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時機成熟

本文內容興漢224章節,如果你喜歡興漢224章節請收藏興漢224章節!冬去春來,時間來到了建安十五年秋。過去的一年劉琮在荊州厲兵秣馬。荊州的戰力迅速增長。而與此同時,外部勢力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先是夏天,盤踞在廬江的陳蘭、梅成、雷簿等人被張遼所滅。張遼進軍廬江,與樂進、李典率兩萬餘人一路向西,數次用計剿滅了山匪,隨後奉命駐屯合肥。

爲了邊疆安寧,曹操對陳蘭等人不可違不重視,儘管陳蘭有劉琮、周瑜等暗中資助,但到底不是張遼的對手,這也在劉琮的意料之中,不過一支山匪拖住了曹操幾萬人馬將近一年,也算是給劉琮的匡扶大計贏得寶貴的時間。

其次便是步騭平定嶺南,孫權自建安十三年秋天趁着劉琮、曹操在樊城大戰時派步騭進軍交州,歷時一年半,掃平不聽令的各郡縣太守、縣令,威名大震,交趾太守士燮等皆來歸附。至此,嶺南(五嶺以南)服從於孫權。

雖然劉琮十分不情願,但交州的局勢還是朝着有利於孫權的方向發展,當然劉琮得益的便是在步騭平定交州時,數以萬計的百姓遷徙到都樑、桂陽兩郡。交州本來就地廣人稀,大概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歸了了劉琮,這也算是一個安慰吧。

令劉琮不爽的是建安十五年春,曹操發佈《求賢令》,命令部下推舉人才可以不拘品行。這是曹操首次提出“唯纔是舉”的用人方針。麾下謀士成羣,猛將如雲的曹操在南征荊州和揚州之後也感受到了人才的壓力。

尤其是荊、揚兩地擁有長江天險,讓曹操暫時不敢覬覦。不過曹操作用中原與河北,並有大漢天子坐鎮許昌,曹操此舉除了要普求天下大才之外也想幾次分化荊州和江東集團的士族,尤其是那些不得志的人。

不過曹操的兩次失敗,也讓他將戰略目標暫時轉移,決定先蕩平關中和涼州,甚至佔據益州之後再順江而下,到時候兵分幾路攻取荊、揚。他這樣一個戰略目標的改動,直接導致了關中諸侯和益州牧劉璋的恐慌。

而最令劉琮高興的莫過於周瑜的病故,建安十五年周瑜於柴桑病死。周瑜(175—210),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舒城)人。出身世族官僚家族,與孫策同歲,少時結爲好友,互通有無。

孫策起兵平定江東,周瑜率兵相助,隨孫策東征西討,連破強敵。建安三年,爲建威中郎將,後任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平定江東後,還鎮巴丘。孫策死,周瑜親赴悼念,與張昭共掌衆事,輔佐孫權。

建安十五年,周瑜準備與移居建業的孫權合攻合肥。兵未發,因病而死。周瑜爲人恢宏大度,很得人心,又精通音樂,當時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謠。

周瑜對於江東孫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周瑜的病故是孫權的損失,也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劉琮的壓力。而接替周瑜成爲大都督的魯肅與劉琮有舊。是聯劉政策的的策劃者、踐行者,也是鼎足江東的戰略規劃者。

劉琮在派遣使者前往柴桑弔唁周瑜的同時,也準備了厚禮贈予魯肅,藉此鞏固孫劉聯盟。魯肅的豪爽性格也能在最大程度上緩解劉磐與江東的緊張關係,當然被魯肅其中的江東青年才俊,劉琮的妹夫陸遜也因此逐漸嶄露頭角。

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便是曹操開始修築銅雀臺在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修築銅雀臺,以供自己享樂。臺址位於鄴城西北,因城爲基,高十丈,上有房屋一百二十間,極奢麗。這加深了曹操與荀彧等人的矛盾。

也是曹操人到中年,壯志不已的一個突出表現。雖然曹操可能不願意承認,但銅雀臺的選址就能看出些端倪,如果再年輕十歲,曹操一定會選擇許昌。在連續遭受劉琮和孫權兩個年輕人的狙擊之後,曹操也隱隱的感受到了後生可畏。

甚至可能內心裡想着就這樣天下割據,遷都鄴城。當然這些可能只是曹操某一段時間的想法,但比起當年冒着被呂布端掉老巢的危險也要兵法徐州來,曹操無疑保守了許多。

而曹操與荀彧等人的進一步決裂是劉琮樂意看到的,不管最後自己能不能得到荀彧,至少能夠弱化曹操進團就是對自己有利!

