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武林規矩

“你要習武藝,必須要有名師指點,一定要按部就班,循規蹈矩,修心養性,聖人之道,務要勤習,要聽從師父的教導,方纔有望。”

小時候,關貧賤的老爹這般對他諄諄告誡。關貧賤本來不叫關貧賤,叫關福財,但因爲他後來在那一羣世家子弟出身的師兄弟裡算是最貧寒的,所以人人都管他叫關貧賤。

關貧賤的爹是個種菸草的老人,妻早喪,他自己抽着旱菸,煙桿子已老舊得鋪上了一層厚垢,是幾十年來拿在農夫的手上的結果。關老爹的人,就像這煙桿子一樣。

那時關貧賤才十歲。

關貧賤少年時的第一個師父,也對他說過:“要練武功,單在這鄉下舞刀弄槍,是搞不出名堂來的!要嘛,就去跟當今十一大門派投師學藝、一出就來身價百倍。最好就是投身少林、武當,這兩大名門正派,弟子最多,聲譽最隆,凡自這兩家出來的,莫不教江湖中人景仰萬分……要不然,你自學成家,到“振眉師牆”去,打倒了今年的牆主,就可以名震天下,不過這是做夢啦,哈哈哈……”

說到這裡,關貧賤在鄉間的師父──敞開着毛茸茸的胸肌,還挺着個大肚子──禁不住以一種不可思議的聲音笑了起來。

“振眉師牆”是當今武林人角逐的最高目標,一旦能得到了“牆主”之稱,是學武人一生最高的殊榮。別說他自己──就算他自己的師祖的曾太師祖,武功再好上百倍,只怕在那種天大的場面裡也走不過三招就被轟下臺來。所以對他這個鄉間教教農家子弟拳腳的“師傅”看來,他剛纔是說了一句笑話。

那時候關貧賤才一十三歲。

到了關貧賤“真正的”師父,也這般說着:“所謂‘百日練刀,千日練槍,萬日練劍’,一定要按部就班的去勤加練習,刀快而利。一個練得不好,傷不了人反而傷了自己;槍長難熟,一個疏失,給敵人搶進,那就小命丟了不打緊,辱沒師門才真糟透!至於劍嘛……這是高手的神器。在我們青城劍派來說,以劍爲名,便是以劍爲榮,我們的劍法,可以說是獨步天下,練得精時,可以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嘿嘿嘿……”

說到這裡,青城派當今“吟哦五子”中的“禮樂一劍”楊滄浪覺得口舌有些乾澀,怕如此說下去,不能動人,所以乾笑了幾聲,拂了拂袖,遮臉呷了一口茶。

這口山茶的清香直沁人腹腔去後,楊滄浪才非常暢快地舒了一口氣,他青城派中位居老四,“吟哦五子”在江湖上,可說是有頭有臉的大俠,他自己能身列期中,自然也是江湖上響噹噹的角色“嘿嘿嘿嘿……”他先把剛纔的笑聲接下去,纔不致於讓人以爲他的笑聲曾經中斷過。憑他的內力那麼渾宏,笑聲又怎可能會中斷呢?嘿,嘿,不可能!

關貧賤一十七歲時,入青城派門下,師從吟哦五子之老四“禮樂一劍”楊滄浪學藝。

這青城派的吟哦五子,在江湖上,可說是有頭有臉的大俠。

掌門人“春秋一劍”邵漢霄;老二“尚書一劍”魏消閒;老三“詩經一劍”祝光明;老五是“楚辭一劍”文徵常。楊滄浪爲自己在青城派中位居老四不無自豪。

楊滄浪在太師椅上將膝一升,背肩斜靠檀木椅背上,身形斜惻,自覺這姿勢甚有武學大宗師風味,心中也頗躊躇滿志,便道:“……還有,沒有練刀之前,還得先練十年八載拳腳,拳腳未習之前,還要練他個五六年根基,根基夠了,再花兩三年練氣,然後再來練力,否則有氣無力,或有力沒氣,都是西貝貨,終究不行。”

