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搶劫成果

撇開私人的瑣事不提,李家軍從榆關西進之後,每日的推進速度,都在一百里以上。

由於契丹人沒有料到,李中易居然有這麼大的膽子,敢悍然西進。所以,幽薊大平原不僅沒有堅壁清野,反而呈現出一種安詳的居家氣息。

這麼一來,沿途所繳獲的糧草等物,用堆積如山來形容,都無法概括其全貌。

至於李中易最爲看重的人口,按照參議司軍需房的統計,當目前爲止,一共擄來了五千多戶,三萬餘口。

其中,不少是耕讀傳家的大戶人家,這些富裕的人家,既多糧食和銀錢,又多年輕力壯的下僕,正是理想中的南遷對象。

持久性的戰爭,尤其是國戰,打的不僅僅是兵馬和錢糧,還有至關重要的人口。

目前,大周朝尚未統一南方,總人口也不過區區三千多萬而已。當然了,由於繁重的徭役、田賦及丁口稅,民間多有隱匿人口的利益驅動。

按照李中易的初步估計,如今的大周朝,總人口應該有四千多萬,成年的二十歲至四十歲壯丁大約八百來萬。

在這個沒有全國人口大普查的年月,不僅人口是筆糊塗帳,就連至關重要的納稅田畝,也都模糊不清。

和人口相比,各地的大戶、官紳、武將之家,隱匿田畝的利益驅動,也更加的強烈。

別的地方李中易不太清楚,可是,他當開封府尹的時候,曾經做過田畝的暗中抽查。結論令人十分吃驚,就在皇城根下,豪門權貴隱匿的良田,保守估計在四成以上。

權貴們擁有這麼多良田,不僅不納稅,而且利用雄厚的資金和糧食調節能力,於大災之年,屢屢逼迫自耕農們破產變成流民。

這便是治亂循環的結果!

治亂循環的本質是,重農抑商抑工的基本國策,讓權貴們只能在土地上做文章,導致墾荒的速度永遠不可能趕上土地兼併的速度。

王朝建立之初,大量人口因爲戰亂而被消滅,統治者們剛剛經歷過戰亂,知道官逼民反的惡果。

於是,各種恢復生產的政策,便隨之應運而生,比如說,按丁口授田。

等到權貴之家開枝散葉,需要供養的特權階層人士越來越多,漸漸入不敷出的時候,便會把歪腦筋打到自耕農的身上。

實際上,距離此時最近的兩宋,就不抑土地兼併。兩宋的基本國策,就是重農不抑商,甚至商人還可以參加科舉做官。

可惜的是,北宋對士大夫特權階層太過於放縱,需要供養的各級官僚及其子弟太過於龐大,導致財政瀕臨崩潰。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變法,根本目的不是利民,而是與官紳階層爭利,擴大政府的財政收入。

自古以來,凡是不思財富開源,只考慮從官紳階層手中分利的改革,無一例外,全都失敗了。

隋煬帝和雍正帝的名聲,在士大夫階層裡面,那麼的臭氣熏天,根子問題就在於,他們破壞了官紳階層的根本利益。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讀書高的本質,是隻有讀書人才能做官。然而,讀書考科舉,又需要殷實的家底。

