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9章 冕服

李中易瞥了眼康澤,眼前的閹豎不是一般的狡猾。不過,任其多麼的狡詐,離開了李中易的撐腰,他啥都不是。

眼前的龍袍套裝,絳紗袍、蔽膝、方心曲領、通天冠、黑舄圖。這種龍袍套裝是皇帝在大朝會、大冊命等重大典禮時穿着的服飾,相當於羣臣百官的朝服,僅次於冕服。

通天冠又名捲雲冠,冠上綴卷樑二十四道,高一尺,卷樑寬一尺,戴時用玉犀簪導之。所穿紗袍用絳色,襯裡用紅色,領、袖、襟、裾均緣黑邊。下着紗裙及蔽膝也用絳色。頸項下垂白羅方心曲領一個,腰束金玉大帶,足穿白襪黑舄,另掛佩綬。

大致看了下,李中易覺得袍中的盤龍有些詭異,它集中了各種動物的局部特徵。頭如牛頭、身如蛇身、角如鹿角、眼如蝦眼、鼻如獅鼻、嘴如驢嘴、耳如貓耳、爪如鷹爪、尾如魚尾等等。在圖案的構造和組織上也很有特色,除傳統的行龍、雲龍之外,還有團龍、正龍、坐龍、升龍、降龍等名目。

天子穿戴的要有十二旒、十二章,十二是古人思想裡面的至大之數。

李中易看着紛繁複雜的龍袍,就覺得頭疼,可是,實力不允許他不穿這種朝服。

“稟皇上,還有大裘冕、袞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等冕服,尚在趕製之中。”康澤明知道李中易有些不高興了,卻只得硬着頭皮把冕服介紹完畢。

“太過於累贅了,有簡省之法麼?”李中易故意給康澤出難題。

康澤是什麼人啊,他可是以伺候李中易作爲畢生職業的專家,他面露難色的說:“稟皇上,老奴乃是個卑賤的閹貨,安敢胡言亂語?”

“哈哈,你這閹貨,朕讓你說,你就說嘛。”李中易明知道康澤打的小算盤,卻故意不戳穿。

有些時候,這人吶,沒必要太過於精明外露。只要不是涉及到原則性的問題,知之爲不知,方爲知也!

按照常理而言,康澤的自稱就應該是臣,或是老臣,他卻偏偏別出心裁的整出了老奴的特殊稱謂,明擺着是想作踐他自己,討得李中易的歡心。

李中易沒工夫關注這些細枝微節的事情,康澤既然樂意這麼自稱,也就隨他去了。

“皇上,老奴以爲,冕服一年之中穿不了三兩次,不如讓針工局平時收着,注意保存好。倒是這朝服,您隔三差五就要穿的服飾,裡面的料子不如做的輕省些……”

康澤真不愧是在皇宮裡待了很久的老閹貨,他一張嘴就命中了李中易很頭疼的要害。

李中易確實有些犯怵,若是每天都穿着這麼複雜的朝服或是冕服辦公,那麼,這個皇帝做得還有啥滋味?

不是活受罪,又是什麼呢?

康澤完全不敢說廢除朝服的話,但是,他隱約猜到了李中易怕麻煩的心事,所以,就在服飾的面料上大做文章。

所謂的輕省些,就是把冕服或朝服的內服,改爲絲綢之類的面料,李中易穿着也就舒服一些。

但是,康澤的建議解決不了袞服或是冕服,裡三層外三層,乃至十幾層級,幾十層的現實。

李中易一時也想不到什麼好辦法,直到孔昆進來奏事的時候,他偶然間靈機一動,就把事情給孔昆說了。

孔昆那可是博學的鴻儒,皇家的典章制度,他自然是瞭如指掌。

“皇上,冕服並不是一開始就這麼繁雜的……”孔昆說了一大堆開脫的話,末了話鋒一轉,“禮制隨朝代不同,屢有更迭。”

李中易要的就是屢有更迭,隨即笑道:“隨心所欲的更迭?”

“萬萬不可。”孔昆還是有所堅持的人,他說,“比如說,冕服的層數可以增減,圖案卻不可馬虎……”

李中易算是聽懂了,孔昆的意思是,十幾層的冕服,可以減爲了幾層,反正外人又看不見。

更何況,冕服主要是祭祀或是祭太廟的時候,穿戴的正式服飾,一年也就頂多穿三兩次而已。

總之,怎麼儉省,都隨李中易的心意,孔昆的這句話,頗得李中易的歡心。

李中易笑眯眯的說:“還是孔相公了解朕的心意。”他很少夸人,一旦誇了必有獎賞。

果然,李中易誇過孔昆之後,看似無意識的說:“聽說孔相公之女,此次選秀進了宮?”

