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西出榆關

榆關的三更天,半空中月亮姑娘露出半彎的微笑,蒼茫大地遍灑銀色的光芒。

關牆之上,近衛軍的將士們,或持弓弩,或拿刀盾,將李中易牢牢的護衛在內圈之中,惟恐稍有差池。

李中易扭頭想看看關牆上的情況,卻被厚實的人牆阻隔了視線,他固然心中略有不滿,也只得捏着鼻子認了。

近衛軍,乾的就是保護統帥的活計,這是他們的職責,李中易又是個很守規矩的人,自然不好說啥。

實際上,按照衆將集議添補的近衛軍規,李中易這個統帥如果失陷於敵陣,近衛軍全體當斬。

這個規定,其實從陣前失將,牙兵全斬的軍法之中衍生出來的條令。而且,僅僅針對近衛軍有效,並不是放之全軍皆準的原則。

俗話說得好,三軍易得,一將難求!

但是,這句話放在李家軍的頭上,卻並不完全適用。

和當今的任何一支軍隊相比,擁有強大到變態的基層軍官團的李家軍,其軍事指揮體系頗具有打不垮的跨時代特色。

具體而言,不管是平時還是戰時,李家軍各部根據訓令,都有完整的接替指揮權的順序。

一般來說,軍事主官如果出現了意外,經鎮撫使和駐營軍法使的確認之後,專門負責指揮作戰的副都指揮使,可立即接過指揮權。

子時正,參議司檢校副都指揮使楊無雙,順着臺階爬上關牆,快步走到李中易的身前,小聲稟報說:“主公,都準備妥了。”

李中易微微一笑,輕聲道:“那就開始行動吧。”那副風清雲淡的樣子,彷彿大軍出發只是出關去踏青一般。

楊無雙猛的精神一振,抱拳拱了拱手,輕聲道,“自晚唐以降,契丹人肆意欺辱我大漢子民的壞日子,從此一去不復返了。”

李中易似笑非笑的望着楊無雙,沉吟片刻之後,隨即吩咐說:“傳我的話,先拿下薊州者,不吝萬戶侯之賞。”

薊州,即安祿山造反之時的漁陽,也就是後世天津市下轄的薊州區。薊州,距離契丹國最最精華的首善之地南京析津府,不過區區二百餘里之遙。

就軍事上而言,只要李家軍拿下了薊州,就等於是徹底打開了通向南京析津府的門戶,整個契丹國的南京道,必定震動驚恐無比。

萬戶侯?楊無雙不禁心頭猛的一熱,恨不得當場申請獨領一軍,馬踏薊州。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楊無雙的腦子特別靈活,他藉着輕聲吟詩的機會,表達出想領軍上陣撕殺的願望。

李中易明明聽懂了,卻裝起了糊塗,在他的心目中,參議司的工作,其實遠超臨陣指揮撕殺。

見李中易沒吱聲,楊無雙懾於統帥的積威,沒敢強求,只得捏着鼻子,快步走下關牆。

伴隨着短促有力的軍令聲,榆關那兩扇厚重的關門,在幾十個強壯軍漢的推動之下,緩緩打開。由於事先在門軸處上足了油脂,城牆上的李中易,儘管一直注意傾聽,卻只是聽見輕微的嘎吱聲。

嗯哼,準備工作異常充分,李中易滿意的點了點頭,把目光投注到出關的大路之上。

原本應該招展的旌旗悄悄的捲起,將士們嘴裡銜着木枝,他們胯下的戰馬,馬蹄上裹着厚厚的麻布,刀鞘的鐵環上也包着麻布,避免發出刺耳的金屬撞擊聲。

根據參議司事先制定的行動計劃,爲了避免在月色下的頭盔反光,索性也都包上了麻布。

自從佔領了高麗國之後,在李中易的橫徵暴斂之下,輜重物資的極爲充裕。別的且不去說它,原本因爲鐵器不足而無法全面配齊的工兵鏟,如今早已是全員人手一柄。

此次出兵,作戰殺敵倒在其次,主要的戰役目標,其實是破壞幽州以東地區的春播下種。

這種時候,工兵鏟可就派上了大用場,數萬精銳大軍及數萬各族奴隸輔兵們一齊揮鏟,不消幾天便可將一州之地的春播田畝,全部挖掘殆盡。

當然了,除了破壞南京道內各地的春播之外,榆關左近州縣的糧倉,也是李家軍此次傾巢出關的重要目標。

整修以前的榆關,關門狹窄,門洞內僅容五人並排通行而已。如今的榆關城門,並行五輛馬車都綽綽有餘,這就極大的加快了李家軍的出關速度。

關牆前邊,寬約兩丈的壕溝上,早有工兵營的將士們搭好了跳板。將士們剛剛離開城門洞,就按照既定的行軍路線,向左右各自散開,並快速通過厚實的跳板,滾滾向西開拔。

在大軍行進方向的兩翼,由騎兵營的將士們列陣守護着,這也是李中易多年用兵惟謹慎的慣例。

在李家軍出兵之前,往四周的百里外放出精銳斥喉,早就是條令中明定的規矩。

凡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大軍行進的過程中,最容易遇上契丹輕騎兵的突然襲擊。所以,一直駐紮在城外,反打契丹人草谷的騎兵營,便義不容辭的擔當起了,替掩護全軍行動的重任。

