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探索》

自從工業革命以來,西方發達國家長期把持着自然科學領域的學術話語權。

特別是西方的頂級期刊,更是一騎絕塵。

二戰結束後,英文更是成了學術界的通用語言,幾乎所有有重大影響力的科研成果,都是用英文發表的。

《自然》、《科學》這兩大頂級期刊就不用說了,它們旗下的很多子刊在各個細分領域都有超一流水準。

此外,在生物醫學領域,有《細胞》、《柳葉刀》、《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等刊物。

物理學領域,有《現代物理評論》、《物理評論快報》等。

數學領域,有以《數學年刊》爲首的四大頂級期刊等等。

化學領域……

……

各個領域的頂級學術期刊,基本上都掌握在西方國家手中。

也就近年來隨着中國科學的快速發展,國內才漸漸冒出了幾個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其中知名度最大的莫過於由中科院主辦的《國家科學評論》。

作爲中國首個英文版綜述性期刊,《國家科學評論》自2014年創辦以來,影響力逐年上升。

影響因子由創刊時的8.0,到如今已經突破了20。

即使在全球綜合性期刊中,也是排名前五的存在。

唯一的有些遺憾的是,因爲西方學術話語權的問題,這份期刊主要發表中國各學科的代表性科研成果爲主,很少發表國外學者的論文。

而且這份期刊本身的宗旨便是立足中國,面向世界。

主要目的,還是在吸引國際科學界更多地關注中國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活動,促進學術交流,增加中國重要研究成就在國際科學界的顯示度和影響力。

在龐學林看來,如今的期刊生態,並不符合當前中國的學術地位。

一方面,學界裡各個學科的頂級期刊都有自己的圈子。

如果你從沒發過頂級期刊的文章,同時你的論文合作者裡也沒有發過的,那麼你在這個期刊上被錄的概率極小。

除非你的文章的水平實在遠超該期刊文章的平均水準。

然而,能在頂級期刊上發表的文章,平均水準能有多差?

學界就和武俠小說裡的江湖有點像,是一種類似於門閥共和的鬆散組織,而頂級期刊的文章則是該組織的核心利益之一。

所以對於“圈外人”一定程度的不公正是肯定有的,畢竟發頂刊文章對評職稱,申經費等切身利益都有直接影響。

因此,作爲中國學術界的頭面人物,龐學林需要一個能夠爲中國學者服務的頂級平臺。

這就是他希望創辦一份全新期刊的原因。

通過這份期刊,增強中國學術界在全球的話語權。

而且作爲一個能夠穿梭在各大科幻世界的幸運兒,龐學林很清楚,隨着時間的推移,自己以及自己手下的團隊,做出的成果將會越來越多。

遲早有一天,錢塘實驗室、江城高等研究院、江城大學、西湖大學等,將會成爲全球科研聖地。

因此,即使爲了自己手下的團隊着想,龐學林也必須搞出一個可以媲美《自然》、《科學》的學術期刊來。

“龐教授,這份期刊的名字你想好了嗎?”

曹源好奇道。

龐學林笑了起來,說道:“還沒呢,你們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曹源沉吟片刻,說道:“就叫《發現》怎麼樣?英文名《Discovery》……”

李長青說道:“恐怕不行。”

“爲什麼?”曹源不解道。

李長青道:“我記得《Discovery》這個名字,被印度的一家學術期刊給提前註冊了。”

“啊?這就有些難選了。”

《自然》、《科學》這兩個名字已經分別美國人和英國人註冊了,想要再找到一個可以囊括整個科研體系的雜誌名字,還真有點麻煩。

這時,龐學林腦中靈光一閃,說道:“就叫《探索》,英文名《Research》探索,你們覺得這個名字怎麼樣?”

“咦,這個不錯。”

曹源和李長青眼睛均爲之一亮。

人類自矇昧以來,所有的科學發現,均源於對自然界的探索。

《探索》這個名字與《自然》《科學》等雜誌類似,將毫無疑問地囊括整個自然科學體系。

龐學林笑着說道:“那就這麼定了。”

三人正說着話,龐學林的手機鈴聲突然響了起來。

龐學林微微一愣,拿出手機,來電顯示是左亦秋。

龐學林連忙按下接聽鍵,左亦秋的聲音在電話那頭響起:“龐教授,有位自稱來自麻省理工文小剛的學者過來拜訪您,他沒有經過預約,您要不要見見他?”

“文小剛?”

龐學林微微一愣,說道:“你先好好接待他,我馬上過去見他。”

李長青好奇的看着龐學林問道:“龐教授,怎麼了?”

