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八章 隴山古道

將士們赤裸上身在陽光下訓練,汗流浹背,主要是訓練耐旱能力,西北不比江南,日照時間長,空氣乾燥,風沙也較大,進行適應性訓練,以免水土不服,造成非常規減員。

劉靖帶着義從營進入野狼谷和義從神箭曲、義從重甲曲合練了一個星期,效果比想象的要好得多,將士們的戰術素養有了質的提高,劉靖有了一些信心。

五月底。

“大人,江陵來信了,涼州馬商在拋售馬匹,比市價低了二成,都被我們七成價買下來了,末將認爲韓遂快要叛亂了。”孫嵩興沖沖的跑進帳來,這也不怪,一件盼望已久的大事,真的來了,人自然會有些激動。

隨着戰爭的消耗,馬價會暴漲!

沙盤做好了,涼州境內的山脈、河流、城鎮、橋樑,一目瞭然,標有名字。

長安到蕭關有一條寬闊的馳道:回中道,直達蕭關;蕭關到靈州有條蕭關古道!

隴山(現六盤山)有北、中、南三條通道(沒有去過,又不好意思問這些常識知識,只能旁敲側擊):北面是瓦亭道,中間是雞頭道,南面是隴坻道。

“賓碩,隴西你去過,你給大家講講這三條通道?”孫賓碩給劉靖說過,他在隴西郡躲藏了二年,瞭解那裡的風土人情和地形。

“末將遵令!南面的隴坻道在先秦就已鑿通,從長安沿寬闊的馳道直達汧水(千水),沿回中道經番須口(華亭馬峽)、沿番須道,經過隴關(大震關),翻越隴山;隴關要塞險峻,有一夫當關,萬戶莫開之險!東西兩座城門,西門還建有翁城,長年有兩屯士卒把守,戰時關內可容納一部人馬。”孫嵩停下來,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看見蔡瑁、鄭秋生、鄭訊、張昭、張紘和顧雍等人聚精會神的聽着,清了一下嗓子繼續說道。

“中間的雞頭道從長安、咸陽、沿涇水馳道西行,經漆縣(彬縣)、臨涇、烏氏(平涼)、雞頭山(崆峒山)東峽、沿雞頭古道(笄頭道)穿隴山入隴西。”

“孫大人,這條道是否有官軍把守?”顧雍問道,正是劉靖想問的問題。

“問得好!”

“建武八年(公元三十二年),光武帝派大將來歙率二千大軍,自隴坻道,襲佔隴關,過隴山,攻佔了略陽(今秦安東北)。隗囂聞訊急遣大將王元奪回隴關,堵住了隴坻道;又令大將王孟用山石、樹木堵塞了雞頭道;大將牛邯堅守瓦亭(今西吉縣將臺堡),隗囂親自帶領大軍圍攻略陽,斬山築堤,積水淹城,來歙與將士固城堅守,自春至秋,連月不下。後光武帝率十萬大軍御駕親征,攻破王孟扼守的雞頭道,沿瓦亭川道南下,一舉剿滅了隗囂!雞頭山雞頭高聳,如雄雞報曉之狀,北面絕壁下有一條羊腸小道,綿延百里,這就是雞頭道,兩旁山峰險峻,林木參天,荊棘、雜草叢生,茫茫森林中鹿鳴鳥叫,猛獸出沒,夾石懸空!朝廷在此設有雞頭關城,有東西兩門,常年有兩屯官軍駐守。”

孫嵩引經索典,衆人一臉佩服,怪不得他歷史上能出任兗州刺史,文才武略不同凡響。

待在一起的時間越長,你越瞭解這個人。

“北面的瓦亭道沿蕭關古道北上至瓦亭,然後到隴山下,再沿絡盤鳥道(六盤鳥道)翻越隴山,西至好水莊(隆德);絡盤鳥道山路迴旋曲折、崎嶇,行路艱難,折轉六個彎;山頂設置有絡盤關寨(六盤關),關城呈回字型,有東西兩門,長年有兩屯官軍把守,易守難攻,隸屬蕭關都尉。”

絡盤鳥道大概就是當年紅軍翻閱六盤山走過的道路!

