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首戰次大陸(五)

10月17日,朗布爾戰役打響的當夜,四艘分別懸掛美國、墨西哥和智利國旗的萬噸輪,緩緩靠上印度西部,瀕臨孟加拉灣的維沙卡帕特南港。奇怪的是,伴隨的兩艘日本驅逐艦竟然對遠道而來的“客人”視而不見,相反還炮口向外,擺出警戒狀。

貨船靠岸後,七八列運輸礦石的火車依序上前卸貨。爲首的美國貨輪上,幾十名身着便裝,帶着寬檐帽看不清面貌的男子剛下船,就被封鎖海港的蘇聯士兵送上卡車,向火車站駛去。車站也已經被封鎖,兩列由GC國際工人和蘇印師自己改裝的武裝火車靜靜地停着,平板車上一串口徑五花八門的大炮和高射機槍,既讓人望而生畏,又能看出列車主人物資匱乏。

列車的主人,就是印共總司令,前蘇聯駐阿富汗方面軍司令亞貝舍夫和印共書記拉納迪維。印度有完善的鐵路網,所以亞貝舍夫率殘部來到這裡後,立即意識到,想解放印度就必須先控制鐵路網。而控制鐵路網最好的辦法,就是一列列移動的武裝列車。在他的建議下,斯大林通過GC國際滿世界蒐羅武器運抵印度,終於勉強湊出一支武裝列車部隊。部隊總計有七輛武裝列車,其中五輛都是三節的輕型列車,只有這兩輛是十二節的大型列車,每輛都安裝六門火炮和十餘挺輕重機槍。當然,和國內的武裝列車比。蘇印軍武裝列車團就像小孩子過家家的玩具,要不是最近拿下波卡羅鋼城。連防彈鋼板都湊不出。

“亞貝舍夫同志!”

車廂裡,亞貝舍夫正和軍官商量軍情,忽然被一聲呼喊打斷。扭頭一看,臉色頓時激動起來:“崔可夫同志、切烈潘諾夫政委同志,你們總算來了!”來人是斯大林秘密派來印度,援助他軍官團。帶隊的赫然是原蘇軍第九集團軍司令崔可夫和政委切烈潘諾夫。

崔可夫被派來印度,其實也有說不出的苦衷。因爲彼得巴甫洛夫戰役失敗,西伯利亞鐵路和戰略重鎮鄂木斯克丟失。蘇聯東方几乎全線覆沒,原駐守土庫曼卡拉包爾壟崗的第九集團軍也不得不後撤到鹹海和裡海之間的曼吉斯套,繼續防禦裡海東面最後的要塞。彼得巴甫洛夫斯克的失敗,讓斯大林非常生氣,趁冬季來臨,中國軍隊停止主動進攻的機會,任免了很多軍官。第九集團軍也因爲“碌碌無爲”。司令崔可夫被免職。恰好亞貝舍夫急需增援,就讓他和切烈潘諾夫率四百人的援助團來印度。

這一路也是非常艱難。先用僞裝成丹麥國籍的小型貨船,將軍火從巴倫支海的北德文斯克港運出,中轉到等在格陵蘭島和加拿大之間的GC國際的五艘萬噸輪上。裝滿後貨輪立即散開,懸掛中立國旗幟各自突圍。而他和主要軍官則搭乘潛艇,秘密跟在輪船後面。直到過了百慕大羣島才上輪船。最後繞道好望角進入印度洋。通過好望角時,他們還要全部改掛美國國旗,冒充美國向查戈斯羣島送物資的船隊(民國換到查戈斯羣島後,迭戈加西亞海空基地的建設物資全都是從美國購買),等過了查戈斯就再次換上英國和澳大利亞國旗。即使這樣。一路上也遭遇數艘中英軍艦和偵察機,要不是準備充分。船上用的都是南美和歐洲GC國際的船員,恐怕還到不了這裡。但就算這麼小心,還是有一艘船在通過馬達加斯加時,被英國南非艦隊追蹤,最後不得不僞裝成事故自沉。

