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盟軍

羽林右衛一旦動員起來,其行動速度,快的驚人。半個時辰之後,摺疊的帳篷已經卸下,裝到了經過改裝的馬車上。

楊烈一馬當先,率領前鋒營,疾馳在全軍的最前方。

由於決戰在即,李中易把芍藥、彩嬌,都安排進了濮州城內,由五十名中軍牙兵負責保護。

至於,常年習武,弓馬嫺熟的竹娘,則繼續留在李中易的身旁,負責貼身的保護和服侍。

整個大軍的行軍梯次是,先鋒營的精銳哨探在前,李中易領着中軍牙兵和大軍主力在後壓陣。

頗超勇手下的党項騎兵,就留下李中易的身側,隨時隨地都可以充當戰略預備隊使用。

李中易靠坐在他的專用馬車上,頗超勇盤膝跪坐在他的對面,畢恭畢敬的聆聽訓示。

竹娘奉了茶,頗超勇欠着身子,恭恭敬敬的行禮說:“多謝竹夫人。”

李中易暗暗好笑,這頗超勇待在京城不過數年的時間而已,倒把漢人的一些禮儀,學了個三、四成,形似而神非。

“發給你的東西,都裝備下去了吧?”李中易很重視党項騎兵的準備情況,有些三司胄案出品的新式武器,必須練熟。

頗超勇恭敬的答道:“按照您的吩咐,弟兄們都學會了!雖不敢說非常熟,但基本使用,毫無問題。”

李中易點點頭,說:“近戰纏鬥的時候,這些小玩意,會起到很好的殺敵作用。”

頗超勇頻頻點頭。小聲說:“小的剛開始還不信,等實地驗證過後。才發覺,有此利器在手。即使面對多一倍的契丹皮室軍,咱們也不至於沒有還手的餘地。”

騎兵和步軍不同,步軍講究的是陣列和紀律,騎兵最重要的優勢是,巨大的衝擊力。

然而,李中易以前的戰法,一直是以步軍的嚴整,對抗騎兵的散漫。尤其是在擊敗屬珊軍之後,李中易對於以步制騎。更是平添了三分信心。

“你知道麼?我其實最擔心的是騎兵能否拖住耶律休哥◎5style_txt;的一部分人馬。”李中易捧起茶盞,小飲了一口,接着又說,“現在,耶律休哥和我們,都處於兩線作戰的窘境,只不過,咱們是內線作戰,耶律休哥是外線作戰罷了。”

頗超勇等高級將領。一直由李中易本人親自授課,除了教他們如何看地圖和沙盤之外,更重要的則是,講解基本的戰爭常識。

所以。對於內線或是外線作戰,頗超勇還是很明白的。

由於,李中易一直沒有掌握住大周的軍政大權。此次,雄州和霸州被契丹人攻破之後。便出現了極其不利於大周的戰略態勢:門戶洞開,敵人長驅直入!

在符太后的掣肘之下。李中易所率領的總兵力,竟然不到契丹人的一半。要知道,耶律休哥領着南下的皮室軍、宮分軍和部落軍,加在一起,至少超過了九萬人。

然而,京城之中的精銳禁軍,林林總總的算在一起,至少有十多萬人。

這且罷了,李中易雖然是北征軍的統帥,可是,沿途各個州郡的兵馬,卻並不歸他節制。

換句話說,原本是內線作戰的李中易,無論是在兵力上,還是指揮上,竟然處於絕對的劣勢狀態。

以範質爲首的文官集團,對於武臣的壓制,顯然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萬一,李中易這邊有個閃失,契丹人的大部隊,直接抵達開封城下,大周的柴家江山,危矣!

大周,其實兵不少,趙匡胤和韓通兩人就掌握了超過十餘萬兵馬,開封城內還有十多萬,李中易手頭有接近五萬人。

再加上,各個州郡以及藩鎮所屬的兵馬,總兵力至少超過五十萬之多。

只可惜,趙匡胤吃了敗仗之後,被契丹西京道的重兵集團,給壓制在西北的勝州附近,動彈不得!

