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暴雨之後

第103章 暴雨之後

就像暴雨後的清晨一般,雷電肆虐後的長安,顯得分外安靜。

坍圮瓦礫之間,在雷電中僥倖活下來的平民有的跪在地上感謝上天給他們一個活命的機會,有的則一臉呆滯地看着化爲廢墟的家宅,還有的則呼喚着失蹤的家人的名字,或在瓦礫之間徒勞地翻找着。

皇城的城牆上,劉協的表情終於放鬆了些,一直關注着姜維氣息的他正好看到了周平一衆乘着雲霧安然離開長安,心裡的石頭終於放下了;可另一邊,捋順了現在情況的王允,一張老臉卻更黑了。

雷電停了,那麼被雷電終止的攻城,就該開始了。

果然,就在王允思索間,遠處被攻破的城門附近,一面面旌旗立起,隨後,混雜着各式鎧甲的李傕郭汜聯軍,如同潮水一般,朝皇城涌來。

“弟兄們,剛剛的天雷,是懲戒王允那個老雜種的,他謀害董太師,連老天爺都看不下去了,現在就由我們來幹掉王允,把皇上搶回來,替天行道!”

城樓上,李傕朝城下的士兵大聲做着最後的戰前動員,這李傕山賊出身,又在董卓手下混到實權大將的位置,扯虎皮拉大旗的能力可不是蓋的。

而城下的士兵們,在聽了李傕的動員後,儘管正規西涼軍只是少數,大多數也只是流民和盜匪,但臉上的神色也從惶恐或貪婪,變成了一副煞有介事的莊嚴。

“替天行道!替天行道!”

士兵們喊着口號,邁着鏗鏘的步子,踩過被雷電焚燬的瓦礫,衝向皇城。

“太師,怎麼辦?”

看着烏泱泱涌向皇城的敵軍,王允身邊的副將趕忙問道,王允苦着眉頭向身旁兩側看去。負責守衛皇城的禁衛軍雖然看上去盔甲鮮亮,但實際上實力如何,王允心裡還是清楚的。

董卓死後,他對軍隊自然是一番大清洗,而大清洗的後果,便是部隊戰鬥力不足,儘管禁衛軍有呂布統領,可縱使呂布再強,也不可能在個把月不到的時間裡使這些三流士兵變成精兵猛將。

除去戰鬥力,還有更尷尬的一點,便是這些禁衛軍的數量,實在太少了,哪怕算上跟着王允一起敗回來的士兵,王允手下的士兵,也只有三四千人,根本不夠用。

“還沒有幾位將軍的消息嗎?”

嘆了口氣,王允問道,自從撤回皇城以來,他便失了手下幾位將軍的消息,呂布自然不必說,是在他眼皮子底下跑的,現在想來應該是在那一陣霹靂中殞命了,至於張遼和高順,有人說他們在各自的城門奮戰,也有人說他們敗了,可消息千萬條,卻沒有一條是確切的。

“還是沒有。”

副將搖了搖頭,隨即看了眼四周,又重新開口道。

“太師,要不我們把天子送回皇宮吧,等下打起來這城牆實在危險,若是傷了天子……”

副將沒有說後面的話,他看向王允,一切盡在不言中。

“……”

王允看向劉協,此時的劉協也看不出是什麼表情,他看向朝自己涌來的兵潮,眼神有些木然淡漠,就好像這一切都與他無關一般。

“……不行,就讓天子留在這裡。”

忽視了劉協的表情,王允搖了搖頭,這副將還是有點異想天開的,還說要打,若是真打起來,自己手裡這幾個人哪能抵擋得住。

所以這仗,一定不能打起來,而能不讓這仗打起來的關鍵,就是身邊的這少年天子了。

“賊人來犯,我大漢天子怎可攝於敵人鋒芒而躲於深宮之中?當立於城頭,鼓我大漢天威!”

車軲轆話說來就來,王允一臉正氣凌然地對着副將解釋道,還故意說得大聲了點,讓別的士兵也能聽到。只是這話有多少說服力就說不清了,畢竟現在的情況大家都知道,已經不是天子立城頭鼓舞士氣就能解決的了。

不過這話顯然是麻痹了王允自己,他看了眼身邊的天子,又看了看正朝此處奔來的兵潮,心裡莫名有了底氣。

……

“倒是成大事的心態。”

石室廢墟中,司馬懿眼前一團紫霧,長安城內的景象在紫霧的翻滾中顯現出來,他一邊看着,一邊笑着評價道。

呂布有驚無險地救下了,司馬昭也被司馬師救下了,雖然受了傷,但性命無憂,過段時間就能恢復。而且還有一個意外之喜,就是那于吉,似乎出事了。

於是乎,司馬懿一直陰沉的心情終於見晴,甚至還有心思去看長安城裡的熱鬧。

“只是個庸人罷了。”

帶着幾分譏諷的男聲自身後響起,司馬懿猛地回身,卻是不知何時,賈詡已經來到了自己身邊。

“躲在這裡的果然是你,激出那麼大陣勢,現在我也開始有點好奇你和他們之間的恩怨了。”

賈詡笑道,看那語氣,就好像兩人是關係很好的忘年交一般。

“文和先生啊。”

強壓住心中的憤怒,司馬懿也跟着笑着迴應道。

“喲,養氣功夫見漲啊。”

“還要多謝先生。”

司馬懿躬身道,他微微頷首,讓人看不清臉上的表情。

“不錯,現在終於有軍師謀士的樣子了,不再是那個仗着自己知曉天道便胡作非爲的小孩子了。”

“不知文和先生此番前來,是有何事?”

