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那套潛水服距離現在實在是太過久遠了。
但那套潛水服算是人類踏足海洋的一座里程碑。
此後陸續有過許多的發明家嘗試設計過各種各樣的潛水服。
這些各式各樣的潛水器材,大多都沿用了康拉德和阿方索的設計方案,要麼使用裝有空氣的氣袋,要麼使用長長的呼吸管來維持潛水者的呼吸。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十七世紀。
英國在十七世紀跟十八世紀設計了許多款潛水服。
其中在十八世紀末一個叫做克林格特的設計師,設計了一款使用大號球形金屬封閉頭盔和由金屬包裹着的通氣管相連接的潛水裝備,它使得潛水者可以在水下停留更長的時間,算得上是最接近現代潛水服的裝備了。
缺陷就是當時這種設計過於笨重,金屬管的設計也不靈便,所以還得使用軟管。
時間到十九世紀,着名工程師奧古斯圖斯·西貝改用了全新的防水帆布材料製作潛水服。
除此之外,他還設計了一款全新的潛水頭盔。
這種頭盔被鉚接在潛水服上,通氣管將空氣壓入其中,利用空氣填充的方式來對抗壓力,但由於氣密性的問題,空氣會順着袖口和褲腿外泄。
但西貝在一八三七年改良了設計,使得袖口和褲腿的氣密性得到了提升。
當時英國皇家海軍的查爾斯·帕斯利多次參與西貝的潛水服測試,他甚至還親自穿着這套裝備參與沉船打撈工作,這些查爾斯上校後來向西貝提議可以潛水服設計的更加貼身,這樣可以使得潛水者在水下的活動更加靈便,也不會刮到一些工具或者雜物。
那位皇家海軍絕對想不到的是,他的這一番話在後來不但真的被實現了,而且這種設計的潛水服還風靡潛水運動界。
西貝將查爾斯的提議記錄了下來,在接下來的一百餘年中,潛水服主要還是應用於工程領域,所以它的設計變化並不大。
再後來,英國發明家約翰·來斯布里奇對西貝的設計做出了一些較大的改動。
他開始嘗試使用橡膠材料來製作潛水服,
並設計了一款裝有壓縮空氣的循環呼吸裝置,使得潛水者不再受制於呼吸管長度的限制,也使得供氧變得不再那麼麻煩。
】
不過由於這種設計在當時還不完美,所以潛水者只在水下活動極短的時間,避免空氣混濁發生意外,這是一種大膽的嘗試,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不過在當時使用人力和機械將空氣壓入供氣軟管纔是主流,而且也相對安全一些。
時間進入二十世紀後,潛水器材,纔算是真正有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先是隨着戰爭的需要,法國發明家尹夫·勒普來爾設計了另一種壓縮空氣供氧裝置。
它沒有使用約翰的循環式設計,而是純粹的通過軟管將壓縮空氣送入潛水者口中,再通過一種單向閥門將潛水者呼出的氣體從另一側的短管中排出。
緊接着,潛水服完成了從工程潛水服到競賽運動潛水服的轉變。
爲了使得潛水者能夠清楚的瞭解到自己的空氣能夠使用多久,科學家們設計了一款壓力錶,用於顯示氣瓶中所剩餘的空氣量。
由於當時調節閥的技術比較落後,所以這種氣瓶設備的損耗非常大,導致價格昂貴,除了一些潛水俱樂部外,大多數從事打撈或者軍事工程潛水的潛水者依舊在使用傳統的潛水服和供氧設備。
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各國都在爭相發展全新的潛水服和供氧裝置。
一名叫做格倫·奧爾的科學家設計了一款單向閥呼吸短管和潛水面鏡。
這種東西可供潛水者在十米內使用。
二戰期間法國人雅克·庫斯托和埃米爾·加格南成功的設計了第一款水肺呼吸裝置,他們的這種裝甲相比尹夫和約翰的發明要小巧靈便的多。
配合使用全新的橡膠材料製作的潛水服,潛水者可以在水下十米以內的深度活動較長的時間。
同時英國海軍和意大利海軍也在二戰期間開發了全新的循環呼吸設備,並訓練戰鬥蛙人。
後來各國的設計師開始嘗試使用混合氣體量來提高潛水者在水下的活動時間,這種嘗試一直到了現在也沒有停止。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橡膠潛水服的設計開始向貼身化發展。
就像查爾斯設想的那樣。
後來隨着材料學技術的發展,泡沫氯丁橡膠被開發出來,這種材料是非常完美的潛水服材料,它具有一定的彈性,在適當溫度的海水中也可以起到保暖作用,並且它還具有一定的浮力,阻力也更小一些。
隨着潛水運動逐漸在世界各地盛行,氯丁橡膠潛水服又分出了半乾式潛水發服和溼式潛水服,潛水服的版型裁剪也緊跟時代發展,甚至成爲了潛水運動參與者們的一種時尚服裝。
再往後,潛水服行業,則是興起了自由潛水挑戰運動和其他的極限潛水運動。
一系列專業競技潛水服和極限運動潛水服又誕生了,它們使用的材料,功能性比一般的運動潛水服要講究的多,當然也昂貴的多。
材料學的發展還是得工程潛水服也向兩個方向發展,一種是抗壓的深水潛水服。
如李軒現在身上所穿的這套,就是深水抗壓潛水服,它至今和它的祖先區別不是太大,依舊有許多抗壓外殼設計,看起來就像是宇航員一般,只是這套十分的先進,看起來要比宇航服苗條許多,有點像是鋼鐵俠的戰衣。
另一種是常用的工程潛水服。
它大多使用特製的橡膠材料來達到保暖和抗壓的目的。
李軒目前身上所穿的這套潛水服,也沿用了這一種潛水服的生產技術,並且使用的製作材料是高科技合成材料,穿在身上,所起到防止摩傷身體表皮和保溫效果的作用在全世界所有的潛水設備中,都是第一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