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楊秋的心思

1924年1月的察裡津,陽光明媚。

戰爭的痕跡還沒有從這座城市抹去,莫斯科正在努力揮散饑荒陰霾,沒有空來整理被戰火毀掉的國家。

行走在大街上,隨處可見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的饑民,還有星羅棋佈由美國慈善機構設立的救災所。得益於美國的幫助,饑荒最嚴酷的時期終於過去,但還是能看到不少擡着棺材去郊外的饑民,這些饑民只要見到見到秦劍和他身後的格別烏行動隊,就目光驚恐紛紛加快腳步。

蘇維埃聯邦建立後契卡也進行了大改組,正式更名爲國家政治保衛局,簡稱格別烏。

這是個可怕地機構,與一切消極怠工和反革命分子作鬥爭,擁有不經審判槍決犯人的權利。正因爲“威名赫赫”,所以整個俄國只要看到格別烏標誌,肯定逃之夭夭不敢逗留。

秦劍現在是西南地區格別烏總負責人,整個高加索和伏爾加河流域都屬於他的管轄範圍,由於此地白匪勢力還沒全部被剿滅,民間充斥着大量資本主義思想,加上莫斯科擔憂美國會趁救災機會搞破壞,所以格別烏這段時間任務很重。

他此次親自來這裡,就是爲抓捕幾個“通敵”分子。

說來好笑,通敵分子暴露還要感謝副總統訪問德國時的新聞發言。因爲借用中國鐵路網運輸糧食本來是非常機密的事情,卻被德國報紙抖露出來,莫斯科認爲是有人向美國傳遞情報,於是就查到設立在察裡津的前沙俄鐵路設計局負責修復西伯利亞鐵路的幾位工程師很有嫌疑。

秦劍帶領士兵步入設計局時,這幾位工程師正在二樓辦公室開會。桌子上堆滿了鐵路設計圖紙,隱約間能聽出爭論什麼線路。由此可見,這些工程師的確在爲國家建設出謀劃策,但秦劍卻毫不留情。現在莫斯科需要的不是建設,而是剷除“通敵”的叛徒和“反革命分子”。

工程師們見到格別烏衝進來也嚇了一條。紛紛叫嚷要讓士兵離開。這種場面秦劍見得太多了,也懶得解釋什麼直接下令抓人,自己則向圖紙走去。

如狼似虎的士兵們三下五除二就將工程師們全抓起來,叫嚷咒罵和怒喊對秦劍毫無影響,反倒是桌上的一份設計圖讓他暗暗心驚!這是一張土耳其斯坦地區鐵路網設計圖,哈薩克和裡海附近倒沒什麼,但被標註爲南線的鐵路卻讓他猛然提高警惕!因爲這條線貫穿了整個烏茲別克和土庫曼,然後從安集延中國領土外側向北連接巴爾瑙爾。

這就意味着。將和目前國內加緊建設的環西北鐵路平行!或許別人還沒看出道道,但接受嚴格訓練的他卻很清楚,如果這條南線修好,就能支援至少幾十萬軍隊作戰,再加肯定要修復的西伯利亞中線,將形成兩個對祖國西北地區的箭頭!

不過他沒有想辦法銷燬這些圖紙。畢竟這裡眼睛太多擅自銷燬會惹禍上身,而且目前的俄國修不起南線,連修復西伯利亞中線都夠嗆,所以他讓士兵打包後準備帶回莫斯科交給斯大林處理,因爲這是個升官立功的好機會。

等士兵收拾好圖紙準備帶“罪犯”離開時,一輛裝甲汽車突然停在設計局外,來人腳步匆匆向秦劍敬禮後急促的說道:“米爾同志,主席讓你儘快回莫斯科,火車已經準備好了。”

現在?秦劍暗暗撓頭爲何這麼急叫自己回莫斯科呢?難道捷爾仁斯基身體欠佳讓自己回去接任局長?還是發生了別的事情?揣着一連串疑惑。他帶着繳獲的圖紙和幾個衛兵趕回莫斯科,敲開了斯大林辦公室的大門。

