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天賜良機

許靖先後投靠豫州刺史孔伷、揚州刺史陳禕、吳郡都尉許貢、會稽太守王朗;王朗被孫策擊敗後,又逃往交州避難。後來受到益州牧劉璋邀請,受任爲巴郡、廣漢太守,在原蜀郡太守王商過世之後,又轉任蜀郡太守。

當劉備包圍成都,許靖想要背叛劉璋越城逃跑,但失風被捕。由於這件事情,劉備頗爲看輕許靖,因此並不予任用;但參謀法正提出建議,認爲許靖雖然年老無才且沒有節操,但是卻聞名天下,如果不予任用,可能會給天下人不良的觀感,造成以後人才召募以及政治號召上的困難。後在在法正的推薦下擔任要職,位列三公。法正評其爲“有名無實”。

這種典型貪生怕死又貪慕虛名的無節操之輩,你能指望他提出什麼好建議?劉璋也真是急昏了頭。或者說劉璋敬重許靖,基於兩人大概是同一類人吧。

果然,許靖沒出什麼好主意,他全盤贊同張鬆的意見:“曹操勢大,益州獨木難支,今操所懼者不過荊州劉琮、揚州孫權耳,孫權遠不能及,劉琮乃與明府同爲漢室宗親……”

經過許靖這麼一說,劉璋基本上就拿定主意了,便問道:“子喬,接下來當如何?”

“明府可遣法孝直,孟子度前往荊州迎接劉步昌。明府自帥大軍與其會盟涪城,若曹操率大軍前來,明府與劉步昌共同擊之。

若曹操不來,則可請劉步昌北進擊漢中,則益州完矣。”張鬆的意思是,讓法正、孟達去迎接劉琮,與劉璋會師涪城,曹操來了,兩人共同擊之,若是不來,還可以請劉琮擊漢中張魯,這樣益州就完整。

這確實是個好主意,不過前提是建立在劉琮無意益州的基礎上,劉璋多年前攻張魯曾經失敗過,漢中同屬益州,他也確實沒啥名目繼續攻擊張魯,若是換做劉琮來辦,就順手多了。

許靖聽罷也是連連點點,劉璋更是連連說道:“此計甚妙,就依子喬所言!”

“不可,不可啊,明府……”

這個時候王累再叫,劉璋都無心再聽。

旁邊一些文武官員也沒什麼主意,只是搖頭嘆氣離去,在他們眼裡,誰治理益州都好,就是不要打仗。

再說劉璋剛回到家中坐下,便有人來報人報從事王累,自用繩索倒吊於城門之上,一手執諫章,一手仗劍,口稱如諫不從,自割斷其繩索,撞死於此地。

劉璋教取所執諫章觀之。其略曰:”益州從事臣王累,泣血懇告:竊聞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昔楚懷王不聽屈原之言,會盟於武關,爲秦所困。今主公輕離大郡,欲迎劉備於涪城,恐有去路而無迴路矣。倘能斬張鬆於市,絕劉琮之約,則蜀中老幼幸甚,主公之基業亦幸甚!”

劉璋觀畢,大怒曰:”吾與步昌相會,如親芝蘭,汝何數侮於吾耶!”劉璋看來,張鬆、許靖等人智謀比王累高出許多,而曹操確實比劉琮可怕。王累這一而再,再而三的出言相阻,如今還如此作態分明是挑戰他的威嚴。

那王累見劉璋如此,自知無法阻止,大叫一聲,自割斷其索,撞死於地。劉璋氣急,轉身離去!

再說那巴郡太守嚴顏接到劉璋命令很是詫異,不過他也不能阻攔。而法正、孟達就在郡中,嚴顏只得調撥人馬給法正、孟達。

而此時北方的曹操正陷入無盡的政治*鬥爭而逐漸消耗着自己的精力。荀彧當年力勸曹操迎漢帝至許都,目的卻是希望曹操藉此“奉主上、秉至公、扶弘義”,扶保漢室是他的原則,他也爲之而死。跟隨曹操多年,忠心耿耿屢建功勳的荀彧尚且如此,曹操所能感受到的政治壓力可見一斑。

所謂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爲曹操帶來政治資本的作用,恐怕遠遠小於它所帶來的政治壓力。雖然毛玠勸曹操說“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但事實上建安元年曹操迎奉天子後,面對的形勢是“袁紹內懷不服……