韓通也被吃了熊心豹子膽的孟昶,派出的五萬蜀軍,給牽制在了京兆府。

整個大周腹地,除了李中易手頭的這麼點機動兵力之外,竟然唱起了空城計。

州郡兵,其實戰鬥力都不怎麼樣,李中易也不太在意他們。如果,朝廷信任他,把開封城內的禁軍再分一半出來,交給他來統帥,也不至於在面對耶律休哥時,面臨捉襟見肘的尷尬境地。

李中易向來是個樂天派,有多少本錢,就打什麼仗。契丹人雖然兵多將廣,卻有個致命的弱點,攻城力嚴重不足。

在破了雄州和霸州之後,耶律休哥利用鼎盛的軍威,震懾住沿途的州郡兵,使其不敢輕易出城找死。

可是,這些城池依然掌握在大周的手上,並且星羅棋佈的擺滿了整個河北和河南境內。

契丹人雖然可以在郊外打草谷,補充軍需給養,可是,郊外的農民們逃的逃,散的散,上山的上山,導致契丹人補給的成本十分高昂。

時間,這是目前耶律休哥最需要的東西,只有充分利用周軍機動力差的弱點,打時間差,他纔有可能取得最大的戰果。

否則,一旦讓大周朝廷反應過來,授予李中易主持北地軍政的全權,耶律休哥帶出來的這十餘萬契丹精銳,有多少最終可以平安歸國,那就是個未知數了。

李中易早已經是個成熟的政客和軍頭,耶律休哥的目標,他清楚得很。

這高手之間過招,其實呢,基本的戰略戰術態勢,彼此之間,大多心中有數。

在李中易和耶律休哥之間,決定成敗的,其實是,主要是偶然性的因素。

說起來可笑,此時此刻,看誰昏招更少。纔是耶律休哥和李中易之間的決定性因素。

大軍啓程之後,向西急行軍。爭取當天晚上之前,就抵達相州境內。然後。再從相州西北部地區,繞到契丹人的背後。

這麼些年來,李中易暗中派人,測繪出了河北和河南腹地的軍事地圖,對於今天的作戰,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相州境內,東南部全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帶。可是,不是本地的獵戶,絕對不可能知道。就在相州西北太行山脈之中的四方堖附近,有一條小路,環山而走,可以直接繞至洺州西南部的涉縣。

兵行險招,耶律休哥如此,李中易同樣如此。他們倆,一個兵多時間少,必須速戰速決。另一個則是兵少,時間多。但是政治壓力大。

耶律休哥只要出現在黃河的北岸,身爲北征軍統帥的李中易,肯定會被滿朝文武以及全城百姓的口水,給淹死。

不過。就算是如此,李中易依然認爲,他如果率軍南下。去找耶律休哥決戰,不僅無法獲勝。反而很可能成爲千古罪人。

耶律休哥率領一萬多人,輕裝南下。明擺着是一石二鳥之計。說白了,只要耶律休哥採取,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游擊戰術,李中易麾下的羽林右衛,就算是腳力再強悍,也抓不住決戰的機會。

所以,李中易想明白戰場形式之後,甘冒天下之大不韙,索性不管開封城的安危,越過太行山去,直插契丹人主力大軍的背後。

車廂裡,頗超勇得知了李中易的全盤計劃之後,不由興奮的叫嚷起來:“爺,如果趁虛把契丹人的主力,一舉擊敗,這個功勞簡直大得沒了邊呀。”

明知道頗超勇有拍馬屁的嫌疑,李中易卻不想掃了他的興致,淡淡一笑,說:“耶律休哥做夢都沒有料到,我敢於天下人做對。”

頗超勇忽然挺起胸膛,大聲說:“爺,您指哪,小的哪怕粉身碎骨,也要打哪。”

對部下的表忠心,李中易一向是聽過也就算了。要知道,所謂的忠心,絕不是一成不變的固定狀態。

“此次突擊,你肩上的責任,異常之重。不過,你手頭的兵馬,實在是有點少。所以,到了洺州之後,會有人持我的軍令去找你的。”李中易待在開封城內,和範質的門人,打嘴巴官司的時候,其實私下裡一點都沒閒着。

頗超勇起初很有些疑惑的望着李中易,突然,他猛的甩了甩腦袋,顫聲問李中易:“莫非是小的同族的兄弟們來了?”

