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0章 際會

“父帥,既然皇上已經到了京兆府,爲何不召您過去?”

徵西將軍、陝西路兵馬都指揮使宋雲祥,無聲的看了眼兒子,淡淡的說:“作戰計劃已經下達,廖山河和爲父兵分兩路,夾擊孟蜀。”

宋雲祥共有兩個兒子,長子宋長元在開封的軍中,他帶在身邊的是三子宋長青。

如今的家族,執行的都是嫡長子繼承製,等宋雲祥百年之後,整個老宋家的家業,就都歸宋長元繼承,宋長青是沒有分的。

也正因爲如此,宋雲祥就把宋長青帶在了身邊,在耳提面命的同時,指望讓他立下戰功,以便成家立業。

可惜的是,宋長青遠遠不如宋長元那麼好學,性子一直有些跳脫不羈,考慮問題不周全,做事也不穩重,毛毛糙糙的。

宋長青已經成了宋雲祥的一塊心病,還沒辦法明說,實在是悶煞人也!

“二郎,皇上的行止,也是你該問的麼?”宋雲祥見宋長青還想繼續說什麼,趕緊擺手攔阻在了前頭。

想當初,李中易主政靈州的時候,宋雲祥不過是區區小吏罷了。藉着獻水源的頭功,幫着李中易滅了党項一族的威勢,從此以後,便青雲直上,和楊烈等人並列一軍之主將。

說句心裡話,宋雲祥對於如今的地位,已經十分知足,皇上沒有薄待了他。

試問,舉國上下,能有幾位名正言順的將軍?

除了楊烈是徵北大將軍之外,也就是徵東將軍劉賀揚,徵南將軍廖山河,定國將軍馬光達,這少數幾人可以和宋雲祥平起平坐而已。

人貴知足!

短短的十數年間,宋雲祥從一名州中小吏,搖身變爲方面重將。如果,不是李中易的提拔重用,能有今日之盛?

宋雲祥對李中易的知遇之恩,可謂是感激涕零,一片赤膽忠心天日可表!

“皇上說了,先入成都府者,封萬戶侯。那麼,這一仗打下來,爲父希望你憑着自己的真本事,至少掙個男爵回家,明白麼?”宋雲祥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

宋長青羞愧的低下頭,甕聲甕氣的說:“父帥,孩兒一定不辜負您的期望。”

朝廷用兵西邊,開封城裡的權貴們,也都沒閒着,還想和以往一樣,把他們家的子弟塞進禁軍之中,以便撈一份順水的軍功。

然而,今日已經不是往昔了!

在朝廷的禁軍之中,軍官皆爲講武堂出身,這已經成了本朝的政治正確了,哪有空位置安置權貴家的子弟?

不過,權貴們畢竟是權貴們,在朝廷禁軍這邊下不了手,好多人就把手伸到了宋雲祥這邊的廂軍裡邊。

按照朝廷的軍制,每個戰兵都有一名輔兵配合,戰兵們的軍官必須是講武堂出身。可是,輔兵的軍官,卻沒有這種硬性規定。

於是,想鑽空子的權貴們,就把腦筋動到了承擔輔兵職責的廂軍裡來了。

宋雲祥雖然不是河池鄉軍的出身,卻也是最早一批追隨於皇帝左右的重臣,自理足夠深厚。

不過,宋雲祥也架不住來求的權貴太多,於是,他就一個要求:依照軍規辦理!

也就是說,按照軍規,可以編入輔兵的人,宋雲祥絕不攔阻。若是不夠條件,那就對不起了,只能是愛莫能助。

軍隊必須召之即來,來之敢戰,戰而能勝!

李中易是靠着武力奪取天下的馬上天子,他最重視的就是兵權,萬萬不可旁落於他人之手。

另外,軍隊不能養成廢物點心。類似弱宋那樣只拿餉,卻不能打仗的隊伍,要之何用?

周衝及的壽宴開席之前,爲了各人的席次,頗有些爭議之處。

以李雲瀟的實權,自然是在場諸人之中,最重的一個。

但是,李雲瀟僅僅是正四品的九門提督而已,在場的尚書和侍郎,官位都大於他不少。

更重要的是,李雲瀟是周衝及的女婿,輩分上邊矮了一截。

可是,孫之江卻說;“今天不論大小,瀟鬆來,坐這裡。”他指着身旁的空座,想要李雲瀟坐過去。

李雲瀟怎麼可能坐到孫之江的身旁去呢,他連連擺手道:“孫公,在下是晚輩,切莫折煞了在下。”

被李雲瀟婉言謝絕了,孫之江也不惱,依然笑着說:“既然瀟鬆你這麼客氣,那就等會多陪老夫喝上幾杯,如何?”