客套話也說完了,司馬懿直接切入正題道,雖然從結果上說,賈詡並沒有破壞他的謀劃,但讓司馬懿與賈詡共處,他心裡還是有些不舒服。

“本是無事,不過現在,我倒是有個問題。”

“問題?”

司馬懿一愣,這人先前算計自己,現在怎麼又開始向自己提問了,臉皮有多厚不說,他真的信得過自己?

“那個老道,左慈是誰?”

賈詡收起臉上的笑容,微微正色道。

“哦?難不成先生終於對天道感興趣了?”

聽到這問題,司馬懿心中瞭然,他臉上的笑容有些玩味,畢竟他曾記多次主動向賈詡提出跟天道有關的事情,都被賈詡拒絕,而如今這賈詡主動找上自己,還提出左慈的名號,想必先前一定是經歷了什麼。

“依舊沒興趣,只是知己知彼的必要罷了。”

(本章完)

第66章 五月廿二(五)第169章 將鬥之後第112章 氣運之論第166章 苦罰鐵牢第73章 戰天宮(二)第10章 洛陽城內第220章 西河郡第61章 前夜第37章 王不見王第220章 西河郡第135章 風雲再起第192章 戰前第182章 蒲阪暴民第140章 前行第1章 這不是三國第205章 又見公孫淵第66章 五月廿二(五)第59章 再進皇宮第9章 呂布第32章 皇城之外第168章 破陣第31章 修爲增進第196章 雷散風平第170章 對流第33章 火漸起(一)第150章 董白有急第122章 投效第45章 內鬼第206章 與虎謀皮第7章 進軍虎牢關第87章 長安之夜(三)第125章 五禽戲第175章 歸路與征程第61章 前夜第159章 迷霧長夜第98章 底潮第210章 柴扉論幷州第26章 夜襲第30章 出城第42章 陰靈覆天(四)第86章 長安之夜(二)第20章 投靠孫堅第169章 將鬥之後第157章 起霧第121章 擊退第220章 西河郡第163章 戰後佈置第64章 五月廿二(三)第166章 苦罰鐵牢第79章 陵寢之中(四)第148章 拉關係第94章 兵敗如山倒第122章 投效第116章 一波又起第79章 陵寢之中(四)第110章 賢良師(二)第182章 蒲阪暴民第25章 張遼 文遠第10章 洛陽城內第10章 洛陽城內第178章 借兵第123章 大雨之時第105章 出關第1章 這不是三國第27章 夜襲過後第165章 前奏第60章 董白的想法第75章 戰天宮(三)第161章 摧枯拉朽第211章 長安新年第91章 離心第191章 強援不至第19章 買櫝還珠第142章 心境與突破第44章 及時雨第147章 不識好人心第186章 不堪一擊第32章 皇城之外第150章 董白有急第209章 歲末年初之雪第159章 迷霧長夜第89章 異時麒麟第78章 陵寢之中(三)第200章 戰前第8章 饕餮第63章 五月廿二(二)第189章 問小雪第14章 戰後詭譎第52章 一縷豔魂第156章 戰前第209章 歲末年初之雪第69章 天宮之內(三)第219章 合縱第71章 真氣之論第215章 無根搖擺第110章 賢良師(二)第186章 不堪一擊第101章 半仙雷鳴第67章 天宮之內第144章 公孫淵
第66章 五月廿二(五)第169章 將鬥之後第112章 氣運之論第166章 苦罰鐵牢第73章 戰天宮(二)第10章 洛陽城內第220章 西河郡第61章 前夜第37章 王不見王第220章 西河郡第135章 風雲再起第192章 戰前第182章 蒲阪暴民第140章 前行第1章 這不是三國第205章 又見公孫淵第66章 五月廿二(五)第59章 再進皇宮第9章 呂布第32章 皇城之外第168章 破陣第31章 修爲增進第196章 雷散風平第170章 對流第33章 火漸起(一)第150章 董白有急第122章 投效第45章 內鬼第206章 與虎謀皮第7章 進軍虎牢關第87章 長安之夜(三)第125章 五禽戲第175章 歸路與征程第61章 前夜第159章 迷霧長夜第98章 底潮第210章 柴扉論幷州第26章 夜襲第30章 出城第42章 陰靈覆天(四)第86章 長安之夜(二)第20章 投靠孫堅第169章 將鬥之後第157章 起霧第121章 擊退第220章 西河郡第163章 戰後佈置第64章 五月廿二(三)第166章 苦罰鐵牢第79章 陵寢之中(四)第148章 拉關係第94章 兵敗如山倒第122章 投效第116章 一波又起第79章 陵寢之中(四)第110章 賢良師(二)第182章 蒲阪暴民第25章 張遼 文遠第10章 洛陽城內第10章 洛陽城內第178章 借兵第123章 大雨之時第105章 出關第1章 這不是三國第27章 夜襲過後第165章 前奏第60章 董白的想法第75章 戰天宮(三)第161章 摧枯拉朽第211章 長安新年第91章 離心第191章 強援不至第19章 買櫝還珠第142章 心境與突破第44章 及時雨第147章 不識好人心第186章 不堪一擊第32章 皇城之外第150章 董白有急第209章 歲末年初之雪第159章 迷霧長夜第89章 異時麒麟第78章 陵寢之中(三)第200章 戰前第8章 饕餮第63章 五月廿二(二)第189章 問小雪第14章 戰後詭譎第52章 一縷豔魂第156章 戰前第209章 歲末年初之雪第69章 天宮之內(三)第219章 合縱第71章 真氣之論第215章 無根搖擺第110章 賢良師(二)第186章 不堪一擊第101章 半仙雷鳴第67章 天宮之內第144章 公孫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