他的一干弟子聽了,都臉有苦色。練武功那麼難,真還不如去學文的好,十年寒窗苦度,只要進京考得個金榜題名,那就是一舉成名天下聞了。

楊滄浪善於辨貌觀色,看看勢頭,便說:“你們能歸入我門下,算是入室子弟了,已是三生有幸。想外面不知還有多少人,渴望擠身入青城而不得,你們因資質不錯,纔算能拜到我這邊來受教,你們只要能練得個藝成下山,也算是名江湖中誰人不羨的俠少了……”

這十一二位年輕弟子,都是千中挑十,百中挑一甄選出來的,的確大多資質聰悟,受人舉保而入青城。剛入青城,盡做些燒飯生火打雜的事兒,待了半年後,青城派較早入門的弟子負責調教他們,又教導了半年,才選出其中最有耐心、又勤快、而且底子好、資質高、加上家世厚的人,撥入“吟哦五子”門下。

當然最好資質的弟子,都交給掌門人“春秋一劍”邵漢霄了。但其他弟子,也是精挑細選,吃不起苦頭的,繳不起課銀的,早已被逐出山門去了。誰也不願意浪費寶貴的時間,來調練一批又蠢又鈍既不聽活又沒家聲的弟子。

武林中各門各派,此消彼長,若不積極培養自己的實力,很容易就會被其他門派所併吞。

若一個門派中,沒有新生一代的有力後嫡,在江湖上、武林中,都很容易受人忽略、吃不開去,而且也一定要有將本派武功去陳出新的後起之秀,來將本門武術發揚光大,方能在武林中屹立不倒。

──只是弟子若有青出於藍之勢,卻又使老師傅們感到威脅。

基於這點,武林中便都是門規森嚴,免得有叛師逆宗的醜事。而師兄弟之間也各懷異端,來討好師父的歡心,使師父能盡悉傳授。

只是師父們也精得很,總不肯道出了竅門,每個人至少留了一手。

更重要的是,武林中對世家顯赫的子弟的加入門派,也十分重視,武林中人,愛惜名譽的,都不願與盜匪勾結;官府方面,礙於恐遭俠道中人不齒,也少往來,所以更喜收一般名門世家之弟子,來扎穩自己的基業。世家中人的子弟投入哪一門派,自然便支持那一門派了,武林中人也一樣要有銀子才能過活,而且要發揚光大一派一系,門面、人手、宣傳、籠絡各界地頭,等等都非財不行,非要有官商大力支持不可。

三年前青城派在賑濟黃河兩岸災難時大出風頭,便是因爲青城弟子中有個徐虛懷之故。徐虛懷是柳州大財主徐大善人的長子,徐善人登高一呼,所募集的銀子,都以青城派的名義捐了出去。青城一脈,因而被江湖中人捧上了天,徐虛懷也因而順理成章地成爲青城派掌門人邵漢霄的入室首徒了。

能夠晉身天下十一大門派中的青城劍派裡,而且隸屬“吟哦五子”的門下,實在是極其光采的事兒了。這次歸入“吟哦五子”之四“禮樂一劍”楊滄浪的徒弟,總共有一十二人,大部分都是大富大貴之家的子弟,小部分是江湖上有頭有臉的鏢局局主之子、山寨寨主之弟、知州事之表親……之類的關係,加上聰明好學、善於奉迎,才能進得這門來。

其中當然也不乏例外。例外的只有兩個人,一個青城派家僕之子騰起義:另一個就是關貧賤,是他那望子成龍、克勤克儉的老爹,將辛辛苦苦賺來的錢銀,送唯一的兒子入青城派。而他兒子也不負他所望:聰明、勤勞上都守得穩,而且任勞任怨,所有的打點賂銀,也勉強應付得過去,青城職長的人見這人少年精乖伶俐,又清苦鯁亮,便也保他入“吟哦五子”的門下。本來以他競技考較的成績,應名列長門弟子,但因無顯赫家世,而被擠了下來,成了楊滄浪門下的十二徒弟。