“沉沒一艘,很糟糕。”崔可夫嘆口氣,拿出貼身收藏的清單交給亞貝舍夫。四艘萬噸輪總計裝了一百名優秀飛行員,三百名軍官和百名援印政治指導員,還有兩萬多噸拆散的軍火。其中有德國剛剛交付的BF109C戰鬥機30架,IL2攻擊機40架,48輛T34/57坦克,還有500門122毫米榴彈炮、200門76毫米高炮、3000門迫擊炮、二十萬個炮彈引信,五千支機槍、十萬支步槍和一千噸航空汽油。最重要的是,裡面有一套子彈小型生產線,加上GC國際從法國、墨西哥等地弄到一些各國淘汰的生產線,只要有原材料,就能基本滿足蘇印師的子彈消耗。

“真是太好了!有這些軍火和設備,我們解放印度,夾擊中國的速度能快很多。”亞貝舍夫看完清單,激動地不得了。其實他手裡的物資比這些多多了,光是從日本手裡購買的巨港汽油就多達數萬噸。最近還從英軍和印度各處搜刮到很多。但隨着中國大舉進軍印度,他越來越不安。要知道,規模不大並且只進行了短短三天的克孜勒奧爾達阻擊戰中,雙方加起來就消耗了兩千多噸彈藥和物資,要不是偷襲波卡羅,他這點儲備還不夠幾場中型戰役呢。

“兵工廠有沒有藏好,是在波卡羅嗎?”切烈潘諾夫最關心兵工廠建設,這關係到他們能支持多久。

“不是,那裡目標太明顯,只能製造次要的東西。”亞貝舍夫被打精明瞭,哪還敢把好不容易湊出兵工廠放在鋼城。那樣的話,要是遭轟炸,哭都來不及。所以他把波卡羅當成原材料基地,將兵工廠放在新德里東北的北方邦山區裡。那邊不僅是印共北方大本營,而且山高峽深巖洞衆多,是非常理想的隱蔽所。

聽他介紹完,崔可夫也放下心。商量一番後,決定立即由拉納迪維親自保護軍火運回北方邦,然後才詢問目前的局勢。

亞貝舍夫將情況詳細說了一遍,道:“從東面的西孟加拉,到西面的拉賈斯坦,因爲我們和尼赫魯行動迅速。已經基本控制,鐵路也保存完好。英軍目前還控制着我們南面的埃盧魯、那格浦爾、海德拉巴和納爾默達河南方的這些州(省)。日本人已經控制緬甸和東西孟加拉。中國和他的走狗暫時被我們包圍在朗布爾北方的比哈爾邦和印度東北地區。科孜洛夫同志已經率領四個師,還有尼赫魯的四個師,日軍兩個師,一起對他們進行圍剿。七小時前,戰鬥已經在戈羅多亞河打響,尼赫魯和日本人也將於後天清晨開始進攻比哈爾邦、錫爾傑爾和因帕爾地區。”

“中國人出動了多少部隊?有沒有滿洲虎坦克?”切烈潘諾夫和大家一樣,都是嘗過中國軍隊厲害的,尤其是至今還無法破解的滿洲虎裝甲師。要是它們出現在地勢平坦的印度平原。恐怕就是一場災難!

