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如來的底牌

此時的靈山也爲唐僧沿途傳播佛法之事爭論不休。便是唐僧一衆應該一路急進前去東土,還是沿途傳教緩緩東行。

如來掃了四位菩薩一眼,看向文殊菩薩道:“文殊菩薩,對於此事有何看法?”

靈山有四大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靈吉菩薩和文殊菩薩。然而這四位菩薩卻並非都是如來佛祖的親信,普賢菩薩和靈吉菩薩是過去佛燃燈手下的人,文殊菩薩是未來佛彌勒佛手下的人,只有觀音菩薩乃是如來自己的人,如來一直以來積極拉攏其餘三位菩薩,想分解其他兩位佛祖的實力,因此便想借這件事試一試其他三位菩薩的態度。

文殊菩薩聽到佛祖問自己,連忙答道:“弟子以爲,金蟬子此舉,乃是我佛門之福。”

如來聽到,淡淡的說:“我佛門何福之有?”

文殊菩薩略顯興奮的說道:“金蟬子沿途傳教,我佛門信徒將會日漸增多,到時候下界廣建寺院,供奉我佛,平添無數信仰之力,難道不是佛門之福嗎?”

如來問:“就這些?”

文殊菩薩被如來問的有些摸不着頭腦,還傻愣愣的反問了一句道:“還有那些?”

如來冷哼了一聲,並未答覆文殊菩薩,轉頭看向了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心裡默默的問候了文殊菩薩的祖宗十八代,心道:“傻逼,如來那裡會在乎你的看法,只不過藉機試探一下衆人罷了,真不知道今天是不是洗頭沒擦乾淨腦袋。”然後緩緩說道:“弟子以爲金蟬子此舉不妥。”

如來有點吃驚的問道:“普賢菩薩請說下自己的看法。”

普賢菩薩款款說道:“金蟬子一路傳教,此舉表面雖然對我佛門大有裨益,但是時間一久,難免會成爲我佛門大患。”

如來道:“何患之有?”

普賢菩薩道:“金蟬子傳教,凡人雖信仰我佛,但是供奉的卻未必不盡是治世之尊佛祖你,有些原本就有佛教之地,大部分必然是供奉佛祖,但是如果有些地方先前並未佛教,世間凡夫俗子必然會尊金蟬子爲佛祖,長此以往下去恐怕會不利於佛祖你的地位。”

如來微微笑道:“普賢菩薩有些危言聳聽了罷,傳經能用幾年時間,便是給他一百年時間傳教,這四大部洲信佛之人供奉的也必然是我。”

普賢菩薩道:“千里之堤毀於蟻穴,佛祖不可不防呀。”

聽到普賢菩薩這麼說,如來閉着眼睛思索了起來。

而阿儺站在底下卻着急了,阿儺是如來佛祖的大弟子,當時佛祖打算派遣傳經人的時候,按道理應該是派阿儺前去東土的,可是卻不想在金蟬子破解了佛祖拈花一笑的佛義,阿儺以爲是金蟬子搶了他的風頭,被佛祖看中,要知道東去傳經只要成功,便是名垂千古的事情,自己也能得到凡人供奉,修爲便能更快精進一步。可惜呀,出了個金蟬子,一切都成了幻影。但是阿儺不知道的是,東去傳經本來就是佛祖爲金蟬子設的一個局。沒有金蟬子,便沒有傳經之事。

阿儺上前跪在佛祖座下。叩了三個響頭,佛祖見阿儺行此大禮,也未搭理接着思考起來。阿儺不甘心道:“啓稟佛祖,弟子有個兩全之法。”

如來聽到,睜開眼睛,說道:“說。”

阿儺款款而談道:“弟子以爲金蟬子傳教乃是爲了我佛門勢力着想,無可厚非,但是傳經之事也萬不可耽誤,要知道南瞻部洲不知有多少人活着受苦,死了受罪,需要我大乘佛法前去度化。弟子懇求佛祖將傳經大任交給弟子,而讓金蟬子四處傳教即可。”

如來聽到,淡淡的說:“知道了。”然後擺了擺手。除了觀音菩薩,其他三個菩薩都退了出去,阿儺還在等着如來答覆,卻不想如來看了看他說:“你也退下,我需再想想。”

如來見衆人都走了,開口問道觀音菩薩:“對於他們幾個人的看法,你怎麼看?”

觀音菩薩道:“文殊此人,寡智少謀,不足爲慮。普賢此人,卻不得不不防,心機城府很深。”

如來笑道:“你看他們此刻能不能爲我所用?”