孔昆差點哭了出來,神佛保佑,終於等到了李中易過問此事。

“回皇上,是的,小女已經選入了宮中。”孔昆絕口不提孔黛瑤被貶入浣衣院的悲劇。

以李中易的至尊身份,他只需要命人去查一下,就會知道所有的實情,孔昆何苦去做這個惡人呢?

“哦,朕知道了。”李中易看似隨口這麼一說,孔昆卻感到了心安,李中易只要說了的事,至今還從失信的先例。

就這一點而言,孔昆對李中易的信心,可謂十成十的足夠。

解決了憂心的大事之後,孔昆更是妙語連珠,典故頻出,引人入勝。

李中易不由微微一笑,孔昆其實是他豎起的一面大旗,用意是給傳統的讀書人們,立一個榜樣,鼓勵大家讀書上進。

學而優則仕!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謬論,需要假以時日來破除,李中易一點也不着急。畢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如今的內閣四相之中,魏仁浦是舊文臣集團的代言人,李瓊是舊勳貴們的代言人,孔昆是全天下儒門子弟的代言人,劉金山則代表了早期投靠了李中易的文臣集團。

所謂的出將入相,其實只符合封建時代的政治邏輯,而李中易卻被文武兩個集團徹底隔離開來,互相併無緊密的聯繫。

軍隊嘛,保家衛國、開疆拓土,都是他們的義務。職業化的軍人負責職業化的軍事鬥爭,而沒有不懂軍事的文臣干預,就會減少N多低級錯誤。

李中易想搞的是:工業化的國家資本主義萌芽,這就需要文臣集團整體性的轉換思想,跟着李中易的指揮棒轉動。

孔昆滿意的走了,李中易也很滿意,他隨即下令:孔氏黛瑤,入內書房伺候。

所謂的入內書房伺候,其實就是和葉曉蘭、韓湘蘭以及李翠萱一樣,充當李中易的機要記室。

孔昆很快得到了消息,他最揪心的事情,終於大石落地,徹底的放心了。

孔黛瑤從小就熟讀四書五經,等長大了後,更是博覽羣書,學問好極了。

孔昆有理由相信,只要孔黛瑤好好的表現自己,一定會大放異彩的脫穎而出。

現任大理寺卿是青州人楊廷勻,楊廷勻爲人剛直不阿,原爲登州主簿。

李中易就任平盧節度使後,和孔昆這個刺史一樣,楊廷勻也向李中易靠攏過來。

所謂,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

楊廷勻既然是最早的那批投靠過來的文臣,就算是李中易的嫡系了,自然要給予妥善的安排。

正好,李中易當執政王的時候,把大理寺給單列了出來,大理寺卿彷彿是特意爲楊廷勻準備的崗位一般,還真的是非他莫屬。

按照新官制,警政寺負責緝拿罪犯,大理寺則負責審判。至於,隸屬於內閣的刑部,其職權被削弱了一大塊,幾乎相當於名存實亡。

這是因爲,死刑複覈權以及秋審處,已經移交給了大理寺。

以往,遇見重大的案件,往往需要大理寺、刑部尚書和侍郎,以及御史中丞一起會審,甚至,特別疑難的案件,還需要召見御前會議,由宰相和六部九卿們集體商議。

李中易掌權之後,徹底的擯棄了政治審判的弊端,改由大理寺直接複覈各地的刑民案子,毋須再三司會審。

只是,死刑犯的勾決,尚需要李中易欽準。

在技術層面,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一直是李中易治理天下的基本邏輯之一。

過了半個多月的時間,楊烈領着十幾萬剛參加過北伐的勇士們凱旋歸來,已經到了濮州。

李中易接到傳遞消息的滾單之後,仔細的琢磨了一下,決定舉辦一場盛大的歡迎儀式,他要親自檢閱勝利歸來的將士們。

石守信等人之所以敢於謀反,主要還是瞧不起李中易這個銅臭子,以爲他的水平根本不足以治理整個國家。

然而,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李中易打算用一場盛大的閱兵式,既然慶賀大軍勝利歸來,又可以震懾住宵小們,迫使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畢竟,所謂的社會改革,包括限田令在內,都是革老權貴的命根子,他們豈能就此善罷甘休?

隨着李中易的一聲令下,內閣馬上高效率的動了起來,安排各級衙門動員百姓們,灑掃街道,歸整垃圾,到處張燈結綵,好不熱鬧!

李中易藉着這個機會,索性傳下命令,將城裡的下水系統,重新休整一新。

其中,主要是把排水溝挖得更深更寬,以方便及時的排除漬水。

開封城的排水系統,其實已經相對完善和系統,美中不足的是,只要下了特大型的暴雨,城東的貧民聚集區,就會被漬水淹掉店鋪和家園。

PS:今天沒叫票加更,月票慘不忍睹啊,司空依然兩更送上,求賞動力,賞激情,多謝了!