既然孫之江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李雲瀟也不好當衆打臉,只得點頭應承了下來。

只是,孫之江這一番做作之後,今天在場的人,也都心裡明白,孫尚書是衝着李雲瀟來的。

實際上,王曉田也是衝着李雲瀟來的。主要是,他的小舅子喝多了酒,擅闖九門提督大營,叫駐軍扣起來了。

不然的話,以王曉田和周衝及之間,原本很平常的關係,有必要親自來捧場麼?

其中的核心問題是,皇帝自從登基之後,並未如歷代那樣的重文抑武,而是文武並舉。

甚至是,今上一股腦的就貶了上千名文臣,去靈州喝西北風。

文臣沒那麼吃香了,這是朝中重臣們的共識,也是王曉田和孫之江刻意結好李雲瀟的根本性因素。

衆所周知,李中易是個非常念舊情的皇帝。如今的軍中,只要從河池鄉軍時期,便追隨於李中易左右的軍官,至少都是個副指揮了。

另外,劉金山何德何能,以四十歲出頭的年紀,便成了內閣的參相。

不就是因爲,劉金山很早就投靠了李中易麼?

如今的內閣之中,孔昆被貶去了西北之後,僅僅剩下了三位相公。

孫之江也有個有想法的尚書,按照他的本官工部尚書,排在了六部之末。

但是,如果朝廷從六部尚書之中,選出一位宰相或是參相來,他孫之江還是有機會的。

至於王曉田,則是惦記着工部尚書的職務。他心裡很清楚,工部左侍郎距離宰相之位,還差了好幾級,也沒那個奢望。

這人吶,都是利益動物,一旦有所求之後,什麼官架子都會被拋到腦後。

基於利益上的考慮,孫之江和王曉田都參加了周衝及的壽宴,目的就是想籠絡住九門提督李雲瀟。

至於軍中別的重將,孫之江和王曉田,都聯繫不上。畢竟,軍政分離,是李中易定下的基本原則。

只有,九門提督李雲瀟,兼有維護治安的重任,纔有每天和朝廷官員打交道的職權。

朝廷重臣和武將,有着扯不清的關係,那纔是李中易的大忌,而李雲瀟恰好沒這個問題。

李雲瀟心裡很明白,孫之江和王曉田對他的客套,並不是指望馬上從他這裡拿到什麼好處。

而是,在偶然之時,李雲瀟幫着他們,在李中易說一句半句好話,也就知足了。

說句心裡話,孫之江和王曉田給了李雲瀟極大的面子,在不損害到朝廷利益的前提下,李雲瀟並不介意暗中幫他們說幾句好話。

以李雲瀟如今在李中易跟前的地位,只要他不是花樣作死的勾結朝廷大臣,就沒有任何的問題。

李中易是什麼樣的皇帝,耳目有多靈通,李雲瀟再清楚也不過了。

李雲瀟敢保證,今天孫之江和王曉田對他的籠絡之意,要不了幾天,就會傳入皇帝的耳朵裡去。

不過,李中易是個十分念舊情的皇帝,區區小事,根本就不值一提!

此次出兵孟蜀,李中易之所以依然擺出了御駕親征的架式,主要是他還想用廖山河和宋雲祥。

畢竟,尚有契丹人未滅,李中易需要宿將領兵,而不是將宿將們高高的掛起。

功高不賞的後遺症,李中易比誰都清楚,畢竟,江山是他老李家的。

面對孫之江和王曉田的客氣,李雲瀟心意領了,卻不至於當衆有任何特殊的表示。

散席之後,回家之時,周氏在馬車上埋怨道:“官人,孫之江實在是過於做作了,成何體統?”

李雲瀟拉着周氏的小手,笑道:“我的夫人吶,只要岳父高興了,別的是小事。”

周氏的心裡很清楚,以李雲瀟如今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他還真沒說假話。

不過,周氏依然顧忌到了影響觀感的後遺症,她小聲說;“官人,要不,您給皇上寫份密札,把情況都說清楚了。”

李雲瀟就是喜歡周氏這一點,儘管她是周家女,卻始終把他的利益擺在第一位。一旦和周家利益有衝突的時候,周氏絕不含糊的站在他這一邊。

這樣的女子,如何能讓人不喜歡?