龐學林道:“文小剛來了。”

曹源和李長青對視一眼,均從對方眼中看出震驚之色。

在國內學術界,文小剛這個名字,知名度不可謂不廣。

文小剛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1981年以全國第一名的成績通過CUSPEA(中美聯合培養物理類研究生計劃)招生考試,之後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深造,1987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1991年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任教,先後擔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2002年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2017年獲得美國物理學會頒發的巴克利獎,同年入選“2017年度中國留學人員50人榜單”,2018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同年八月,因爲在研究量子力學如何影響多體系統方面做出了獨立貢獻,引入了原創的交叉學科技術,獲得了由國際理論物理中心頒發的狄拉克獎。

文小剛主要從事量子霍爾液體、高溫超導體、拓撲序/量子序及新的物質態,基本粒子的起源的方面的研究,在麻省理工,他和李雅達算是凝聚態物理學領域的旗幟性人物。

“這傢伙怎麼過來了?”李長青有些驚訝道。

龐學林不由得爲之一愣,李長青的語氣,看起來和文小剛還挺熟悉。

“長青教授,你認識文小剛?”

李長青笑着說道:“我和他以前是中科大的同班同學,我本科學的是物理專業,當年和文小剛一同考CUSPEA,我沒考上,研究生就轉到了化學方向。他是我們那屆第一名,也是我們班混得最好的一個傢伙。我和他也有十幾年沒見了,上次見他,還是我去麻省理工做訪問學者的時候。龐教授,他這次突然來訪,我估計是衝着你的那篇超導體理論的論文來的。”

龐學林笑着點了點頭,說道:“不管他爲何而來,總之我們先去看看。”

三人來到龐學林的辦公室,便看到一個腦袋微凸,身材高大的男子,已經在辦公室旁邊的會客室等候多時了。

他的身前放着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左亦秋正和他說這話。

“龐教授。”

看到龐學林他們進來,左亦秋率先起身。

這時,文小剛也跟着起身,和龐學林握了握手笑道:“龐教授,你好,我是文小剛。”

“文教授,你好,久仰大名。”

接着,李長青也迎了上來,笑着說道:“老文,好久不見。”

“你是,李長青?你也在錢塘實驗室?”

文小剛似乎有些意外。

李長青笑道:“我現在就在龐教授手下做事呢。”

兩人寒暄片刻,這時,龐學林又指着曹源道:“文教授,這是曹源教授,也是中科大畢業。”

文小剛笑了起來,說道:“小曹我怎麼會不認識呢?當初在麻省理工的時候,他想考物理系,結果沒進去,後來轉去了電子工程系,沒想到兜兜轉轉,我們又在這裡見面了。”

“文教授,您好!”

曹源也和文小剛握了握手道。

隨後,四人分別在會客室的沙發上坐下,左亦秋爲他們端上了香濃的咖啡。

這時,文小剛說道:“龐教授,不好意思,這次冒昧來訪打擾到您了,我也是一時間找不到您的聯繫方式,才直接找上門找您的。您應該已經猜到我的來意了吧?”

龐學林道:“文教授,你應該是爲我那篇論文而來的吧?”

文小剛點了點頭,笑道:“龐教授,你果然慧眼如炬,其實這次過來,我主要有個問題想問一下您。”

“什麼問題,請說。”

文小剛沉吟片刻,說道:“你們應該有了常溫超導體的初步技術路線了吧?”

龐學林微微一愣,似笑非笑的看着文小剛道:“文教授,不好意思,這個我沒辦法直接告訴你。”

文小剛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有些太過直接了,說道:“龐教授,不好意思。這個問題是我冒昧了。是這樣的,我在凝聚態物理學領域浸淫了大半輩子,雖然也取得了些許成就。但對於超導理論的本質機理,我始終沒能研究明白,更不用說找到真正意義上的室溫超導體了。我這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能夠看到有一天室溫超導體真正出現在我面前。假如你們真的有實現新型室溫超導體的技術路線的話,我希望加入到錢塘實驗室的團隊中去。不知道你們歡迎嗎?”

龐學林微微一愣。有些吃驚,他沒想到文小剛竟然會毛遂自薦。

龐學林沉吟片刻說道:“文教授,你能夠過來,我個人是持歡迎態度的,但是裡面有兩個問題。”

“什麼問題?”

“第一,你假如想要加入到我們的團隊中來,必須要放棄麻省理工的終身教職,全職回國。第二,這個項目作爲國家保密項目,你的國籍同樣是一個大問題……”

文小剛沉默了下來,過了好一會兒,才說道:“假如我現在申請更換國籍呢?”