李中易哈哈一笑,探手過去,在頗超勇的肩膀上,重重的拍了兩下,“永忠老弟,你不愧是党項一族的佼佼者,反應竟然如此之快,吾實在沒有料到啊。”

至此,頗超勇算是徹底想明白了,一向主張兵貴神速的李中易,爲何要在開封城內磨磨蹭蹭。

敢情,李中易在私下裡,調動了靈州軍出山,或是借用了折家的人馬。

在頗超勇看來,私下裡調動靈州軍,動靜實在太大,八成是借用了折家的力量。

折家雖然和李家是親家,但是,折家畢竟只是名義上歸順朝廷,奉大周爲正朔的西北大軍頭,也並不隸屬於李中易管轄。

這年頭,各地的藩鎮,以及軍頭們,若不利用手頭的軍力和地盤,做點出格的事情,那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中易望着異常興奮,摩拳擦掌的頗超勇,他的心裡卻百味雜陳。

如果不是爲了抗擊長驅直入的契丹人,府州折家其實完全沒必要,現在就暴露在大周朝廷的面前。

以李中易對那幫子文臣官僚的瞭解,即使此戰他打勝了,也會被罵作是居心叵測。

管他呢,在民族大義面前,李中易也已經顧不得那麼許多了,該做的事情,必須要做。

至於,以後朝廷要清算他的越權和跋扈,那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黑鐵塔和大牛,縱馬狂奔,沿着最近的官道。馬歇人不歇,筆直朝大營這邊趕來。

按照先鋒營的規矩。只要帶隊的軍官下達了限時報訊的軍令,黑鐵塔和大牛。就必須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狂奔回去。

黑鐵塔和大牛,各有三匹馬,一路上,喝水,撒尿,甚至是拉屎,都不能停馬,軍令嚴苛之極。

張隊正把黑鐵塔和大牛打發走了後。彷彿放下了一樁心事,整個人立時輕鬆了許多。

以張隊正的見識和閱歷,許入不許出的這片地區,突然出現了,明火執仗的馬隊,顯然,敵軍是想引誘他們上前去送死。

說句老實話,張隊正從軍這麼多年以來,早就見慣了生死。

將軍難免陣上亡。瓦罐總在井邊破,刀箭不長眼,誰敢說自己一定不會中招?

自從,跟着李中易離開蜀地的大山之後。張隊正參加過無數次大小戰役,身上殘留着多處箭創和刀傷。

在羽裡右衛的軍旅生涯中,張隊正從不會寫自己的大名。到如今,已經看得懂春秋。早已擺脫了文盲的窘境。

讀書使人明理!張隊正的文化程度越高,就越覺得羽林右衛的不同凡響。和朝廷以及各路藩鎮的軍隊,都完全不同。

有哪支軍隊裡,提拔軍官,居然需要文化考試?而且,隊正以上的軍官,還必須熟練的掌握軍用地圖的使用方法,要知道等高線,海拔,可以進行完整的沙盤作戰推演。

魔鬼永遠都藏在細節之中!

實際上,李中易採取的培訓方法,在近現代軍隊中,是司空見慣的儲備軍官培養法。

也就是,把每個低級指揮員,都按照中高級軍官的要求,進行訓練。這種方法,平時看起來,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成本也很高。

但是,一旦需要擴軍備戰的時候,羽林右衛軍中的任何一名最低級別的軍官,都可以承擔隊正,甚至是指揮一級的重任。

怎麼說呢,李中易別看表面上不動聲色,實際上,暗地裡玩的是鴨子划水的政治遊戲。

軍官團的素質,決定了整支部隊的戰鬥力,無論是羅馬帝國、大秦帝國,還是一戰時期在容克貴族指揮下的德軍,皆是如此。

報信的已經在路上了,而且,除非黑鐵塔和大牛雙雙殉職,否則,契丹人出現在相州的消息,必定會被傳遞到李大帥的案頭。

解決了後顧之憂的張隊正,應對眼前的局面,其實比此前,更加的從容。

李大帥常說,壯士馬革裹屍還,真英雄也!

從一個窮得沒褲子穿的獵戶,搖身變爲李大帥麾下先鋒營的哨探隊正,張隊正已經很知足了!

如果沒有李大帥,張隊正哪有揚眉吐氣的今日?

士爲知己者死,對於別人也許是一句空話,卻代表了張隊正的心聲!

這麼多年來,只要是戰死袍澤的家屬,都獲得了很好的照顧:不僅每月油米菜供應不斷,而且,遺孤不論男女,皆可入忠烈學堂讀書習文。

忠烈學堂的山長,不是別人,恰是李家軍的最高統帥,李中易本人!

