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柴扉論幷州

第210章 柴扉論幷州

尋常的茅草房,雖然談不上美觀,更談不上豪華,但對於在大雪中行了許久的旅人而言,只要頭頂有蓋,身側是牆,就足以讓他們卸去滿身的疲乏了,更別提這茅草屋中還有旺盛的爐火和溫好的醪糟,更能讓旅人們振奮精神。

“幾位將軍,還請恕在下招待不週,其實光就在下個人而言,對各位將軍,尤其是誅殺國賊董卓的溫候,心裡是無比敬仰的;只是三位的行蹤實在難以測算,此番相遇也實屬偶然,能在這荒郊野嶺中找到此間草屋,已是頗爲不易。”

白袍高冠的沮授恭敬道,他緩緩擡起手指,酒壺中的黃湯在他指尖的引導下分成三股,將對面三人的酒盅盛滿——呂布坐在中間,張遼居左,高順在右,三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纏着些繃帶,算是沮授這邊能提供的極限了。

沮授的身邊是田豐,從兩人的位置來看,顯然沮授的地位要高一些。而這間茅草屋的門口,則守着一黑一白兩膚色的武將,白的那個自然是先前與張遼切磋過的張郃,至於膚色偏黑的那個,則是與張郃並稱爲河北四庭柱的高覽。

看了眼手中被重新盛滿的酒盅,呂布的目光又在對方四人臉上快速掃過,他微微頷首,忍着身上的疼痛勉強撐起一個看上去還算和善的微笑:

“沮授先生這番款待已經頗爲周至了,我們幾個心中不勝感激,只是我們想知道,冀州牧袁紹本初公打算何時見我?”

對面這四個雖然文臣武將都配備齊全,但對於呂布而言,對方的這番陣仗只能算得上差強人意,要是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周到,還得見到袁紹才行。

“啊哈哈……”

聽到呂布這麼說,沮授和田豐乾笑了幾聲,兩人對視了一眼交換了一下眼色,最後卻是看上去身材微胖,面相和善的田豐開口解釋道。

“溫候莫急,袁公近來正忙於東邊與公孫瓚的戰事,暫時抽不出身來接見溫候,不過溫候放心,既然溫候投效,我們也絕對不會怠慢溫候,不僅不怠慢,甚至還給溫候準備好了對應的禮遇。”

“什麼禮遇?”

聽到袁紹不會見自己,呂布心中不禁有些不滿,不過當他聽到禮遇時,心頭的不滿又瞬間收了回去。

聽到呂布這麼問,沮授田豐兩人都笑了,只見沮授再次從壺中勾出一抹酒水,酒水懸浮於半空中緩緩展開,最後竟變成了一幅透明的地圖,隨着田豐的介紹,地圖上的地塊也相應地亮了起來。

“雁門、朔方、五原三郡太守,另請誅賊將軍,統萬二兵馬,溫候以爲如何?”

隨着地圖上地塊一一亮起,呂布原本因重傷而混濁的目光也逐漸明亮了起來,這番待遇,別說是當今世道,就算王允當政的時候,也足夠讓呂布動心了。

看到呂布臉上的表情,沮授田豐又對視了一眼,某種計謀得逞的快意自兩人眼中閃過,那田豐頓了頓,開口繼續道。

“只是溫候,袁公許諾官職不假,可目前卻只能遙領,別說是溫候了,就連我二人,一個太原太守,一個上黨太守,也只是遙領而已。”

先是被授予官職,之後又告訴自己只是遙領的虛職,其中的落差可想而知。說實話,在袁術那邊碰了壁後,呂布的想法已經從一開始的揚名立萬變成了只求一地委身,可被田豐這麼一挑,呂布的野心又燃了起來。

“等等……這盤踞幷州的張燕,不是幾個月前已經死了嗎,袁公有近水樓臺之便,難不成還沒有佔據幷州?”

呂布也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張燕的事情他也有所耳聞,雖然不清楚,不過按照他的估計,張燕手下賊衆樹倒猢猻散,就算不能徹底清剿,這幷州多少也該掌控了纔對。

“將軍不知,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那張燕雖死,但手下賊衆卻遠比想象中要棘手,雖然袁公早有入主之心,但也只是停留在計劃中罷了。”

“所以袁公給我的第一項任務就是協助你們攻克幷州,剿滅那些山賊?”

“將軍英明。”

沮授微微頷首,他再次揮指引出幾股酒水,在懸空的地圖上標註道。

“幷州山賊雖多,但在幾番爭鬥清洗後,主要的已經只剩下了四股——佔據太原上黨兩地的公孫淵;獨據西河的于大寶,佔據將軍遙領之地,也就是朔方、雁門、五原三郡的南匈奴部衆;以及雖不在幷州,但昔日仍被張燕統治,如今獨立的河東郡,河東王氏……”

沮授頓了頓,繼續介紹道。

“這幾股山賊中又以公孫淵和南匈奴部衆最爲棘手;公孫淵雖姓公孫,但與那公孫瓚應該沒有什麼淵源,他以前是張燕手下大軍師,張燕死後迅速獨立,是一個使冰的武將,同時也精通不少異族異術,且手下一支名爲風雷營的部隊,營中單人雖然實力不強,只會一二簡單雷電術法,但營中數百人人人如此,聯合起來卻是不容小覷……

至於南匈奴部衆,將軍是五原人,應該多少也知道,他們雖不像咱們漢人這樣有武將或者謀士,但卻有騎術化至臻境、一人可蓋萬軍的武勇騎士,對付起來亦是棘手。”

“那河東王氏和于大寶呢?”