龐學林和李長青對視一眼,有些驚訝道:“文教授,你這是下定決心了?”

文小剛點了點頭,說道:“我今年也快五十八了。都說葉落歸根,葉落歸根。之前考慮到兒女的一些意見,再加上我父母已經去世,老家也沒什麼人,所以我也沒有回國的心思。但這一次,我不想錯過這場科學界的超導盛宴。”

龐學林笑了起來,說道:“行,假如你這方面沒什麼問題的話,我歡迎你能回國,加入錢塘實驗室。”

文小剛一顆提着的心這才放鬆了下來,說道:“好,那我就儘快回美國辦理離職手續,至於國內的身份問題,那就麻煩龐教授了。”

龐學林笑着說道:“放心吧,你能夠回來,國家歡迎還來不及呢,肯定會第一時間幫你完成國籍轉換手續。”

當天晚上,龐學林在錢塘實驗室內部的小食堂設宴款待文小剛。

第二天,龐學林又讓李長青安排人帶着文小剛在錢塘實驗室內部參觀了一圈。

這位大佬在整個凝聚態物理學界,都是大名鼎鼎的存在,而且在麻省理工任教超過三十年,可謂桃李滿天下。

文小剛的假如,對於錢塘實驗室吸引在凝聚態物理學領域的頂級學者,有着非常大的好處。

三天後,文小剛搭乘飛機離開江城,重返美國。

一個月後,文小剛放棄麻省理工終身教職,返回中國。

消息傳出後,引發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不過對龐學林而言,這些都只是一些零碎的瑣事。

這段時間,他除了定時關注多壁碳納米管超導體團隊以及石毅那邊正在研究的動態APT技術外,剩下的時間,龐學林把精力放在了即將準備出版的《探索》雜誌上。。

按照龐學林的規劃,《探索》系列雜誌,未來將比肩《自然》與《科學》這兩大老牌頂刊。

除了《探索》主刊外,未來還分別會有《探索·數學》、《探索·物理》、《探索·化學》、《探索·生物》等各個細分期刊。

就像《自然》一樣,涵蓋數十門學科,方方面面的領域。

當然短期內,《探索》的主要目標將聚焦於主刊的看法工作。

因此,《探索》雜誌創刊號,無疑將是重中之重。

如果這一頭炮能夠打好,以龐學林的號召力,未來《探索》雜誌的發展將毫無疑問走上快車道。

因此,但創刊號僅僅只刊登一篇關於超導機制的重量級論文,是遠遠不夠的。

只有再能來上兩篇類似的論文,那纔是《探索》雜誌轟動整個科學界的時候。

可問題是?該從哪裡入手呢?

