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左右爲難

不但荀彧沒想到,就連諸葛亮和劉琮都沒有想到。法正會如此大膽和直白!在將荀彧逼得退無可退之後,法正揚長而去。

隨後便向劉琮稟告了自己的行爲。

“糊塗!孝直,你這是要先我於不義啊!”儘管劉琮的最終目標就是華夏一統,君臨天下。但對皇位一向諱莫如深。當第一次有人真正將這件事情說出來,而且是在保皇派荀彧跟前說出來時,劉琮除了感到一些尷尬之外,內心深處其實還有那麼一絲期待!

作爲一個穿越者,他真的沒想到皇位是離他如此之近!當然劉琮不是袁術,在沒有收拾完孫權,進軍中原之前,就算稱帝,也不會被天下人所承認。所以他認爲法正此時提及廢立天子,爲時尚早!

“主公,正以爲論如何不能讓那荀彧走!若是他執意不肯效力主公,不如……”法正壓低了聲音做了一個抹脖子的動作。

“還沒到那一步吧,相信文若也是個聰明人,當今皇帝已經無藥可救!只要我們加強軍備,儘快攻佔江東,讓他看到本相的實力,到時候他一定會回心轉意的!”

“只怕到那時候已經遲了,若是讓其繼續在朝中與主公做對,必定會給主公設置種種障礙,而如果他逃出荊州相助他人……”

“不會的,普天之下,能夠有實力最終統一華夏的莫過三人,曹操、孫權與本相。甚至孫權都可以忽略!他與曹操已經決裂,不可能再回到許昌。而不久本相便會討伐江東,相信他也知道了一些動靜……”

“主公,今日之事正雖然有冒失之處,但收效卻非常明顯。正臨走時堂堂的御史大夫居然差點失利,忘記了相送。”法正被劉琮訓斥了幾句,卻沒有絲毫的悔過之心,在他看來,自己是瞭解主公的,主公也是信任自己的!

“孝直啊,今天這兩件事情,你都有點過了。這不是本相的一貫作風!尤其是以家族成員性命相要挾,本相當初確實是爲了挽救荀氏一脈。你這樣做,他若是能夠接受還是會在心中留下疙瘩。若是堅持己見,到時候便會讓本相陷入尷尬境地!因爲這兩件事情,本相都不可能去做!”

“主公明察,是正冒失了!”法正看到劉琮一臉嚴肅,知道劉琮對於荀彧還是有幾分敬重的。而且劉琮說的沒錯,如果荀彧就此答應歸順劉琮,也可能會在心中留下一些心結。若是荀彧寧死不從,劉琮這個時候絕對不能廢立天子,而斬殺荀氏一族劉琮更是很難下手!當初傾斜蒯越一族那是有足夠的理由。

而天下荀氏和蒯越家族比起來更加有名望,而且蒯越得罪了劉琮,是那種你死我活的鬥爭!如今荀彧雖然與劉琮在朝堂上有爭議,但現在荀彧主動退隱,如果劉琮再趕盡殺絕,只怕是讓天下士子寒心!讓北方的士族們望而卻步!

爲了阻止荀彧歸隱,就廢立天子或者清洗荀氏,劉琮絕對做不出來,理由也不夠充分,這確實容易讓劉琮陷入尷尬的境地!

而且法正如此早早的提出廢立漢天子,如果自己不加以制止,必定會引起諸葛亮、龐統等人的反感。無論如何,現在的天子,身體健康,智力正常。

在他們看來,皇帝沉迷於女色,最多算是不賢遠沒有到必須廢棄的地步。而最主要的是現在劉琮手中只有兩州之地。如果能夠收復江東,而北方的曹操稱王或者稱帝的話,諸葛亮等人或許會考慮新立賢君以正超綱,壓制曹操!

見法正有心認錯,劉琮也不好繼續板着臉訓人,語氣緩和了一些叮囑法正:“今日之事到此爲止,切不可再與外人說起!”

“正明白!”法正也長舒一口氣,退了下去。他和荀彧說過的話,如果不及時稟告劉琮,必定很快就會被劉琮從其他渠道知道,如果是這樣,可能就不是簡單的幾句責怪了。如今,劉琮只是讓他莫要再提及,算是非常寬大。

法正這一關算是過去了,但荀彧卻陷入了兩難!法正膽大、直白的相告,確實讓這位以睿智著稱中男人,真的沒想到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荀彧永漢元年(189),被舉孝廉,任守宮令(掌管皇帝的筆、墨、紙張等物品)。九月,董卓廢少帝劉辯,立獻帝劉協。十一月,董卓自爲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荀彧棄官歸鄉。對父老說:“潁川是四戰之地,如果天下有變,那就會經常受到侵略,應該早離去,不能久留。”但鄉人們多懷戀故土,不願離去。時冀州牧同郡韓馥派人接荀彧,卻無人相隨。荀彧只得獨自將宗族遷至冀州避難。

