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臨咸陽(一)

秦國的都城咸陽,在豐鎬之地西北約四十里處,位於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亙北,山水俱陽。

東有函谷、西有雍城,此乃天下一等城池。這也是衛青、霍去病以及呂布三人本次戰爭的目標。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下咸陽,滅亡秦國!

衛青、霍去病、呂布率軍二十萬,浩浩蕩蕩越過了草原,進攻義渠。

“殺!”

衛青暴喝一聲,二十萬秦軍鋪天蓋地一般朝着義渠攻去,義渠縣內的義渠騎兵紛紛上馬,想要與燕國騎兵爭雄。

秦國在義渠實施的是義渠人治義渠人,並沒有秦軍駐兵在這裡,因此義渠人並不知道燕軍的強大。

等三千義渠騎兵集結完畢殺出去時,他們就後悔了...媽的,外面竟然有二十萬燕軍騎兵?

義渠人當時就後悔了,但現在也不晚。

弱肉強食乃是草原上的規矩,義渠人也是草原民族,自然知道這個規矩。

“義渠願降!義渠願降!饒命,饒命!”

義渠王毫不猶豫,在戰死三十餘名騎兵,戰鬥不到兩分鐘後,果斷開口喊道。

“停!”

衛青聽到義渠王的叫喊後,連忙下令停止進攻。但前面的進攻可不是說停就停的。於是,義渠在付出的四百多具屍體的情況下,戰鬥停止了。

義渠王卑微無比,伏在衛青面前,恭恭敬敬地開口喊道:“義渠願臣服大燕,永爲大燕屬臣!”

義渠王並沒有覺得有絲毫不妥,因爲他們之前就是這樣屈服於秦國的。

誰的拳頭,誰就是主人。

骨氣這個東西沒有用,尊嚴這個東西沒有用。

能讓一個民族延綿的流傳下去,就得這樣卑微的不要臉。

義渠不比當年,可受不得一絲一毫的打擊。因此,當代義渠王是格外的謹慎。義渠可不能毀在他的手裡。

“我且問你,此地可是秦國義渠縣?”衛青望了望地圖,用着不太熟練的秦腔開口道。

沒辦法,義渠王可不懂雅言。

“稟將軍,這裡是大燕的義渠縣,並不是秦國的義渠縣。”義渠王糾正着衛青的話語,毫不在意其他看法。

“很好,很識相。”

衛青還沒說什麼,一旁的霍去病倒是很滿意,不由自主的開口道:“似你這副狀態,只要老老實實的跟我上書,一個徹侯之位是免不了。”

“我大燕對真心歸順的異族可是好的很。”衛青也有些同意霍去病的話語,開口道,“無論是鮮卑、契丹、肅慎還是朝鮮、匈奴,可都過的好的很呢!”

因爲他們最初與燕國作對,所以領導層次的人都被殺了,剩下的順從派、投降派成了領導。

這也算是待遇好的很吧?

“小王叩謝聖王大恩!”

義渠王連忙朝着北方猛的磕頭,表達對姬衍的敬仰之情。

“好了,帶上你的將士,給我軍領路。”衛青將義渠王叫了起來,呵斥道,“我軍的目標是咸陽,帶着我們進攻秦國,本將保你一個徹侯之位。”

義渠王表面上一直都是一副“是是是”的表現,但內心卻是另一副樣子。

“哼哼,也不知道這個大燕國的實力怎麼樣。”義渠王在心中恐懼萬分,“不過騎兵有這麼多,應該不會太弱...只希望不要他來進攻秦國後被吊打,連累我義渠一同被秦國針對啊。”

義渠王並不知道中原的消息,他之所以可以說出燕國的名號,完全是因爲一次與秦國商人交易的時候,無意間從商人口中中聽到了秦國與燕國開戰的消息。

因此他纔會猜測這支軍隊是燕國的軍隊。而他向北方叩首,完全是因爲騎兵從北方而來。

義渠王完全帶這種賭博心態來進行戰鬥,不過他卻沒得選。

選秦國是當場死亡,選燕國是有機率翻盤。

這種情況傻子都知道怎麼選。

而義渠王現在沒得選,只能跟隨燕國一同踏破秦國,飲馬渭水。

不要說什麼半路反叛,義渠已經背叛了秦國。這場戰爭無論勝負,秦國已經容不下義渠了。

如果這個時候背叛燕國,哈哈哈...義渠還想要在北方混下去嘛?