時值仲秋,天高雲淡,紅軍剛剛取得了青石嘴對敵戰鬥的勝利,偉人毛主席意氣風發地登上了六盤山,望着晴空下隨風飄揚的紅旗,目窮千里,心潮澎湃,激情滿懷,寫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篇《清平樂·六盤山》:“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孫大人,史書記載,光武帝沿瓦亭川道南下,平定隗囂!請問孫大人,是否隴西還有個瓦亭?”魏延一臉好奇的問道。

衆人看着一臉稚嫩的魏延,一臉驚奇。

他們太不瞭解魏文長了!

“文長問得對,在隴水上游東岸真的還有座瓦亭,扼守瓦亭川(高離川、葫蘆水)。”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

六月上。

洛陽,德陽殿。

文武百官分列左右,垂着頭,天子劉宏在金鑾殿上來回走動,手拿一份八百里求急的奏報晃動,暴跳如雷。

“張愛卿不是說涼州叛逆已經剿滅、銷聲匿跡了嗎?怎麼一晃又出了十萬餘叛逆?還出個叛逆王國,真令朕失望!免去張愛卿太尉之職,回家養老吧!”

涼州刺史耿鄙八百里急報:金城人韓遂糾集羌人,起兵六萬圍攻隴西郡治狄道;漢陽郡豪強王國自稱“合衆將軍”,聚集羌人起兵五萬圍攻平襄和豫道。

“老臣辜負聖恩,甘願受罰!”張溫面色平靜,這一天總會來的!去年就奏報皇上,請求徵兵四萬,錢糧十億,趁勢剿滅涼州叛逆餘孽,但皇上以國庫空虛爲由,遲遲不增兵,錯過了平息叛亂的大好時機,讓叛逆死灰復燃!真的來了,自己還感到有些釋然,心放了下來,步履輕盈地走出了大殿。

“各位愛卿,如何應對?”劉宏發泄一番,鬱悶減輕不少,叛逆來勢兇猛,不能等待。

“啓奏皇上,請皇上下旨,命令鎮南將軍領兵西出涼州平叛。”大將軍何進出列奏道。

“何愛卿提醒得對,朕怎麼把劉愛卿忘了?快快傳旨:拜鎮南將軍劉靖爲徵西將軍,持節鉞,統帥涼州和三輔所有人馬,儘快平息叛亂。”

“傳旨:撥軍費十億。”

遷司徒崔烈爲太尉、司空許相爲司徒、光祿勳丁宮爲司空、袁滂爲光祿勳。

--------

“大人,八百里急報!隴西郡太守李相如打開狄道城門投降了!韓遂率所部人馬繼續向北進軍。”長史孫嵩面色憂鬱。

郴縣離涼州三千多裡,沒有一個半月休想到達,先穩住陣腳再說!劉靖只有放棄城池,收縮戰線,底線是守住隴關、雞頭關和蕭關。

破虜將軍董卓有二萬部下,現駐守靈州邊關,防備鮮卑人。漢陽太守傅燮、都尉徐榮有五千郡兵,現駐守冀城;涼州刺史耿鄙、司馬馬騰率一萬五千郡兵駐守隴縣、略陽、望垣、臨渭;屯騎校尉皇甫鴻率一萬北軍駐守高平、朝那和蕭關,蕩寇將軍周慎、步兵校尉段毅率一萬五千北軍駐守長安;扶風都尉鮑鴻率五千軍隊駐守三輔皇陵,虎牙都尉辛曾率一萬軍隊駐守長安。

南部都尉華雄率五千邊軍駐守臨洮,西部都尉麴義率二千殘軍駐守豫道。

涼州和三輔地區現有八萬七千多官軍,加上劉靖帶去的三萬荊州軍,人數和叛逆差不多!

但情況會越來越糟!

史書記載:耿鄙爲增功,冒險率領涼州軍馬前往平襄城圍剿王國,行進途中,涼州別駕黃攸和司馬馬騰突然反叛,率領叛軍殺害了治中程球和太守耿鄙,率部加入了反叛的隊伍。傅燮死守冀城,後城破戰死!一進一出,叛逆比劉靖多了三、四萬人!

劉靖看能不能避免耿鄙被殺?

願望是好的!但黃攸和馬騰遲早會叛變的,讓他們早跳出來,一舉殺掉,斬草除根!

