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後花園見駕

李谷接着又宣讀了幾份詔書,符昭信被晉封爲陳留縣開國伯,一干衙內們都被封爲開國子,劉賀仰和馬光達俱是開國男。

辦完正事之後,李谷笑問李中易:“高麗國主王昭何在?”

“李相公,這邊請。”李中易客氣的把李谷領到王昭的車駕跟前。

李谷見了垂頭喪氣的王昭,心裡暗想,離國的大王還真象是喪家之犬,沒了任何倚仗,也難怪王昭的心情很不好。

“大王一路可還安好?在下李谷,忝爲大周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谷拱着手顯得很客氣,但也僅僅是拱了拱手罷了。

李谷是大周的次相,按照周制,宰相乃是百僚之首,地位高於附屬小國的國王。

“原來是李相公啊,小王不適舟行過洋,身體不佳,還請李相公多多海涵。”王昭有氣無力的回了禮,精神一直萎靡不振。

李谷也很體諒王昭的艱難處境,倒也沒有刻意爲難他,笑着拱手說:“天子異常想念大王,特命本相前來迎接大王進宮。”

“天恩浩蕩吶……”王昭聽說柴榮惦記着他,心裡雖然暗恨,面上卻顯得異常之恭敬,漂亮話說了一籮筐。

李谷聽慣了這些馬屁話,他只是微笑,卻不接腔。

等王昭說完廢話之後,李谷淡淡的吩咐李中易和符昭信,“陛下召見汝二人,隨我一起進宮。”

“喏。”李谷騎在馬上,親自陪着高麗國主王昭說閒話,李中易和符昭信跟在他們身後,一起進宮去見柴榮。

按照樞密院的軍令。破虜軍的將士們在軍官的帶領下,駐紮到了京畿北門附近的新建大營。

破虜軍的新大營,就在黃河以南,距離開封城的北門——封丘門,不過區區五里之遙。控扼着從黃河南渡的咽喉要道。

只要京城有事,破虜軍奉詔之後,在半個時辰之內,即可殺入開封,勤王護駕。

從性質上來說,破虜軍如今的地位。和大漢朝的精銳北軍,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明眼人都知道,柴榮的這個安排,顯然是把經過血與火的殘酷考驗的破虜軍,視作心腹羽林軍。用於震懾朝內朝外的各方野心家。

早就守候在宮門外內侍,見了李谷和王昭,趕緊上前行禮,諂媚的笑道:“聖人口詔,文德殿內陛見。”

文德殿,乃是大周朝第一重要的正殿,其地位和紫禁城內的太和殿,完全相同。

舉凡大周朝最重要的大事。例如:皇帝登基、冊封皇太子等,都要在這裡舉行大典。

李中易自從來到大周之後,還從沒進過文德殿。這一回算是開了個洋葷。

王昭也是飽讀詩書之人,他一聽柴榮要在文德殿內召見他,心裡不由大恨。顯然大周的皇帝,想拿他這個第一位進京朝拜的藩邦國王做伐,在文武羣臣的面前好好的炫耀一下,此次遠征高麗的顯赫武功。

於是。柴榮成了最大的受益者,然而。王昭卻成了最倒黴的受害者,他的心裡豈能無怨?

李中易跟在李谷和王昭的身後。緩步走進文德殿,這時,滿朝的文武百官,已經等候他們多時了。

李谷歸了宰相們的班次,李中易則被內侍領到了全新的位置,站到了文德殿內的第二排。

沒辦法,李中易雖然榮升爲從三品的開國縣侯,可是,撇開宰相和樞使們這些最高等級重臣不提,爵位在他之上的,還有親王、嗣王、郡王、國公、公、開國郡公和開國縣公。

不過,站在李中易前面的,大多是白髮蒼蒼的老臣勳舊。

象李中易這麼年輕,就躋身於紫袍重臣的行列,無論怎麼看,都十分扎眼。

“下邦小王,臣王昭叩見陛下。”王昭捏着鼻子,大禮參拜,跪到了柴榮的面前。

柴榮摸了摸頦下的短鬚,客氣的笑道:“大王遠涉大洋,千里乘舟,來到開封,一路辛苦了,俗禮就免了吧。”

王昭心裡那個叫一個氣啊,他都跪着行過了禮,柴榮才說這種虛僞的客套話,這不是欺負人嘛?

