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石原莞爾來考察了

三月的湖北,青草露出了嫩芽。隨着上游冰雪融化,難捱的四個月枯水期終於結束,揚子江黃金水道又恢復了勃勃生機,一艘接着一艘的江輪來來往往擠滿了航道,只是今年卻和往年有些不同,除了英國米字旗依然最多外,還多出了很多德國國旗,連以往很少深入上游的星條旗也開始逐漸增多。

夾雜其間的還有如今威震南中國的飛虎戰旗,雖然大部分都是又小又破的內河輪船,甚至是機帆船,但如今誰敢小視這面敢在南京政府地盤上把人家罵的狗血淋頭,連北洋軍都無可奈何交出武勝關的旗幟?

船隻越多就代表貿易越興盛,不完全統計,僅僅在德國交換物資最繁忙的一二月,漢口和漢陽每天平均要迎來16船江輪,最高峰每天21艘,卸載總噸位達到8000噸/每天。加上他們離去也不會空着手,大量茶葉,桐油和生絲等被帶往上海裝上運設備來的海輪前往歐洲。所以僅僅這兩個月,碼頭貿易總額就高達四千餘萬,着實讓利用戰爭提前低價囤積貨物待售的申樹楷和張文景發了筆大財。

隨着越來越多人知道這些洋火輪運來了什麼,反而是之前被大家普遍認可的日本國旗開始不受待見了,南京事件在有心人的宣傳下早已衆人皆知,漢冶萍差點被日本吞下也被曝光,一想到自己省內全中國最大最好的鍊鐵廠和亞洲第一鐵礦要便宜日本,大家看日本國旗時眼裡也戴上了幾分怨氣。

日本旗很少前往漢口以上地區,因爲這還不是歷史上一戰後期英法全面收縮的時節,現在揚子江依然屬於英國,德美能進來是憑藉着貿易訂單和其背後的硬實力,雖然日本和英國是盟友,但在揚子江利益上英國不會讓步,實際上日露戰爭後英國不願意爲盟友減負,堅持要求支付高額利息的行爲已經在警示日本,白廳開始擔憂亞太局勢了。所以前來中上游的日本船隻基本上都是爲了漢冶萍,其中尤以來運輸鐵礦石的最多。

往年的三月,是大冶縣(黃石)碼頭出礦砂最多的季節,因爲冬季枯水期大型船隻進出不方便,所以冬季四個月開採並且粗加工的精鐵礦砂大部分都囤積於此,總數約有數十萬噸之多。所以每到這個時刻,日本僅有幾艘大型礦砂運輸船就會蜂擁而至,碼頭上也川流不息,但今天這裡卻一片寂靜。

簡易鹿柴堵住了所有通往碼頭的道路,厚厚的沙包掩體如雨後蘑菇般一夜間鋪滿了整個碼頭和大冶礦區,森冷的機槍口從沙包中央探了出來,連大炮也拉來了不少。樹幹上,房屋牆壁上,只要能看得到的地方都被豎起了紅色警告牌。

“軍事演習區域,迴避。”

年輕的石原莞爾穿着舊棉襖,打扮如同碼頭上尋找工作的苦力,和兩位一起來考察的夥伴站在告示前,望着猩紅色的中日文大字暗暗皺眉。

在得到武昌首義成功的消息後,正在朝鮮春山服役的他就按耐不住激動,連夜請假趕來這裡,化裝成普通人希望能親眼見證中國的改變。然而抵達上海時他很失望,警察和軍隊混亂不堪,黑惡勢力利用革命名義公開盤剝,搶劫、,據說鴉片走私量已經超過了清政府時期的任何一年。

開始時他以爲這只是起義後短暫的混亂,從幕府時代過渡到明治時期日本也充斥着這樣的混亂,所以並不太難接受,但等抵達南京後卻徹底失望了。作爲中央政府所在地,本該是紀律最嚴明的地區卻比上海還要混亂,大量無所事事得不到軍餉的軍隊散佈在南京四周,不僅私設關卡明目張膽搜刮百姓,還不斷騷擾商人,甚至打砸搶燒也不在少數。政客們對這些行爲視而不見,似乎只要軍隊別來煩自己那麼一切都好說,這種縱容使得兩淮地區的盤剝比清政府時期更加嚴苛,很多百姓流離失所成爲了革命難民。

和他一起來的夥伴見此情況都灰心回國了,只有他和剩下兩位還在繼續中國之行,但從旅途上的不屑和嘲諷來看,這次中國之行或許最終只能剩下自己一人。

從江西一路北上,情況和南京差不多,本來他對湖北也失去了信心,但當踏入武時,卻忽然覺得空氣清新了很多。年輕的政府官員,紀律嚴明的警察和軍隊,下游屢見不鮮的私設釐卡統統被取締,由統一政府稅務部取代,一次入境後就在也沒有看到任何設卡收釐的畫面,商販來往便利了很多,即便此時已經要爲春耕準備,但政府依然動用了不少人在興修公共設施,水利,航道和公路,還有川流不息的航運,都讓人耳目一新。

是國民素質不同?肯定不是!還是那種小富即安的一羣人,絕大多數人依然只關心肚子溫飽,但同一個國家爲何會出現如此巨大的變化呢?而且只發生在短短半年內?

