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剛正不阿(二)

正如姬衍說的,貪官是殺不完的。

大明朝立國之初,朱元璋對於貪官的態度基本上就是見一個殺一個,可短短的幾十年、幾百年,明朝的中後期就形成了貪墨橫行的官場。

更是有不少頂風作案的鉅貪、重貪。

姬衍的這個系統只能查詢忠誠度,並不能查詢他們的人品。

這就很考驗姬衍的觀察了,因此姬衍放低了要求:你們貪可以,但別貪多。你們貪可以,但得做事兒。

把貪污限制在一個度,這就是姬衍的辦法。

可惜啊,這個度就要被這個愣頭青海瑞給揭開來公佈於世了。

想起海瑞和歐陽一敬這兩個人,姬衍就感到頭疼。

他也不是剛穿越來的傻白甜了,得了本中華通史之後,基本上已經翻閱七八遍了,不說了如指掌每個人都清楚,但基本掌握還是能說出來的。

海瑞和歐陽一敬,大明朝的言官。

海瑞不用說,恐怕有點歷史功底的人都知道他幹了什麼事兒:上書罵皇帝。

歐陽一敬雖然沒有海瑞那麼出名,但他在後世也有一個響噹噹的名號:罵神。

總的來說,他們倆人相當於弱化般的魏徵,比起魏徵差的太遠。

但很無奈,這倆都是驢脾氣,怎麼拉都拉不回來。要是自己不好好處理郭圖的事情,第二天海瑞就能給自己寫一本《直言天下第一事疏》,也就是傳說中的治安疏。

要是處理了吧,誰來接任戶部尚書?

等等...諸葛亮?

姬衍突然眼前一亮,想到了一個不錯的人選,但隨後又被他否決了。

戶部尚書的位置做政治鬥爭不錯,但給諸葛亮就有些大材小用了。

姬衍給諸葛亮的目標定的是執掌一方,軍政大權具在手。這樣才能把諸葛亮的屬性發揮的最大化。

諸葛亮,這個三項屬性破97的人才,是姬衍目前唯一一個全能型人才。

正所謂,好鋼用在刀刃上,姬衍現在就是在磨練諸葛亮,不超過三年,諸葛亮必然是國之重臣,大燕柱石。

“傳令給吳用,想辦法攔下這個海瑞,別讓寡人看見他。”姬衍嘆了口氣,接着開口,“但也不要趕他走,給個閒官讓他老老實實現在薊城待上一會兒。”

“諾。”

魏忠賢拱了拱手,下去擬召與傳訊了。

“王上,御史大夫魏徵求見。”

魏忠賢離開大約三炷香的時辰後,替補的小太監前來稟報姬衍。

“魏徵?”

姬衍愣了一下,心裡突然涌出一個不詳的預感:媽的,這個田舍翁又想幹啥?

“宣。”

姬衍嘆了口氣,還是把這個能氣死人的魏徵宣了上來,不料魏徵這次並不是一個人來,還帶了個身着縣令官袍的男子。

姬衍心中那股不詳的預感越來越重了。

“臣御史大夫魏徵,拜見王上!”

“臣漁陽候補縣令海瑞,拜見王上!”

聽到了這個名字,姬衍頓時就感到一陣頭疼:媽的,你怎麼直接把這個海瑞給寡人領到這兒來了!

“免禮,平身。”

姬衍咬牙切齒地開口道,在心中默默道:“查詢此人屬性。”

“叮......正在查詢中,請稍後。”

“叮......查詢完畢,海瑞——武力值58,統御值39,謀略值81,內政值88,魅力值81,忠誠度等級爲+3。”

“海瑞,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

萬曆十五年,海瑞病死於南京官邸。獲贈太子太保,諡號忠介。海瑞死後,關於他的傳說故事,民間廣爲流傳。”

“海愛卿、魏愛卿,此番前來所爲何事?”都不用想,姬衍就知道他們一定是爲了郭圖之事而來。

“臣此番前來,是爲燕國江山社稷而來!”海瑞低聲沉氣道,雖然是低聲沉氣,但言語之中卻有一種很大的震懾力:“戶部尚書郭圖,貪贓枉法、公器私用、肆意搜刮民脂民膏,臣請王上,立斬之!”