“太祖方東憂呂布,南拒張繡”,這還僅是中原一地,少數民族尚有烏桓鮮卑西涼,各地軍閥尚有劉表、張魯、孫策等人,未見一人因曹操佔據中央而歸附。而曹操幾個最爲得力的股肱謀士與猛將,也很少是因爲響應朝廷徵辟而來到他門下的。

無論是吸引人才,還是攻城掠地擴大勢力範圍,都是靠他“政治清明,善於用兵”

。反過來,既然是迎奉天子,那曹操就等於將漢室的責任攬在了自己身上,成爲衆矢之的。一邊周瑜罵他託名漢相實爲漢賊,一邊荀彧還滿心期待他重振漢綱。之前統一過中國的三位皇帝,無一人面臨過如此複雜而矛盾的政治處境和法理難題。

隨着曹操權勢的增大,政敵也越來越多,他不得不騰出手來解決這些問題──比如進獻三個女兒、殺伏皇后一家、誅孔融,如王平衡漢朝與自身的關係,耗費了曹操的許多精力。比較兩個對手:江東在孫堅後便不以朝廷爲顧忌,劉琮現在可以以正統自居,高扛匡扶漢室的旗幟,兩家幾乎沒有內部鬥爭,故可一致對外,鞏固自身。

士族對曹操的抵*制也不容小覷。曹操出身士族最爲歧視的宦官家庭,又以軍功起家,用人唯纔是舉,不信天命,厲行法制,抑制兼併,每一條都與士族觀念背道而馳。

被內外事務困住了手腳的曹操,以及得到交州之後便失去的周瑜的孫權,再加上慌亂的劉璋邀請自己入蜀,真可謂天賜良機,劉琮不得不用!

得到法正、孟達等人動身前往荊州的消息,劉琮隨即拜訪了蔡瑁,雖然蔡瑁已經退隱多年,但說到底他還是劉基的外公,襄陽最大家族的代表。

“岳丈,劉季玉欲邀我入蜀共抗曹操、張魯……”時隔多年,劉琮也早已不計較蔡瑁當年與曹操的貓膩。

倒是蔡瑁十分愧疚,如今劉琮問計於他,他也毫不保留:“劉璋闇弱,益州宜早圖之!”

在蔡瑁看來,擊退了曹操的劉琮是唯一能夠與曹操一爭高下的英雄,既然遲早要逐鹿中原,得此良機,自然應該早圖之。

“嗯,衆人皆勸我,我欲親征,何人可以留守?”劉琮這話也是他內心猶豫的,文聘是抗曹的主力,不能動,諸葛亮,劉琮一直不希望他參與軍事,政務和器械已經夠他忙了。甘寧守江夏、劉磐駐長沙也是防止江東*突然發難……

“你可放心東征,留黃祖守襄陽,有他與我在,他人不敢異動!”

“謝岳丈大人!”蔡瑁雖然退隱,但名望仍在,如果他能夠鼎立支持黃祖控制荊州局面,倒是沒什麼擔憂的。

得到蔡瑁如此答覆,劉琮也算是吃了顆定心丸,他最擔心的就是蔡瑁牢記前嫌撒手不管甚至暗中爲難駐守荊州衆將。要知道攻略益州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隨即劉琮傳令文聘、龐統、魏延等人齊聚襄陽召開了一次高層會議。當衆人得知劉璋邀請劉琮入蜀,都知道機會來了。

劉琮也不再猶豫,令魏延回江陵整備軍馬,會同于禁爲前鋒。

黃祖爲留營司馬都督中外中外諸軍事,這樣一來,荊州就形成了文聘、諸葛亮與黃祖三人鼎立的局面,而黃祖又有都督中外諸軍事的權力,逢戰時,黃祖便是最高決策者。這也是爲了防範曹操和孫權趁劉琮西征之際偷襲。