還是一條路走到黑吧,老老實實賭一波,萬一燕國贏了他義渠可就發了。

當然,義渠王他永遠也不知道。燕國是如何同化異族的,他同化的速度又有多快。

當初的鮮卑、契丹、朝鮮、肅慎也是想着傍上燕國這個大樹安心發展,卻沒想到發展發展就發展成了燕國自己人...

二十萬燕軍騎兵與三千義渠騎兵朝着秦國腹地殺去,一路橫衝直撞,毫無阻攔。

也不能說是毫無阻攔。大概用阻礙甚微來形容。

咸陽城西五十餘里,一匹快馬火速朝着咸陽飛馳而去,速度快的令人難以想象。

咸陽五十里外巡邏的秦卒也注意到了這名騎乘戰馬,飛速前進的秦軍人員,心下大感驚詫。這可是五大夫的服飾。

當即,那隊巡邏士卒兵的百將便迎了上來,開口喝道:“停馬,口令!”

然而此時,那爵位高達五大夫的將領哪裡有功夫跟他們糾纏,當即大喝道:“口令是高山流水!速速讓開,吾乃左軍都司馬李正,有緊急軍情上稟咸陽!礙事兒者斬!”

這種話都出來了,秦卒們自然知道出了大事兒,而且就憑他一個人也難以撼動咸陽,於是秦卒們紛紛退開,不難阻攔,任憑其飛奔而過,直達咸陽。

咸陽城並非是日積月累,歷史悠久的城池。

咸陽市後來建造的城市之一,秦國的故都乃是雍城。咸陽的地勢兇險,所以秦人才在這裡建立城池,並將都城遷移到了這裡。

所以咸陽城內的平民很少很少,城內多以貴族爲主,一般人是進不去的...至少現在是這樣的。

因此,那爵位高達五大夫的將領飛馳到了咸陽城門,被士卒攔下,仔細盤查他的身份。

有資格進咸陽,要麼爵高於公乘,要麼有八百里加急。

而這將領兩項可都有!

“吾乃左軍都司馬李正,爵五大夫,有緊急軍情,速速讓我進去!”

