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七八章 耶律大石的阻撓

燈火通明之處,翹首以待的耶律延禧已經有些不耐,對左右道:“朕昨日曾在城頭觀望,只覺從城牆到南側陣外不過兩里路程,這蕭龍和答裡孛去請個人怎麼花費恁多時間?莫非朕那愛婿不願來見麼?”

皇帝身邊的文臣武將盡皆不敢接口,這些人都是些人精,誰知道這話應該怎麼接才合適?唯有耶律大石猜到了兀顏光的心思,並且推測兀顏光會找白勝一些麻煩,便提前給兀顏光打圓場道:“陛下莫要焦急,這太乙混天象陣中的路徑極其繁複曲折,並不是直來直去那麼簡單。”

耶律大石這句話並非憑空捏造,事實的確如此。即使是後世的迷宮遊戲,紙張上面的迷宮圖案也是繞來繞去的,若是其中有一條明顯的通途,那還叫什麼迷宮?那是皇宮。

“嗯,大石林牙說的倒也是,可是這宮中的宴席已經備下了,若是那白勝遲遲不來,這菜餚就不免會涼了……”

天祚帝雖然不懂陣法,但是白天裡他在城頭上往下看時,也的確沒能看出那海洋一樣的旗幟中有什麼明顯的通途,此時爲了不被手下臣子腹誹自己外行,就只能順着耶律大石的言論去說。

忽聽一個聲音響起在側:“岳父大人在上,請受小婿一拜!”

天祚帝忽聽身旁有人說話,一時之間沒能反應過來華語的內容,正要轉頭看看是誰,只覺眼睛一花,身前便多了一個英俊瀟灑的弱冠少年,正以大禮參拜,然後纔看見緊隨少年走過來的蕭龍和耶律答裡孛。

看見這兩人,再一回想剛纔那句“岳父大人”,怎還不知這跪在身前的人就是白勝,頓時大喜,連忙親自迎近,伸手攙扶,“賢婿快快平身,讓朕好好看看你!”

一旁的幾名契丹衛士本已臉色大變,正要拿人,看見皇帝這樣的態度,連忙跟在白勝身後跪下,其中爲首的那個說道:“屬下防護不周,以致有人潛近陛下身邊而不知,實乃罪該萬死,懇請陛下責罰!”

皇帝見女婿是自然是皇帝的家事,但是像白勝這樣也不知道從什麼方位進入場地,且毫無徵兆地突然出現在皇帝面前,這就屬於防禦措施上的重大漏洞。

對皇帝防護不周可是極大的罪過,可以設想,倘使此番來的不是白勝而是金國的刺客,那麼此際皇帝只怕已經身首異處了,若是皇帝有個三長兩短,護衛跑的了麼?當然是罪責難逃,而且是死罪。

耶律延禧理都不理請罪的衛士,攙起白勝來上下仔細打量,越看越是歡喜,說道:“果然是少年英雄,人中龍鳳!我那骨欲孩兒挑選夫君的眼光還真厲害!好,好,好啊!”

皇帝連說了三個好字,這才問道:“賢婿,我那女兒可曾隨你一同前來?”

白勝微微躬身道:“回岳父大人,骨欲她自然是要來探望您的,只不過她和小婿並非一路,她是從西邊我們的家園趕來,估計這兩日也該到了。”

白勝這番表現,可謂是依足了後世中華男兒的禮儀。

在他穿越以前的家鄉,現代男孩子娶了女孩子,第一年陪着妻子回孃家門的時候,見到岳父岳母也是需要跪下磕頭的。他剛纔那一跪,便是依照他家鄉這個規矩來的,同時也體現了他對耶律骨欲的尊重,他和耶律骨欲也是同生死、共患難的感情,不比他和蕭鳳之間的感情稍淺半分。

更何況他能夠感覺到老丈人對他的熱情是發自內心的,既然如此,他如何能對這個五十多歲的老人稍有不敬?這個頭磕的不是皇權,而是親情,是愛情延伸出來的親情,愛屋所以及烏。

耶律延禧聽說女兒也會回來,更是龍顏大悅,這纔看向地上的護衛首領道;“我這女婿何等本領?若是你們這些人也能防得住他縱橫天下,那麼他也就稱不上是拯救契丹的大英雄了!都起來吧,朕恕你們無罪。”