荊州的這一年,除了各郡、各營按照要求擴充軍隊。值得欣慰的是荊州並沒有因此而使得農業生產者和民夫的數量大幅度下降,反而因爲其他州郡的百姓遷徙而略有增長。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績。

自從黃巾之亂以來,華夏的人口受戰亂和疾病的雙重打擊每年都在急劇的下降,到建安十五年,存活的不到十之二三。荊州由於長期免受戰亂,加上劉琮推行生活補助,和加大醫官的培訓與扶持,人口逆勢而上。

而劉巴和蒲元也沒有讓劉琮失望,攸縣的鐵官營,除了產出少量的盔甲之外,還按照劉琮的要求打造出了近一千柄神刀,目前已經裝備江陵大營。

而諸葛亮的成就更是顯著,諸葛亮製作了一種新型連弩,稱作元戎弩,一次能發射十支箭,火力很強,矢長只有八寸。而且此弩可以瞄準目標等到需要時再發射,有利於捕捉射擊時機,命中率比弓高。

“以鐵爲矢”是科學合理的。連弩的箭採用鐵製就解決了三大問題:第一由於整支箭的尺寸只有“八寸”非鐵製的箭,箭體輕,沒有太大的殺傷力。鐵矢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其次箭匣底部加附磁石,鐵箭就會被吸附在箭槽上,解決了連弩向上仰射時弩身傾角大於90度,箭匣裡的矢脫離箭槽倒向反方向,張弓向下俯射時箭支滑落的問題。第三解決了連續供箭問題,連續供箭,連續發射得以完成。

不過缺點是體積、重量大,單兵無法使用,“元戎弩”重達200多公斤,別說搬運困難,甚至箭矢要上弓都是用雙腳把弦蹬開,才能把箭矢安裝上去。基本上多作爲守城武器或是埋伏用。

還有就是全鐵的箭加裝羽毛困難,無羽的鐵箭在遠距離飛行時會失去平衡而翻滾,達不到遠射武器的作用。

這也是諸葛亮所要急需解決的問題,損益連弩機關互動要求精度高,在野外使用時部件受陰雨等天氣的影響易變形從而使連弩發射機關失靈。

儘管如此劉琮還是十分重視,這種弩勢必也是一個大殺器!劉琮在見識了元戎弩的威力連連稱好,之後隨即成立專門的機構負責生產和保管元戎弩。曹操最大的優勢便是擁有大量的騎兵,如果劉琮能夠組織起一支頗有戰鬥力的元戎弩兵,將會是曹操的噩夢!

元戎弩”的威力,在冷兵器時代對人的殺傷力可以說是所有武器之最沒有一個重裝騎兵的盔甲可以擋得住一箭。元戎弩的出現可以極大程度的抑制曹操重裝騎兵的發展,有很大的弩的大量使用有和培養一個重裝騎兵的花費,會讓曹操頭疼不已

至於弩兵的戰術..其實在三國也曾大量被運用過...諸葛亮在第六次北伐撤退時,已預料到司馬懿會派兵追擊..故以弩兵設下埋伏,果然張郃中計,死於弩箭齊發……事實上,爲什麼每次諸葛亮每次北伐失敗幾乎每次都能成功撤退。其實也是因爲由於蜀兵擁有三國裡面最強大的弩兵...

正如同,曹魏的精銳之師是騎兵,而孫吳則是水軍..蜀漢是弩兵..弩兵的威力,正好是騎兵的剋星,讓後來曹魏要追擊蜀漢的軍隊都必須小心翼翼……

而在界橋之戰時,袁紹也曾經以大量弩兵大破公孫瓚名震一時的白馬騎兵.從此公孫瓚一蹶不振,最後終被袁紹所滅……

劉琮深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自己和曹操相比實力上還是會處於劣勢,或許元戎弩的大量使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彌補這種劣勢。