“主席同志,米爾伊凡向您報道。”秦劍微微擡起頭。

斯大林穿着普通軍裝,叼着菸斗正在批閱文件。看似和藹和以前沒什麼兩樣,但秦劍卻清楚,得到布哈林等人的支持後他終於坐上總書記的寶座,手握無限權力後正變得越來越可怕,甚至還粗暴地辱罵了列寧的妻子。當然,他現在的權利還沒穩定。有消息說列寧已經開始想辦法要把他調離總書記位置另選賢能。而託諾茨基更是多次在政治局會議上指責他脾氣粗暴濫用權力,兩人的衝突已趨白熱化。不要多久就肯定會爆發。

斯大林擡起頭,見到秦劍後很高興,主動地上前握手道:“米爾同志,你辛苦了。我聽說你在西南的工作非常好,保證了革命的順利推行。這非常好!現在中央裡面有很多人還抱着嚴重的錯誤思想,所以我已經向政治局提議把你調回莫斯科,協助捷爾仁斯基同志工作。”

從西南一下子重回莫斯科中央工作,讓秦劍既高興又緊張,高興的是又能接近核心爲祖國提供有價值情報,擔憂的是斯大林明顯把自己頂在前面幫他做一些事情,卸磨殺驢這招俄國人可沒少用過。但他還是欣然接受任命,將帶回來的圖紙放在桌上:“主席,這是我在鐵路設計局找到的。我覺得設計非常好!現在全國勞改營有很多反革命分子,應該讓他們去東方接受勞動改造,幫助國家修復西伯利亞鐵路。”

斯大林對鐵路設計圖不感興趣,但對送勞改營去西伯利亞修鐵路卻很感興趣,覺得他這個想法很好:“就讓設計他們的人去,將全國各地勞改營的犯人都送到哪裡,西伯利亞鐵路一定要儘早修復。”

“好的。”秦劍點點頭,心底一陣高興。看得出用勞改營犯人修鐵路的主意讓斯大林很滿意,只要他相信自己,那麼未來的機會就更大,所以收起圖紙後問道:“主席同志,叫我回來還有別的事情嗎?”

斯大林重新做好後,敲敲菸斗倒掉菸灰,重新裝好菸絲後眉宇猛地一擰:“最近列寧同志的身體越來越差,有些人已經坐不住了,讓你回來是幫我盯住他們,保衛革命政權。”

雖然他說的含糊,但秦劍很清楚他指的是誰,點點頭表了番忠心後向外走去。但纔剛開門就見到留着短胡,身着弗倫奇式軍大衣的雅戈達走進來。原本最早斯大林是想推薦他去格別烏的,但卻被秦劍搶走肥差,所以他對秦劍非常不滿,目光冷冷掃過後向斯大林走去:“主席同志,戈爾基醫院打來電話,列寧同志......昏迷不醒。”

斯大林先是呆了下,旋即又起身來回踱步。似乎有着無法言明的高興和緊張,片刻後才放下菸斗讓雅戈達去準備車子。秦劍望着他的背影暗暗嘆口氣,列寧這回恐怕是完蛋了,莫斯科又要進入多事之秋。

秦劍想盡辦法回到斯大林身邊時,楊度陪着黎元洪也抵達了漢口。

如今的漢口已經大變樣,橫跨武昌漢口兩鎮的長江首座雙向鐵路大橋如一道彩虹貫穿南北。將西南鐵路網與中原北方聯繫起來,也促進了漢江三鎮的合併,並與去年5月完成行政合併,改名武漢。

去年底,爲宣傳鐵路視察全國,黎元洪帶着他親自前往廣西,與陸榮廷、譚延闓等幾十位省長,工商學者、記者等等數百人,一起從西南角的武勝關出發坐火車直達祖國東北角的廟街。全程5135公里,耗時7天7夜。此後又從廟街出發,沿環中國鐵路北線(原西伯利亞東線)抵達阿拉木圖,最後從阿拉木圖坐汽車橫穿烏魯木齊抵達嘉峪關,搭乘剛剛通車的隴海線中段(許昌至嘉峪關)至許昌,又從許昌換津浦線回到南京。

僅算運輸時間,共耗時22天,視察總耗時56天,總里程14353公里。其中鐵路佔11399公里。

這一圈下來既有興奮也有感慨。更有認同和困難。全國上下幾乎所有報紙都參與了此次活動,軍方更是開放長波電臺全天候供記者使用。通過他們的筆。生活在內地的人終於對祖國疆域有了大概認識,也知道了在國家建設和強大的道路上有多少困難險阻。