此時此刻,耶律延禧就像是汪洋中的那個溺水者,已經把白勝當做了唯一的救命稻草。他不求別的,只求白勝能夠替他逆轉戰局,幫助他保住列祖列宗傳下來的基業。

從客觀上來看,不能說耶律延禧這個選擇是盲目的。長期以來,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遼國的將帥以及士兵都處於一種士氣低迷的狀態,沒有人敢於像白勝那樣放言殺盡金國政要,也沒有人能夠獲得今夜白勝獲得的這種酣暢淋漓的大勝。

儘管昨天上午太乙混天象陣困殺了一萬金國輕騎,可是這如何能與白勝的戰績相比?白勝初來乍到,就殺了金國一萬鐵浮屠加上兩萬多輕騎兵,只有不足一萬的女真輕騎落荒而逃,不論從質量上還是從數量上來看,兀顏光的戰績都沒法與白勝相比。

而且耶律延禧迫切需要還不僅僅是一場兩場的勝利,他迫切需要白勝帶來的這股精神,這股鬥志。缺少了白勝這樣的人物,契丹將士就像是患了軟骨症一樣的病人,在病懨懨的軍隊身上,契丹闔族上下看不到半點希望。

所以他不吝以各種溢美之詞來誇讚自己的女婿,其實也是想借白勝來激發契丹將士的血性和鬥志,於是白勝就再一次變成了“人家的孩子”。

但是凡事皆有兩面性,或者過猶不及,耶律延禧越是誇讚白勝,手下將士的心裡就越是不舒服。

心裡不舒服的人通常會有兩種反應,一種是消極的,一種是積極的。消極的人就不免會想,既然你女婿這麼厲害,就讓你女婿來打這場戰爭好了,別再讓我們衝到前面去拼命行不?而積極的人則會走向另一個極端,你女婿厲害是吧?那好,我就讓你看看究竟是你女婿厲害,還是我們厲害。

耶律延禧當然希望看到積極的反應,可是積極也分兩種,一種是立誓與金國人玩命來和白勝比高低,而另一種則是直接跟白勝比高低。不幸的是,後一種人比較多。

在這後一種人物裡面,要麼資格老,要麼關係硬,要麼家族實力雄厚,要麼頗有真才實學,總之這四種人都無法接受皇帝對白勝的倚重。耶律大石自然是其中之一,賀重寶也是其中之一,曲利出清仍是其中之一,總之大家的心裡對白勝都很不忿。

這些人心裡的想法大多相同,你一個宋國人,就算得到了耶律骨欲的青睞,憑什麼跑到我們契丹來壓我們一頭?

而耶律大石對白勝的怨念就複雜多了,除了與他人相同的想法之外,還牽扯了男女感情上的糾紛。

所以當天祚帝提出立即回宮開宴,而白勝卻提出要妥善安置他的手下將士,天祚帝命耶律大石安排之時,耶律大石提出了反對意見。

燕京城裡本來沒有可以容納四十萬士兵的軍營,在遼軍護衛着天祚帝退守燕京之初,遼軍是徵用了一大片燕京百姓的房屋的,同時除了天祚帝本有行宮、耶律大石這個南院大王本有官邸設在燕京之外,那些文武百官、皇親國戚、元勳貴胄們也要徵用百姓的房屋來做居所。

只是徵用了房子還不夠,還要徵用土地籌建新居。就這麼湊合着住一輩子民居民宅?你問問哪個官員或者富人願意這麼委屈自己?遼國滅不滅先放一邊,必須有一套寬敞明亮的大房子纔是生活。契丹貴族這種家居理念與後世的國人頗爲相似。

於是問題就來了,你把老百姓的房子徵用了,老百姓去哪裡?當時主持這件公務的正是耶律大石,耶律大石提出了兩個辦法供百姓選擇:第一、遷出燕京,由朝廷付給一筆安家費,並開具遷徙證明,百姓可以去燕京之外的幽州地區、甚至是雲州等州縣定居;第二、有故土難離的,就只有先於鄰里街坊合併居住。

耶律大石拿出來的辦法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百姓們自然苦不堪言,誰願意背井離鄉?誰願意跟別人家一起居住?男的跟男的睡在一起,女的跟女的睡在一起,夫妻不僅不能同牀,連同房都不可能了,數月以來燕京城的老百姓就沒有享受過一次性生活,這種事攤誰身上能願意?