到冀州後,冀州已爲袁紹所得,袁紹見荀彧來,待之爲上賓。荀彧弟荀諶和同郡辛評、郭圖都在袁紹手下。荀彧卻認爲袁紹最終不能成大事。

初平二年(191年),荀彧離袁紹而投曹操。曹操見荀彧來投,大悅,說:“這是我的子房啊!”於是任荀彧爲別部司馬,荀彧時年二十九歲。

當時董卓威陵天下,曹操問計於荀彧,荀彧說:“董卓殘暴已經超出常理,一定會因禍亂暴弊,不會有什麼作爲的。”後董卓派李傕等出關東,虜略各地,至潁川、陳留而歸。荀彧鄉人多數死於戰亂。

後來曹操佔據了中原,擁立了天子,重用荀彧,荀氏族人又陸續回到潁川。如今荀彧再次歸隱,劉琮卻是不讓!如果碰到諸葛亮,荀彧還有一百個理由說服諸葛亮。可法正來了,說的都是一些混賬話,蠻不講理,卻戳中了荀彧的軟肋!

對於皇帝,荀彧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法正卻給他指了條明路。劉琮是個明主!荀彧想要歸隱山林,從此不問世事。法正卻警告他,他敢如此,法正就能慫恿主公滅了荀氏一族!

可是如果就此歸順劉琮,那這些年自己不是在瞎忙活嗎?當初爲什麼要那麼激烈的反對曹操?爲什麼要陪着皇帝南下來襄陽?法正走後,荀彧在府中茶飯不思,他想要徹底想明白!何處何從,或許不一定關係到大漢朝廷,但卻是讓荀氏一族命懸一線!!

劉琮看起來斯斯文文,但如果法正說的沒錯,那可是堪比當年的董卓。而且董卓對於荀彧的辭官可是視而不見,畢竟那時候他人微言輕,如今已經名滿天下!有時候,聲望也是一種負擔!

荀彧正在猶豫之間,張頜前來拜訪。張頜是聽到消息,從江陵趕過來的。雖然在襄陽朝廷各爲其主,但畢竟劉琮和荀彧還沒撕破臉皮針鋒相對。而張頜與荀彧在許昌共事多年,當然不希望荀彧出事。

“先生,您切記莫要誤會了丞相。當初頜聽聞母親和妻兒來了襄陽第一反應也是他拿我家眷性命做要挾,後來才知道是誤會了。母親告訴我,他們在許昌受到了不公平對待,是丞相安排人將他們救出。

丞相當初爲了先生族人,可是動用了五千騎兵,並且損失了十幾名錦衣衛,錦衣衛統領都因此受重傷。頜以爲丞相此舉絕不是爲了今天要挾先生!而當今天下仍是諸侯衆多,先生有濟世之才,怎麼就此歸隱?頜是一介武夫,當初先生都勸我要留着這副身軀,爲重整河山貢獻力量……”

張頜也想不到,纔不到一年時間,當初荀彧對自己講過的話,現如今又從自己嘴裡說出來。張頜倒是沒有非得勸荀彧歸順劉琮。他只是覺得荀彧是大才,不能就此埋沒了。

荀彧也是知道張頜一片好心,便是苦笑的答道:“多謝儁乂一番好意,彧雖一心重整朝綱,奈何天子沉迷女色,無意朝政。丞相大人卻是越來越超綱獨斷!早晚有一日與那曹操無異!”

“先生,丞相與曹公不同。丞相是漢室宗親,劉氏子孫。這漢室江山是劉氏的,皇帝昏庸,做丞相的盡力些也是可以理解的!”張頜是武將,雖然愛結交儒士,但畢竟觀念還沒有僵化,倒是和法正有幾分相近,只是他沒有法正那麼立場鮮明,說得那麼直白!

荀彧聽得此言,更是在心中嘆氣,是皇帝劉協的所作所爲,讓一個原本還帶有點中立立場的張頜徹底倒向了劉琮。這一年這樣的文武官員比比皆是,這也是荀彧難以開展工作,萌生退意的癥結所在。

而張頜心裡也是十分複雜,看到一臉愁容的荀彧,暗自慶幸當初沒有接受荀彧的遊說站在劉琮的對立面,自己可沒有荀彧這樣的才華和名望,也沒有這樣豐富的政治*鬥爭經驗。如果劉琮一狠心,可能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兩個曾經都是曹操舊部的人各懷心思在一起又聊了些朝廷當中的瑣事,張頜便起身告辭,臨行時將荀彧那句話送給了荀彧,希望他保重!

看着張頜意氣風發的離開,荀彧心中像是吞了一口蓮子一般卻無處傾訴!

