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雕就是一種在米上刻字的藝術,是中國傳統的微雕技藝之一。米雕起源於清朝乾隆的民間工藝,其實當時是古人科學考試時刻詩詞文章,用來作弊的工具,而現在,人們把祝福的語言刻在米粒之上,再配以精美的飾物,作爲美好情感的寄託。
米雕工藝要求極高,再加上米粒上雕刻,其可供雕刻面積非常的小,如果沒有相當高的書畫功底及熟練運用微雕工具的技能,絕對是難以完成的,而且雕刻之時,要屏息靜氣,精神高度集中,一絲不苟才行,就是一種以微小精細見長的雕刻技法。
所以有的人專門米雕這項技藝作了一詩句:一顆米內藏世界,半邊鍋裡煮乾坤。
米雕貴在精微,也難在精細微小,由於它不僅技術其微小,還能在微小之中再現中華千年的文化藝術神采、韻味,每一件精微藝術品,無不是成功於紮實的基本功之上的,與此同時,又充滿了中國微雕藝人們的畢生心血。
把米粒當成畫布或者是畫紙相當不容易了,尤其是固定米粒相當的棘手,因爲米粒多半都是半弧狀,而且有凹痕,同時要在面上面書寫及繪畫也就更爲困難了。
“米雕”最爲困難之處就是在方寸的米粒之上,同時寫字及創作圖案,無論是先畫圖或者是書法,兩樣都必須完羨呈現出來,只要有微小的失誤,就要放棄,從頭來過。
學習米雕之初是從簡單的練起,寫字之前,可以先在紙上劃幾下,待筆尖下水流暢後,再在米粒上書寫一些複雜的字,同時還進行一些省簡如行草書的一些字替代,筆不用之時,要及時把蓋子蓋起,防止筆尖風乾,寫字時,可以眼睛距離光線近一些,要想用好筆,必須輕託運筆的控制,一定要到位。
剛剛接觸時,有一定的心理作用,不過不能灰心,要從最爲簡單的字練習,也可以橫豎畫道,由於米粒上有米屑,有時筆不下水也是正常的。
當然,寫的字不要第二次描寫,這樣一來,往往效果就會理有效期了,如果寫錯了,可以換米粒再來練習,慢一點就可以了,當然有一些發的經驗也是要靠實踐當中掌握的。
米上刻字是一項簡單而又神奇的民間技藝,在一粒普通的大米粒上可以刻十多個字,讓一粒生活中的普通大米成爲一粒價格昂貴的金米。
米雕是一項集民間工藝和時尚個性於一體的新穎藝術品,有着極高的欣賞價值和經濟價值,從事米雕藝術投資少,收益快,是一條低風險、高回報的行業。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藝術飾品要求也越來越高了,要求新穎時尚且充滿個性,而米雕工藝品就是應了這方面的需求而開發出來的新興藝術品,使用中國民間的傳統微刻技術,在一粒普通的大米上雕刻上姓名、祝福語、人生格言、名言警句、唐詩寧詞等。
現代的米雕製成工藝飾品,像項鍊、手鐲、鑰匙扣、耳環、手機飾墜等極具時尚特色的個性化禮品,送給親人、朋友、戀人、同事、同學,可謂是人見人愛。
米輕情意重,米雕飾品絕對是現代人們交往的最佳飾品禮物。
一粒普通的大米上可以寫上你想要說的話,比如姓名、生日快樂、我愛你等中文、英語、圖案都可以寫,一般的情況可以寫二百十個字,爲了美觀一般都書定四百十個字爲最佳,米雕可以保存五年以上,且有着不變質、不腐爛,雖說沒有收藏價值,但卻有着極高的欣賞價值。
米雕也就是米上刻字在現代也成了情侶之間愛情最好的見證,在大米粒雕刻着特別要告訴他(她)的話語,就變成世上僅此一件紀念或者送給你所愛的人,這是帶着你最爲真摯而最爲特別的祝福。
我與吳用在青山縣讀中學的時候,米雕當時在青山縣還是非常流行的,那時的米雕可是同學之間一種非常神聖的禮物,就是一些年青男女只要確立了關係,都會去米雕的店鋪制屬於他們的米雕。當我們讀高中時,青春期的高中學生,便有着懵懂的情愫了,我非常喜歡他,當時青山鎮只有兩家米雕店鋪,只是普通的米刻而已,高中畢業時,我到吳用家裡玩耍時,無意給二叔提到過此事,沒想到第二天,二叔,便送給我一串米雕的手鍊,做工極爲精細、優美,所選擇的米粒都是精挑細選的,不細看的話,還以爲是綠豆大小的珍珠,總共十八粒米粒,雕刻着十八個仕女圖,不過太遺憾了,三年前,不小心碰在硬物上,碎了兩粒,就把剩下十六粒重新穿好,放在一個楠木盒子裡,真不知二叔用什麼方式讓米雕居然能保持如此久的時間……