就在官道上的車隊,即將消失在眼前的時候,張隊正做了一個十分大膽的決定:繼續向西搜索前進。

但是,繼續向西有個前提,先繞向南邊,再轉道掉頭向北。

沒有任何根據,但是,隱隱有種直覺告訴張隊正,契丹人就在附近的不遠處,而且,很可能已經發現了他們的蹤跡。

“三娃,你是河北人吧?”張隊正扭頭,小聲問伏在身旁草地裡的親密戰友,劉三。

這年頭,因爲長輩們普遍都是文盲,他們這些窮苦人家的孩子,大多按照出生的先後順序進行排行。

張隊正在當上軍官之前,其實有個非常土氣的大名,張小乙。

在整個大周國內,沒有十萬張小乙,也至少有八萬,張隊正的名字,實在是普通之極。

後來,張隊正參加文化學習班的時候,由李中易親手賜了個響噹噹的大名,張震山。

震山,取的是敲山震虎之意!

張隊正非常喜歡這個名字,尤其,這是李中易親賜的大名,顯得彌足珍貴!

劉三沒有注意到張隊正有些走神。他小聲回答說:“是的,俺是磁州人。”

“三娃。假如契丹人已經發現了咱們,卻沒有馬上動手。這是爲何?”張震山目光炯炯的盯着劉三。

劉三沒有多想,脫口而出:“恐怕是不想驚動咱們吧?”

張震山點點頭,陷入到了沉思之中,良久之後,他剛想說點什麼,卻聽見遠處傳來山洪爆發一般的雷鳴聲。

張震山的臉色,立時大變,從軍多年,身爲哨探的閱歷。使他一聽這麼大的動靜,便知是大隊騎兵奔馳的聲響。

“除了武器和食物、飲水之外,扔掉一切雜物。”張震山略微想了想,當即下達了撤退的命令,“上馬,咱們往北邊跑。”

幾個呼吸之間,張震山的部下們,便已經扔掉了包袱,翻身上馬。跟在張震山的身後,掉頭朝着北方疾馳而去。

很快,張震山他們的身後,煙塵滾滾。從號角聲判斷,肯定是契丹人不想放過他們,派人跟過來追殺。

李中易的對面。坐着畢恭畢敬的韓匡嗣,他低垂着腦袋。聆聽李相公的訓示。

李中易的手裡的捏着幾張李雲瀟遞來的信紙,紙上記述着。韓匡嗣逼迫耶律瓶的全過程。

原本是契丹最高貴女人之一的耶律瓶,面對如同瘋獅一般的韓匡嗣,卻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

耶律瓶雖然害怕韓匡嗣會撲上去,撕爛她的衣裙,卻終究沒有屈服。

不過,透過雙方撕扯的完整記錄,李中易依然從這份報告之中,找出了一條十分有用的線索。

耶律休哥喜歡用正兵,擺開很大的架式,然後出奇兵偷襲,往往一舉得手!

當一種行爲模式,形成習慣之後,必定會深入骨髓。

這一次同樣如此,所以,當耶律休哥想引誘李中易南下之時,李中易卻把目標鎖定在了契丹人的主力大部隊之上。

有和屬珊軍,以及契丹地方軍作戰的豐富經驗,李中易算是整個大周決策圈內,對於契丹人的民族屬性,最瞭解的一位重臣。

一般情況下,契丹人比較擅長打順風仗,而且,在相持階段,也比較勇猛。

問題是,除了最精銳的皮室軍和屬珊軍之外,契丹人的軍隊,普遍沒有軍餉。靠打仗搶來的收益,也就成了他們唯一的暴富來源。

沒有恆產,無恆心!

所以,契丹人的軍紀普遍很差,能夠佔到便宜的時候,個個爭先恐後。

一旦,戰局不利,或者是損失和收入之間,嚴重不成比例的時候,契丹人的部落軍們,會優先撤退,以便保存本部落的實力。

此次,耶律休哥南下,契丹皇帝不可能把鎮國之寶的皮室軍,全都交給他。

這麼一來,耶律休哥手頭最精銳,紀律最嚴明,戰鬥力最強的皮室軍,其實,和李中易麾下的羽林右衛加上黨項騎兵,大致差不了多少。

出乎耶律休哥的意料之外,李中易其實並沒有那麼在乎,來自於朝廷的壓力。

敵人都已經打進家門了,朝廷不思全力抗擊侵略者,反而對帶兵大將,橫加掣肘,這樣的朝廷,已經失去了尊重的價值。

李中易是個職業政客,他自然有貪婪和心黑一面,但是,他的心中始終有個堅持,那就是民族大義!