第899章 水師第666章 寶物第950章 軍令如山倒第889章 投靠第639章 天雷轟頂第797章 時局變化第1173章 撒謊的代價第1376章 入杭州第33章 奢華桑拿第900章 求爵第262章 樞密副使第1039章 帝師第192章 決戰第1517章 西逃第712章 鏖戰第1511章 追窮寇第1111章 團聚第1400章 接責第1478章 冷熱不均第1253章 大進軍之北進第1412章 洪州在望第491章 麻煩上身第583章 彼此算計第1228章 交火第431章 山陵果真崩了?第1272章 進展第542章 範相有請第1509章 襲山第758章 大買賣第146章 突破點第719章 追殺第1505章 大魔頭第63章 鬼才第1340章 捧殺之第1136章 變起第1102章 戲精亮相第1120章 趙家兄弟第1526章 設伏第207章 瓜分第145章 中風第1376章 入杭州第1003章 清君側第690章 猛虎撲擊第1336章 閱兵進行式第672章 洞內有人第1356章 謀局之深第1289章 血戰第1408章 亂麻第1496章 事發第971章 風起第1318章 龍袍和龍靴第1238章 狠狠的敲打第1527章 誤殺第1415章 李六郎第1264章 你狡我精第1238章 狠狠的敲打第1168章 好戲連臺第1325章 選誰?第809章 省親第1104章 盛大閱兵第388章 驟然風起第1423章 大周氏撒野第73章 趙匡胤跪了(哭求推薦票)第176章 山雨欲來第1452章 低頭第844章 真國士第36章 麻將第1364章 平逆第680章 毒舌第925章 暗渡陳倉第582章 不許你碰她!第567章 西出榆關第1019章 拿捏第817章 巧會第336章 威壓第1017章 下毒手第1335章 大閱兵第49章 攢家底(求賞推薦票)第598章 統一中原第1371章 大舉出動第1320章 哥弎好第1119章 軒然大波第1462章 瓦肆第222章 大不敬第1160章 躍馬中原第914章 天賜神兵第523章 老衲正清第765章 開戰第242章 繳械第388章 驟然風起第266章 新任監軍第379章 謠言四起第339章 纏鬥第1391章 威信第787章 遇險第31章 燒烤第1131章 器量第924章 休哥的詭謀第428章 山陵崩?第1295章 襲幽州
第899章 水師第666章 寶物第950章 軍令如山倒第889章 投靠第639章 天雷轟頂第797章 時局變化第1173章 撒謊的代價第1376章 入杭州第33章 奢華桑拿第900章 求爵第262章 樞密副使第1039章 帝師第192章 決戰第1517章 西逃第712章 鏖戰第1511章 追窮寇第1111章 團聚第1400章 接責第1478章 冷熱不均第1253章 大進軍之北進第1412章 洪州在望第491章 麻煩上身第583章 彼此算計第1228章 交火第431章 山陵果真崩了?第1272章 進展第542章 範相有請第1509章 襲山第758章 大買賣第146章 突破點第719章 追殺第1505章 大魔頭第63章 鬼才第1340章 捧殺之第1136章 變起第1102章 戲精亮相第1120章 趙家兄弟第1526章 設伏第207章 瓜分第145章 中風第1376章 入杭州第1003章 清君側第690章 猛虎撲擊第1336章 閱兵進行式第672章 洞內有人第1356章 謀局之深第1289章 血戰第1408章 亂麻第1496章 事發第971章 風起第1318章 龍袍和龍靴第1238章 狠狠的敲打第1527章 誤殺第1415章 李六郎第1264章 你狡我精第1238章 狠狠的敲打第1168章 好戲連臺第1325章 選誰?第809章 省親第1104章 盛大閱兵第388章 驟然風起第1423章 大周氏撒野第73章 趙匡胤跪了(哭求推薦票)第176章 山雨欲來第1452章 低頭第844章 真國士第36章 麻將第1364章 平逆第680章 毒舌第925章 暗渡陳倉第582章 不許你碰她!第567章 西出榆關第1019章 拿捏第817章 巧會第336章 威壓第1017章 下毒手第1335章 大閱兵第49章 攢家底(求賞推薦票)第598章 統一中原第1371章 大舉出動第1320章 哥弎好第1119章 軒然大波第1462章 瓦肆第222章 大不敬第1160章 躍馬中原第914章 天賜神兵第523章 老衲正清第765章 開戰第242章 繳械第388章 驟然風起第266章 新任監軍第379章 謠言四起第339章 纏鬥第1391章 威信第787章 遇險第31章 燒烤第1131章 器量第924章 休哥的詭謀第428章 山陵崩?第1295章 襲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