答案就在碼頭這份醒目的告示上!

強權!

那位已經被世界各國公認爲中國最大軍閥的年輕人,巧妙地利用戰爭鍛造出一支絕對服從他意志的軍隊,然後再利用這支軍隊去肅清道路上的一切反對派,就比如依然在三省,不!據說在貴北控制區都已經開了肅反運動,那些不合作的地主,士紳和政客,全都被毫不留情的剷除!

他很聰明,他知道既然目前的中國只能用槍桿子來說話,那麼就乾脆把槍桿子運用到極致,至於那些反對派他們所依附的北洋被擋在了武勝關外,南方更充斥着一羣妥協的會黨,得不到任何支援就只能接受改變或者被驅逐屠殺的下場。

可以看出,這個計劃得到了精心構思,因爲目前國防軍中大部分士兵都來自地位貧下的農民子弟,他們的背後是無數雙渴望土地和財富的家庭,從一路過來遇到的軍隊看,這些思想單純甚至還無法搞清楚歐洲有多少國家的士兵,明顯接受了嚴重的洗腦式教育,這讓他拉攏住了佔據控制區九成以上的貧苦百姓,使得這種肆意妄爲的屠殺和清洗不僅沒受到指責,反而因爲一個又一個吸收無土地者耕種的國家農場的建立,贏得了擁戴。

這個政治上的劊子手,軍事上的強人太懂得運用裹挾大多數這個手段了,從南京事變中那些士兵和軍官的講話裡就可以得知,他走的道路其實和日本一樣,靠激發起強烈的民族主義來實現統制,而且這已經有了些成效。

他絕對知道,這個時候的日本還不是他可以戰勝的,但他還是豎起了這塊招牌!利用南京事件後會黨已經分崩離析,北面太遠還無法企及的空檔期,準備強行收回漢冶萍的控制權。

他未來他能走多遠?被他激發起來的民氣能否帶這個國家走出泥灘?他是否能接受和日本共建亞洲繁榮,驅逐歐美列強的思想呢?

石原莞爾忽然很好奇,但他僅剩的兩位夥伴卻不這麼認爲。彰野申二是來自京都武士貴族家庭的軍官,小眼睛從踏入這個國家起就沒有正視過,與其說是來考察中國未來,還不如說是來旅遊和嘲諷,見到告示上居然使用日文,氣得哇哇大叫:“八嘎!石原君,他們這是故意挑釁!跨年度演戲,太可惡了現在只是三月!全世界任何軍隊都不會接受一次至少長達九個月的演習任務,他這是在故意羞辱我們大日本帝國!”

“是的!看看那邊,我們的礦石運輸船全被驅趕離開了碼頭,他們本該已經裝滿數萬噸鐵礦砂回八幡制鐵廠,然後冶煉鋼鐵供應海軍建造新的戰列艦。該死的海軍,他們爲什麼還不開炮行動?水蛭子大神在上,日本會被扼殺的!”年輕剛畢業的今田新太郎來自大阪,以前那裡叫攝津國,所以他格外信奉水蛭大神。不過雖然他來自大阪農村,但顯然還沒學會用思維而不是眼睛來看待問題。

石原莞爾悄悄皺了皺眉,兩人的分析太白癡了,只要是控制湖北的人沒有不想收回漢冶萍的,這就像日本沒了八幡制鐵一樣。想到這裡,他乾脆帶頭向礦區走去:“去屯軍看看,那裡或許會有新消息。”

三人一路上都很小心,雖然石原莞爾個人認爲國防軍先動手的概率不大,但還是提高了警惕。

除了駐紮南滿和朝鮮的關東軍外,日本外派中國的軍隊都叫屯軍,這些駐軍人數不等,很多甚至編制到了人數卻不滿,就比如駐紮在大冶的屯軍號稱大隊,實際上只有四百餘人,充其量也就是一個營的規模。

大冶屯軍雖然人數不足,但主要兵種卻配備完整,四門日產75毫米野炮被拉了出來,三挺哈乞開斯機槍也已經上膛,這種機槍在日露戰爭中幫助日本陸軍挽回了些顏面,軍營門口堆滿了沙包,長長地刺刀槍口從沙包後面探出,空氣裡充斥着緊張和戰鬥即將爆發的狂熱。