連崔可夫都豎起耳朵,實在是滿洲虎裝甲師的威名太盛,不僅英美多次提出要購買,連希特勒都要求蓋世太保儘快搞到滿洲虎的全部數據和資料。“走狗錢德拉有三個師,東北還有一個游擊隊師。從月初開始,每天約有100架運輸機來往迪格博伊和昆明之間。根據運輸量判斷,應該已經集結起兩個師。暫時只發現一些輕型偵察坦克和重炮。數量很少。”亞貝舍夫也害怕根本打不穿的滿洲虎裝甲師。還好滿洲虎太重,飛機根本沒法運輸。

聽說只有兩個師,坦克也很少,連崔可夫都放心不少。三家總計十個師,就算無法打敗,起碼能堵住吧?“日本人說。中國正在搶修密支那到迪格博伊的鐵路,明年年初可以完工。”亞貝舍夫手指密支那,言語憂憂:“所以我們必須在年底前趕走英國人,武裝起更多印度士兵,然後和日本攜手。進攻他們的大本營。”

“所以你準備先進攻埃盧魯,殲滅這裡的英國軍隊後。掉頭向西進攻那格浦爾和海德拉巴,形成對孟買的夾擊。”切烈潘諾夫想起他剛纔的介紹,又見到部隊在這裡集結,追問道。

“是的。”亞貝舍夫點點頭:“埃盧魯是英國在孟加拉灣的最後據點,不足兩萬士兵。只要打敗他們,那格浦爾和海德拉巴的東大門就會被我們踢開,然後部隊就能向西,配合尼赫魯的主力包圍孟買地區。”

切烈潘諾夫繼續問道:“亞貝舍夫同志,爲什麼不先打敗中國人呢?英國已經被德國拖住,無法向這裡徵兵,中國的威脅更大才對。”

亞貝舍夫當然知道誰威脅大,說實話,英印師的戰鬥力他還真看不上眼。但他也沒辦法,苦惱道:“切烈潘諾夫同志,我也希望先進攻中國人。但英國人已經開始大規模的破壞鐵路,還將南方所有城市可供補給的物資都運往孟買,他們想對我們實施飢餓戰術!我們的物資很少,又無法和國內聯繫,所以必須先確保有足夠大的補給根據地。而且你們不知道,尼赫魯安插在英國身邊的情報員已經探聽到,楊秋已經答應會盡快從波斯灣集團軍抽調更多軍隊加強孟買,其中很可能有滿洲虎坦克等先進武器。在海上,中國人還有一支強大的艦隊,如果不能儘快的奪取孟買,將英國人趕下海,我們就會遭中英的兩面夾擊。”

“那你就更不應該在埃盧魯浪費時間!”一直在看地圖沒說話的崔可夫突然提高聲音:“亞貝舍夫同志,你剛纔說埃盧魯還有兩萬英軍,打敗他們就可以打開通向南方的道路,對不對?但我有個問題,等你打敗兩萬英軍,再進攻那格浦爾和海德拉巴,一個個城市打過去,需要多少時間和物資,你想過沒有?”

“大約需要二十天,物資......。”

“不用算,我知道維持十個師需要多大的消耗!”崔可夫打斷後,嚴肅地分析道:“這裡不是我們的祖國,資源有限,工業基本沒有,決不能一個個城市的去攻打。別忘了!東北面還有快速增兵的中國人。而且日本的兵力太少,尼赫魯的士兵根本不值得相信,一旦等中國完成增兵,靠他們是根本擋不住!甚至孟加拉和緬甸也會提前丟掉!”

亞貝舍夫臉色有些僵,沒想到崔可夫一來,就全盤否決了他的進攻計劃。切烈潘諾夫見狀連忙緩和氣氛,放輕聲音:“崔可夫同志,你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但亞貝舍夫同志的工作很出色,是黨的忠臣軍官。”

崔可夫一愣,明白自己的語氣有些生硬,連忙搖手道歉:“亞貝舍夫同志,我向你道歉,是我太激動了。”亞貝舍夫知道,現在需要同舟共濟,而且崔可夫說的確實有道理,一個個城市去打,消耗太大。所以立刻撇開此事,問道:“崔可夫同志,你有什麼新意見嗎?”