張玲說完,一臉溫情地看着吳用,而現在當吳用提起這事,便想起了這事。
“說真的,我只知道二叔會雕刻,但是用什麼樣的辦法讓米雕能保存如此長的時間,我還真的不知道。”吳用也是一臉深情地看着張玲。
“真是太神奇了,真沒想到米粒上還有雕刻的技術,簡直太不可思議了。”多拉更是感嘆着,知道什麼是米雕,也覺得自己對古老的中國民間絕技太神奇了,更是大開眼界了,單單就是一粒米粒就可以雕刻上字,而且還可以在上面繪畫,更沒想到居然還是憨厚、樸實的二叔。
“多拉,人的潛力是無限的,只要你深入地去了解,就會發現,在這個世上有着太多的根本想象不到的事情,在你看來米雕是一件非常神奇的技能,但是,在雕刻這個行業當中,米雕根本就算不上什麼神奇的東西,還有更加神奇的東西非常的多。多拉,那次我們看到的那種桃核雕刻,與米雕相比,更加的神奇,也更加受人歡迎。”吳用對於二叔會雕刻也沒有覺得了不起,不過他總覺得二叔比自己都還要神奇,好像也有着很多的秘
密,雖說說不上來哪裡的神奇,但直覺告訴他,爺爺肯定教給二叔很多的連自己都不知道的技術。
“桃核雕刻,難道是在桃核上面雕刻嗎?桃核大,比起米雕應該是很容易的吧。安迪,這給我們說說到底是怎麼回事呀。”多拉對於中國的所有事物都覺得新奇,在她想來,越小的東西上面雕刻,比起在大的地方雕刻肯定會更好,這也讓她對於中國更加感興趣了,拉着吳用的胳膊要求他說一下。
像多拉這樣的想法,不光是她纔有,很多的不瞭解雕刻藝術的人,第一次看到米雕與其他的雕刻技術之時,也會把米雕技術當成是雕刻藝術當中最好的技術,有這樣的想法,也是在所難免的,不過,雕刻這方面來說,米雕還真是比較簡單的雕刻技術,但要想達到精髓,那就很難了。
真正的雕刻技術,所講究的不是最小的東西上面雕刻字畫,最爲好的雕刻,其中蘊含的是雕刻者的心血,也就是說藝術價值最高,也只有這樣的雕刻,纔是真正的雕刻。
米雕所用的載體是大米,古往今來來,比起其他的雕刻載體要求低了很多,因爲大米這樣的東西,太普通了,且保存起來不容易,如果沒有獨特的秘製方法進行保存,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價值了。
這也是爲什麼米雕只能在某些特定的環境之下所流行,是無法在雕刻界流行的主要原因,更不能在收藏界有很深的地位,其價值就打了折扣。
吳用見多拉一臉的求知望,又看了看馮芸芸、張玲,也是同樣的表情,也沒有推辭,便給她們講解起來——
桃核雕刻可不是什麼簡單的東西,所蘊含着極其豐富的藝術價值,桃核雕刻,就在是精挑細選的桃核上雕刻各種動物、人物等形象,也是中國特有雕刻藝術。
其中以十二生肖的雕刻最爲具有中國代表性的核雕——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且各具情態,惟妙惟肖,當然也有以宗教、神話傳說爲題材的,比如,十八羅漢、八仙過海、中華珠、各種花鳥魚蟲等等雕刻。
據史料來看,明代的核雕是最早合用的就桃核,而明代的桃核、杏核雕刻大多都是神話當中的神仙人物、避邪神獸、吉祥物等等,精巧玲瓏,是一種垂掛在衣帶、扇子、繡袋、香囊下面的吊墜物,作爲裝飾和點綴,亦可玩賞,亦有情趣味。
清代中期時,核雕物品大多都是用胡桃核進行雕刻,就是供文人雅士、八旗子弟、富家公子哥的玩賞之物。
清代中晚期至民國年間,各種核雕藝術品也越來越豐富,不過,精湛細膩程度、文化內涵等這些方面,已經不及明末清初了;而直到現在爲止,江浙一帶的民間仍有很多擅雕能刻的核雕高人,據可考的史料來看,有吳地的金老、民國初年殷根福及子女殷雪芸、鍾年福等核雕高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