“多謝陛下。”王昭也是沒了轍,只得滿面堆笑的謝過了柴榮的恩典。

“大王難得來一次吾國,就在開封城內多住一些日子吧?”柴榮含笑詢問王昭。

王昭假假的一笑,說:“不瞞陛下,臣一向忙於政務,身子骨眼看着不太利落,也確實該享幾天清福了。”

柴榮聞言後,不由微微一笑,這個王昭話裡藏話,看樣子是依然不死心。

“既然大王覺得累了,就多歇息幾日吧。朕已經替大王選好了一個好住處,一應佈置都按照高麗的習俗,置辦齊全。如果大王住得不滿意,隨時隨地都可以再改。”柴榮淡淡的吩咐,令王昭心裡覺得格外的彆扭。

連宅子都早就建好,還佈置好了,可想而知,柴榮惦記着高麗國有多久了?

實際上,王昭還真冤枉了柴榮。柴榮當初派李中易出兵援救高麗的時候,還真沒想過,會一舉拿下三千里江山的高麗。

後來,由於李中易在高麗的進展太過迅速,而且收穫異常豐厚,僅糧食這一項,就得了接近一百多萬石。

柴榮仔細的分析了李中易的奏章之後,果斷下達了密令,讓李中易務必徹底控制住高麗國。

王昭沒心思陪着柴榮閒聊,說了一些不鹹不淡的家常話之後,就藉口身體不適,匆匆告辭。

柴榮滿面帶笑,擺出天朝上邦至尊的高雅風度,不僅賜下許多財物,而且命次相王溥,親自送王昭回新蓋的王府。

等王昭離開之後,柴榮把李中易召出班次,笑着問他:“李卿。你給諸卿說一說,此次遠征高麗,收穫幾何?”

李中易就把這一次徵高麗的大致情況,繪聲繪色的描述了一遍。當羣臣們聽說,僅僅銅錢就繳獲了五百多萬貫。不由暗暗咋舌,定國之功的收穫,實在是大得驚人啊!

李中易拱着手說:“陛下,此次禍寬高麗國的元兇,倭酋藤原師輔,已被微臣擒來開封。請陛下明示,應如何處置?”