言語間,呂布已經進入了探討情報的狀態,就像昔日在董卓手下,在西涼軍那般,簡陋的茅草屋恍然間成了西涼軍的軍帳,沮授田豐也成了自己手下的一二謀士。

“那于大寶只是一個普通人,雖然行事頗爲蠻勇,但依舊跨不過修行者與凡人之間的鴻溝,所以不足爲懼;至於那河東王氏,雖然是世家,卻沒有什麼世家術法傳承,只是大一點的地主而已,就算有修行者,也只是上不了檯面的鄉間草莽,亦不足爲慮。”

沮授有問必答,他很清楚,在呂布問出這些問題的同時,就代表呂布已經選擇服從袁紹的命令了,既然已經成了同僚,那麼也就沒有藏着掖着的必要了。

至於更深層次的原因,袁紹此時兩邊開戰,東有公孫瓚,西有幷州諸匪,自己這邊釋放足夠的誠意把呂布和他手下的張遼高順拴住,袁紹東邊的壓力也就會小上不少。

所以於情於理,這呂布之力,一定要爲幷州、爲袁紹所用!

(本章完)

第113章 日後規劃第212章 司馬父子第92章 長安亂第60章 董白的想法第118章 破空而來第33章 火漸起(一)第133章 潛龍勿用第47章 尾聲(一)第167章 張燕之燕第38章 王不見王(二)第180章 異動第15章 動亂前夕第171章 風雷出動第50章 貂蟬第76章 陵寢之中第210章 柴扉論幷州第184章 鶴翼陣第112章 氣運之論第102章 天地不仁第180章 異動第9章 呂布第178章 借兵第70章 天宮之內(四)第43章 陰靈覆天(五)第176章 浸潤與擴張第16章 亂第47章 尾聲(一)第105章 出關第147章 不識好人心第184章 鶴翼陣第11章 血氣領域第201章 交匯第153章 歸附第38章 王不見王(二)第114章 出行第220章 西河郡第221章 誠意第102章 天地不仁第127章 潼關有變第146章 要打仗了第55章 呂布見貂蟬第192章 戰前第51章 始皇陵寢第207章 尋龍第178章 借兵第220章 西河郡第124章 風雷營第140章 前行第106章 過關第94章 兵敗如山倒第70章 天宮之內(四)第32章 皇城之外第175章 歸路與征程第158章 兩道霹靂第8章 饕餮第121章 擊退第196章 雷散風平第196章 雷散風平第89章 異時麒麟第24章 黃蓋對高順第100章 身後第68章 天宮之內(二)第96章 無雙覺醒第174章 歸巢之燕第112章 氣運之論第143章 紙包不住火第91章 離心第10章 洛陽城內第137章 寧靜第116章 一波又起第108章 奇異匪徒第103章 暴雨之後第174章 歸巢之燕第56章 夜宮第5章 修煉太平要術第14章 戰後詭譎第192章 戰前第162章 各自倚仗第191章 強援不至第165章 前奏第158章 兩道霹靂第73章 戰天宮(二)第71章 真氣之論第155章 風滿樓第39章 陰靈覆天第139章 不止是小事第45章 內鬼第133章 潛龍勿用第64章 五月廿二(三)第101章 半仙雷鳴第146章 要打仗了第101章 半仙雷鳴第121章 擊退第80章 重歸人間第53章 師父找上門第26章 夜襲第88章 偃散第19章 買櫝還珠第188章 鹽湖破局第24章 黃蓋對高順
第113章 日後規劃第212章 司馬父子第92章 長安亂第60章 董白的想法第118章 破空而來第33章 火漸起(一)第133章 潛龍勿用第47章 尾聲(一)第167章 張燕之燕第38章 王不見王(二)第180章 異動第15章 動亂前夕第171章 風雷出動第50章 貂蟬第76章 陵寢之中第210章 柴扉論幷州第184章 鶴翼陣第112章 氣運之論第102章 天地不仁第180章 異動第9章 呂布第178章 借兵第70章 天宮之內(四)第43章 陰靈覆天(五)第176章 浸潤與擴張第16章 亂第47章 尾聲(一)第105章 出關第147章 不識好人心第184章 鶴翼陣第11章 血氣領域第201章 交匯第153章 歸附第38章 王不見王(二)第114章 出行第220章 西河郡第221章 誠意第102章 天地不仁第127章 潼關有變第146章 要打仗了第55章 呂布見貂蟬第192章 戰前第51章 始皇陵寢第207章 尋龍第178章 借兵第220章 西河郡第124章 風雷營第140章 前行第106章 過關第94章 兵敗如山倒第70章 天宮之內(四)第32章 皇城之外第175章 歸路與征程第158章 兩道霹靂第8章 饕餮第121章 擊退第196章 雷散風平第196章 雷散風平第89章 異時麒麟第24章 黃蓋對高順第100章 身後第68章 天宮之內(二)第96章 無雙覺醒第174章 歸巢之燕第112章 氣運之論第143章 紙包不住火第91章 離心第10章 洛陽城內第137章 寧靜第116章 一波又起第108章 奇異匪徒第103章 暴雨之後第174章 歸巢之燕第56章 夜宮第5章 修煉太平要術第14章 戰後詭譎第192章 戰前第162章 各自倚仗第191章 強援不至第165章 前奏第158章 兩道霹靂第73章 戰天宮(二)第71章 真氣之論第155章 風滿樓第39章 陰靈覆天第139章 不止是小事第45章 內鬼第133章 潛龍勿用第64章 五月廿二(三)第101章 半仙雷鳴第146章 要打仗了第101章 半仙雷鳴第121章 擊退第80章 重歸人間第53章 師父找上門第26章 夜襲第88章 偃散第19章 買櫝還珠第188章 鹽湖破局第24章 黃蓋對高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