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2章 入城閱兵

楊烈率領的北伐大軍,已經抵達了黃河對岸的陳橋驛,李中易接到消息後,就把內閣的諸位相公們,都找進了內書房。

大家一起商量一下,怎樣舉辦一場舉世矚目的進城閱兵式?

李瓊雖然打過大敗仗,但他畢竟是宿將出身,且又是當今內閣的首相,大家自然把目光投到了他的身上。

“皇上,老臣以爲,應該封禁整條御街,讓大軍由南門進城。”李瓊的意見既沒有擾民,又兼顧了大軍入城式的光榮感,可謂是一舉兩得。

李中易眯了兩眼,仔細一想,覺得還有些問題,就追問李瓊:“大軍由朱雀門入城,從何處入營?”

李瓊早有準備,便笑道:“等皇上在皇宮前檢閱了三軍之後,大軍可以由望春門出城,再繞去安遠門入營。”

李中易略微一想,覺得有些不妥,從最南邊的朱雀門入城,中途還要出城,然後再入城入營,實在是太過於折騰了。

折從阮見李中易向他看來,便略微欠着身子,笑道:“以老臣之見,不如從西門入城,再經過桑家瓦子轉馬行街北上入營。”

李中易凝神細想了一番,覺得折從阮的意見,比較貼近於他的心思。不過,李中易哪怕心裡已經首肯了折從阮的意見,當面依然不會直接說出來。

畢竟,李瓊是首相,又有集思廣益的基礎在,李中易不想破壞了內閣的表面和諧,也就沒有直接表態。

孔昆和劉金山,都沒有帶過兵,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倆紙上談兵的興趣。

“皇上,以臣之見,不如就在黃河岸邊擺開三軍的陣式,您檢閱完畢之後,大軍正好沿着舊封丘門入城。”這是孔昆的意見。

劉金山則抱拳拱手說:“臣以爲,應該就在大慶門前進行檢閱。大慶者,慶賀國之大政也!”

李中易眼前猛的一亮,劉金山不愧是他的貼心臣子,劉參相提出的意見,光明磊落,正大光明,倒是一個好建議。

折從阮和李瓊都知道,未來的內閣之中,必定是劉金山和孔昆的天下,他們兩個老傢伙都老了,不過是過渡相公罷了。

孔昆心裡明白,劉金山的意見確實搔到了李中易的癢處,李中易不可能不喜歡!

柴氏的江山,落於李氏之手,既是天意,又是實力的最終體現!

在大慶門前展示軍威和國威,等於是昭告天下萬民,李氏代柴氏,具有無可爭辯的正當性和合法性!

“皇上,臣以爲,您應在宣佑門前,召見諸將,並大賞羣臣。”孔昆及時的加了碼,並丟出了找李中易要錢的大好由頭。

如今的朝廷財政,正是吃緊的關頭,偏偏,李中易內藏庫裡的錢,多得花不光!

孔昆此話一出,內閣的相公們紛紛跟進,大家都希望把李中易的私庫,搞癟一些!

宰相們手掌天下的庶政,三司使管轄的國庫,居然比皇帝的私庫窮得多,這像個什麼樣子嘛?

李中易哪能不明白相公們的想法呢?內閣相公管着朝廷的公款,誰會嫌棄管的錢少呢?

不過,李中易的私庫裡存着的私房錢,和歷史趙家天子私藏的收買幽雲十六州的封樁錢,有着本質性的區別。

朝廷的庶政雖然歸於內閣,然而,朝廷的禁軍卻歸李中易私人所有。

李中易養活大軍的收入,主要來自於如下幾個方面:戰爭中的打劫,抄權貴、土豪劣紳之家,朝廷徵收的商稅,以及歷次分髒中的留存。

在李中易打進開封城之前,商稅的稅率低到了喪心病狂的5%的程度,這簡直就是鼓勵大家經商嘛。

等李中易奪取了柴家的天下後,他馬上着手改革了商稅,又百分之五,提高到了百分之二十。

別看商稅的稅率提高了好幾倍,李中易卻廢止了進城稅等一切涉商的雜稅,商隊憑一張稅單,即可走遍天下。

以前,別看商稅的稅率低,每過一城,皆須交納一遍稅款。最終算下來,實際的商稅高得離了譜。

“嘿嘿,鹽稅和田賦,都歸了你們,還不夠花麼?”李中易沒好氣的瞪着孔昆。

孔昆也不怕他,只當沒看見似的,低頭悶聲喝茶。

通常情況下,李中易非常給內閣相公們面子,輕易不說半句重話。畢竟,李中易不想把內閣的相公們,搞成只擅長磕頭述旨的跟屁蟲。

真那麼做,就很可能要誤國了,智者所不取也!