“嘿嘿嘿嘿,”楊滄浪見弟子們臉有難色,便決意要嚇他們一嚇,故意說得繪影繪形。

“要學上乘的武功,就得花一生心血,苦得緊哩,不是一門子愛掄拳使棍的急脾性就能一蹴即成的。若不痛下決心,流血汗,回去念古人書嘛,那也行……不過嘛……讀書也得要考試。貢舉中的進士、九經、五經、開元禮、三史、三禮、三傳、明經、明法等科,有哪樣你在行?筆試、口試、州試、禮試、京試、殿試……憑你們這些料能通得過哪個試?到時候回過頭來易筋鍛骨,早老不中用了羅……”

楊滄浪就這樣,一面挖着鼻孔,一面教訓他的徒弟們,關貧賤便在這種恐嚇和調教下,過了整整七年。

七年之後的他,因爲專心,跟四個師兄,已練到了青城派最難修習的劍術。

十二個兄弟之中,因吃不下苦頭,或沒這個耐心,半途“另謀高就”去的,就有七人之多,恰巧等於是一年走掉一個。

關貧賤自小就知道進取,勤奮用功,他沒有任何家世根底,擠在一羣紈絝子弟中習武,自然是受盡欺凌,忍辱負重,卻學了不少武藝。他的聰明,在鄉間當然可以算是數一數二,但在這羣聰明人中,他就顯得十分魯鈍,他之所以還能在青城學藝,完全靠他的專心、熱衷、勤勉而且也肯替師門跑腿、工作。逆來順受、任勞任怨。

能夠在青城學藝,對關貧賤這等窮家子弟而言,當然是極大的幸運,關貧賤當然知道這點,也珍惜這點,所以他練得最是用心。

師父和師叔伯等,本來對他的家世清寒,十分鄙夷,但見他虛心學習,舉止謙恭,事事誠心正意,也沒多爲難他,最多遣他乾點粗活兒罷了,授藝之時,除了對一些寵兒特別耐心眷顧外,還算一視同仁。

至於同門師兄弟,只剩下了五人,這五人之中,除了下人後嫡滕起義,其餘三人,全是有錢有勢人家的少爺。

大師兄是“天獅鏢局”河南、河北、陝南、山東六十二家鏢局的總局主“吼天獅王”牛耕田的獨生子,叫做牛重山。二師兄是黑白二道都罩得住、吃得開的綠林“金龍堂”大堂主蓋霸天的二子蓋勝豪,三師兄是湖北大賈豪壽歸祖的三公子壽英。四師兄便是青城派家丁的兒子騰起義,關貧賤排行老麼。

幾個師兄弟對他,開始甚是厭惡,動輒頤指氣使,少時關貧賤被欺負得實在受不了,躲在毛坑旁抽抽噎噎,幾個師兄便虛聲恫嚇他,不准他把事情讓師父知道。

總算七年過下來,師兄弟間也有了感情,由於關貧賤勤奮精專,反而能悟別人所未悟的,幾個師兄武功竅門有不懂之處,他都詳加點撥,事後又不居功,不計煩勞,樂意爲師父師兄們做些事兒,他們對他也因而大爲改觀,有了結納之心。

初來的時候,他們喚他作“小賤種”,而今已改口叫“小賤”。下面的一個“種”,總算已忍住了沒有叫。這對關貧賤來說,已是感激莫已的事了。

七年練下來,總算練到了劍法,師兄弟五人盡心潛修劍法,而關貧賤跟那四個師兄,卻在心坎裡埋下了一個極大的疑團,一直藏在心裡,沒有問出來:

──難道練武非要這樣不可嗎?

──練武只有這一條路嗎?

關貧賤心裡,反反覆覆,這樣地自問着。

他由小到大,除了熱衷武藝,也花了不少時間讀經史子集,其他的時間,也都在忙着,這樣才換得來別人容讓他待在這裡──惟有這樣,他才能對得起年老了還要佝僂着身體,在種植菸葉的老父。

由於他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學習上,所以他覺得他所學的不夠!