觀音道:“他們都是靠燃燈佛祖或者彌勒佛祖纔有了今天的地位,想要拉攏過來着實不易。”

如來道:“還是和幾百年前一樣,一樣的固執,想要幫着燃燈和彌勒兩個老傢伙在西天對抗我,真是可笑。”

觀音道:“佛祖切莫輕敵,他們兩人若是聯手,恐怕我們也難以招架。”

如來冷冷道:“聯手又有何懼?我的底牌沒打出來的多得很。你只要知道,莫要違逆我就好。”

觀音道:“弟子自然不敢違逆佛祖,只是阿儺尊者?”

如來道:“不必理他,只是一條千方百計的想要取得主人好感的狗,但是卻永遠不知道主人在想什麼。”

如來又問道:“那日我在殿上講了之後,西天其他勢力都有什麼反應?”

觀音菩薩自然知道如來講的是什麼事情,回道:“燃燈古佛身旁只有戰鬥勝佛一人本領還可以,自從他去傳經之後,燃燈古佛安靜了許多,彌勒佛把他手下的黃鼠狼派下了界,菩薩之中,普賢和文殊兩位菩薩的坐騎青獅白象也有些時候沒見他們騎了,想必也是下界去了,至於弟子則讓手下的金魚精,黑熊精和金毛吼都去凡間歷練一下。”

如來聽到點了點頭,其他人上鉤了自然是好事,至於觀音派下去的三個手下,論修爲根本不入流,觀音這麼做只是在想如來表態——絕對跟着如來的步伐走。

如來又問道:“你說金蟬子能活着到東土大唐嗎?”

觀音想了會兒道:“如果沒有鬥戰勝佛,恐怕到不了。”

“鬥戰勝佛”如來默默的念道,又說:“不知道他能不能爲我所用?”不知是自言自語還是問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道:“恐怕不能,此猴嫉惡如仇,善打抱不平,除了授藝恩師燃燈,恐怕無人能駕馭他,便是金蟬子,也不能。”

如來道:“我這裡有一個緊箍,只要他戴在頭上,施箍之人再念起咒語,必讓他頭疼難忍,爲我所用。”

觀音道:“爲何不給其他三位菩薩一人戴上一個?”

如來道:“你打算讓菩薩戴着個緊箍去凡間度人嗎?更何況此箍甚是難得,用在他們身上簡直是浪費。”

觀音道:“如果這戴不到那猴子頭上,他一心一意的保護金蟬子傳經怎麼辦?”

如來道:“那便除了那個猴子,剩下天蓬和捲簾兩個廢物,便是青獅和白象也管教他有來無回。”

觀音道:“可是論孫悟空的修爲,除非如來親自出手,否則,難。”

如來笑笑道:“不用我自己動手,這點小事也用我自己動手,我這治世之尊也不用做了。”

觀音心中一凜,如來果然深藏不露。忙道:“除掉了孫悟空,弟子怕青獅白象礙於恐於天庭,不敢對天蓬和捲簾下殺手。”

如來想了想道:“留個後手以防萬一也好。”手往面前一伸,只見蓮花背後飛出了一隻大雕,如來對着大雕說道:“雕兒,你也該下去透透氣了。”說罷只見大雕雙翅扇了兩下便不見了蹤跡。

觀音見大雕的修爲竟和孫悟空相仿,心道“佛祖呀佛祖,你到底還有多少底牌?”