回到南京後黎元洪的興奮勁還沒過去,所以聽說楊秋寧願白送也要得到的自動化流水線已經抵達武漢,就乾脆拉着他來漢口繼續看“西洋鏡”。恰好楊秋這段時間都在漢陽國防大學編撰《國家戰爭》一書,又藉此機會親自給調回來高級參謀和軍官講解新軍事革命的重要性,分析戰略戰術,所以楊度也正想借機來看看,是什麼事情能讓楊秋忙這麼久。

此時的武漢無疑是揚子江流域最受關注的城市,橋樑通車後人員來往更加便利,繁華程度堪比上海。作爲全國最早的工業城市之一,武漢已經擁有包括漢陽工業集團和湖北鋼鐵公司在內的數家超大型集團企業,英美等合資企業73家、國內私營企業1131家,各類大學技校17家。從高端軍工、發動機、汽車製造到低端紡織成衣應有盡有,年產值高達25億元,佔全省國民產值的一半還多。據1923年度財政分析,湖北省是全國首個基本擺脫農業爲支柱財政結構的省份,與上海、重慶兩個大直轄市一起,擺脫農業社會的大帽子。

雅各布親自送來的五套發動機缸體自動化流水線有兩條被留在武漢,一條在湖北省理工大學機械實驗室,一條被交給漢口拖拉機廠,用於提高手扶拖拉機的產量。

當雅各佈讓猶太技師操作成產線後,幾乎每位到場的華人機械專家都無比震驚。

現在可不是12年前的中國,從西南開始到統一全國,每年都有兩千公派留學生被送往歐美,即使歐戰都沒停止,這還沒算民間自發形成的歐美留學潮。而且這個時代的留學生可不是後世鍍金族,都是從全國海選出來的真正英才,出國後都非常刻苦,連英美教育部都多次發函來讚賞他們。其中4成畢業後都收到過歐美企業的邀請函。其中不泛通用、梅林、波音和普惠這類大東西,但絕大多數人在實習後還是堅定選擇回國,投身到轟轟烈烈的國家建設中。

在這種日積月累下,國內終於出現不少大師級人才。可現在連他們都感覺不可思議,足見這套自動流水線的價值有多大,也讓大家終於明白爲何楊秋寧舍幾億油田的股份也要換它,都暗暗佩服楊秋目光如炬。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剩餘三條線被分別送往安慶、瀋陽和鄭州。龍盟爲核心的技術團隊開始集中力量研究電氣化和自動化技術,並與當年底成功仿造出第一條同款流水線。到1925年中全國已經有15條這種流水線用於製造拖拉機、汽車、航空發動機等領域。

“還是副總統您厲害,這套東西價值太大了。”武昌小院內,來訪的楊度端着茶杯還在回味4分鐘一臺手扶拖拉機發動機的不可思議場面。有這套東西,全國年產10萬拖拉機完全不是問題,價格也能壓倒百元左右,真正普及起來。加上化肥生產也在逐年擴大,西北東北開荒加快,歷朝歷代都頭疼的人口和糧食問題居然已經被解決大半。讓他首次真正佩服起楊秋。

楊秋也很高興,新軍事理論弄好,以自動化和電氣化爲核心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小苗也扶持起來,剩下就是水磨的事情。所以他也能騰出手,解決另一件始終縈繞心頭的大事。

“皙子兄,你覺得南京如何?”

楊度微微一愣。沒想到楊秋會突然跳到這個話題,居然有了遷都想法。想想後說道:“副總統爲何有這般想法?不過話說回來,其實遷都一事上下早就在議論。度覺得,南京雖有虎踞龍盤之稱,卻無雄踞天下之勢。用軍隊的話說,就是近海臨江無險可收。何況至今江蘇政府也在南京辦公,不符中央身份。倒不如回北京,學美國把北京天津連起來,搞成首都大區。”

楊秋微微點頭。他想遷都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以前是因爲沒正式出任總統,但隨着黎元洪馬上要進入第三個任期,自己預想的競選總統還剩六年,遷都的事情就被放到檯面。除了遷都外,還有最重要的制度改革!平心而論,他不喜歡國會制,但當年他在宋教仁臨死前當衆承諾過不該國會制,如果翻臉會給人留下反覆無常的口實。就想借黎元洪之手來完成這件事,所以請楊度來幫忙參謀。

聽完全部意思後楊度也皺起眉。國會制和總統制其實都是共和制。不算改國體,但問題是楊秋接手的畢竟是民國。不是另立新國,而且當時穩定內部還一口答應接納全部民國約法。現在約法成了憲法,如果要改爲總統制勢必就要修憲,恐怕要起不小波瀾。