姬衍也不說話,只是擡頭望向海瑞,而海瑞也擡頭,與姬衍對視。

“大膽!”

一旁的小太監立馬罵道:“你個小小的縣令,也敢與王上對視?!”

“退下。”

姬衍低聲開口道。

“聽見沒有,王上讓你退下!”小太監立馬罵道。

“寡人是說你。”姬衍的目光從海瑞那裡轉移,對着小太監開口道。

小太監訕訕退下,姬衍繼續看着海瑞,開口道:“有何證據?”

“有漁陽百姓三千人聯名在此!”海瑞從懷中掏出一物,拱手道。

“呈上來。”

另一名小太監聰明多了,立馬上前將血書接了過來,遞給了姬衍。

姬衍只是粗略的掃了一眼,確定了海瑞之言的準確性後,緩緩開口道:“這些罪名,可不值死罪。”

“王上,官吏爲國之根本,若是官吏都做不到以身作則,又如何能教化百姓!”海瑞接着開口,魏徵在一旁看着:彷彿魏徵只是來看戲一般。

“臣懇請王上,殺郭圖,正燕法!”海瑞接着開口,高聲道。

“稟王上,龐閣老、郭尚書與一名黃金臺士子求見。”

“宣,寡人倒要看看,今天到底誰有理。”姬衍笑了笑,是他吩咐太監去通知這一系的人。

“臣內閣大學士龐統,拜見王上!”

“臣戶部尚書郭圖,拜見王上!”

“草民陳羣,拜見王上!”

“免禮,平身。”

姬衍擺了擺手,索性把手揣進衣袖裡,開口樂道:“郭愛卿,殿下的這個海瑞海愛卿是來彈劾你的,跟寡人解釋一下吧。”

“稟王上,根本就是誹謗,無稽之談,臣擔....”

郭圖的話姬衍一句也沒聽見,他在心中默默開口道:“查詢陳羣屬性。”

“叮......正在查詢中,請稍後。”

“叮......查詢完畢,陳羣——武力值61,統御值77,謀略值94,內政值93,魅力值78,忠誠度等級爲+2。”

“陳羣,字長文。潁川許昌人。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晉南北朝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創始人。東漢太丘長陳寔之孫、大鴻臚陳紀之子。

陳羣歷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竭忠盡職,爲曹魏政權的禮制及其政治制度的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陳羣撰有文集五卷,今已佚失。其餘見於《全三國文》。”

陳羣呀,曹魏重臣...怎麼來燕國了?