有了騎兵營在兩翼的掩護,在中路行進的大軍,便有臨敵列陣的時間。不客氣的說,只要李家軍列好作戰陣形,那就基本上在立於不敗之地。

歷史上的漢軍和草原蠻族作戰,只要漢軍有時間擺開陣形,蠻子們在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敢捨命去硬攻,而只能採取斷糧道、輕騎襲擾這些所謂的狼羣戰術。

那個永遠無法封侯的李廣,以五千人對抗數萬匈奴騎兵的圍攻,在絕對的兵力劣勢之下,直到弓弩射完,方纔戰敗被俘。

如今的李家軍,無論是戰鬥經驗、武器裝備,還是組織紀律性,或是基層軍官團的精幹程度,都遠遠勝於李廣所率領的郡縣兵。

兵法有云,夫戰,以正勝,以奇合!

李中易的用兵原則,極爲持重,寧可不勝,也絕不能輕舉妄動。這一點,倒是和秦末名將王剪十分相似。

想當初,秦國伐楚的時候,腦袋發熱的贏政,起初信了嘴上無毛的李信,只派出二十萬秦軍便想滅楚,竟被項燕殺得大敗虧輸。

最終,贏政放下身段,主動上門,誠懇的請出王剪,授兵馬六十萬。王剪也不負秦王的重託,領着傾國之兵,步步爲營,穩打穩紮,最終滅了強盛一時的楚國。

六十萬秦軍攻擊四十萬楚軍,並且沒有給楚軍的主帥項燕,任何可以僥倖的機會,這就叫作堂堂之師,以絕對的實力取勝。

六萬大軍出榆關,隊首已經在十里之外,負責押陣的近衛軍先鋒,卻連城門洞都還沒走出。

按照慣例,參議司以及輜重營、炮營、工匠營等輔助軍種,都隨李中易的中軍一起行動,由近衛軍負責守護。

直到太陽懸於半空之時,原地休息已久的近衛軍才接到了開拔的命令,大家紛紛起身,在軍官們的口令聲中,列隊出城。

“爺,您站一宿了,不如回馬車裡歇息片刻?”李雲瀟擔心李中易身體吃不消,壯着膽子湊過去小聲提建議。

李中易見近衛軍的先頭部隊已經出了城,便點了點頭,在親衛牙兵們的簇擁下,邁步走下城牆。

城牆邊的臺階下,十餘輛高大寬敞的四輪馬車,一字排開,顯得氣勢非凡。

李中易走到四輪馬車旁,並沒有馬上踩着長條木凳上車,而是停下腳步,輕輕的拍了拍粗大的車轅。

四輪馬車,其實在開封城中的某些商戶那裡,很早就使用了,並不算特別稀罕的事情。當然了,開封城裡的四輪馬車,大多數情況下其實是用牛拖拽的,並且沒有前輪轉向的懸掛輪軸系統。

由於愛好問題,李中易曾經仔細的研究過《清明上河圖》,圖內就有四輪馬車的清晰記載。

然而,無法轉向的四輪馬車,僅僅只能在街道寬闊的開封城內短途直線運輸,只要離開了開封城,便會寸步難行。

身爲政事堂相公之一的李中易,當然知道四輪馬車無法在普及的原因。核心是,除了勤修馳道的秦漢兩朝之外,歷代的皇朝都不怎麼重視修路的問題。

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除了李中易明白之外,再無人知曉其中的邏輯。

另外,即使朝廷心血來潮的修了官道,也不會去注意養護的問題,以至於,道路始終出於殘破不堪的狀態。

晴天倒也勉強。只要下了雨,泥濘的道路上,別說四輪馬車了,就算是獨輪車,也很容易被坑窪所困。

此次西出榆關,沿途皆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道路狀況遠勝於中原地區。

李中易現在並不缺馬,比兩輪馬車更加寬敞和舒適的四輪馬車,由着四匹甚至八匹良馬拖拽着,既保證了行軍的速度,人也舒服許多,何樂而不爲?