站在現代人的角度,去分析歷史人物,實際上,是非常荒謬的!,價值觀,都完全不同,怎麼可以生搬硬套呢?

但是,不管歷史學家們怎麼看,李中易以爲,評價一個朝代的功業,最主要的是兩個方面:抵禦外侮和安居樂業。

敵人打進家門,顯然無法繼續安居樂業,那只有提起菜刀,和敵人拼了!

由於,符太后和範質的牽制,李中易遲遲無法獲得足夠的權力和物資,以至於,如今中原腹地的局面,一片糜爛。

李中易陷入到了深深的自責之中,可是,他並沒有後悔,當初所作的決定。

如果,李中易準備不充分,導致戰敗失勢,以符太后和範質政治手腕,絕對玩不過陰險的趙家兄弟倆。

俗話說得好,長痛不如短痛!

若想徹底改變弱宋的悲劇性命運,李中易自以爲,除了他之外,再無任何一個人,可以做得到。

此所謂,關鍵時刻,所肩負的歷史使命!

有鑑於此,李中易再不願意,爲了那個爭權奪利的朝廷,而放棄自己應盡的責任!

於是,李中易還在開封之時,他的親筆書信,已經分別送到了靈州郭懷和府州折從阮的手上。

在民族大義面前,李中易覺得,是時候亮劍了!

只要,能夠擊敗契丹人的大軍,李中易完全可以挾鼎盛的軍威,壓制羣臣,達到掌握朝政的目的。

自從晚唐以降,能夠正面擊敗國力強盛的契丹人,除了柴榮和李中易之外,還真沒有第三個人!

北宋晚期,即使契丹人被女真人打得丟盔卸甲,依然遊刃有餘的擊敗了進攻幽州的宋軍主力,殺得血流成河,屍橫遍野。

這一次的大敗,恰好暴露出了趙宋軍力虛弱的本質,讓女真人盡收眼底。

於是,滅了契丹國的女真人,刀刃上的血跡未乾,就大舉撲向中原的大好河山,最終釀成了北宋滅亡的慘劇。

太行山的餘脈,由河東境內,一直延續到河南。熟悉地形的折家軍,正浩浩蕩蕩的沿着的大山腳上,開往洺州。

帶着李中易親筆書信,從開封趕回府州的折禦寇,被叫到折從阮的身前。

“大郎,咱們這次可算是傾家蕩產了啊。”折從阮一邊捶着老寒腿,一邊笑眯眯的望着折禦寇。

折禦寇心裡很明白,折家這次傾巢出動,幫着李中易去打契丹人,實際上,是一場決定折家前途的命運大抉擇!

折從阮見折禦寇只是笑,卻沒有做聲,不由擡手指着他的鼻尖,罵道:“跟着那隻小狐狸時間一長,你也學壞了啊?”

折禦寇趕緊涎着臉說:“一切都在老祖宗您的預料之中,孫兒實在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折從阮哈哈一笑,說:“雖然你這是馬屁話,不過,老夫偏偏愛聽。哼哼,李中易那個混球打的是什麼主意,瞞得過別人,卻瞞不過我這雙老眼。”

“老祖宗,將來,李無咎若是掌握了大政,會不會和先帝一樣,極力削藩?”折禦寇的這個疑問,一直沒敢去問折賽花。

折從阮眯起兩眼,輕輕的嘆了口氣,說:“那隻小狐狸在短期內,不太可能虧待咱們老折家,只不過,日子一長,咱們恐怕在府州,也就待不下去了,換地方的可能性恐怕很大!”

“老祖宗,那您……”折禦寇覺得很奇怪,既然折從阮都計算清楚了,爲何還要冒天下之大忌,出兵幫李中易排憂解難呢?

折從阮擺了擺手,反問折禦寇:“大郎,在你看來,何爲天下大勢?”