第210章 定位關羽第27章 賢妻蔡琳第362章 圖謀江東第155章 難得悠閒第162章 飲鴆止渴第369章 魯肅蒙冤第384章 江東反應第109章 深入虎穴加更第140章 好戲開鑼第19章 江陵來使第325章 仿陌刀陣第218章 少年鄧艾第92章 誘拐醫聖第389章 二喬之憂第398章 柴桑遇阻第191章 極品人妻第423章 孫權遷都第34章 英雄相惜第307章 局勢變幻第311章 裡應外合第175章 同去兩妾第259章 南北夾擊di279章軍中女將第239章 有驚無險第16章 吳巨謀反第35章 收拾姜麗第283章 義釋嚴顏第37章 文聘表態第203章 梳理內政第12章 整肅秭歸第130章 誅滅蒯氏第108章 破敵解圍第100章 順利平蠻第169章 出擊曹操第442章 陣前鬥法第268章 水淹張任第173章 採摘戰果第451章 高歌猛進第8章 乘勝追擊第8章 乘勝追擊第304章 天降寶藏第326章 沙盤推演第149章 援兵敵兵第135章 牀弩就位第257章 獻關歸降第298章 天降大火第407章 佳人來訪第23章 誅殺吳巨第184章 直面關羽第291章 劉璋抉擇第141章 周密部署第8章 乘勝追擊第125章 協理荊州第49章 少年廖化第352章 和解真相第402章 攻克姑塘第272章 進城燒糧第381章 荀彧歸順第304章 天降寶藏第288章 黃權設計第359章 荀彧請辭第11章 名將李嚴第145章 營救徐母第48章 第一桶金第138章 算計伊籍第135章 曹操南征第131章 未雨綢繆第34章 英雄相惜第2章 奇恥大辱第352章 勢如破竹第317章 曹操反撲第321章 逃難百姓第429章 兵臨建業第315章 三國亂局都103章急援江夏第15章 夷陵縣令第47章 化盜圈錢第172章 初試于禁第402章 攻克姑塘第108章 破敵解圍第239章 有驚無險第147章 劉磐撿漏第95章 個個擊破第5章 單挑甘寧第81章 專挑劉備第233章 楊昂中計第427章 分兵丹陽第37章 文聘表態第340章 夜襲張頜第24章 收服劉巴第295章 圍三缺一第32章 路見不平第373章 劉雯識局第286章 強收糧食第337章 改元昌平第100章 順利平蠻第133章 戰前準備會第20章 劉巴獻計第201章 四面合圍第4章 重整旗鼓
第210章 定位關羽第27章 賢妻蔡琳第362章 圖謀江東第155章 難得悠閒第162章 飲鴆止渴第369章 魯肅蒙冤第384章 江東反應第109章 深入虎穴加更第140章 好戲開鑼第19章 江陵來使第325章 仿陌刀陣第218章 少年鄧艾第92章 誘拐醫聖第389章 二喬之憂第398章 柴桑遇阻第191章 極品人妻第423章 孫權遷都第34章 英雄相惜第307章 局勢變幻第311章 裡應外合第175章 同去兩妾第259章 南北夾擊di279章軍中女將第239章 有驚無險第16章 吳巨謀反第35章 收拾姜麗第283章 義釋嚴顏第37章 文聘表態第203章 梳理內政第12章 整肅秭歸第130章 誅滅蒯氏第108章 破敵解圍第100章 順利平蠻第169章 出擊曹操第442章 陣前鬥法第268章 水淹張任第173章 採摘戰果第451章 高歌猛進第8章 乘勝追擊第8章 乘勝追擊第304章 天降寶藏第326章 沙盤推演第149章 援兵敵兵第135章 牀弩就位第257章 獻關歸降第298章 天降大火第407章 佳人來訪第23章 誅殺吳巨第184章 直面關羽第291章 劉璋抉擇第141章 周密部署第8章 乘勝追擊第125章 協理荊州第49章 少年廖化第352章 和解真相第402章 攻克姑塘第272章 進城燒糧第381章 荀彧歸順第304章 天降寶藏第288章 黃權設計第359章 荀彧請辭第11章 名將李嚴第145章 營救徐母第48章 第一桶金第138章 算計伊籍第135章 曹操南征第131章 未雨綢繆第34章 英雄相惜第2章 奇恥大辱第352章 勢如破竹第317章 曹操反撲第321章 逃難百姓第429章 兵臨建業第315章 三國亂局都103章急援江夏第15章 夷陵縣令第47章 化盜圈錢第172章 初試于禁第402章 攻克姑塘第108章 破敵解圍第239章 有驚無險第147章 劉磐撿漏第95章 個個擊破第5章 單挑甘寧第81章 專挑劉備第233章 楊昂中計第427章 分兵丹陽第37章 文聘表態第340章 夜襲張頜第24章 收服劉巴第295章 圍三缺一第32章 路見不平第373章 劉雯識局第286章 強收糧食第337章 改元昌平第100章 順利平蠻第133章 戰前準備會第20章 劉巴獻計第201章 四面合圍第4章 重整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