話說燕京這座城池裡的住民成分很是複雜,契丹人尚且不足一半,除了那些外來落戶的少數民族,最多的還是漢唐遺民。

多年以前後晉皇帝石敬瑭起兵反唐,把幽雲十六州送給了耶律阿保機以傍大腿,那時候的幽雲十六州百姓幾乎都是唐朝的子民,這許多年過去,雖然此處始終隸屬於遼國,但是它卻並不是遼國的經濟文化乃至政治中心,因此這裡的漢族百姓對遼國的忠誠度並不算高。

當然,這裡的漢族百姓對宋國也是沒什麼感覺,反倒對漢唐寄予深情。

耶律大石在強徵房屋土地的時候,將漢民和契丹人區分對待,契丹人往往能夠得以照顧,而漢民就只能認倒黴,在耶律大石給出的兩條路里面來個二選一。

耶律大石不是不知道此舉大失民心,但是他沒有辦法,不這樣做,燕京就無法守禦,你能讓四十萬遼軍睡在大街小巷的地上麼?

所以當時他曾經給那些不願搬遷的百姓做出過承諾,說一旦打退了金人的進攻,或者在其它地址建好了軍營,就把這些房屋原封不動地歸還給百姓,並且在歸還的基礎上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纔算把民怨平息下去。

如今兀顏光將二十萬大軍遷出城外布成了太乙混天象陣,他正在考慮是否把空出來的民居歸還給百姓,以兌現當初他的承諾,誰知天祚帝卻要將這些民居轉送給白勝帶來的宋國軍隊居住,這怎麼能行?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陛下,此舉萬萬不可啊!”耶律大石慷慨陳詞,說得天祚帝的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竟然無法反駁。

耶律大石卻是意猶未盡,先講了燕京城內沒有提供住宿的條件,然後反過來對白勝說道:“白駙馬,既然貴部是來協助遼國共同抗金的,又何必一定要進入城內?城內可沒有金國人好殺,金國人都在城外呢,所以在下以爲貴部何妨就在城南的金營駐防,正好與我軍佈於城前的戰陣互爲犄角,待得金軍來攻之時,我們遼宋兩軍配合作戰,豈不美哉?”

這話說的頗有弦外之音,意思是如果你一定要率軍進入燕京城,那我可就懷疑你目的不純了,幹嘛啊?是不是想劫持我們的皇帝,而後奪回燕雲十六州?

宋朝的皇帝代代相傳,以奪回燕雲十六州爲己任,這根本就不是什麼秘密。雖然遼宋之間已經近百年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戰爭,雙方也一向互通使者,友好往來,但是大宋皇帝對燕雲十六州念念不忘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身爲遼國南院大王,耶律大石不能不提防這支莫名其妙不請自來的宋軍,至於白勝說他是爲了來保護岳父的安全,他只當做是耳旁風,全然不信。騙小孩呢?你白勝想維護你岳父的安全,也得看看宋朝的皇帝願意不願意!

耶律大石這一番話說得有理有據,當下文武百官紛紛附和,都說大石林牙言之有理,還請陛下三思,弄得耶律延禧也猶豫了,只好尷尬地看向白勝,意思是你看,不是你丈人我不歡迎你們,實在是家裡條件有限……

白勝在一旁冷眼旁觀了一陣,對於在場衆人的心理也猜了個差不多,此時見岳父爲難,就哈哈一笑說道:“既是如此,小婿當然不會讓岳父以及各位爲難,我軍就退守薊州好了,來日若是燕京戰事吃緊,只需岳父你一聲召喚,小婿自當領兵來援,只是能否及時趕到就不好說了。”

想拿我梁山將士當炮灰?做夢去吧!老子是來保護老丈人的,不是替你們這些頭頭腦腦當炮灰的。

原本若是有人悄悄告知他燕京城內的現狀,那麼他也不是不講道理之人,把隊伍紮在城南也不是不行,畢竟城南的金軍已被自己掃蕩一空,如果金軍從城東派遣兵馬實施反撲,他也可以選擇迎戰或者避其鋒芒,這算不得什麼委屈。

但是耶律大石當着衆人的面如此激昂,他若是再按照遼國人的意圖紮營城南,那就不行了,因爲那樣無異於自己向耶律大石低頭。

我白勝拿了熱臉來到燕京,可不是爲了貼冷屁股的,不要說是你耶律大石,就是我老丈人也不行!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怎麼?幫人還幫出仇來了?