第204章 兄友弟恭第277章 雒城守備第402章 攻克姑塘第342章 拼死堵截第152章 處決俘虜第267章 亂中佈局第30章 丫鬟陪浴第308章 戰略轉移第253章 十萬火急第38章 初露雄心第111章 戲耍孫權第152章 處決俘虜第225章 劉璋慌亂第414章 柴桑混亂第163章 戰亂中的家務事第203章 梳理內政第69章 漢壽潘睿第16章 吳巨謀反第428章 將計就計第64章 黃忠歸順第344章 徐庶會曹第259章 南北夾擊第185章 心肝寶貝第442章 陣前鬥法第203章 梳理內政第370章 諸葛賴朗第345章 是戰是和第223章 神匠就位第348章 曹真潰敗第61章 黃忠受欺第2章 奇恥大辱第96章 出現缺口第185章 心肝寶貝第23章 誅殺吳巨第333章 曹操動搖第346章 另闢蹊徑第428章 將計就計第128章 服喪期滿第333章 曹操動搖第348章 曹真潰敗第244章 深藏野心第197章 陳蘭進犯第400章 欲圍柴桑第242章 廖化爭先第381章 荀彧歸順第222章 欲煉神兵第75章 張飛劫馬第157章 意欲離間第268章 水淹張任第438章 雄圖二分第386章 君臣失和第227章 劍指上庸第94章 初會蠻夷第190章 使者張鬆第195章 張鬆獻第290章 一遞降書第349章 星夜突擊第316章 皇帝失蹤第113章 窮追猛打第105章 突入重圍第285章 關羽出戰第129章 行刺真兇第69章 漢壽潘睿第446章 少年英雄第393章 血戰湖口第18章 商定討逆第66章 刁蠻山越第141章 周密部署第160章 箭在弦上第164章 牀弩上場第405章 兵臨城下第310章 勸說荀彧第246章 名將李恢第283章 義釋嚴顏第316章 皇帝失蹤第140章 好戲開鑼第129章 行刺真兇第394章 周泰戰死第122章 神算誆毒士第36章 郡守之爭第257章 獻關歸降第34章 英雄相惜第159章 騷擾戰術第425章 草船借箭第408章 美女夜襲第246章 名將李恢第6章 士氣如虹第71章 臨沅惡霸2第232章 請君入甕第68章 死囚克敵第329章 秘密武器第173章 採摘戰果第223章 神匠就位第164章 牀弩上場第264章 大將張任第19章 江陵來使第97章 小清新妹第225章 劉璋慌亂第400章 欲圍柴桑第234章 攻陷上庸
第204章 兄友弟恭第277章 雒城守備第402章 攻克姑塘第342章 拼死堵截第152章 處決俘虜第267章 亂中佈局第30章 丫鬟陪浴第308章 戰略轉移第253章 十萬火急第38章 初露雄心第111章 戲耍孫權第152章 處決俘虜第225章 劉璋慌亂第414章 柴桑混亂第163章 戰亂中的家務事第203章 梳理內政第69章 漢壽潘睿第16章 吳巨謀反第428章 將計就計第64章 黃忠歸順第344章 徐庶會曹第259章 南北夾擊第185章 心肝寶貝第442章 陣前鬥法第203章 梳理內政第370章 諸葛賴朗第345章 是戰是和第223章 神匠就位第348章 曹真潰敗第61章 黃忠受欺第2章 奇恥大辱第96章 出現缺口第185章 心肝寶貝第23章 誅殺吳巨第333章 曹操動搖第346章 另闢蹊徑第428章 將計就計第128章 服喪期滿第333章 曹操動搖第348章 曹真潰敗第244章 深藏野心第197章 陳蘭進犯第400章 欲圍柴桑第242章 廖化爭先第381章 荀彧歸順第222章 欲煉神兵第75章 張飛劫馬第157章 意欲離間第268章 水淹張任第438章 雄圖二分第386章 君臣失和第227章 劍指上庸第94章 初會蠻夷第190章 使者張鬆第195章 張鬆獻第290章 一遞降書第349章 星夜突擊第316章 皇帝失蹤第113章 窮追猛打第105章 突入重圍第285章 關羽出戰第129章 行刺真兇第69章 漢壽潘睿第446章 少年英雄第393章 血戰湖口第18章 商定討逆第66章 刁蠻山越第141章 周密部署第160章 箭在弦上第164章 牀弩上場第405章 兵臨城下第310章 勸說荀彧第246章 名將李恢第283章 義釋嚴顏第316章 皇帝失蹤第140章 好戲開鑼第129章 行刺真兇第394章 周泰戰死第122章 神算誆毒士第36章 郡守之爭第257章 獻關歸降第34章 英雄相惜第159章 騷擾戰術第425章 草船借箭第408章 美女夜襲第246章 名將李恢第6章 士氣如虹第71章 臨沅惡霸2第232章 請君入甕第68章 死囚克敵第329章 秘密武器第173章 採摘戰果第223章 神匠就位第164章 牀弩上場第264章 大將張任第19章 江陵來使第97章 小清新妹第225章 劉璋慌亂第400章 欲圍柴桑第234章 攻陷上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