警衛士兵很快擋住了這三個“來歷不明”的苦力,等石原莞爾道出身份並取出證件後,他們才被准許進入兵營。和外面相比,兵營內更加緊張,不少士兵正在將寫有各種各樣鼓舞士氣話語的頭帶紮在腦門上,然後拔出刺刀插上槍口向外跑去。

兵營指揮所設立在和礦石加工廠一牆之隔的一棟木屋內,走到門口後石原莞爾發現狹窄的屋子不僅有陸軍軍官,居然還有海軍軍官,其中一位更扛着少將軍銜,如果沒猜錯應該是第三艦隊司令川島令次郎。

“報告少佐,這三位是來自春山第63聯隊的少尉,他們是來考察的。”衛兵的報告聲打斷了室內的討論,高川健次郎扭過頭有些不滿。

他是一位滿臉大鬍子來自神戶的少佐,參加過日露戰爭還親手抓獲了一位俄國上校,看了眼石原莞爾三人,不耐煩的擺擺手:“既然你們都是帝國軍人,那就去拿槍吧,現在我需要集合全部的力量。”

彰野和金田二話不說就跟隨士兵去取槍準備保衛漢冶萍,可石原莞爾卻留在了指揮所:“少佐閣下,請允許我先旁聽目前的局勢。”高川正在爲局勢發愁,加上怕他剛來不知道情況,所以點點頭同意了。

石原莞爾猜得不錯,站在旁邊的正是日本第三艦隊司令少將川島令次郎,他彷彿沒看到石原,倨傲道:“少佐閣下,我只想知道一旦開戰,你能守多久?海軍陸戰隊需要五天後才能抵達,在這之前我不希望看到漢冶萍出現重大變化。”

倨傲的口氣讓石原莞爾皺皺眉,細心的他甚至能看到高川已經捏緊了拳頭。在日本,海陸之爭無人不曉,海軍一貫看不慣陸軍,所以就算是平級說起話來也倨傲的很很,何況面對一位少佐。

“將軍閣下請放心,高川不會丟大日本陸軍的臉,我會將它們擋在礦區外。”

“很好。”川島令次郎點點頭就要走,但門口忽然停下腳步故意說道:“高川少佐,我想有必要再次提醒你,大冶礦區事關我們海軍的造艦計劃,希望希望閣下記住自己的話。”

“八嘎。”

望着川島令次郎的背影,聽到了高川低沉咒罵的石原莞爾只能選擇搖搖頭,他只是少尉,無法插手海陸之爭,問道:“少佐,能告訴我現在的情況嗎?”

“並不太好。”高川還算是比較重視年輕軍官的培養,雖然滿肚子怒火但還是耐心介紹起目前的情況。

外面,參謀和衛兵緊緊跟隨川島,問道:“司令官閣下,您爲何不告訴他陸戰隊暫時不會來了呢?”

“高橋,你真認爲帝國現在能進行一場戰爭嗎?海軍部已經通知我,除非必要儘量避免直接衝突,帝國海軍雖然強大,但我們的盟友絕不會願意我們來這裡發展。”川島有些無奈的掃一眼遠處的鐵山礦區:“我們還沒有做好準備。”

“那您爲何要說漢冶萍會影響戰列艦建造呢?就算有了這些鐵砂,八幡制鐵的鋼材質量也不能讓我們滿意,所以這回我們還必須全都使用英國鋼。而且您加重語氣後,以那位少佐的性格肯定會。”

“開槍對嗎?”川島微微一笑:“第一,陸軍這些屯軍並不知道我們從來不用八幡制鐵的鋼材,我只是故意激激他。第二陸軍向來都不考慮自己的承受能力,或許他們栽個跟頭後,我們剩下的兩艘戰列艦預算可以儘早通過。”

參謀眼珠轉轉,有些明白了。陸軍吃癟自然海軍的地位就提高了,就有機會遊說內閣增加海軍撥款,將中國永遠封鎖在近海至於陸軍會不會就此陷入低谷?