回到家中,李雲瀟第一時間,就給李中易寫了封密信,把今天孫之江和王曉田的表現,沒有絲毫遺漏的稟報給了皇帝。

跟了李中易這麼多年,李雲瀟早就拿準了李中易的脈搏,只要他始終事君以誠,他的地位就會一直堅如磐石。

李中易最恨那種陽奉陰違,朝秦暮楚,三心二意的傢伙。

除了壽宴上的事之外,李雲瀟還把京城裡最近發生的大小事情,以報流水帳的形式,完整的記錄在了信中。

至於,怎麼去判斷這些內容,那就是李中易的事情了,李雲瀟只需要真實的反映上去,也就盡到了人臣之道。

第606章 聚殲第1497章 清君側第527章 密盟之約第602章 魔鬼雞尾酒第930章 知遇第1420章 大周氏有求第637章 內奸第730章 遭遇毒手第723章 天使駕到第330章 局面險惡第60章 優劣第十六章 驚心(求推薦票)第781章 內藏玄機第57章 危機(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726章 尾大不掉第961章 何爲門閥?第368章 太子也病了第426章 重賞第448章 登陸第1414章 破洪州第1115章 緹騎提督第476章 祭第378章 師徒第1295章 襲幽州第1419章 橫財和美人第746章 威壓第165章 攪馬勺第84章 不弔你第1464章 範質的奏章第486章 攀扯第34章 惡親上門第1186章 治安論第888章 何爲前程?第1277章 克范陽第654章 打秋風VS打草谷第599章 奸細第973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218章 家賊第1062章 顯威第1259章 發威第871章 何爲軍法!第1529章 入營第1231章 轟破第1362章 出賣第1028章 轉機第840章 冤家路窄第1054章 韓通?趙匡胤?第655章 必須搶第1450章 少年講武堂第654章 打秋風VS打草谷第1133章 交鈔第167章 大做秀第492章 府試第184章 僞小姨子第641章 軍心第1292章 矛盾重重第1014章 非奸即盜第186章 氣死你第446章 毒手連連第1174章 都安排好了第889章 投靠第625章 目標大名府第424章 定帥第1241章 破城矣第232章 党項帶路黨第709章 決戰開始第1178章 大慶門前第625章 目標大名府第524章 召入宮第490章 寢宮驚魂第496章 反擊(六千大章,求月票)第934章 帝王心術第669章 狠辣第280章 毒計第381章 攻訐第1382章 睦州不服第829章 太君趕到第495章 多事之秋第759章 犯忌第129章 情敵(3更求月票)第314章 楊信來投第998章 人生如棋第363章 惡賊第1380章 考覈第647章 微行第97章 謀反第450章 血洗第944章 休哥,終於來了第347章 惹禍了!第630章 取幽州第1205章 長春宮觀第1525章 巧舌如簧第1105章 榮耀和嫉妒第1275章 開戰第115章 罪證第1177章 手伸太長了第618章 美人愛英雄第1369章 行軍途中第1092章 執政王第1069章 詭異的投名狀
第606章 聚殲第1497章 清君側第527章 密盟之約第602章 魔鬼雞尾酒第930章 知遇第1420章 大周氏有求第637章 內奸第730章 遭遇毒手第723章 天使駕到第330章 局面險惡第60章 優劣第十六章 驚心(求推薦票)第781章 內藏玄機第57章 危機(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726章 尾大不掉第961章 何爲門閥?第368章 太子也病了第426章 重賞第448章 登陸第1414章 破洪州第1115章 緹騎提督第476章 祭第378章 師徒第1295章 襲幽州第1419章 橫財和美人第746章 威壓第165章 攪馬勺第84章 不弔你第1464章 範質的奏章第486章 攀扯第34章 惡親上門第1186章 治安論第888章 何爲前程?第1277章 克范陽第654章 打秋風VS打草谷第599章 奸細第973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218章 家賊第1062章 顯威第1259章 發威第871章 何爲軍法!第1529章 入營第1231章 轟破第1362章 出賣第1028章 轉機第840章 冤家路窄第1054章 韓通?趙匡胤?第655章 必須搶第1450章 少年講武堂第654章 打秋風VS打草谷第1133章 交鈔第167章 大做秀第492章 府試第184章 僞小姨子第641章 軍心第1292章 矛盾重重第1014章 非奸即盜第186章 氣死你第446章 毒手連連第1174章 都安排好了第889章 投靠第625章 目標大名府第424章 定帥第1241章 破城矣第232章 党項帶路黨第709章 決戰開始第1178章 大慶門前第625章 目標大名府第524章 召入宮第490章 寢宮驚魂第496章 反擊(六千大章,求月票)第934章 帝王心術第669章 狠辣第280章 毒計第381章 攻訐第1382章 睦州不服第829章 太君趕到第495章 多事之秋第759章 犯忌第129章 情敵(3更求月票)第314章 楊信來投第998章 人生如棋第363章 惡賊第1380章 考覈第647章 微行第97章 謀反第450章 血洗第944章 休哥,終於來了第347章 惹禍了!第630章 取幽州第1205章 長春宮觀第1525章 巧舌如簧第1105章 榮耀和嫉妒第1275章 開戰第115章 罪證第1177章 手伸太長了第618章 美人愛英雄第1369章 行軍途中第1092章 執政王第1069章 詭異的投名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