四更完畢。

第二百七十三章 桓平六年春(上)第四百零五章 西楚霸王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不投降第五十九章 代國危機第三百一十二章 攻防第四百五十三章 細柳營第二百二十三章 撥亂反正(一)第三十三章 代燕漁陽之戰(八)第二百二十一章 遼東之戰(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王彥章敗退第九十五章 恆山之戰(四)第一百六十章 破縈第三百一十七章 突圍第七十六章 蘇秦使趙第一百二十八章 薊城商議第三百三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二十八章 八百里三晉歸燕第一百七十一章 盡數誅殺第三百零三章 韓軍潰敗第二百七十三章 桓平六年春(上)第三百二十章 以一敵六第三百二十七章 韋睿歸降第三十六章 鬼谷傳人第八十八章 立後(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不過李第三百零九章 進擊的項燕(三)第二百一十章 肅慎鐵騎第一百七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二十二章 趙家有女最終章 諸侯畢,四海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薩爾滸之戰(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鹹魚翻身第一百九十章 姬衍的顧慮第三百九十章 聖公陳勝第二百零五章 遼東戰役(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共赴國難第九十六章 恆山之戰(五)第一百三十一章 圍剿梁山(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赳赳老秦第九十七章 恆山之戰(六)第一百三十五章 濟南才女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破高城第四百一十七章 項羽戰存孝(上)第六十一章 一統山戎第三百七十二章 雲中伏擊戰第二十七章 代燕漁陽之戰(二)第二十三章 槍神童淵第三百一十二章 攻防第四十二章 尊王攘夷第一百一十六章 絕命回馬槍第二百零四章 遼東戰役(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牽扯甚廣第一百三十一章 圍剿梁山(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進攻邯鄲(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唐楚之戰(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邯鄲之戰(五)第三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二百二十一章 遼東之戰(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線決戰(五)第九章 策反第三百四十四章 招降第二百八十四章 憑什麼?第二章 奸相第二百七十二章 草原格局第四百三十九章 唐軍敗,世民逃第十九章 改革(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秦相張儀第二百六十二章 伐金(五)第四十二章 尊王攘夷第三十章 代燕漁陽之戰(五)第三十三章 代燕漁陽之戰(八)最終章 諸侯畢,四海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刺殺第三百七十章 自焚第六十四章 發兵討夷第四百二十章 簡單粗暴的李元霸第五十八章 抽獎第三百八十章 我和岳飛五五開第二百一十二章 肅慎高層的決定第三百四十六章 初戰第六十六章 趙使觸龍第六十一章 一統山戎第二百七十五章 必以羋八子爲質第二百六十一章 伐金(四)第九十四章 恆山之戰(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八百里加急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上將軍王翦第六章 漁陽君第四百五十章 大唐無人第二十一章 窮途末路第六十八章 韓信與蕭何第二百七十九章 邯鄲之戰(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方國攻略第四百四十七章 猶豫第四百零一章 劉皇叔第四百五十四章 許負第四百一十九章 對峙第七十一章 慶功宴第二百九十四章 全力以赴第一百四十八章 中原大戰(四)
第二百七十三章 桓平六年春(上)第四百零五章 西楚霸王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不投降第五十九章 代國危機第三百一十二章 攻防第四百五十三章 細柳營第二百二十三章 撥亂反正(一)第三十三章 代燕漁陽之戰(八)第二百二十一章 遼東之戰(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王彥章敗退第九十五章 恆山之戰(四)第一百六十章 破縈第三百一十七章 突圍第七十六章 蘇秦使趙第一百二十八章 薊城商議第三百三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二十八章 八百里三晉歸燕第一百七十一章 盡數誅殺第三百零三章 韓軍潰敗第二百七十三章 桓平六年春(上)第三百二十章 以一敵六第三百二十七章 韋睿歸降第三十六章 鬼谷傳人第八十八章 立後(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不過李第三百零九章 進擊的項燕(三)第二百一十章 肅慎鐵騎第一百七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二十二章 趙家有女最終章 諸侯畢,四海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薩爾滸之戰(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鹹魚翻身第一百九十章 姬衍的顧慮第三百九十章 聖公陳勝第二百零五章 遼東戰役(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共赴國難第九十六章 恆山之戰(五)第一百三十一章 圍剿梁山(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赳赳老秦第九十七章 恆山之戰(六)第一百三十五章 濟南才女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破高城第四百一十七章 項羽戰存孝(上)第六十一章 一統山戎第三百七十二章 雲中伏擊戰第二十七章 代燕漁陽之戰(二)第二十三章 槍神童淵第三百一十二章 攻防第四十二章 尊王攘夷第一百一十六章 絕命回馬槍第二百零四章 遼東戰役(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牽扯甚廣第一百三十一章 圍剿梁山(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進攻邯鄲(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唐楚之戰(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邯鄲之戰(五)第三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二百二十一章 遼東之戰(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線決戰(五)第九章 策反第三百四十四章 招降第二百八十四章 憑什麼?第二章 奸相第二百七十二章 草原格局第四百三十九章 唐軍敗,世民逃第十九章 改革(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秦相張儀第二百六十二章 伐金(五)第四十二章 尊王攘夷第三十章 代燕漁陽之戰(五)第三十三章 代燕漁陽之戰(八)最終章 諸侯畢,四海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刺殺第三百七十章 自焚第六十四章 發兵討夷第四百二十章 簡單粗暴的李元霸第五十八章 抽獎第三百八十章 我和岳飛五五開第二百一十二章 肅慎高層的決定第三百四十六章 初戰第六十六章 趙使觸龍第六十一章 一統山戎第二百七十五章 必以羋八子爲質第二百六十一章 伐金(四)第九十四章 恆山之戰(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八百里加急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上將軍王翦第六章 漁陽君第四百五十章 大唐無人第二十一章 窮途末路第六十八章 韓信與蕭何第二百七十九章 邯鄲之戰(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方國攻略第四百四十七章 猶豫第四百零一章 劉皇叔第四百五十四章 許負第四百一十九章 對峙第七十一章 慶功宴第二百九十四章 全力以赴第一百四十八章 中原大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