幾日就過了峽州(今宜昌),棄舟登岸後。從襄州北上,在鄧州(今鄧縣)和趙匡胤碰上了頭。

陶谷把李中易的一家子交給趙匡胤後。轉道南下,出使南唐。

李中易面上不動聲色,心裡暗暗好笑,姓陶的,此去南唐,你必吃韓熙載的大虧,嘿嘿,身敗名裂就在前方等着你呢!

“某家在主上的面前多言了幾句,卻不料驚擾了先生,某之過也,還望先生勿怪。”趙匡胤誠摯的深深一揖,然後笑眯眯的望着略顯狼狽的李中易。

趙匡胤忽然面色一整,肅容說,“我主久聞先生的大名,特命某家便宜行事。”

李中易何等聰明,一聽就明白了,柴榮所謂的便宜行事,也就是活的李中易固然好,死的李中易其實也可以,總之不能讓他溜走。

既然後周有數的大將——趙匡胤都親自來了,這就從側面證明了,柴榮對李中易的重視程度。

“先生,你就不問一問,爲啥會被陶谷所算計?”趙匡胤笑眯眯地望着李中易。

說句心裡話,如果不是柴榮親自設下圈套,趙匡胤還真想不到,李中易會被捉了來。

“呵呵,元朗兄統帥大軍壓上劍門關,日夜攻城,王昭遠上次就被你給打破了膽。唐國又一敗塗地,連江淮十餘州都丟光了。”李中易忽然微微一笑,“如果我是孟昶,也會怕得要死,任由陶谷爲所欲爲。”

“先生果然明睿,一語中的,妙啊!”趙匡胤搖頭感嘆了一陣子,忽然提起了一個李中易非常熟悉的人,“只可惜,趙普此番在許州辦事,不然的話,倒可以陪着先生好好的暢談一番。”

趙普?李中易微微一笑,這是一個極其厲害的角色,可謂是趙家兩兄弟身邊的首席智囊。

這趙普,不僅是陳橋兵變和杯酒釋兵權的主謀,還是燭光斧影后,趙光義能夠坐穩皇位的幕後重要推手。

這趙普,身前爲宰相,手握重權,死後被封爲韓王,倍極哀榮。

客觀的說,趙普的一生,既是輝煌的一生,也是搞陰謀的一生!

一言以蔽之:大宋官場的第一個不倒翁!

更重要的是,趙普還是強幹弱枝、重文抑武這個基本國策的始作俑者,被兩宋的士大夫們堅定的執行了三百多年,直到南宋亡國。

“先生可知,我主爲何必欲將你弄到手?”趙匡胤明顯來了興趣,想考較一下李中易的精明程度。

第十三章 狠辣(求推薦票)第1170章 爾詐我詭第93章 一招鮮第1406章 巡營第1037章 氣派第166章 止步!繳刀!(四更求月票)第557章 局變第727章 請相公過目第744章 棒子反了第764章 來日決戰第1273章 劇變第947章 決戰第1369章 行軍途中第995章 缺心眼第824章 心眼比天大第242章 繳械第961章 何爲門閥?第二章 巨禍第913章 火炮亮相第228章 安西大都護第465章 失算第1391章 威信第368章 太子也病了第1429章 禍從口出第331章 鬥角第192章 決戰第873章 盟友之謀第1422章 打聽第1478章 冷熱不均第1164章 司徒第1137章 起波瀾第239章 反算計第1001章 曹王第649章 人財兩得第151章 李都監第337章 貓膩第664章 抄家進行時第482章 不好了第691章 折騰第318章 怯第282章 狂風沙第472章 陷阱第1011章 合攏第1485章 去興元府第857章 刁奴第十六章 驚心(求推薦票)第233章 彼此算計第428章 山陵崩?第1232章 彷徨第247章 一大步第855章 遠憂第648章 想玩我?第917章 下毒手第1328章 調兵遣將第1455章 伐蜀之議第1430章 大搜捕的前兆第875章 回開封第237章 陰損第728章 就怕流氓有文化第1322章 大悲第324章 寶地第271章 士子第1011章 合攏第1210章 不要命了?第113章 分爺(2更送上,求月票)第842章 緩急第433章 致命圈套第46章 陷害(拜求推薦票)第932章 決斷第1516章 冷箭第1467章 生辰第1121章 蛾皇女英第1097章 紛紛來投第959章 霹靂菩薩第1521章 齊射第1069章 詭異的投名狀第41章 冷宮第1452章 低頭第95章 傻一回(哭求推薦票)第922章 吃大戶第351章 難唸的經第62章 趙匡胤在此(求三江票)第610章 決戰第1344章 秋闈省試第1311章 餘波第626章 兵鋒所向第340章 歸順第1159章 內閣第1521章 齊射第87章 金絲楠(求推薦票)第434章 密詔第1355章 李煜的禮物第110章 千里做官(求月票)第777章 狸貓換太子第206章 殘酷的巷戰第930章 知遇第1284章 迎戰第808章 發明家第159章 心亂第1451章 精簡
第十三章 狠辣(求推薦票)第1170章 爾詐我詭第93章 一招鮮第1406章 巡營第1037章 氣派第166章 止步!繳刀!(四更求月票)第557章 局變第727章 請相公過目第744章 棒子反了第764章 來日決戰第1273章 劇變第947章 決戰第1369章 行軍途中第995章 缺心眼第824章 心眼比天大第242章 繳械第961章 何爲門閥?第二章 巨禍第913章 火炮亮相第228章 安西大都護第465章 失算第1391章 威信第368章 太子也病了第1429章 禍從口出第331章 鬥角第192章 決戰第873章 盟友之謀第1422章 打聽第1478章 冷熱不均第1164章 司徒第1137章 起波瀾第239章 反算計第1001章 曹王第649章 人財兩得第151章 李都監第337章 貓膩第664章 抄家進行時第482章 不好了第691章 折騰第318章 怯第282章 狂風沙第472章 陷阱第1011章 合攏第1485章 去興元府第857章 刁奴第十六章 驚心(求推薦票)第233章 彼此算計第428章 山陵崩?第1232章 彷徨第247章 一大步第855章 遠憂第648章 想玩我?第917章 下毒手第1328章 調兵遣將第1455章 伐蜀之議第1430章 大搜捕的前兆第875章 回開封第237章 陰損第728章 就怕流氓有文化第1322章 大悲第324章 寶地第271章 士子第1011章 合攏第1210章 不要命了?第113章 分爺(2更送上,求月票)第842章 緩急第433章 致命圈套第46章 陷害(拜求推薦票)第932章 決斷第1516章 冷箭第1467章 生辰第1121章 蛾皇女英第1097章 紛紛來投第959章 霹靂菩薩第1521章 齊射第1069章 詭異的投名狀第41章 冷宮第1452章 低頭第95章 傻一回(哭求推薦票)第922章 吃大戶第351章 難唸的經第62章 趙匡胤在此(求三江票)第610章 決戰第1344章 秋闈省試第1311章 餘波第626章 兵鋒所向第340章 歸順第1159章 內閣第1521章 齊射第87章 金絲楠(求推薦票)第434章 密詔第1355章 李煜的禮物第110章 千里做官(求月票)第777章 狸貓換太子第206章 殘酷的巷戰第930章 知遇第1284章 迎戰第808章 發明家第159章 心亂第1451章 精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