不過對楊秋改回總統制他是一百個歡迎,因爲從這些年可以看出,中國還是需要強人來領導的,至少目前國家需要一個能帶領大家的人,而且還必須手握大權才能集中力量辦大事。楊秋現在是以黨派和威望挾制國會,又沒出任總統,等於是鑽了憲法的漏洞。但出任總統後就不同了,國社雖然控制國會,但人心誰能無私?好端端的權利要被總統收回去,肯定是一百個不情願。

再說的難聽點,現在全國怕楊秋和喜歡楊秋的人估計一樣多,所以他出任總統後如果拿不到大權,還真可能陷入府院之爭。扯皮其實也不怕,大不了下令重新大選,直到選出願意修憲的國會,可現在國家建設是分秒必爭,內耗只能白白浪費時間。

所以楊度想想說道:“此事說難其實不難,關鍵還在大總統身上!即使您再過五年出選,全國上下也無可較量之人,但您要是自己修憲改回總統制難免有人嚼舌頭,不如讓黎總統來辦這件事,在他手上把事情辦好。”

楊秋也是這個想法。他當初不直接出任總統,一來有憲法任期限制,二來就是因爲答應過宋教仁不改國會制,匆匆出任總統只能陷入府院之爭。但黎元洪卻不在此列,他還有最後一界任期,如果能在最後時刻改回總統制,自己上臺後就能避開府院權力之爭。

但這件事情該怎麼向黎元洪開口呢?

“副總統放心,壞人就讓度來做好了。”楊度看出他的心思,笑笑繼續說道:“不過此事要想成功,您和黎總統還需演場戲。”

“演什麼戲?”

“您忘了?您不是要遷都嗎?意見不合,吵架唄。”楊度白了白眼睛,大笑道:“您和黎總統吵架,他纔可佯裝生氣找藉口收回權利,到時候您就辭去副總統之位專心待選。現在不是前些年了,只要您默認,他們最後也只能乖乖合作。至於民黨和共和黨也無須擔心,您剛纔不是說胡漢民和窮黨勾結到一起嗎?他們要是跳出來,就拿這件事情狠狠打一打,勾結外寇的罪名可不小,看他們還有何話可說!”

楊度不愧是玲瓏心,這麼快連怎麼逼民黨低頭都想好了。話說回來,要是把胡漢民這件事抖出,章士釗和汪兆銘也只能低頭默認。但這件事不能急,說道:“此事你先和總統吹吹風,看看他是什麼意見。現在正是第二個五年計劃衝刺關鍵,決不能陷入府院之爭,還是等他第三個任期再做。”

楊度明白他想穩定,確保完成第二個五年順利計劃的心思,點點頭正要離開,芮瑤卻急匆匆拿着電報走了進來:“辰華,玉秋讓我給你的,說列寧死了。”