所以必須以退爲進,將天祚帝一軍。

將老丈人的軍,其實就是將耶律大石,你不是不讓我的隊伍進燕京城麼?那好,我躲遠點行不?看你耶律大石怎麼辦。

果不其然,天祚帝第一個沉不住氣了,怒目瞪了耶律大石一眼。你耶律大石得民心行不?可是你得把金國人給我打退了啊!你又打不退金國人,在這裡嗶嗶叨叨的幹什麼?若是我的賢婿因此一怒回國,你替他去殺完顏阿骨打啊?

當然這話耶律延禧不會當衆說出,只是瞪向耶律大石的那一眼已經說明了一切,道:“不行,必須要讓他們進城,這樣吧,朕就把行宮讓給他們紮營。”

眼見羣臣面露焦急之色想要阻止,頓時把臉一沉,“怎麼?這大遼還沒亡呢,朕這個皇帝說話都不算了麼?”

羣臣立馬低頭閉嘴,知道這事兒已經無法挽回了,再勸就等於是跟皇帝對着幹了,自己又沒毛病,跟皇帝對着幹有什麼好處?

衆人收聲,天祚帝這才怒意稍平,道:“來人啊,去通知兀顏光,讓他打開通道,放咱們大遼的盟軍入城!”

第四四六章 閣中深澗第三二八章 聲東擊西,調虎離山第一〇四二章 鬥仙猿第二八六章 慕容一箭第一〇二八章 兵不血刃入皇宮第五〇六章 一波未平第二五一章 連吃七天的年夜飯第五〇五章 險些被殺第一三一章 方貌,方七佛第八四六章 劍魔的義憤第九〇九章 撐死變毒死第一一五六章 斗轉星移第一一〇〇章 武林盟主之爭第四七八章 馬志敏的內功第一〇二三章 底牌壓制第一二四〇章 老子一氣化三清第一二二二章 戰四大天王(一)第八四三章 總攻之前第一一四七章 終極羅漢陣第一〇六四章 火海逃生第一〇九五章 鐵大俠發飆第五五九章 一隻白手套第八一二章 毒焰的威力第九七二章 魔掌之下救女兵第五六三章 肅清隱患第八九二章 宋江哭晁蓋第一〇三八章 開閘,放狗!第八十一章 耶律大石和蕭鳳第九八七章 一場未能爆發的槍戰第一一五一章 太極宇宙制衡之力第九八〇章 京觀第一〇四七章 做一回好姐夫第九七七章 輕鬆破局第一一八六章 力場,紅拳之滅世第四四八章 強敵第四五八章 爺爺留下的武功第一〇四一章 攪局者第九六三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五七五章 山士奇顯功夫第九一二章 借刀殺人第五六五章 夫妻團聚第一九五章 方臘來襲第九七四章 有人歡喜有人嫉第一〇五八章 拒絕合作的諸葛無智第一二三章 只是尋花問柳第六九一章 箭射紅頭麻雀第九十七章 御前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第七二一章 陷空島上起驚雷第一九九章 破法第四〇五章 花式隔物傳功第三六九章 一大波情敵來襲第一〇四八章 意想不到的大夫第五三三章 沙漠衝浪第八九四章 屠殺第三十八章 一丈青第四七四章 庖丁解人第一〇九三章 黑虎偷心的誤導第九八八章 不解釋第八五〇章 聞人世崇的策略第四〇七章 鐵掌神功第八一六章 白欽的遭遇第八三四章 毒焰壓倒一切第四六一章 河心對殺第九八七章 一場未能爆發的槍戰第四二二章 沙漠裡的馬匪第八四六章 劍魔的義憤第七一一章 公堂拒捕第五一八章 五大塊,十小塊第一〇五章 破《太平要術》第二〇六章 神刀?銅棍!第四五〇章 折梅六陽,兩大奇功第一一五一章 太極宇宙制衡之力第一〇五章 破《太平要術》第六八一章 反客爲主第二二五章 移魂大法的妙用第九一二章 借刀殺人第八六八章 好事做到底第三二六章 很尷尬第六九〇章 遊子弓第七七二章 軟蝟甲第九五二章 計劃偷營第一〇三九章 虐殺的理由第三二一章 白勝與驚喜同在第六一八章 艱難的勝利第九四二章 耶律大石的輕蔑第五八五章 東窗事發第二五三章 小紅拳對戰少林醉八仙第三〇七章 閃念中的對戰(爲狄大盟主加更8)第一二四八章 如來神掌之佛光普照第六六九章 笑裡藏刀第六十章 狐假虎威第六三六章 絕命時刻第一一一〇章 並肩殺敵第五六六章 圍城第一一三四章 新思路,新打法第三二五章 埋伏第六〇七章 大宋的戰神第七九三章 點撥第三五三章 審訊戴宗第五一六章 劍神來找場子