在這個生產力不高的時代,就算是相對富裕的自耕農,也很難常年累月的養着一個不從事生產的讀書人。

李中易身爲後來者,又以御醫的身份,久處於核心權力圈中,廣博的見識讓他對歷代執政之得失,看得一清二楚。

打破治亂循環規律的根本,其實是,不能堵死寒門子弟上升的通路,充分的擴展就業的渠道。

必須重農重商重工並舉,讓寒門弟子即使無法讀書作官,也可以靠着勤勞和智慧在商場或是工廠裡謀個好出路,

歷史上的兩宋,爲政比較寬容,窮人的出路比較多,哪怕是土地兼併依然十分嚴重,卻幾乎沒有全國範圍內的揭竿大起義。

兩日後,李家大軍雲集於安喜縣城,將整座縣城圍得水泄不通,連只蒼蠅都飛不出城。

安喜縣,雖然是一座縣城,卻因爲是薊州,乃至南京析津府的東大門,軍事地位極其重要。

據細作傳來的情報,契丹人不僅在此地駐軍多達三萬人,並且把安喜縣城當作了囤糧的分所。

此時,縣城裡的契丹和漢軍的兵馬,比平民還要多,屬於典型的一座軍事要塞。

也正因爲安喜縣是塊大肥肉,又有駐軍兩萬,所以,李中易開開心心的來了。

大軍圍城完畢,楊烈便下了命令,工兵們指導各族奴隸們,繞着安喜縣城挖出三道壕溝。每道壕溝必須寬三丈,深三丈,挖出來的土方用來築壘寨牆。

人多就是力量大,三萬多各族奴隸們,在釋奴的迫切希望之下,每日每夜的幹活。以前,至少需要三日才能完成的工程量,僅僅一個晝夜,便大體完工。

當然了,這也和工具的關係密不可分。來安喜的途中,李家軍攻破了好幾百個村莊,村莊的鋤頭、木鏟、鐵榔頭等農具也都被帶到了安喜城下。

衆人拾柴火更旺,奴隸多了好挖溝,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道理。

李中易坐在大帳之中,兩側分別坐滿了李家軍中的高級將領,大家齊集一堂,共商攻城大計。

和以往軍議不同的是,在大將們的身後,第一次出現了參議們的身影。這些參議,都是在歷次戰爭中,表現突出的優秀人才。

參議司指定作戰計劃的根本,是充分和詳實的情報資料,自然也包括大將們對戰爭的看法在內。

爲了避免上傳下達出現偏差,李中易一不做二不,索性提前把優秀的參議官,納入到軍議會議上來,以達到集思廣益的正面效果。

打橫坐在李中易右手邊的楊烈,是今次軍議的主持人,楊烈所處的位置,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既有李中易特別的信任,也和楊烈是個軍事指揮天才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說白了,楊烈在李家軍中副帥地位的穩固,可謂是名至實歸,毋庸置疑.

見李中易微微頷首,楊烈清了清嗓子,大聲說:“參議司制訂的作戰計劃,已經下發,請諸位針對作戰計劃,發表各自的見解。在這裡,我需要提醒一下大家,和作戰無關的事宜,不在此次軍議的議題之列。奉主公之命,凡有違反者,罰錢一百貫。”

“喏。”

有李中易撐腰,楊烈又有顯赫的戰功作後盾,在場的重將們無人敢當衆挑釁他的副帥權威。

李中易摸着下巴,嘴角微微翹起,以往的軍議之時,大家固然都可以暢所欲言,但是,不乏含沙射影的人身攻擊。

這個罵那個是膽怯思想,那個罵這個是小農意識,更有甚者,竟然辱罵同僚的長輩。

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謂言論自由,終究還是有限度的。軍議就是軍議,涉及的是全軍生死存亡的作戰大計,你扯什麼人家品德低下,長輩貪財好色,有半點意義麼?

今日的軍議,竹娘背弓按刀,侍立於李中易的左側身後。楊小乙則不見蹤影,也不知道貓到哪個角落裡去了。

至於,內書房書記官葉曉蘭,則躲在內帳的書案後邊,專門負責記錄李中易的發言。

李中易一直有做筆記的習慣,再怎麼樣的好記性,終究不如爛筆頭。

隨着身份地位的日益提高,他的每日筆記分爲了兩個部分,公開發言由書法甚佳的葉曉蘭或韓湘蘭負責記錄,他再單獨作出批註整理。

最機密的筆記,則是用白紙裁剪封訂而成的一本小冊子,李中易將小冊子貼身攜帶,遇見什麼值得關注的事情,便拿出炭制鉛筆,在小冊子上做簡短的記錄。

首先站出來發言的是同知參議司事的李浩東,軍事情報工作是他該管的職責範圍,他不出來做出具體的說明,在場的重將們連基本的戰場態勢都搞不清楚,怎麼可能碰撞出火花來呢?

“據半個時辰前傳來的後方軍情,耶律喊抵達了平州之後,除了排除大量斥喉之外,就沒挪過窩。一時辰前,從幽州那邊發回來的軍情顯示,契丹人應該已經知道了我軍傾全力西進的情況,只是,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幽州方向並未看出耶律休哥召集兵馬來援的跡象。”李浩東略微停頓了一下,以便給大家留下思考的時間。