“放棄強攻埃盧魯,只以少量部隊牽制。然後主力立即掉頭,不要管海德拉巴,直接進攻那格浦爾!那格浦爾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肯定有很多的補給和機場。我們得手後,可以將我帶來的BF109戰鬥機、IL2戰鬥機和飛行員留在這裡,將T34坦克也留下,擺出強攻孟買的態勢。這裡是印度的中心,英國人肯定會反攻!等他們被我們吸引過來,就用少將精銳部隊坐火車從北方繞道,快速穿過尼赫魯的防區,越過訥爾默達河直接進攻布爾漢布爾。

“只要奪取奪取布爾漢布爾,就可以打開孟買的全部大門!還能威脅海德拉巴和埃盧魯這些南方地區。我們控制孟加拉沿岸的海港後,就可以讓日本從巨港運來更多的石油和物資,將整個印度和緬甸戰場聯繫起來!”崔可夫手指一掃,在訥爾默達河的國大黨戰區內,畫出一條南下的直線!

“穿過盟友的戰區發動偷襲?”亞貝舍夫和切烈潘諾夫的目光同時亮了起來。關島海戰失敗的消息已經傳遍世界,日本的南北航道近乎切斷,駐紮在東南亞的數十萬日軍的補給日漸稀少。而此時如果他們能奪取孟加拉灣沿岸,就可以讓日本將東南亞的物資運到波卡羅鋼城,製造更多槍支彈藥,反而成爲蘇印軍和南洋日軍的補給中心!甚至可以要挾日本政府,將失去國內補給的南洋日軍交給自己指揮!三十萬日本士兵,要比百萬錫克士兵更有用!更重要的是,這個目標並非不可實現。印度有完善的鐵路網,有極其豐沛的資源,糧食也不缺,只要快速攻下孟買,靠一條橫跨無人山區的鐵路,就算中國軍隊再厲害也無法和百萬蘇日印聯軍對攻。

崔可夫的話激活了印度戰場,但卻不知道就在幾小時前,李宗仁比他更早,也用同樣的直線,選擇橫穿盟友的戰區......還直接將目標鎖定在他們最大的七寸上!