龐學林坐在辦公室內,低頭沉思,過了一會兒,他拿起筆,在稿紙上寫下了數學兩字。

第十九章 我確實證明了BSD猜想第七十九章 向您致敬第一百六十四章 惴惴不安的藺縣長第一百一十三章 送錢的和要債的第四百一十一章 超導理論機制第九十七章 巴黎之旅第一百九十章 溫暖的夜第四百六十四章 唐·瓦倫丁第五十九章 絕望的力量第一百三十四章 向您致敬第一百八十一章 物理學大沙漠第五百一十章 那是因爲沒有我第四百一十一章 超導理論機制第一百九十三章 十年第四百四十八章 林娃子帶對象回來了第五百一十三章 第四種中微子第四百七十三章 自研架構第三百七十七章 新一代載人航天項目第五百一十八章 標準模型第三百三十九章 核彈級新聞(第三更)第一百七十七章 超弦理論第一百三十三章 掃地僧啊第二百六十章 萬有引力號第一百二十二章 國家最高科技獎第二百四十章 把你的大腦切下來送過去怎麼樣第四百九十七章 問題在哪裡?第一百零一章 靈感第三百四十四章 論文發表第九十四章 考覈第四百二十六章 蘭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掃地僧啊第四百九十八章 我來試試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點要求第一百八十二章 衣錦還鄉第三十一章 火星漫遊者號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沐卉的選擇第三章 審判日號第一百一十三章 送錢的和要債的第四百一十八章 聖彼得堡之旅第三百九十七章 實驗室第四百二十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第十三章 回國第三百五十六章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第四百七十章 增資與未來第三百零三章 高層來人第三百零五章 國家實驗室第二百零一章 量子算法和物理實現第十五章 你好,莊顏第二百七十八章 獎勵第四百六十九章 入股華威第三百五十五章 卡岡圖雅第三百六十四章 樹老的震驚第三百八十六章 我想拯救世界第三百一十六章 同化基因(爲盟主Forever楊加更1/3)第一百三十八章 龐叔叔第四百七十一章 產品線第二百四十五章 面壁計劃聽證會第八十六章 審判第三百五十九章 噩耗第三百零五章 國家實驗室第三百五十一章 尋找庫珀第九十章 回憶第一百零四章 格羅滕迪克接班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三百八十七章 斯賓塞第三百六十二章 巨樹第四百二十五章 去更遠的地方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眼(保底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一章 懷爾斯的遺憾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時代第二百二十五章 項目分工第二百八十一章 智子的能耐第四百八十章 家事第二百四十九章 論面壁計劃第四百四十八章 林娃子帶對象回來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兩個要求第五十章 看電影第一百五十章 藺縣長第十一章 BSD猜想第三百章 質疑聲第三百零二章 技術難關第三十四章 連線第十章 面壁計劃第四百七十三章 自研架構第二十二章 輿論風暴第六十四章 末日絕境第七十六章 鬼門關第一百五十八章 兇殘的龐學林第三百八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十二章 薩伊來訪第一百一十八章 沸騰的學界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係曝光第一百八十八章 乳燕投林第一百一十三章 送錢的和要債的第一百一十一章 望月新一的改變第三百六十三章 剛剛好第一百三十八章 龐叔叔第四百一十八章 聖彼得堡之旅第二百九十一章 卡住了?
第十九章 我確實證明了BSD猜想第七十九章 向您致敬第一百六十四章 惴惴不安的藺縣長第一百一十三章 送錢的和要債的第四百一十一章 超導理論機制第九十七章 巴黎之旅第一百九十章 溫暖的夜第四百六十四章 唐·瓦倫丁第五十九章 絕望的力量第一百三十四章 向您致敬第一百八十一章 物理學大沙漠第五百一十章 那是因爲沒有我第四百一十一章 超導理論機制第一百九十三章 十年第四百四十八章 林娃子帶對象回來了第五百一十三章 第四種中微子第四百七十三章 自研架構第三百七十七章 新一代載人航天項目第五百一十八章 標準模型第三百三十九章 核彈級新聞(第三更)第一百七十七章 超弦理論第一百三十三章 掃地僧啊第二百六十章 萬有引力號第一百二十二章 國家最高科技獎第二百四十章 把你的大腦切下來送過去怎麼樣第四百九十七章 問題在哪裡?第一百零一章 靈感第三百四十四章 論文發表第九十四章 考覈第四百二十六章 蘭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掃地僧啊第四百九十八章 我來試試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點要求第一百八十二章 衣錦還鄉第三十一章 火星漫遊者號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沐卉的選擇第三章 審判日號第一百一十三章 送錢的和要債的第四百一十八章 聖彼得堡之旅第三百九十七章 實驗室第四百二十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第十三章 回國第三百五十六章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第四百七十章 增資與未來第三百零三章 高層來人第三百零五章 國家實驗室第二百零一章 量子算法和物理實現第十五章 你好,莊顏第二百七十八章 獎勵第四百六十九章 入股華威第三百五十五章 卡岡圖雅第三百六十四章 樹老的震驚第三百八十六章 我想拯救世界第三百一十六章 同化基因(爲盟主Forever楊加更1/3)第一百三十八章 龐叔叔第四百七十一章 產品線第二百四十五章 面壁計劃聽證會第八十六章 審判第三百五十九章 噩耗第三百零五章 國家實驗室第三百五十一章 尋找庫珀第九十章 回憶第一百零四章 格羅滕迪克接班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三百八十七章 斯賓塞第三百六十二章 巨樹第四百二十五章 去更遠的地方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眼(保底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一章 懷爾斯的遺憾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時代第二百二十五章 項目分工第二百八十一章 智子的能耐第四百八十章 家事第二百四十九章 論面壁計劃第四百四十八章 林娃子帶對象回來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兩個要求第五十章 看電影第一百五十章 藺縣長第十一章 BSD猜想第三百章 質疑聲第三百零二章 技術難關第三十四章 連線第十章 面壁計劃第四百七十三章 自研架構第二十二章 輿論風暴第六十四章 末日絕境第七十六章 鬼門關第一百五十八章 兇殘的龐學林第三百八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十二章 薩伊來訪第一百一十八章 沸騰的學界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係曝光第一百八十八章 乳燕投林第一百一十三章 送錢的和要債的第一百一十一章 望月新一的改變第三百六十三章 剛剛好第一百三十八章 龐叔叔第四百一十八章 聖彼得堡之旅第二百九十一章 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