不但不夠,而且太慢!

──一定要百日才能練刀,千日才能練槍,萬日才能練劍嗎?

──爲什麼一定要練習那麼多龐雜的東西?專心一致,練熟一樣兵器,不是更有效嗎?

──對敵時,難道每次都是將所有的兵器都攜帶在身上麼?練那麼多種武功,難道與人搏鬥,每次都是將這數千招式一一使出,才能決定勝負嗎?

──如果練劍,一定要練那麼多劍招、對拆嗎?難道對敵對,雙方還是一樣一招一式往來嗎?就像搭配套拳招式時一樣?

──青城派習武,每個月一小考,每三個月一大考,每一年全派較技,十年之後,方能下山闖江湖,而且一定要被“武學功術院”所認可。才能算是武林中的“俠少”。

這過程究竟是真正在練武,還是把練武的目的行俠仗義變爲追名求利?

──這佯的話,爲什麼還要習武?

──如此下去,武藝不是非要人認定的才能算武藝?要是新創的招式,豈不是成了叛逆?這樣的武功,不是太拘泥死板?

──成名真的只有這樣一條甬道嗎?通過一連串的考較,一大羣的人認定,還有人緣、家世、樣貌……如果這樣就成了“俠少”,那“俠”字,豈不是並非看武者的行爲品端、武功高低而定,反而是看他循不循規、蹈不蹈矩,聽不聽話、討不討人歡心而定了。

如此的話,跟“俠”字意義的活潑、創意、神采淋漓、元氣充沛,不是大相徑庭嗎?

關貧賤憑着他自己所讀來的一點點學識,一直在反覆思索着這些問題。不過他一直不敢表達出來。

有一次他向師父問過:“爲什麼要用‘踏雪尋梅’呢?我記得青城入門拳腳技法中有一招‘彎弓劈掛’,不是可以用來破這招‘落花飛雪’嗎?”

那時大師兄牛重山和二師兄蓋勝豪正在對拆。大師兄以青城“雪雨劍法”第二十九式“落花飛雪”劍尖疾抖,飄刺蓋勝豪。這一招“落花飛雪”,使來要如飄逸有致,溫文靈動,牛重山牛高馬大,壯得如一頭枯牛一般,使來已十分尷尬,所幸他功夫扎得很深,所以還勉強可以成招。

但是蓋勝豪可慘了。青城“雪雨劍法”第二十九式“落花飛雪”。原只有第三十式“踏雪尋梅”可以破之,只是”踏雪尋梅”這一式要使得溫良有致,足不陷雪,劍意瀟湘方可,蓋勝豪短小精悍,能將青城一十六路“九死一生”空手入白刃短打撲拿拳法使得如狂雨驟飈,但要使這一式“踏雪尋梅”,可謂左支右黜,幾次都摔了一身稀巴泥。

於是關貧賤心中靈光一閃,青城派中初入門有一招叫做“彎弓劈掛”,也沒有什麼花巧,只是彎弓步,一個倒沖天拳砸下去,如果拿着劍來使,這一劍劈下去,至少可以震開“落花飛雪”的主勢,只要震歪了劍勢。“落花飛雪”的餘式便展不開去了。這樣不失爲一種“落花飛雪”的破法,既容易、也簡單,而且有效!

誰知楊滄浪一聽,劈手就在他腦勺子一擊,用煙桿子”篤篤篤“敲着他的額頭,罵道:“你以爲自創奇招,好了不起是不是?”楊滄浪震怒非常:這小子以爲他自己可以教訓起師父來了?!想當年我向師父也提過這類子話,連額頭都打腫了一個包!這小子好大的狗膽,不挫挫他的銳氣,不知道什麼是長幼有序、尊卑之分、武林規矩!