“皇上,今年以來,河北幾地發了洪澇災害,糧食幾近於絕收,朝廷普免了那幾個州的錢糧,負擔很重啊。”劉金山也想多搞點李中易的私房錢出來,居然幫着孔昆說話。

“稟皇上,自從限田令和普稅令傳行於天下之後,各地的鄉紳們就不再樂意做糧紳了。”

李瓊身爲首相,自然也想內閣的管轄權限更大一些,所以他也幫了腔。

所謂糧紳,其實就是代替縣衙,徵收本地老百姓錢糧的鄉下縉紳。

李中易打進開封城的時間,畢竟還不算長,各地的亭正和村正,尚缺了很大一塊兒。

這邊廂,原本有利可圖的鄉下糧紳們,一接着一個罷了工,顯然是想看朝廷的笑話。

李中易的心裡自然是明白這個梗的,他笑着說:“今年收不上來的錢糧,全都記在帳上,等亭正和村正分發到位之後,再一次性補繳。”

限田令和廣稅令的核心,其實是雍正帝主導的攤丁入畝,也就是按照田畝的數量繳納稅款,而擯棄了按照人頭收稅的陋規。

說句到家的大實話,只要田地還在,亭正和村正安排到位之後,李中易還愁收不到稅款麼?

不過,糧紳的減少,確實給朝廷的歲入,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所以,內閣相公的一致看法,其實是找李中易借錢花。

李中易心裡太清楚了,說是借錢花,其實是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在這個沒有預算概念的時代,哪怕是內閣的理財高手,也必須擅長拆東牆補西牆,否則,羣臣們的俸祿都很可能被拖欠。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內閣的相公們最終從李中易的兜裡,借到了三百萬貫。

借據由內閣的四相集體簽押,利息定爲每年一分,借款期限爲三年。

不當家,誰知道柴米油鹽醬醋茶的麻煩事?

內閣既然哭窮,入城式大閱兵的錢,也就只能由李中易的內藏庫,往外面掏錢了。

內閣搞到錢之後,四位相公的心裡都很舒坦,嘿嘿,皇帝的錢不借白不借,借了也白借!

李中易雖然掏了錢,心裡卻是滿意的。畢竟,內閣對軍方,既無人事上的任免權,又沒有錢財上的制約手段,等於是文臣完全無法干預軍方的事務。

軍方只對李中易負責,這就從根本上,解決了槍桿子聽誰招呼的天大之事!

談完了閱兵式的大事,孔昆這個迎駕使,就開始彙報正式登基的各項事宜。

一般來說,新君登基,都應普免天下錢糧,以及大赦天下。

不過,李中易卻不想普免天下的錢糧,那意味着,朝廷財政收入的嚴重減少,各地鄉紳們的收入增加。

朝廷普免錢糧之後,最終得利的人羣,很可能不是廣大社會底層的農民。

邏輯其實異常清楚,在限田令和廣稅令之下,各地的大戶人家,要多繳不少的稅錢。

免除了各地大戶人家的田賦,並不意味着,大戶人家會減少佃戶的田租。

不管內閣的相公們怎麼提出合理化的建議,李中易死活不肯同意普免天下的錢糧。

最終,大家鬧得不歡而散,連帶着大赦天下的人羣,也被耽擱了下來。

按照內閣的意思,大赦天下,就是輕罪犯全都赦免回鄉。

李中易的想法卻是,可以赦免輕罪犯人,但是,不是直接赦免回鄉,而是需要出一年的公益勞動。

畢竟,李中易上臺之後,已經嚴令各地,不得輕易動用徭役。

李中易起家於社會的中低層,又經常下基層,非常瞭解底層農民的苦處,絕不是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

很多時候,農民並不怕田賦過重,卻恐懼於徭役的沒完沒了。

不肖的地方官,往往喜歡通過徭役的名義,把中產之家折騰成負債累累之家。

所以,李中易上臺之後,就頒佈了政令,嚴格限制了徭役的種類、範圍以及期限。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乃是官場上的常態。李中易便盯上了輕罪犯的羣體,把跨境徭役的對象,定到了他們的頭上。

有針對性的大赦,和不問犯罪性質的大赦,有着本質性的區別。

畢竟,大一統的國家內部,交通樞紐的官道,必須延伸到各縣,甚至是各亭。

要想富,先修路。隱藏在這句話背後的,是另一種統治邏輯:官道修到哪裡,皇權就可以輻射到哪裡!

鑑於李中易和內閣諸位相公的意見,相差懸殊,所以,吵了一個上午之後,李中易索性管了飯,等吃過午飯後,下午接着再吵。

李中易的午餐,也不過是四菜一湯罷了,留相公們吃飯,也就是把四菜一湯複製幾遍而已。

折從阮以前只是聽說李中易的生活異常儉樸,那不過是耳聞罷了,如今卻是身臨其境的親眼目睹。

更重要的是,李中易的登基大典,既不增修任何一座宮殿,又不擴建皇宮!

難怪李氏能取代柴氏呢!