“就在開封府衙門前枷號十日,再斬不遲。”柴榮對於所謂的倭國,並沒有多少概念,他只是從李中易的奏章裡面。才略微知道一些關於倭國的事。

藤原師輔不過是倭國的區區一寇酋罷了,又不是俘虜了契丹的北院或是南院大王,柴榮也沒多少興致,召見一個海外的蠻夷。

在柴榮看來,可以從東北部威脅到契丹的高麗國,比甚少耳聞的所謂倭國,要重要許多。

平定高麗國之後,柴榮將來北伐契丹。又多出一條戰略性出擊路線,這個纔是李中易封侯的最主要因素。

“範相公,李無咎的新職。政事堂應該議好了吧?”柴榮忽然扭頭問站在最前排的首相範質。

李中易一聽這話,心裡也就明白了,大麻煩來了。

從李中易獲得大捷,到率軍抵達開封,至少有三個多月的時間。可是,朝廷目前對他的封賞。僅僅只確定了一個虛頭巴腦的侯爵而已。

可想而知,朝中的重臣們。對於李中易應該升任的新職,一定分歧異常嚴重。

“回陛下。臣等公議,李中易善於理財,應是三司副使的最恰當人選。”範質看似在表揚李中易的長處,實際上,卻有意無意的忽略掉了他同樣擅長帶兵打仗。

李中易的心裡卻基本有了底,相公們是想拿掉他的兵權,給一點點財權,由此可見,政事堂的宰相們爲了安排好他的新位置,確實煞費了一翻苦心。

三司副使雖是差遣,在朝中的地位卻不低,必須由正五品以上的升朝官出任,而且掌握的財權很大。

柴榮撇了撇嘴說:“那就再議吧。”顯然不很滿意範質的這個提議,卻又不能當衆打首相的臉,否則,範質必須馬上叩首請辭。

於是,關於李中易職務任命,就這麼被擱置了下來。

說句心裡話,李中易對於即將出任的官職,完全抱着沒所謂的態度。

在這武夫當國的後周時期,除了軍權之外,別的東西對李中易來說,都是無關大局的小事。

如今,就算李中易離開了破虜軍,他的烙印也已經深深的打入了這個團體之中。

能夠對大周朝最精銳的槍桿子,發揮超乎尋常的影響力,這纔是李中易在將來可能出現的亂局之中,遊刃有餘的最大籌碼。

散朝之後,和符昭信一起往外走的李中易,被內侍又一次叫去了大內後花園。

還是上一次的老地方,李中易隔着老遠,看見他的母親薛夫人懷裡抱着已經滿週歲的一對雙胞胎,異常拘束的坐在符貴妃和樑王柴宗訓的對面。

轉過花叢之後,李中易赫然發現,他的小妾瓶兒居然就坐在符貴妃的右側。

這時,涼亭外,忽然傳來柴榮爽朗的笑聲,“小東西,你若干尿到朕的手上,朕一定打爛你的小屁股。”

李中易循聲看去,好傢伙,他的寶貝兒子李繼易,竟然被柴榮抱在懷中,逗着玩兒。

“陛下,小兒無知,若弄污了您的龍袍,微臣全家老小,萬死莫贖。”李中易慌忙跑過去,想從柴榮的手上接過李繼易。

柴榮哈哈一笑,輕輕的捏了捏李繼易那粉撲撲的小臉蛋,卻故意扭過身子,沒讓李中易把兒子接過去。

“無咎,汝子與吾子甚是投緣。就在剛纔,清哥兒告訴朕,他很喜歡汝子。”柴榮笑得很開心。

李中易心裡卻有數,柴榮這是有意提醒他,他們李家的上上下下,都和樑王柴宗訓,產生了密不可分的瓜葛,再也難以分離。

“父皇,兒臣最喜歡和小侄兒一起耍子。”坐在涼亭之中的柴宗訓,忽然站起身子,跑到柴榮的跟前,伸出小爪子,一把抓住了李繼易肉肉的小手。

柴榮低下頭,故意問柴宗訓:“清哥兒,小侄兒連話都不會說,你喜歡他什麼呢?”

柴宗訓顯然不怎麼害怕柴榮,他笑嘻嘻的說:“小侄兒是我樑王府的官兒,又比兒臣矮了一輩,兒臣自然要多疼着他一點。”