“告訴你,渾小子,咱青城派的劍法名震天下,便是因爲變巧繁複、巧變無窮,只要你勤練,便有至高的造詣,急不來的,你看我使這一招──”

“刷”地一聲,楊滄浪使起“踏雪尋梅”,自有孤高傲霜,顧盼自豪之勢。一時弟子們都如雷般喝起彩來,楊滄浪自覺他使這一招,也足可睥睨萬物,氣定神閒,便得意洋洋他說:“你看,由我使這一劍,便又不同了。我們青城派的武功不但要能破敵,而且要使得漂亮!”

關貧賤心中還是在想:您武功高,練了幾十年,這一招至少也浸淫過十年,自然中式中矩了,但是……但若是似自己的武功低微,使“彎弓劈掛”,不是更簡便直接、更有力有勁得多?

關貧賤當時心裡想着,自然不敢說將出來。楊滄浪見關貧賤默不作聲,以爲他心悅誠服了,摸劍嘿嘿子笑了幾聲,道:“武林有武林規矩,江湖有江湖道義,你什麼都不懂,就少出點子!”

楊滄浪指着演武廳上所繪的人像,向關貧賤罵道:“你曾太祖師爺爺,乃是當年大俠蕭秋水的生死之交,我們這一脈劍法,都自他劍術上傳下來,他的劍法,天下誰人不敬?誰敢不服?你少動沒出息的腦筋,多勤練勤練吧!”

關貧賤知道曾太祖師爺爺,就是當日武林人稱“千手劍猿”藺俊龍,關貧賤對曾太祖師爺爺的武功,自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尤其對他的俠義胸襟,更是景仰無已,師父搬出曾太祖師爺爺來說,關貧賤立刻便折服了。

──是啊,這些粗淺道理,師父等武術出神入化,又怎會不知?既知又怎會騙自己?一定是怕自己誤入魔道,故此才苦口婆心地勸諭!

關貧賤便打消了懷疑的念頭。直至數個月前,師兄弟較技時,他先與大師兄、二師兄、三師兄比鬥過,僥倖都勝了下來,輪到和“吟哦五子”中二師伯“尚書一劍”魏消閒的大弟子徐鶴齡登場,徐鶴齡就是那使青城派聲威大振的柳州徐大善人之二子,他哥哥成了青城掌門人“春秋一劍”邵漢霄的入室弟子,徐大善人便要求他的次子徐鶴齡作、“吟哦五子”中老二的門人,如此兩兄弟所學不同,他日纔可以“雙虎霸門,光大徐家”。

徐鶴齡習武,便遠不如他哥哥徐虛懷來得踏實,雖然身法靈動,出招歹狠,動輒如赴生死之決,但要擊敗關貧賤,誠非易事也。最後徐鶴齡發狠要戳關貧賤雙目,關貧賤一直忍讓,至此按捺不住,在那生死一發間,所有的武功,都不及應變。便將他自己平日蹲茅坑中,無事可作時,但見蒼蠅蚊子齊飛,便一面驅趕一面練了自己的手法。天長日久,他只要一伸手便可輕易打死所有的蚊蠅。這一招在危急間使了出來,“啪”地摑了徐鶴齡一巴掌,然後一腳將他踹了出去。

徐鶴齡哇哇大叫,徐虛懷見弟落敗,也沉下了臉。“尚書一劍”魏消閒重重地哼了一聲,楊滄浪知道得罪了二師兄,這下可令他掛不住臉,當下一個箭步躍出去,打了關貧賤一個耳光,跺腳大罵道:“你……你這個畜生……偷偷去學了什麼武功回來?!”

關貧賤摸着熱辣辣的臉,當場被打,又不知自己錯在哪裡,心裡很不好受,囁嚅道:“是……是我自己平日……在茅坑裡沒事練着玩的……”

青城派的年輕弟子聽了,都忍俊不禁,尤其是女弟子,少不更事,“撲哧”地笑出聲來更不在少數。

楊滄浪見他這般說,一怔之下,也覺得好玩,哈哈笑了幾聲,卻見二師兄依舊板着臉孔,迴心一想,這小子在茅坑中所自創的招式都能勝過青城武功,這還得了?當下勃然大怒,“批批啪啪”又摑了關貧賤幾巴掌,罵道:“死東西,不學好,天天去學不三不四的雕蟲小技,我摑醒你!”