沒等折禦寇回答,折從阮繼續說:“觀帝王之興衰,最重要的是眼光,其次是送人情,再次纔是借勢。如果是咱們折家得了天下,也必定會削藩的,與其讓自己很被動,還不如主動配合,嘿嘿,只要大妞生的是個男娃兒,咱們老折家受再多的委屈,也是值得滴。”

第952章 追殺第254章 分進第360章 佔理第648章 想玩我?第797章 時局變化第667章 傳國重器第1082章 妖蛾子第480章 底氣第726章 尾大不掉第212章 後花園見駕第1464章 範質的奏章第1492章 逆賊起事第1429章 禍從口出第1014章 非奸即盜第346章 靠右第1098章 老狐狸登場第272章 大義第483章 橫禍第1453章 剿匪第802章 局中局第七章 隱疾第761章 殺威第606章 聚殲第40章 助人爲樂第314章 楊信來投第1373章 收穫第1191章 咬人的狗,不叫第499章 幕後(又是六千字的大章)第508章 發端第721章 憤局第1136章 變起第718章 自相殘殺第50章 小成第613章 燒烤第1133章 交鈔第745章 出兵高麗第386章 氣倒公主第144章 難題第435章 分兵第895章 銅炮第979章 渡海第1094章 啓程西去第1118章 好戲連臺第1203章 道友和貧道第506章 宰相出京第九章 勇闖虎穴第628章 擴軍第486章 攀扯第310章 尷尬第1463章 柴守禮又殺人第597章 破襲第339章 纏鬥第1504章 出京第204章 華麗的序幕(三更,求月票)第319章 折騰第159章 心亂第417章 狠咬第604章 合圍第980章 一切都好第1380章 考覈第1327章 求官第1400章 接責第411章 誰怕誰?第334章 作死第628章 擴軍第817章 巧會第516章 危局之險第677章 道行更深?第767章 殺戮第1226章 聲西擊東第1010章 樂極生悲第136章 這次搞對了!第995章 缺心眼在淵 第456章 合法搶劫第466章 背叛第544章 兵權到手第116章 逍遙盒飯第242章 繳械第279章 草原之主第664章 抄家進行時第656章 露了馬腳第1290章 成長的代價第1530章 炯異之處第1041章 中毒第663章 摸金校尉第1407章 險惡之謀第262章 樞密副使第324章 寶地第287章 平妻第668章 盤查第1522章 節使府內第354章 變故第1395章 常平倉第539章 冷板凳第468章 抄第862章 死是鄉帥的鬼第790章 收拾第1484章 洋州城下第1000章 鐵甲船第856章 何爲寬仁?
第952章 追殺第254章 分進第360章 佔理第648章 想玩我?第797章 時局變化第667章 傳國重器第1082章 妖蛾子第480章 底氣第726章 尾大不掉第212章 後花園見駕第1464章 範質的奏章第1492章 逆賊起事第1429章 禍從口出第1014章 非奸即盜第346章 靠右第1098章 老狐狸登場第272章 大義第483章 橫禍第1453章 剿匪第802章 局中局第七章 隱疾第761章 殺威第606章 聚殲第40章 助人爲樂第314章 楊信來投第1373章 收穫第1191章 咬人的狗,不叫第499章 幕後(又是六千字的大章)第508章 發端第721章 憤局第1136章 變起第718章 自相殘殺第50章 小成第613章 燒烤第1133章 交鈔第745章 出兵高麗第386章 氣倒公主第144章 難題第435章 分兵第895章 銅炮第979章 渡海第1094章 啓程西去第1118章 好戲連臺第1203章 道友和貧道第506章 宰相出京第九章 勇闖虎穴第628章 擴軍第486章 攀扯第310章 尷尬第1463章 柴守禮又殺人第597章 破襲第339章 纏鬥第1504章 出京第204章 華麗的序幕(三更,求月票)第319章 折騰第159章 心亂第417章 狠咬第604章 合圍第980章 一切都好第1380章 考覈第1327章 求官第1400章 接責第411章 誰怕誰?第334章 作死第628章 擴軍第817章 巧會第516章 危局之險第677章 道行更深?第767章 殺戮第1226章 聲西擊東第1010章 樂極生悲第136章 這次搞對了!第995章 缺心眼在淵 第456章 合法搶劫第466章 背叛第544章 兵權到手第116章 逍遙盒飯第242章 繳械第279章 草原之主第664章 抄家進行時第656章 露了馬腳第1290章 成長的代價第1530章 炯異之處第1041章 中毒第663章 摸金校尉第1407章 險惡之謀第262章 樞密副使第324章 寶地第287章 平妻第668章 盤查第1522章 節使府內第354章 變故第1395章 常平倉第539章 冷板凳第468章 抄第862章 死是鄉帥的鬼第790章 收拾第1484章 洋州城下第1000章 鐵甲船第856章 何爲寬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