李中易端起茶盞,輕啜拉兩口,明眼人都知道安喜的重要性,可是,休哥居然坐視李家軍進攻安喜,這裡邊若有沒有鬼名堂,打死他都不可能相信。

休哥的異常反應,令李中易第一時間,就聯想到了“其中有詐”這四個字。

比中轉站更重要的打擊目標,除了全殲李家軍,活捉李中易之外,再無第二種可能性。

可問題是,幽州韓家被族誅,葉曉蘭的孃家又已經和她斷絕了骨肉親情的關係。

耶律休哥與契丹皇之間的戰鬥,究竟戰況如何,進展到了哪一步,李中易卻是一無所知。

第209章 四姊妹第1223章 南唐換主第809章 省親第396章 棘手第72章 趙李會(求推薦票)第1354章 袍澤第1086章 狂勝第238章 計中計第752章 討伐第1338章 殺或放?第1399章 鼎革第145章 中風第958章 命運的抉擇第271章 士子第618章 美人愛英雄第1494章 二將爭功第1231章 轟破第332章 對比第751章 登陸江華島第141章 風起第877章 揚威第1263章 遊而擊之第790章 收拾第1485章 去興元府第470章 收穫累累第55章 擒拿第1195章 惡閹第1297章 黃袍加身第869章 重大變數第100章 帶奴走(求保底月票)第二十六章 驅敵升官第1392章 目標江寧第617章 分得熱火朝天第438章 內亂第280章 毒計第1336章 閱兵進行式第475章 撈一票第1171章 符茵茵呢?第407章 家書第1199章 校閱第1138章 見血第313章 南船北馬第106章 其心必異(2更送上,求月票)第330章 局面險惡第177章 詐馬第931章 抽查第418章 誰家地盤?第二十六章 驅敵升官第230章 分化第1039章 帝師第689章 我來幫你第896章 辣手第990章 內訌第563章 全線告急第760章 錐入一寸者,斬第1174章 都安排好了第770章 霹靂炮第1115章 緹騎提督第963章 殺漢奸第675章 身世大白(大章求月票)第1316章 換相第567章 誰算計誰?第1336章 閱兵進行式第215章 驚悚的內幕第1409章 小周氏的鬧騰第807章 霸道的男人第1028章 轉機第336章 威壓第1452章 低頭第349章 官司第405章 情勢逆轉第745章 出兵高麗第1257章 反客爲主第341章 靠山第337章 貓膩第793章 漢化第738章 掃地出門第1362章 出賣第367章 何爲信任?第661章 真要變天?第805章 厚賜第315章 納徵第1237章 轟對了第1167章 選誰呢?第905章 宮亂第1160章 躍馬中原第832章 樸萬羊登場第501章 追逐第1444章 出岔子了第740章 好戲開場第602章 魔鬼雞尾酒第235章 心裡有鬼第1372章 取秀州第343章 去脈第904章 兔急咬人第843章 昭義軍節度使第1352章 千年妖狐第742章 搜刮第1214章 渡河第1504章 出京
第209章 四姊妹第1223章 南唐換主第809章 省親第396章 棘手第72章 趙李會(求推薦票)第1354章 袍澤第1086章 狂勝第238章 計中計第752章 討伐第1338章 殺或放?第1399章 鼎革第145章 中風第958章 命運的抉擇第271章 士子第618章 美人愛英雄第1494章 二將爭功第1231章 轟破第332章 對比第751章 登陸江華島第141章 風起第877章 揚威第1263章 遊而擊之第790章 收拾第1485章 去興元府第470章 收穫累累第55章 擒拿第1195章 惡閹第1297章 黃袍加身第869章 重大變數第100章 帶奴走(求保底月票)第二十六章 驅敵升官第1392章 目標江寧第617章 分得熱火朝天第438章 內亂第280章 毒計第1336章 閱兵進行式第475章 撈一票第1171章 符茵茵呢?第407章 家書第1199章 校閱第1138章 見血第313章 南船北馬第106章 其心必異(2更送上,求月票)第330章 局面險惡第177章 詐馬第931章 抽查第418章 誰家地盤?第二十六章 驅敵升官第230章 分化第1039章 帝師第689章 我來幫你第896章 辣手第990章 內訌第563章 全線告急第760章 錐入一寸者,斬第1174章 都安排好了第770章 霹靂炮第1115章 緹騎提督第963章 殺漢奸第675章 身世大白(大章求月票)第1316章 換相第567章 誰算計誰?第1336章 閱兵進行式第215章 驚悚的內幕第1409章 小周氏的鬧騰第807章 霸道的男人第1028章 轉機第336章 威壓第1452章 低頭第349章 官司第405章 情勢逆轉第745章 出兵高麗第1257章 反客爲主第341章 靠山第337章 貓膩第793章 漢化第738章 掃地出門第1362章 出賣第367章 何爲信任?第661章 真要變天?第805章 厚賜第315章 納徵第1237章 轟對了第1167章 選誰呢?第905章 宮亂第1160章 躍馬中原第832章 樸萬羊登場第501章 追逐第1444章 出岔子了第740章 好戲開場第602章 魔鬼雞尾酒第235章 心裡有鬼第1372章 取秀州第343章 去脈第904章 兔急咬人第843章 昭義軍節度使第1352章 千年妖狐第742章 搜刮第1214章 渡河第1504章 出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