那二師兄魏消閒見門下大弟子居然給四師弟的小徒打得敗下陣來,心裡很不是滋味,陰森森地加了一句:“雕蟲小技?這自己創的武功能打敗青城正統武藝,這‘雕蟲小技’可了不起得很呀!”

楊滄浪一聽,手裡更是勤快,一面打一面重複地在狠狠罵着:“我劈面給你幾個大耳括子,打得你省省心!”心裡是怕二師哥動了真怒,他對這徒兒其實也是愛惜,打敗了二師哥的得意門生,他算教導有方,臉上大大光彩,這寶貝徒弟可是打得失不得的。

關貧賤自是咬緊了牙關苦挨。那一次打得葷七素八,慘不堪言,幸好掌門師伯畢竟是個明事理的人,喝止了四師弟。邵漢霄心底裡,對這個既無煊赫家聲樣貌又不如何的弟子,有了深刻印象。

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二十三章 紅袍老怪冒大飆第九章 無命盜第二十三章 紅袍老怪冒大飆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十章 耿大王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十三章 鄱陽湖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七章 龐一霸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七章 龐一霸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十章 耿大王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十三章 鄱陽湖第九章 無命盜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八章 藍巾賊第十章 耿大王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二十五章 偷天換日懾心功第十章 耿大王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十三章 鄱陽湖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十八章 當年今日天下事第十七章 小初第三章 下山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二十五章 偷天換日懾心功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七章 龐一霸第十六章 閣樓中的人第二十三章 紅袍老怪冒大飆第十六章 閣樓中的人第三章 下山第十八章 當年今日天下事第八章 藍巾賊第十章 耿大王第二十章 弒師叛徒第三章 下山第十六章 閣樓中的人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二十章 弒師叛徒第二十五章 偷天換日懾心功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三章 下山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九章 無命盜第七章 龐一霸第十八章 當年今日天下事第五章 燕子居風波第九章 無命盜第十七章 小初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十章 耿大王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十七章 小初第二十章 弒師叛徒第七章 龐一霸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五章 燕子居風波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八章 藍巾賊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三章 下山第十七章 小初第八章 藍巾賊第七章 龐一霸第三章 下山第十七章 小初第七章 龐一霸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七章 龐一霸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九章 無命盜
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二十三章 紅袍老怪冒大飆第九章 無命盜第二十三章 紅袍老怪冒大飆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十章 耿大王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二十二章 藤槍與劍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十三章 鄱陽湖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六章 背叛師門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七章 龐一霸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七章 龐一霸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十章 耿大王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十三章 鄱陽湖第九章 無命盜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八章 藍巾賊第十章 耿大王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二十五章 偷天換日懾心功第十章 耿大王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十三章 鄱陽湖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十八章 當年今日天下事第十七章 小初第三章 下山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二十一章 好一朵白蓮花第二十五章 偷天換日懾心功第十一章 青雲譜第七章 龐一霸第十六章 閣樓中的人第二十三章 紅袍老怪冒大飆第十六章 閣樓中的人第三章 下山第十八章 當年今日天下事第八章 藍巾賊第十章 耿大王第二十章 弒師叛徒第三章 下山第十六章 閣樓中的人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二十章 弒師叛徒第二十五章 偷天換日懾心功第一章 武林規矩第三章 下山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九章 無命盜第七章 龐一霸第十八章 當年今日天下事第五章 燕子居風波第九章 無命盜第十七章 小初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十章 耿大王第二章 看竹何須問主人第十七章 小初第二十章 弒師叛徒第七章 龐一霸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五章 燕子居風波第十五章 青黑色的箭第八章 藍巾賊第四章 幫派堂院牆第三章 下山第十七章 小初第八章 藍巾賊第七章 龐一霸第三章 下山第十七章 小初第七章 龐一霸第十九章 秋燒鰣魚阿媽酒第七章 龐一霸第十二章 石鐘山第十四章 百花洲第九章 無命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