第四四六章 閣中深澗第三二八章 聲東擊西,調虎離山第一〇四二章 鬥仙猿第二八六章 慕容一箭第一〇二八章 兵不血刃入皇宮第五〇六章 一波未平第二五一章 連吃七天的年夜飯第五〇五章 險些被殺第一三一章 方貌,方七佛第八四六章 劍魔的義憤第九〇九章 撐死變毒死第一一五六章 斗轉星移第一一〇〇章 武林盟主之爭第四七八章 馬志敏的內功第一〇二三章 底牌壓制第一二四〇章 老子一氣化三清第一二二二章 戰四大天王(一)第八四三章 總攻之前第一一四七章 終極羅漢陣第一〇六四章 火海逃生第一〇九五章 鐵大俠發飆第五五九章 一隻白手套第八一二章 毒焰的威力第九七二章 魔掌之下救女兵第五六三章 肅清隱患第八九二章 宋江哭晁蓋第一〇三八章 開閘,放狗!第八十一章 耶律大石和蕭鳳第九八七章 一場未能爆發的槍戰第一一五一章 太極宇宙制衡之力第九八〇章 京觀第一〇四七章 做一回好姐夫第九七七章 輕鬆破局第一一八六章 力場,紅拳之滅世第四四八章 強敵第四五八章 爺爺留下的武功第一〇四一章 攪局者第九六三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五七五章 山士奇顯功夫第九一二章 借刀殺人第五六五章 夫妻團聚第一九五章 方臘來襲第九七四章 有人歡喜有人嫉第一〇五八章 拒絕合作的諸葛無智第一二三章 只是尋花問柳第六九一章 箭射紅頭麻雀第九十七章 御前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第七二一章 陷空島上起驚雷第一九九章 破法第四〇五章 花式隔物傳功第三六九章 一大波情敵來襲第一〇四八章 意想不到的大夫第五三三章 沙漠衝浪第八九四章 屠殺第三十八章 一丈青第四七四章 庖丁解人第一〇九三章 黑虎偷心的誤導第九八八章 不解釋第八五〇章 聞人世崇的策略第四〇七章 鐵掌神功第八一六章 白欽的遭遇第八三四章 毒焰壓倒一切第四六一章 河心對殺第九八七章 一場未能爆發的槍戰第四二二章 沙漠裡的馬匪第八四六章 劍魔的義憤第七一一章 公堂拒捕第五一八章 五大塊,十小塊第一〇五章 破《太平要術》第二〇六章 神刀?銅棍!第四五〇章 折梅六陽,兩大奇功第一一五一章 太極宇宙制衡之力第一〇五章 破《太平要術》第六八一章 反客爲主第二二五章 移魂大法的妙用第九一二章 借刀殺人第八六八章 好事做到底第三二六章 很尷尬第六九〇章 遊子弓第七七二章 軟蝟甲第九五二章 計劃偷營第一〇三九章 虐殺的理由第三二一章 白勝與驚喜同在第六一八章 艱難的勝利第九四二章 耶律大石的輕蔑第五八五章 東窗事發第二五三章 小紅拳對戰少林醉八仙第三〇七章 閃念中的對戰(爲狄大盟主加更8)第一二四八章 如來神掌之佛光普照第六六九章 笑裡藏刀第六十章 狐假虎威第六三六章 絕命時刻第一一一〇章 並肩殺敵第五六六章 圍城第一一三四章 新思路,新打法第三二五章 埋伏第六〇七章 大宋的戰神第七九三章 點撥第三五三章 審訊戴宗第五一六章 劍神來找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