第三十八章 貧僧不舉第四十五章 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去了第三十七章 喝完喜酒再走第六十章 再爲人身第六十三章 傳經難第二十七章 殺八戒第五十章 紅孩兒的親生父親第七章 地府之秘第五十九章 移魂換魄第三十章 終得逞第四十三章 靈山會第四十六章 光明與黑暗第二十三章 棒打官二代第十一章 如來意第三十三章 傷傳經第二十四章 大旱始末第四十三章 靈山會第六十三章 傳經難第五十八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三十八章 貧僧不舉第十一章 如來意第六十六章 傳你七十二變第二十三章 棒打官二代第十九章 唐僧求醫第五十六章 金翅大鵬雕第五十三章 都是佛門惹得禍第六十九章 戰場在天庭第十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十九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四十七章 三昧真火第二十六章 成了第二十二章 披香殿第二十九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六十四章 逝去的唐僧第二十章 雨神蕭敬騰第六十七章 小鬧天庭第四十一章 你要殺了我第三十六章 女兒國第四十八章 百年孤獨第二十一章 降雨鳳仙郡第十九章 唐僧求醫第十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十四章 大旱始末第六十七章 小鬧天庭第九章 招親第一章 東傳經第五十章 紅孩兒的親生父親第四十七章 三昧真火第十八章 給我殺了菩薩第五十四章 生死薄第二十四章 大旱始末第十三章 天庭態第四十四章 紅孩兒第三十四章 車遲國第四十六章 光明與黑暗第十六章 釘耙會第三十四章 車遲國第二十九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二十八章 你肥皂掉了第四十六章 光明與黑暗第五十三章 都是佛門惹得禍第十八章 給我殺了菩薩第六十一章 流沙河第三章 問佛之意不在佛第六十章 再爲人身第一章 東傳經第三十四章 車遲國第六十三章 傳經難第十五章 如來的底牌第四十八章 百年孤獨第二十七章 殺八戒第三十七章 喝完喜酒再走第十四章 破二戒第四十一章 你要殺了我第六章 欲還魂第二十二章 披香殿第三十五章 比試求雨第六十九章 戰場在天庭第三十三章 傷傳經第三十一章 火焰山第三十八章 貧僧不舉第六章 欲還魂第四十六章 光明與黑暗第五十五章 剛過了小雷音寺,又來到獅駝嶺第十九章 唐僧求醫第五十四章 生死薄第五十六章 金翅大鵬雕第二十四章 大旱始末第六十六章 傳你七十二變第二十八章 你肥皂掉了第六十一章 流沙河第十四章 破二戒第四十四章 紅孩兒第五十七章 青獅白象第五十一章 殺人之事第五十章 紅孩兒的親生父親第二十七章 殺八戒第十八章 給我殺了菩薩第四十章 真假美猴王第二十一章 降雨鳳仙郡
第三十八章 貧僧不舉第四十五章 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去了第三十七章 喝完喜酒再走第六十章 再爲人身第六十三章 傳經難第二十七章 殺八戒第五十章 紅孩兒的親生父親第七章 地府之秘第五十九章 移魂換魄第三十章 終得逞第四十三章 靈山會第四十六章 光明與黑暗第二十三章 棒打官二代第十一章 如來意第三十三章 傷傳經第二十四章 大旱始末第四十三章 靈山會第六十三章 傳經難第五十八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三十八章 貧僧不舉第十一章 如來意第六十六章 傳你七十二變第二十三章 棒打官二代第十九章 唐僧求醫第五十六章 金翅大鵬雕第五十三章 都是佛門惹得禍第六十九章 戰場在天庭第十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十九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四十七章 三昧真火第二十六章 成了第二十二章 披香殿第二十九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六十四章 逝去的唐僧第二十章 雨神蕭敬騰第六十七章 小鬧天庭第四十一章 你要殺了我第三十六章 女兒國第四十八章 百年孤獨第二十一章 降雨鳳仙郡第十九章 唐僧求醫第十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十四章 大旱始末第六十七章 小鬧天庭第九章 招親第一章 東傳經第五十章 紅孩兒的親生父親第四十七章 三昧真火第十八章 給我殺了菩薩第五十四章 生死薄第二十四章 大旱始末第十三章 天庭態第四十四章 紅孩兒第三十四章 車遲國第四十六章 光明與黑暗第十六章 釘耙會第三十四章 車遲國第二十九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二十八章 你肥皂掉了第四十六章 光明與黑暗第五十三章 都是佛門惹得禍第十八章 給我殺了菩薩第六十一章 流沙河第三章 問佛之意不在佛第六十章 再爲人身第一章 東傳經第三十四章 車遲國第六十三章 傳經難第十五章 如來的底牌第四十八章 百年孤獨第二十七章 殺八戒第三十七章 喝完喜酒再走第十四章 破二戒第四十一章 你要殺了我第六章 欲還魂第二十二章 披香殿第三十五章 比試求雨第六十九章 戰場在天庭第三十三章 傷傳經第三十一章 火焰山第三十八章 貧僧不舉第六章 欲還魂第四十六章 光明與黑暗第五十五章 剛過了小雷音寺,又來到獅駝嶺第十九章 唐僧求醫第五十四章 生死薄第五十六章 金翅大鵬雕第二十四章 大旱始末第六十六章 傳你七十二變第二十八章 你肥皂掉了第六十一章 流沙河第十四章 破二戒第四十四章 紅孩兒第五十七章 青獅白象第五十一章 殺人之事第五十章 紅孩兒的親生父親第二十七章 殺八戒第十八章 給我殺了菩薩第四十章 真假美猴王第二十一章 降雨鳳仙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