至於四輪馬車的轉向系統問題,其實呢,在有輪軸的基礎上是很容易實現的,只需要將前輪的懸掛改爲一個大圓盤即可。

將車轅與車身銜接的部分與前輪懸掛結合,使得馬匹轉向的時候前輪的懸掛也跟隨整體轉向。由於,車輪中滾軸的作用,前後車輪能夠自動自行調節各輪的速度差。這種懸掛方式無法做過小角度的轉向,無法做速度過快的急轉向,且對前輪的懸掛和整個傳動體系的結構強度要求較高。

不過,擁有轉向系統的四輪馬車研發製造成功的背後,隱藏的是高麗工匠奴隸們的血和淚。

第492章 府試還沒回家,冒死用公網發通知!第414章 凶兆第1065章 人性之惡第182章 便宜佔大了第63章 鬼才第763章 又一個麗奸第1319章 冕服第1442章 活罪難饒第1144章 不可收拾第1100章 高擡貴手第605章 趁勝追殲第1454章 雲動第74章 暗渡陳倉第228章 安西大都護第55章 擒拿第498章 故縱第947章 決戰第725章 警訊第1293章 夜襲第1018章 殺威第93章 一招鮮第599章 奸細第964章 伴食相公第1189章 時候未到第1125章 不信邪第1481章 夜襲第1007章 火花四射第1467章 生辰第1273章 劇變第834章 正式上演第1067章 棄暗投明第905章 宮亂第986章 銅臭第1019章 拿捏第438章 內亂第1249章 烏雲蓋頂第1429章 禍從口出第1202章 開花彈第1092章 執政王第1486章 興元城下第68章 萬勝第374章 監國第723章 天使駕到第678章 戲碼第470章 收穫累累第1198章 種田遊戲第550章 有鬼上門第517章 山陵將崩第88章 謀劃(跪求推薦票)第817章 巧會第1435章 庸官第398章 交織第1241章 破城矣第290章 一代女傑第338章 絕戶計第913章 火炮亮相第532章 山陵崩塌第365章 倒黴催的第900章 求爵第430章 廂軍精銳第1125章 不信邪第1238章 狠狠的敲打第554章 三分軍權第1162章 衝擊第1510章 連環套第1380章 考覈第1400章 接責第547章 詭計第691章 折騰第696章 好辣毒的手段第1495章 烙餅有點硬第656章 露了馬腳第1456章 栽培第1227章 大名城下第966章 小皇帝病了第1518章 薄懲第311章 窮追第775章 屠第165章 攪馬勺第1160章 躍馬中原第146章 突破點第566章 姑嫂惡鬥第818章 擺平第713章 兵敗第663章 摸金校尉第195章 白刃肉搏第546章 離間第369章 人質第1315章 新氣象第1090章 這一拜第355章 從容第652章 8341第1288章 抽刀第1295章 襲幽州第668章 盤查第473章 蕭綽第1017章 下毒手第953章 烤肉第1374章 進軍杭州
第492章 府試還沒回家,冒死用公網發通知!第414章 凶兆第1065章 人性之惡第182章 便宜佔大了第63章 鬼才第763章 又一個麗奸第1319章 冕服第1442章 活罪難饒第1144章 不可收拾第1100章 高擡貴手第605章 趁勝追殲第1454章 雲動第74章 暗渡陳倉第228章 安西大都護第55章 擒拿第498章 故縱第947章 決戰第725章 警訊第1293章 夜襲第1018章 殺威第93章 一招鮮第599章 奸細第964章 伴食相公第1189章 時候未到第1125章 不信邪第1481章 夜襲第1007章 火花四射第1467章 生辰第1273章 劇變第834章 正式上演第1067章 棄暗投明第905章 宮亂第986章 銅臭第1019章 拿捏第438章 內亂第1249章 烏雲蓋頂第1429章 禍從口出第1202章 開花彈第1092章 執政王第1486章 興元城下第68章 萬勝第374章 監國第723章 天使駕到第678章 戲碼第470章 收穫累累第1198章 種田遊戲第550章 有鬼上門第517章 山陵將崩第88章 謀劃(跪求推薦票)第817章 巧會第1435章 庸官第398章 交織第1241章 破城矣第290章 一代女傑第338章 絕戶計第913章 火炮亮相第532章 山陵崩塌第365章 倒黴催的第900章 求爵第430章 廂軍精銳第1125章 不信邪第1238章 狠狠的敲打第554章 三分軍權第1162章 衝擊第1510章 連環套第1380章 考覈第1400章 接責第547章 詭計第691章 折騰第696章 好辣毒的手段第1495章 烙餅有點硬第656章 露了馬腳第1456章 栽培第1227章 大名城下第966章 小皇帝病了第1518章 薄懲第311章 窮追第775章 屠第165章 攪馬勺第1160章 躍馬中原第146章 突破點第566章 姑嫂惡鬥第818章 擺平第713章 兵敗第663章 摸金校尉第195章 白刃肉搏第546章 離間第369章 人質第1315章 新氣象第1090章 這一拜第355章 從容第652章 8341第1288章 抽刀第1295章 襲幽州第668章 盤查第473章 蕭綽第1017章 下毒手第953章 烤肉第1374章 進軍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