這和海軍沒有關係……

第489章 爆海軍(上)第845章 發動在即第152章 美洲致公堂的能量第627章 空軍要送大禮第327章 男兒向天笑(五)第752章 希特勒的小算盤第480章 嘴巴惹的禍第199章 雙面間諜誕生第154章 分崩離析(上)第370章 坦誠第396章 巧合的見面第330章 男兒向天笑(八)第50章 崛起的一天(五)第147章 管不起第61章 誓師第933章 朝鮮和美國第828章 莫斯科的麻煩第190章 財政和潛艇第384 坦克第535章 銀光閃閃第529章 截斷朝鮮第722章 我,回來了第983章 比利牛斯山上的爆炸聲(上)第735章 戰略誤判(四)第1036章 挺近烏拉爾(下)第83章 暗戰起第945章 印度四件事第286章 神話破滅(五)第600章 南洋大暴動(七)第165章 五年工業計劃第577章 搭上胡佛的線第739章 三大目標第445章 日本坐不住了第150章 國家農場和特區第121章 漫天風潮第391章 見證第27章 八月十五殺韃子第732章 戰略誤判!(一)第175章 一戰定西南(五)第162章 籌謀未來第1014章 卓凡的刀第744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三)第815章 中亞大會戰(7)第278章 當你的面打!第138章 輕輕放下第832章 狙擊戰開始第679章 沙特建國(十一)第1026章 大戰役(十)第332章 男兒向天笑(十)第327章 男兒向天笑(五)第65章 北進第455章 移民土地法第606章 蘇俄來了第918章 突襲(三)第576章 不同的朋友第392章 三言兩語定基調第459章 大國之路(二)第985章 彷徨和決心第593章 拉攏日本第315章 狂躁(下)第421章 戰西線!(二)第992章 颱風(一)第294章 神話破滅(十三)第155章 分崩離析(下)第189章 我們擔心日本海軍第744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三)第550章 奠基的年份第893章 湄公河不是天塹(下)第115章 逼第720章 萌動(五)第800章 轉折!第623章 石油和未來第932章 奇襲關島(下)第597章 南洋大暴動(四)第986章 丘吉爾的勝利第368章 唐屠夫歸來第925章 日本的反擊(三)第182章 西南最後的槍聲第966章 威克島(一)第29章 上海事第929章 日本的反擊(完)第359章 楊度要土改第923章 日本的反擊(一)第780章 帝國之瘍(八)第445章 日本坐不住了第603章 南洋大暴動(完)第579章 楊秋的心思第117章 詹天佑的笑聲第65章 北進第679章 沙特建國(十一)第139章 西南風雲起第318章 猛烈第210章 各謀出路第722章 我,回來了第140章 雙雄爭西南(一)第727章 軍備競賽(四)第200章 無視美麗第442章 背叛(五)第43章 劉同第87章 殺人不用刀(上)
第489章 爆海軍(上)第845章 發動在即第152章 美洲致公堂的能量第627章 空軍要送大禮第327章 男兒向天笑(五)第752章 希特勒的小算盤第480章 嘴巴惹的禍第199章 雙面間諜誕生第154章 分崩離析(上)第370章 坦誠第396章 巧合的見面第330章 男兒向天笑(八)第50章 崛起的一天(五)第147章 管不起第61章 誓師第933章 朝鮮和美國第828章 莫斯科的麻煩第190章 財政和潛艇第384 坦克第535章 銀光閃閃第529章 截斷朝鮮第722章 我,回來了第983章 比利牛斯山上的爆炸聲(上)第735章 戰略誤判(四)第1036章 挺近烏拉爾(下)第83章 暗戰起第945章 印度四件事第286章 神話破滅(五)第600章 南洋大暴動(七)第165章 五年工業計劃第577章 搭上胡佛的線第739章 三大目標第445章 日本坐不住了第150章 國家農場和特區第121章 漫天風潮第391章 見證第27章 八月十五殺韃子第732章 戰略誤判!(一)第175章 一戰定西南(五)第162章 籌謀未來第1014章 卓凡的刀第744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三)第815章 中亞大會戰(7)第278章 當你的面打!第138章 輕輕放下第832章 狙擊戰開始第679章 沙特建國(十一)第1026章 大戰役(十)第332章 男兒向天笑(十)第327章 男兒向天笑(五)第65章 北進第455章 移民土地法第606章 蘇俄來了第918章 突襲(三)第576章 不同的朋友第392章 三言兩語定基調第459章 大國之路(二)第985章 彷徨和決心第593章 拉攏日本第315章 狂躁(下)第421章 戰西線!(二)第992章 颱風(一)第294章 神話破滅(十三)第155章 分崩離析(下)第189章 我們擔心日本海軍第744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三)第550章 奠基的年份第893章 湄公河不是天塹(下)第115章 逼第720章 萌動(五)第800章 轉折!第623章 石油和未來第932章 奇襲關島(下)第597章 南洋大暴動(四)第986章 丘吉爾的勝利第368章 唐屠夫歸來第925章 日本的反擊(三)第182章 西南最後的槍聲第966章 威克島(一)第29章 上海事第929章 日本的反擊(完)第359章 楊度要土改第923章 日本的反擊(一)第780章 帝國之瘍(八)第445章 日本坐不住了第603章 南洋大暴動(完)第579章 楊秋的心思第117章 詹天佑的笑聲第65章 北進第679章 沙特建國(十一)第139章 西南風雲起第318章 猛烈第210章 各謀出路第722章 我,回來了第140章 雙雄爭西南(一)第727章 軍備競賽(四)第200章 無視美麗第442章 背叛(五)第43章 劉同第87章 殺人不用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