唉呀,這纔是五歲的柴宗訓吶,怎麼這麼聰明呢?不會有人教過他吧?李中易的心裡,難免有些犯嘀咕。

第901章 驟雨第1173章 撒謊的代價第二章 巨禍第798章 決死第1212章 吾之千里駒第291章 鋒矢第1057章 攻與防第1503章 各有所圖第364章 亂鬥第526章 收服第300章 逆鱗第1185章 絞監候第35章 倒黴催的第364章 亂鬥第866章 大風起兮!第419章 狠鬥第243章 結黨第1315章 新氣象第138章 再窮不能窮軍器第1081章 韓通到第317章 關門做甚第1022章 提前動手第482章 不好了第714章 詭計第604章 合圍第478章 收穫第823章 針尖對麥芒第522章 宮裡出事了第1217章 微行第1531章 罰三杖第1164章 司徒第1145章 何爲人心?第1229章 管退炮第667章 傳國重器第996章 新氣象第827章 有本事別跑第909章 西進?東進?第1104章 盛大閱兵第473章 蕭綽第1375章 克杭州第57章 危機(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527章 密盟之約第178章 以血還血第1489章 興元城內第1459章 投奔第238章 計中計第1057章 攻與防第1335章 大閱兵第831章 重大進展第643章 藝術的搶第319章 折騰第1153章 掰手腕第1299章 搓揉第123章 昝公倒黴(三更到,月票呢?)第1473章 陛見第208章 爪牙第412章 很生氣第1293章 夜襲第287章 平妻第1217章 微行第310章 尷尬第410章 密謀第1483章 破寨第617章 分得熱火朝天第426章 重賞第971章 風起第1162章 衝擊第160章 民族大義第1163章 誘捕第440章 忘戰第923章 搶劫成果第1382章 睦州不服第55章 擒拿第572章 溫水煮青蛙第112章 冷臉(呼喊月票的支持)第929章 漢與賊第32章 “損友”成都侯第117章 批發市場第567章 西出榆關第1528章 你是木頭第888章 何爲前程?第89章 大圈套第1089章 大魚來投第739章 門戶第1081章 韓通到第1148章 言傳不如身教第514章 符王爺第384章 帝師第170章 徵高麗(四更求月票)第866章 大風起兮!第383章 參知政事第975章 好狗第406章 反擊第490章 寢宮驚魂第515章 交手第347章 惹禍了!第356章 暗鬥第920章 羣策羣力第267章 戰雲起
第901章 驟雨第1173章 撒謊的代價第二章 巨禍第798章 決死第1212章 吾之千里駒第291章 鋒矢第1057章 攻與防第1503章 各有所圖第364章 亂鬥第526章 收服第300章 逆鱗第1185章 絞監候第35章 倒黴催的第364章 亂鬥第866章 大風起兮!第419章 狠鬥第243章 結黨第1315章 新氣象第138章 再窮不能窮軍器第1081章 韓通到第317章 關門做甚第1022章 提前動手第482章 不好了第714章 詭計第604章 合圍第478章 收穫第823章 針尖對麥芒第522章 宮裡出事了第1217章 微行第1531章 罰三杖第1164章 司徒第1145章 何爲人心?第1229章 管退炮第667章 傳國重器第996章 新氣象第827章 有本事別跑第909章 西進?東進?第1104章 盛大閱兵第473章 蕭綽第1375章 克杭州第57章 危機(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527章 密盟之約第178章 以血還血第1489章 興元城內第1459章 投奔第238章 計中計第1057章 攻與防第1335章 大閱兵第831章 重大進展第643章 藝術的搶第319章 折騰第1153章 掰手腕第1299章 搓揉第123章 昝公倒黴(三更到,月票呢?)第1473章 陛見第208章 爪牙第412章 很生氣第1293章 夜襲第287章 平妻第1217章 微行第310章 尷尬第410章 密謀第1483章 破寨第617章 分得熱火朝天第426章 重賞第971章 風起第1162章 衝擊第160章 民族大義第1163章 誘捕第440章 忘戰第923章 搶劫成果第1382章 睦州不服第55章 擒拿第572章 溫水煮青蛙第112章 冷臉(呼喊月票的支持)第929章 漢與賊第32章 “損友”成都侯第117章 批發市場第567章 西出榆關第1528章 你是木頭第888章 何爲前程?第89章 大圈套第1089章 大魚來投第739章 門戶第1081章 韓通到第1148章 言傳不如身教第514章 符王爺第384章 帝師第170章 徵高麗(四更求月票)第866章 大風起兮!第383章 參知政事第975章 好狗第406章 反擊第490章 寢宮驚魂第515章 交手第347章 惹禍了!第356章 暗鬥第920章 羣策羣力第267章 戰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