第216章 趙雲上任第214章 關羽歸順第102章 戰略要地第445章 詭異變陣第333章 曹操動搖第120章 智辯荀彧加更第19章 江陵來使第110章 虎穴救人第411章 物是人非第430章 有降書來第131章 未雨綢繆第413章 其人之道第296章 另闢蹊徑第111章 戲耍孫權第422章 冒險東進第247章 欲圖益州第176章 江東來使第62章 縣尉逞兇第351章 曹劉休兵第167章 水軍交戰第55章 洪湖剿匪第60章 猛將劉磐第143章 追擊曹仁第435章 轉戰千里第366章 江東水軍第199章 聯合行動第384章 江東反應第87章 提前預熱第320章 仙人戲龍第149章 援兵敵兵第151章 再圍劉備第259章 南北夾擊第225章 劉璋慌亂第336章 姜麗試探第71章 臨沅惡霸2第389章 二喬之憂第169章 出擊曹操第362章 圖謀江東第431章 建業鏖戰第242章 廖化爭先第292章 智者野心第3章 蹊蹺敗退第435章 轉戰千里第323章 曹丕出陣第152章 處決俘虜第402章 攻克姑塘第179章 孫劉聯盟第217章 偶遇鄧範第402章 夜襲姑塘第327章 恭迎聖駕第261章 魏延兵敗第318章 仙師左慈第184章 直面關羽第32章 路見不平第128章 服喪期滿第395章 伏擊程普第138章 算計伊籍第57章 捨身護嬌第264章 大將張任第413章 其人之道第384章 江東反應第312章 皇帝劉協第115章 按約比試第379章 雙英歸漢第117章 初闖許都第360章 大膽試探第442章 陣前鬥法第342章 拼死堵截第217章 偶遇鄧範第298章 天降大火第370章 諸葛賴朗第230章 援軍抵達第6章 士氣如虹第218章 少年鄧艾第56章 剽竊計謀第319章 仙人指路第228章 房陵歸降第236章 孫策死因第267章 亂中佈局第234章 攻陷上庸第188章 劉雯遠嫁第245章 軍中小偷第447章 三路攻魏第43章 慷慨激昂第201章 四面合圍第311章 裡應外合第61章 黃忠受欺第383章 劉尚赴任第334章 美色當前第227章 劍指上庸第361章 左右爲難第275章 東門出事第332章 徐晃出戰第351章 曹劉休兵第204章 兄友弟恭第109章 深入虎穴加更第219章 因材施教第444章 鄧艾破陣第26章 坦然面對
第216章 趙雲上任第214章 關羽歸順第102章 戰略要地第445章 詭異變陣第333章 曹操動搖第120章 智辯荀彧加更第19章 江陵來使第110章 虎穴救人第411章 物是人非第430章 有降書來第131章 未雨綢繆第413章 其人之道第296章 另闢蹊徑第111章 戲耍孫權第422章 冒險東進第247章 欲圖益州第176章 江東來使第62章 縣尉逞兇第351章 曹劉休兵第167章 水軍交戰第55章 洪湖剿匪第60章 猛將劉磐第143章 追擊曹仁第435章 轉戰千里第366章 江東水軍第199章 聯合行動第384章 江東反應第87章 提前預熱第320章 仙人戲龍第149章 援兵敵兵第151章 再圍劉備第259章 南北夾擊第225章 劉璋慌亂第336章 姜麗試探第71章 臨沅惡霸2第389章 二喬之憂第169章 出擊曹操第362章 圖謀江東第431章 建業鏖戰第242章 廖化爭先第292章 智者野心第3章 蹊蹺敗退第435章 轉戰千里第323章 曹丕出陣第152章 處決俘虜第402章 攻克姑塘第179章 孫劉聯盟第217章 偶遇鄧範第402章 夜襲姑塘第327章 恭迎聖駕第261章 魏延兵敗第318章 仙師左慈第184章 直面關羽第32章 路見不平第128章 服喪期滿第395章 伏擊程普第138章 算計伊籍第57章 捨身護嬌第264章 大將張任第413章 其人之道第384章 江東反應第312章 皇帝劉協第115章 按約比試第379章 雙英歸漢第117章 初闖許都第360章 大膽試探第442章 陣前鬥法第342章 拼死堵截第217章 偶遇鄧範第298章 天降大火第370章 諸葛賴朗第230章 援軍抵達第6章 士氣如虹第218章 少年鄧艾第56章 剽竊計謀第319章 仙人指路第228章 房陵歸降第236章 孫策死因第267章 亂中佈局第234章 攻陷上庸第188章 劉雯遠嫁第245章 軍中小偷第447章 三路攻魏第43章 慷慨激昂第201章 四面合圍第311章 裡應外合第61章 黃忠受欺第383章 劉尚赴任第334章 美色當前第227章 劍指上庸第361章 左右爲難第275章 東門出事第332章 徐晃出戰第351章 曹劉休兵第204章 兄友弟恭第109章 深入虎穴加更第219章 因材施教第444章 鄧艾破陣第26章 坦然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