第1016章 最艱難的時刻來臨了第661章 着急的海軍第764章 南海狂瀾(六)第499章 國家的角逐(九)第672章 沙特建國(四)第1042章 攻克漢城(下)第742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一)第526章 皇道派誕生第326章 男兒向天笑(四)第909章 老哈坎的建議第338章 風暴前夜第95章 夜襲第360章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184章 新的開始第447章 搶劫開始了第566章 蔡鍔的遺憾第366章 20年後的歸來第766章第607章 下水的越來越多第36章 給譚婆婆的暗示第496章 國家的角逐(六)第538章 又出事了?第557章 給你個機會第1056章 隕落,德國海軍!(下)第973章 十度對火炬第332章 男兒向天笑(十)第117章 詹天佑的笑聲第934章 關島,戰旗飄揚!(一)第640章 陣痛第451章 移交察裡津第28章 初窺槍炮廠第241章 落幕(五)第429章 戰西線!(十)第842章 禍水南引(上)第733章 戰略誤判(二)第504章 國家的角逐(十四)第644章 效忠我的祖國,效忠我的總統!第974章 空擊,誰與爭鋒!(上)第80章 血火武勝關(下)第43章 劉同第168章 暗戰滇桂黔(二)第398章 斷交第523章 進軍平壤!第709章 驚喜第905章 新的方向第20章 申樹楷第591章 開始鬧騰了第578章 豐厚的遺產第389章 海軍之春第89章 殺人不用刀(下)第805章 越來越大的漩渦第791章 戰波斯(一)第1070章 蘇德結盟!第305章 蓋州,我的命!(一)第832章 狙擊戰開始第871章 高地大血戰第486章 中亞的風(五)第144章 山地師的想法第210章 各謀出路第1047章 希特勒的反擊第440章 背叛(三)第216章 最堅實的基礎第102章 黃興要上前線第402章 國會山(下)第686章 和平的歲月第122 北洋撤退第33章 釣魚的人第187章 羣魔亂舞第61章 誓師第385章 目標第763章 南海狂瀾(五)第32章 敲開德國大門的磚頭第59章 相同的安民告示第860章 法國完蛋第377章 目光第1049章 木村的逆襲第494章 國家的角逐(四)第461章 大國之路(四)第868章 鋼鐵龍騎兵第639章 大訂單的誘惑第1070章 蘇德結盟!第499章 國家的角逐(九)第497章 國家的角逐(七)第303章 一記悶棍(上)第893章 湄公河不是天塹(下)第864章 朱可夫的反擊計劃第960章 各懷心思第285章 神話破滅(四)第345章 碉堡車橫行第390章 新掌門人第422章 戰西線(三)第391章 見證第273章 風起紫禁城第487章 中亞的風(六)第779章 帝國之瘍(七)第768章 預置船和慕尼黑協議第711章 叛逃(一)第709章 驚喜第887章 海騎兵第557章 給你個機會
第1016章 最艱難的時刻來臨了第661章 着急的海軍第764章 南海狂瀾(六)第499章 國家的角逐(九)第672章 沙特建國(四)第1042章 攻克漢城(下)第742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一)第526章 皇道派誕生第326章 男兒向天笑(四)第909章 老哈坎的建議第338章 風暴前夜第95章 夜襲第360章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184章 新的開始第447章 搶劫開始了第566章 蔡鍔的遺憾第366章 20年後的歸來第766章第607章 下水的越來越多第36章 給譚婆婆的暗示第496章 國家的角逐(六)第538章 又出事了?第557章 給你個機會第1056章 隕落,德國海軍!(下)第973章 十度對火炬第332章 男兒向天笑(十)第117章 詹天佑的笑聲第934章 關島,戰旗飄揚!(一)第640章 陣痛第451章 移交察裡津第28章 初窺槍炮廠第241章 落幕(五)第429章 戰西線!(十)第842章 禍水南引(上)第733章 戰略誤判(二)第504章 國家的角逐(十四)第644章 效忠我的祖國,效忠我的總統!第974章 空擊,誰與爭鋒!(上)第80章 血火武勝關(下)第43章 劉同第168章 暗戰滇桂黔(二)第398章 斷交第523章 進軍平壤!第709章 驚喜第905章 新的方向第20章 申樹楷第591章 開始鬧騰了第578章 豐厚的遺產第389章 海軍之春第89章 殺人不用刀(下)第805章 越來越大的漩渦第791章 戰波斯(一)第1070章 蘇德結盟!第305章 蓋州,我的命!(一)第832章 狙擊戰開始第871章 高地大血戰第486章 中亞的風(五)第144章 山地師的想法第210章 各謀出路第1047章 希特勒的反擊第440章 背叛(三)第216章 最堅實的基礎第102章 黃興要上前線第402章 國會山(下)第686章 和平的歲月第122 北洋撤退第33章 釣魚的人第187章 羣魔亂舞第61章 誓師第385章 目標第763章 南海狂瀾(五)第32章 敲開德國大門的磚頭第59章 相同的安民告示第860章 法國完蛋第377章 目光第1049章 木村的逆襲第494章 國家的角逐(四)第461章 大國之路(四)第868章 鋼鐵龍騎兵第639章 大訂單的誘惑第1070章 蘇德結盟!第499章 國家的角逐(九)第497章 國家的角逐(七)第303章 一記悶棍(上)第893章 湄公河不是天塹(下)第864章 朱可夫的反擊計劃第960章 各懷心思第285章 神話破滅(四)第345章 碉堡車橫行第390章 新掌門人第422章 戰西線(三)第391章 見證第273章 風起紫禁城第487章 中亞的風(六)第779章 帝國之瘍(七)第768章 預置船和慕尼黑協議第711章 叛逃(一)第709章 驚喜第887章 海騎兵第557章 給你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