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圖畫,上帝是從何得來?”陸羽真人問道。
“這是我在星空深處,通過【虛影遙指】之術,觀測到的圖像。”白衣老者緩緩說道。
“那麼……這艘龍船,距離我們天玄世界,還有多遠?”黃磐真人皺眉問道,“他們還有多久,能抵達天玄世界?”
白衣老者回答道:“這艘龍船的飛行方式,類似於世尊級強者穿梭空間的手段,每一息便能穿梭六十萬裡。距離他們到達玄天世界,應該只剩下兩個月的時間。”
“兩個月?”不少聖人面容都有了輕微的變化,沒想到異族的入侵,居然已經是迫在眉睫。
“不錯,”白衣老者說道,“我需要各位的幫助。在十萬年前,將異族放逐之後,我曾經集合人族高手之力,在天玄世界的玄氣潮汐層之外,設置了一座補天祖陣。依靠着補天祖陣,我們便可以將異族攔截在天玄世界之外……”
“既然有補天祖陣的存在,我們就不用擔憂了。”陸羽真人哈哈一笑。
“不然,”白衣老者說道,“補天祖陣,並不是堅不可摧的防禦陣法。”
“補天祖陣不是防禦陣法?”黃磐真人疑問道,“既然不是防禦陣法,那它又有什麼作用?上帝當年設置這一陣法,又有什麼深意?”
“再堅固的防禦陣法,也有被攻破的一天,”白衣老者悠悠說道,“然而,只有人心築成的陣線,纔是真正的堅不可摧。”
“我等愚鈍,請上帝指點。”李九書真人恭敬說道。
“咳咳……你們可以將補天祖陣,看成一種增幅戰力的陣法!”白衣老者說道。“身處補天祖陣之中,所有的人族強者,都將獲得很強的戰力增幅!這個增幅有多大,我來舉個例子:一位玄皇中期的人族強者。在補天祖陣範圍內。能對抗一位玄皇后期,甚至是玄皇巔峰的異族強者!而一名人族的一劫世尊。爆發戰力同樣能對抗二劫,甚至三劫的異族世尊!就算是聖人級別的對戰,補天祖陣同樣有着不容輕忽的加持力量,甚至能夠左右戰局。”
“真有此事?”
“好強的增幅!只要在補天祖陣的範圍內。人族的實力將增強一個大層次啊。”
李九書真人繼續問道:“上帝,不知這補天祖陣的範圍包括……”
“包括整個天玄世界,玄氣潮汐層之外的星空!”白衣老者傲然說道,“這是我當年打造出的一個完美的陣法體系,也是給人族提供的一道頑強戰線!在這個陣法體系之中,人族對抗異族的勝算將會成倍增加。”
這種大手筆,就連諸位聖人都震驚了。這意味着。補天祖陣的範圍,將天玄世界整個包裹了進去,方圓恐怕要達到萬億裡!即便是無量境界的聖人,也不敢想象這麼龐大的工程。
白衣老者等到衆人的議論聲平息。方纔緩緩開口說道:“不過,正如我所說……再強的防禦陣,都有被攻破的一天,而最爲堅不可摧的防線,乃是由人心築成。這補天祖陣,如果沒有人族強者的精誠合作來駐守,那麼它就只是一道空虛的外殼,根本阻擋不住任何敵人。而越多的人族強者來到補天祖陣的區域駐守的話,它所能發揮的作用也就越強,直至堅不可摧!”
衆位聖人都沉默了,他們都意識到,玄天上帝接下來要說什麼。
果然,那白衣老者繼續說道:“我已經老了,出手的機會已然不多,而且這有限的幾次出手機會,還要留給幾個老對手。所以,守禦補天祖陣的重任,就必須交給你們了。”
衆位參與的聖人均是保持沉默,他們顯然意識到,如果答應了玄天上帝的要求,那就意味着接下來要投身抗擊異族的第一線,與兇殘的異族諸聖拼殺。儘管有着補天祖陣的加持,仍然不免有人要隕落。這些享受了無數風光的聖人老祖,你看我,我看你,誰都沒有第一個站出來承擔重任的意思。
忽然,一個渾厚的聲音響起:“身爲人族聖人,不在此時站出來,難道要龜縮在徒子徒孫的身後,讓他們爲我們犧牲麼?上帝,如何守禦補天祖陣,還請賜教!”
衆人循聲望去,只見一個身材魁梧,渾身籠罩在金色寶光之中的聖人,站了出來,向白衣老者拱手請教。
“盤龍院石耘真人!”
“是盤龍院的聖人老祖,他本來被羣星殿鎮壓,如今卻第一個站出來承擔重任,難道是和玄天上帝達成了某些條件?”
白衣老者連連點頭,笑道:“好,好!”他隨即揮手,一道白光閃爍,隨即凝化爲一塊玉牌,飛到了石耘真人手中。
“上帝,這是……”石耘真人微微一驚,開口問道。
“這是我的一些修煉感悟。每個人通往大圓滿的道路都有所不同,我走過的道路不一定適合你。不過,它終究能讓你少走一些彎路就是了,”白衣老者隨意地說道,“這份感悟,只有你一人能夠使用。如果他人要用的話,只會使玉牌破碎,感悟消失。你要慎重。”
石耘真人大喜,不顧聖人威嚴,當即躬身向白衣老者行了一禮:“多謝上帝成全!”
“那……難道是渡過三災,通往大圓滿之道的秘法?”衆位聖人的眼睛,熠熠發光,全都屏住了呼吸。
要知道,聖人老祖們雖然風光無限,但也是有苦自知。每隔最多千年,聖人便會迎來一場大災劫,如果在修玄途中進境神速的話,災劫的時間也會相應提前。這樣的大災劫,簡直是毀天滅地,根本無法以言語來形容。聖人一般選擇去星空深處渡劫,便是擔心災劫降世,毀掉自家的秘境山門。
而這樣的大災劫,要連續渡過三次,纔算功德圓滿,達到聖帝之境。
這些聖人老祖,不少連一次災劫都未經歷過,大部分都是經歷過一次災劫。對於第二次災劫能否安然渡過,沒有任何人有這種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