第四百五十五章 換將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爭暗鬥第一百二十七章 糾結的李績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鋒第二百八十章 邯鄲之戰(四)第二百四十五章 組建鐵騎第三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諸侯會盟第九章 策反第四章 忠臣第七十七章 趙廷文臣第二十九章 代燕漁陽之戰(四)最終章 諸侯畢,四海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使臣李密第一百三十五章 濟南才女第四十六章 鮮卑南侵(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升官發財第七十一章 慶功宴第十五章 二鸚第四十六章 鮮卑南侵(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遼東驚變(四)第四十三章 鮮卑南侵(一)第一章 系統第四百二十二章 退守紀南第四百章 滅秦!第六十八章 韓信與蕭何第三百六十九章 回天乏術第三章 乾臯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線焦點(一)第十八章 改革(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連失兩將第三百四十章 只差一步第一百九十五章 直言進諫第二百五十三章 遼東驚變(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鋒第二百七十七章 邯鄲之戰(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劍指四方皆俯首第一百八十三章 南線決戰(三)第四百一十六章 鬥將第三百五十章 前方便是龍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城莫陽第三百六十五章 王彥章敗退第三百二十二章 世之霸主第三百三十一章 歷城縣叔寶殞命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破冒頓第二百九十八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同武第二百五十六章 半年第二百七十四章 桓平六年春(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鄭之役第二百八十章 邯鄲之戰(四)第二百六十章 伐金(三)第四十四章 鮮卑南侵(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諸侯會盟第三百零一章 傾國傾城楊玉環第三十九章 六部尚書第三百三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上將軍王翦第二百四十五章 組建鐵騎第二十三章 槍神童淵第四十五章 鮮卑南侵(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圍剿梁山(二)第十章 魏忠賢第二百三十九章 草原雙狼(一)第四百零七章 遷都第一章 系統第二百一十三章 冉閔突圍第二百五十八章 伐金(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王彥章敗退第一百四十四章 張衡第一百五十四章 宋國風雲第二百五十七章 戰起第一百九十章 姬衍的顧慮第一百二十三章 春蒐第二百六十四章 倭國使臣第三百一十八章 下相項籍第四百四十六章 烏江自刎第三百六十八章 烏合之衆第二百六十章 伐金(三)第四章 忠臣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攻自破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正不阿(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伐金(六)第六十二章 代公子歡第十四章 大婚第七十四章 代郡之戰(三)第八十一章 黃巾雜騎第十章 魏忠賢第三十七章 代王澈第三章 乾臯第六十二章 代公子歡第一百一十八章 血戰破敵第一百六十四章 邯鄲異變第四百五十七章 反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圍剿梁山(三)第三百四十章 只差一步第二百四十一章 草原雙狼(三)
第四百五十五章 換將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爭暗鬥第一百二十七章 糾結的李績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鋒第二百八十章 邯鄲之戰(四)第二百四十五章 組建鐵騎第三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諸侯會盟第九章 策反第四章 忠臣第七十七章 趙廷文臣第二十九章 代燕漁陽之戰(四)最終章 諸侯畢,四海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使臣李密第一百三十五章 濟南才女第四十六章 鮮卑南侵(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升官發財第七十一章 慶功宴第十五章 二鸚第四十六章 鮮卑南侵(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遼東驚變(四)第四十三章 鮮卑南侵(一)第一章 系統第四百二十二章 退守紀南第四百章 滅秦!第六十八章 韓信與蕭何第三百六十九章 回天乏術第三章 乾臯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線焦點(一)第十八章 改革(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連失兩將第三百四十章 只差一步第一百九十五章 直言進諫第二百五十三章 遼東驚變(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鋒第二百七十七章 邯鄲之戰(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劍指四方皆俯首第一百八十三章 南線決戰(三)第四百一十六章 鬥將第三百五十章 前方便是龍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城莫陽第三百六十五章 王彥章敗退第三百二十二章 世之霸主第三百三十一章 歷城縣叔寶殞命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破冒頓第二百九十八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同武第二百五十六章 半年第二百七十四章 桓平六年春(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鄭之役第二百八十章 邯鄲之戰(四)第二百六十章 伐金(三)第四十四章 鮮卑南侵(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諸侯會盟第三百零一章 傾國傾城楊玉環第三十九章 六部尚書第三百三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上將軍王翦第二百四十五章 組建鐵騎第二十三章 槍神童淵第四十五章 鮮卑南侵(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圍剿梁山(二)第十章 魏忠賢第二百三十九章 草原雙狼(一)第四百零七章 遷都第一章 系統第二百一十三章 冉閔突圍第二百五十八章 伐金(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王彥章敗退第一百四十四章 張衡第一百五十四章 宋國風雲第二百五十七章 戰起第一百九十章 姬衍的顧慮第一百二十三章 春蒐第二百六十四章 倭國使臣第三百一十八章 下相項籍第四百四十六章 烏江自刎第三百六十八章 烏合之衆第二百六十章 伐金(三)第四章 忠臣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攻自破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正不阿(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伐金(六)第六十二章 代公子歡第十四章 大婚第七十四章 代郡之戰(三)第八十一章 黃巾雜騎第十章 魏忠賢第三十七章 代王澈第三章 乾臯第六十二章 代公子歡第一百一十八章 血戰破敵第一百六十四章 邯鄲異變第四百五十七章 反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圍剿梁山(三)第三百四十章 只差一步第二百四十一章 草原雙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