第461章 大國之路(四)第821章 合圍(5)第915章 劍指日本第204章 撬動了時代第535章 銀光閃閃第123章 上海灘的野心第705章 陳紹寬的難題第114章 成都光復(下)第312章 國家的抉擇第403章 塞瓦斯托波爾的故事(上)第1041章 攻克漢城(中)第584章 倒黴的民黨第507章 對決!這是宿命!(中)第579章 楊秋的心思第359章 楊度要土改第827章 合圍(完)第586章 南洋!南洋!(二)第716章 萌動(一)第399章 訪美第39章 準備換防第625章 簽了!第618章 精銳對老兵(二)第376章 爆炸(五)第205章 今天不是三月二十第931章 奇襲關島(上)第702章 瘋狂(四)第252章 北國龍牙(上)第576章 不同的朋友第768章 預置船和慕尼黑協議第167章 暗戰滇桂黔(一)第27章 八月十五殺韃子第636章 狂歡,做空美國!(五)第527章 血案!第457章 特派大員第249章 場外的失敗(下)第797章 戰波斯(七)第979章 火海(二)第862章 撒馬爾罕的火焰(上)第660章 連捅三刀(四)第438章 背叛(一)第457章 特派大員第809章 中亞大會戰(1)第663章 老少齊出第381章 給我轟回去第391章 見證第63章 首戰劉家廟第91章 改制第86章 惡毒的阻斷第510章 倒黴的田中第702章 瘋狂(四)第860章 法國完蛋第405章 塞瓦斯托波爾的故事(下)第279章 動手了?第453章 給日本一張第438章 背叛(一)第378章 在歐洲(上)第505章 國家的角逐(十五)第218章 鬆坡歸來第487章 中亞的風(六)第624章 白崇禧帶來的好消息第601章 南洋大暴動(八)第840章 忙碌的冬季第117章 詹天佑的笑聲第245章 落幕(九)第434章 目標還是北方!第929章 日本的反擊(完)第571章 再打小螃蟹第752章 希特勒的小算盤第177章 一戰定西南(七)第690章 軍國不歸路第593章 拉攏日本第888章 激戰暹粒第429章 戰西線!(十)第507章 對決!這是宿命!(中)第674章 沙特建國(六)第804章 一座油田?!第90章 總司令第985章 彷徨和決心第400章 骨牌開始變化第929章 日本的反擊(完)第965章 死局!第666章 美國帶來的變局第16章 秉文的暗示第1057章 變局開始第961章 摧毀塔蘭託!第361章 棉紡換生絲第315章 狂躁(下)第970章 威克島(完)第1058章 改造暹羅計劃第497章 國家的角逐(七)第702章 瘋狂(四)第15章 悄然開始的變化第812章 中亞大會戰(4)第613章 盜寶引發的後果第904章 避不開了第818章 合圍(2)第854章 世界之潮第356章 用人第517章 英國妥協第305章 蓋州,我的命!(一)
第461章 大國之路(四)第821章 合圍(5)第915章 劍指日本第204章 撬動了時代第535章 銀光閃閃第123章 上海灘的野心第705章 陳紹寬的難題第114章 成都光復(下)第312章 國家的抉擇第403章 塞瓦斯托波爾的故事(上)第1041章 攻克漢城(中)第584章 倒黴的民黨第507章 對決!這是宿命!(中)第579章 楊秋的心思第359章 楊度要土改第827章 合圍(完)第586章 南洋!南洋!(二)第716章 萌動(一)第399章 訪美第39章 準備換防第625章 簽了!第618章 精銳對老兵(二)第376章 爆炸(五)第205章 今天不是三月二十第931章 奇襲關島(上)第702章 瘋狂(四)第252章 北國龍牙(上)第576章 不同的朋友第768章 預置船和慕尼黑協議第167章 暗戰滇桂黔(一)第27章 八月十五殺韃子第636章 狂歡,做空美國!(五)第527章 血案!第457章 特派大員第249章 場外的失敗(下)第797章 戰波斯(七)第979章 火海(二)第862章 撒馬爾罕的火焰(上)第660章 連捅三刀(四)第438章 背叛(一)第457章 特派大員第809章 中亞大會戰(1)第663章 老少齊出第381章 給我轟回去第391章 見證第63章 首戰劉家廟第91章 改制第86章 惡毒的阻斷第510章 倒黴的田中第702章 瘋狂(四)第860章 法國完蛋第405章 塞瓦斯托波爾的故事(下)第279章 動手了?第453章 給日本一張第438章 背叛(一)第378章 在歐洲(上)第505章 國家的角逐(十五)第218章 鬆坡歸來第487章 中亞的風(六)第624章 白崇禧帶來的好消息第601章 南洋大暴動(八)第840章 忙碌的冬季第117章 詹天佑的笑聲第245章 落幕(九)第434章 目標還是北方!第929章 日本的反擊(完)第571章 再打小螃蟹第752章 希特勒的小算盤第177章 一戰定西南(七)第690章 軍國不歸路第593章 拉攏日本第888章 激戰暹粒第429章 戰西線!(十)第507章 對決!這是宿命!(中)第674章 沙特建國(六)第804章 一座油田?!第90章 總司令第985章 彷徨和決心第400章 骨牌開始變化第929章 日本的反擊(完)第965章 死局!第666章 美國帶來的變局第16章 秉文的暗示第1057章 變局開始第961章 摧毀塔蘭託!第361章 棉紡換生絲第315章 狂躁(下)第970章 威克島(完)第1058章 改造暹羅計劃第497章 國家的角逐(七)第702章 瘋狂(四)第15章 悄然開始的變化第812章 中亞大會戰(4)第613章 盜寶引發的後果第904章 避不開了第818章 合圍(2)第854章 世界之潮第356章 用人第517章 英國妥協第305章 蓋州,我的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