救下漢陽太守傅燮、傅南榮!他出身北地靈州望族,作爲護軍司馬追隨皇甫嵩平息黃巾起義後,任命爲北地都尉;後遷爲議郎,但太過耿直,今年初,受趙忠等人挨擠,派到漢陽郡(今甘肅甘谷縣)當太守。史書記載他爲官清廉,正直能幹,深得當地百姓和羌胡的敬愛,就是遭遇這次叛亂戰死於冀城,被諡爲壯節侯,

“傳令破虜將軍親率一萬騎兵趕往隴縣,如耿刺史不在,奉本將軍命令接管隴縣,派人前往渭水接應傅太守,一同堅守隴縣城。”

不能說明黃攸和馬騰是叛逆(沒有證據)!董卓奉命接管隴縣,避免黃攸和馬騰乘機佔領隴縣。

董卓縱橫涼州十幾年,黃攸、馬騰遠不是他的對手!

“傳令步兵校尉(段毅)親率本部人馬趕往隴關、雞頭關,堅守隴坻道和雞頭道。只准難民和商人進關,嚴禁出關!”

“傳令南部都尉(華雄)、西部都尉(麴義)率部進入隴縣。”

“傳令漢陽郡太守傅南榮率部撤退到隴縣,會合刺史耿頌明(耿鄙)守住隴縣,與隴縣共存亡!密令:如刺史耿頌明不在,太守傅南榮接管隴縣,破虜將軍、西部都尉和南部都尉受其統轄。”

“傳令涼州刺史(耿鄙)放棄略陽、望垣和臨渭,全力守住隴縣,不得出戰!”

“傳令屯騎校尉(皇甫鴻)率部駐守高平、朝那、絡盤關(六盤關)、蕭關,只准難民和商人進關,嚴禁出關!”

“傳令虎牙都尉(辛曾)率部駐守大散關。”

先守住涼州郡治隴縣這個反攻的橋頭堡。

隴關、雞頭關、絡盤關、蕭關和大散關是涼州通往三輔的必經之道,只要能守住三輔,劉宏就不會暴跳如雷。

命令蔡瑁率部趕往澧縣和黃忠、王國匯合,啓程前往長安。

孫嵩率鎮南將軍府、特種斥候營先行趕往長安,組建徵西將軍府,爲大軍到達作好前期準備。

屯田營轉爲飛豹中營,重點駐守酃城和郴縣。

水師別部司馬張允全權負責桂陽軍事,張昭、和鄭訊負責大軍所需的輜重和屯田大事。

水師的第三艘樓船已建成,命名爲郴江號;正在打造第四艘樓船!現在有三艘大艦、二十多首小艦守衛耒水和郴江,桂陽郡東西北三面有了屏障。

張允駐守酃城。 wωw¸ ttκá n¸ C ○

“年良,要是長沙郡出現叛亂,你如何應對?”

“回稟大人,末將立馬帶兵會合長沙都尉程大人,平息叛亂。”張允不假思索。

“錯!桂陽郡的主力都已出征,剩下的屯田士卒守城還可以,出城作戰恐勉爲其難,到時就以這個理由推遲!一旦長沙郡真的出現叛亂,你立馬派出樓船封鎖耒水和湘江,阻止叛逆南竄!”

“末將明白了!”

“到時有事情不好處理,就派人詢問右主薄張子布!”

“末將遵令!”

張允剛滿二十三歲,不夠成熟!有張昭和鄭訊在郴縣,家裡暫時無憂。

各地糧價暴漲!