PS:現在是40票,如果超過了60張月票,司空一定至少加一更!

第1515章 鷹犬第997章 天下至尊第867章 靈州來信第1381章 案子第1253章 大進軍之北進第490章 寢宮驚魂第559章 政爭波瀾第661章 真要變天?第349章 官司第531章 遺詔第811章 魚龍變幻第658章 兵臨城下第894章 開拔第1240章 敗局已定第1131章 器量第750章 醜聞第927章 家國天下第1311章 餘波第267章 戰雲起第1160章 躍馬中原第909章 西進?東進?第665章 收穫第1466章 查帳第231章 使壞第424章 定帥第1007章 火花四射第41章 冷宮第1214章 渡河第801章 一舉兩得第506章 宰相出京第985章 街痞相公第1152章 頂職第997章 天下至尊第813章 露餡第540章 玩你沒商量第953章 烤肉第1375章 克杭州第658章 兵臨城下第209章 四姊妹第360章 佔理第二十一章 背主的丫頭,必須付出代價第193章 總決戰第1025章 重賞之勇夫第637章 內奸第1317章 偶遇第1091章 仰望第1481章 夜襲第665章 收穫第523章 老衲正清第1186章 治安論第1399章 鼎革第431章 山陵果真崩了?第1049章 兵不厭詐第148章 萌芽第783章 雙簧戲碼第669章 狠辣第1466章 查帳第673章 醜女小紅第1240章 敗局已定第1190章 與民爭利第556章 得軍還沒回家,冒死用公網發通知!第235章 心裡有鬼第677章 道行更深?第928章 漢奸最可惡第430章 廂軍精銳第912章 伐安喜第1380章 考覈第1438章 貶官靈州第1181章 既定國策第613章 燒烤第835章 得意的樸浩第386章 氣倒公主第296章 第一次交手第1405章 焦慮第965章 馬踏開封第203章 驚弓之鳥第232章 党項帶路黨第1421章 召見大周氏第1008章 殺戮之夜第1083章 服不服?第687章 局變第二十二章 躍升龍門(求推薦)第1014章 非奸即盜第1271章 起火第971章 風起第1181章 既定國策第743章 紙老虎第1330章 賞面子第160章 民族大義第101章 我帶你走(哭求保底月票)第1180章 爲時已晚第1165章 恐嚇第1180章 爲時已晚第80章 享受第1122章 均貧富第140章 嫌隙第1396章 攻江寧第781章 內藏玄機第337章 貓膩
第1515章 鷹犬第997章 天下至尊第867章 靈州來信第1381章 案子第1253章 大進軍之北進第490章 寢宮驚魂第559章 政爭波瀾第661章 真要變天?第349章 官司第531章 遺詔第811章 魚龍變幻第658章 兵臨城下第894章 開拔第1240章 敗局已定第1131章 器量第750章 醜聞第927章 家國天下第1311章 餘波第267章 戰雲起第1160章 躍馬中原第909章 西進?東進?第665章 收穫第1466章 查帳第231章 使壞第424章 定帥第1007章 火花四射第41章 冷宮第1214章 渡河第801章 一舉兩得第506章 宰相出京第985章 街痞相公第1152章 頂職第997章 天下至尊第813章 露餡第540章 玩你沒商量第953章 烤肉第1375章 克杭州第658章 兵臨城下第209章 四姊妹第360章 佔理第二十一章 背主的丫頭,必須付出代價第193章 總決戰第1025章 重賞之勇夫第637章 內奸第1317章 偶遇第1091章 仰望第1481章 夜襲第665章 收穫第523章 老衲正清第1186章 治安論第1399章 鼎革第431章 山陵果真崩了?第1049章 兵不厭詐第148章 萌芽第783章 雙簧戲碼第669章 狠辣第1466章 查帳第673章 醜女小紅第1240章 敗局已定第1190章 與民爭利第556章 得軍還沒回家,冒死用公網發通知!第235章 心裡有鬼第677章 道行更深?第928章 漢奸最可惡第430章 廂軍精銳第912章 伐安喜第1380章 考覈第1438章 貶官靈州第1181章 既定國策第613章 燒烤第835章 得意的樸浩第386章 氣倒公主第296章 第一次交手第1405章 焦慮第965章 馬踏開封第203章 驚弓之鳥第232章 党項帶路黨第1421章 召見大周氏第1008章 殺戮之夜第1083章 服不服?第687章 局變第二十二章 躍升龍門(求推薦)第1014章 非奸即盜第1271章 起火第971章 風起第1181章 既定國策第743章 紙老虎第1330章 賞面子第160章 民族大義第101章 我帶你走(哭求保底月票)第1180章 爲時已晚第1165章 恐嚇第1180章 爲時已晚第80章 享受第1122章 均貧富第140章 嫌隙第1396章 攻江寧第781章 內藏玄機第337章 貓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