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六章 討伐曹操(六)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四章 揚長避短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八章 勢鈞力敵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一章 江夏郡趙慈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九章 益州叛亂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一章 辭職第一零九章 攻佔玉山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章 西園軍營第五十三章 又遇刺殺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章 典韋的師傅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八章 茶餘飯後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六章 重返故地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十一章 硝煙又起第一一三章 收復樂浪郡(中)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章 英雄救美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章 春和景明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三章 陰魂不散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九章 豪賭第一百八十八章 雲中危急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一章 劉氏宗室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二章 春花秋月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九章 剷除中常侍(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九章 情況危急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五章 小河莊之戰第三卷 英雄輩出 一百五十七章 過年(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五章 劉辨同意遷都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二章 人才打包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一章 火車出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章 又見典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一章 陰謀敗露第一百八十八章 雲中危急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二章 捷足先登第一百七十五章 休養生息(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章 成績不夠理想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三章 小試身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七章 魚死網破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六章 潞縣失陷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四章 機會閃現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甫鴻和段毅走了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四章 神奇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章 一觸即潰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一章 洛陽武庫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七章 休慼與共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九章 志在必得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六章 接應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六章 白忙了一陣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五十三章 桂平被殺第五十三章 又遇刺殺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六章 處心積慮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三章 出其不意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一章 改變策略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九章 佔領廣牧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八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七九章 紙上談兵第二百一十章 歸於平靜第二百二十四章 黃裡阻擊戰(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六章 放棄盧龍塞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一章 江夏郡趙慈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四章 沒有白跑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三章 張允來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恢復西域長史府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三章 鷸蚌相爭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三章 鷸蚌相爭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四章 改變策略第八三章 遷都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九章 一鼓作氣第八一章 幽州戰場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七章 收復了美稷第一零九章 攻佔玉山國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六章 天眼失蹤了第一百十三章 製作火藥(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五章 收復元氏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章 柳暗花明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零七章 大勢所迫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彧獻計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三章 回馬槍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六章 重返故地第一百八十五章 弘農侯劉協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六章 接應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五章收網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九章 封鎖河岸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五章 獨當一面第二百零二章 收復盧龍塞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一章 江夏郡趙慈第四卷 新三國 一百四十八章 迫不得已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四章 第三天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章 收復交州(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公孫瓚襲營成功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四章 火星碰地球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七章 龍脊第五十三章 又遇刺殺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六章 想出趟遠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章 報復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六章 過年(一)第五十三章 又遇刺殺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上當
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六章 討伐曹操(六)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四章 揚長避短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八章 勢鈞力敵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一章 江夏郡趙慈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九章 益州叛亂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一章 辭職第一零九章 攻佔玉山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章 西園軍營第五十三章 又遇刺殺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五章 典韋的師傅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九十八章 茶餘飯後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六章 重返故地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十一章 硝煙又起第一一三章 收復樂浪郡(中)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章 英雄救美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章 春和景明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三章 陰魂不散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九章 豪賭第一百八十八章 雲中危急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一章 劉氏宗室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六十二章 春花秋月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三十九章 剷除中常侍(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九章 情況危急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三十五章 小河莊之戰第三卷 英雄輩出 一百五十七章 過年(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五十五章 劉辨同意遷都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二十二章 人才打包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一章 火車出軌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四章 又見典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一章 陰謀敗露第一百八十八章 雲中危急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二章 捷足先登第一百七十五章 休養生息(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章 成績不夠理想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三章 小試身手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五十七章 魚死網破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六章 潞縣失陷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四章 機會閃現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甫鴻和段毅走了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四十四章 神奇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章 一觸即潰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七十一章 洛陽武庫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七章 休慼與共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九章 志在必得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六章 接應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六章 白忙了一陣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五十三章 桂平被殺第五十三章 又遇刺殺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六章 處心積慮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三章 出其不意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一章 改變策略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九章 佔領廣牧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四十八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七九章 紙上談兵第二百一十章 歸於平靜第二百二十四章 黃裡阻擊戰(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六十六章 放棄盧龍塞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一章 江夏郡趙慈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四章 沒有白跑第四卷 新三國 第二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三十三章 張允來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恢復西域長史府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三章 鷸蚌相爭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二十三章 鷸蚌相爭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八十四章 改變策略第八三章 遷都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十九章 一鼓作氣第八一章 幽州戰場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三十七章 收復了美稷第一零九章 攻佔玉山國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十六章 天眼失蹤了第一百十三章 製作火藥(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零五章 收復元氏城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四十章 柳暗花明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零七章 大勢所迫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彧獻計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三章 回馬槍第四卷 新三國 第九十六章 重返故地第一百八十五章 弘農侯劉協第四卷 新三國 第六十六章 接應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五章收網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十九章 封鎖河岸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一十五章 獨當一面第二百零二章 收復盧龍塞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四十一章 江夏郡趙慈第四卷 新三國 一百四十八章 迫不得已第一卷 虎嘯山谷 第四章 第三天第四卷 新三國 第十章 收復交州(二)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公孫瓚襲營成功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一十四章 火星碰地球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七章 龍脊第五十三章 又遇刺殺第二卷 嶄露頭角 第三十六章 想出趟遠門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七章 報復第三卷 英雄輩出 第一百五十六章 過年(一)第五十三章 又遇刺殺第四卷 新三國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