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國際科考站

bookmark

民衆們通常後知後覺,他們在南極洲融化現象特別明顯時,經過媒體報道才發現南極洲的融化現象。

他們擔心一些可以預見到的危險,只要粗讀一些資料,任何人都知道南極冰川、北極海冰、高山冰川大規模融化,一定會導致海平面上升。

世界主流大國都有成千上百顆衛星在掃描地球,他們也在全球各地佈置監測站。

特別是南極地區,世界大國都有科考站,隨時監控着南極地區的變化。

南極地區溫度剛開始升高,各國高層就已經得知這個消息。

他們不擔心南極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

南極冰川每年的融化速度有限,哪怕是沒有從地球向外太空運輸水資源這個渠道。

世界上乾旱缺水的國家有很多,他們多挖幾個大型蓄水池,儲存通過海水淡化之後的淡水。

這就能解決絕大部分南極冰川融化加入海洋中的水。

再加上全球溫度升高,海洋蒸發速度加快,蒸發到大氣的水也開始變多。

現在有太多手段可以調控海水的總量,世界大國根本不擔心這個問題。

世界大國瞭解到南極冰川融化,他們也開始變得緊張,這是另有原因。

南極冰川裡面封存着遠古時期的微生物和植物種子。

自然界非常神奇,某些生物哪怕是經過長時間的休眠,它們等到適宜的環境,依然會恢復相應的活性。

北美有種蛙類,可以讓自己的細胞在零下二三十攝氏度,保持休眠狀態,一旦溫度升高,它們的細胞就會恢復生命活性。

高價值的牲畜,可以通過冷凍胚胎技術保存胚胎,細胞活性可以保持數十年不變。

但這些都是短時間內保存動物細胞的生命活性。

但現有的生物學理論還無法支持,經過數百上千年這麼長時間冷凍之後的動物細胞,依然具有生命活性。

但世界上已經有實例證明微生物和植物,哪怕是經歷數千上萬年,也可以依然保持生命活性。

全球變暖,北極圈凍土帶開始融化,它不只是釋放出大量的甲烷氣體,還是放出許多遠古微生物。

大部分遠古微生物不適應現在的環境,很快就會死亡。

但有一部分遠古微生物,他就彷彿入侵物種一般,非常適應現在的環境,造成巨量的損害。

華夏收集到千年古蓮的蓮子,經過培養之後重新長出蓮花,開出與現在蓮花迥異的古代蓮花。

世界各個大國爲了防止南極冰川中的微生物釋放到生態環境中,對世界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害。

南極冰川裡面的某些植物種子重新發芽,造成物種入侵。

世界各個大國共同在南極洲成立一家國際科考站,他們彙集了各國的頂尖生物學家,持續監控南極冰川釋放出來的遠古生物。

南極洲國際科考站,它坐落在南極洲的腹地。這裡經常颳着暴風雪。

王雲傑穿着輕薄的自發熱防護服,在南極洲國際科考站附近溜達。

他把手中的小魚乾拋向經常來國際科考站附近活動的帝企鵝羣裡。

這些帝企鵝已經習慣人們的餵養,它們感到飢餓,就來國際科考站周邊賣萌,等待着人們投食。

王雲傑走進國際科考站,這裡的佈置和中科院普通實驗室差不多。

意大利科學家維米爾看到王雲傑走進來,他豎起大拇指讚歎道:“雲傑,你們華夏捐助的實驗設備太先進,分析結果可以很快就出來。”

“科研儀器擴散速度非常快,等你回到國內,你們國家的實驗室也已經採購這些設備。”王雲傑笑着推測道。

一個渾身溼漉漉的中年人走進國際科考站。他全身都被包裹嚴密。

羅伯特摘下自己的頭盔,用毛巾擦了擦臉上的汗水。

他無奈地吐槽道:“要不是參加國際項目合作,可以接受長壽光技術改造,活的時間更長一些,誰願意來南極洲這裡受罪。”

王雲傑詢問道:“羅伯特,你又掉進冰窟窿裡面了嗎?”

隨着南極洲溫度變暖,某些地方冰蓋變薄,表面看上去沒有任何問題。

車輛在這些地方行走,就會直接壓垮薄薄的冰層,連人帶設備都會掉進冰窟窿裡。

羅伯特嘆了口氣道:“這麼糟糕的環境,也不給我們配屬一輛飛行汽車。

我去收集自動採集箱裡面的樣本,在回來的途中某處冰層斷裂,還好裡面有水,要不然我可能又骨折了。

接下來幾天我休息,該輪到你們去採集樣本了。

如果不想遭罪,我們集體打申請,請求給我們國際科考站配備飛行汽車。”

羅伯特說完,他向外面招呼了一聲,智能機器人提着一個小箱子走了進來。

他把箱子遞給維米爾道:“這些是這個星期收集到的樣本,你們快點分析出結果。”

王雲傑和維米爾把羅伯特收集到的樣本帶進實驗室。

實驗室有10多名科學家,幾乎每一個知名大國,都派遣一位科學家加入國際科考站。

他們主要的目的就是了解國際科考站的情況。

真的發現有高危害微生物,他們可以先了解到信息進行預防。

如果發現有價值的遠古生物,他們也可以提前掌握這些資料。

科學家們運用先進儀器,很快就完成樣本的分析工作。

通過收集到的這些微生物DNA,與已知的微生物DNA互相對比。

一旦發現未記錄的微生物,科學家們就開始測試這些微生物的危害性。

科學家們經過緊張的測試,很快得出測試數據。

每一位科學家都收到一份最終的檢測結果。

王雲傑看着自己手中的檢測結果,這次他們還真發現了某些新東西。

這一週在南極洲的大氣、水源和動物體內,一共發現5種未錄入已知微生物數據庫的微生物。

經過DNA測序,有4種微生物是復甦的遠古微生物。

這5種新發現的微生物,三種微生物不適應現在的環境,它們很難在自然界進行繁衍。

剩下的兩種微生物,有一種微生物屬於無害類微生物,根本不值得關注。

另一種微生物的宿主細胞是羊,它可以造成各個種類的羊患病死亡。

科學家們已經開始研究疫苗,等待疫苗成功之後,推薦全世界所有國家給養殖羊類和野生羊類注射疫苗。

他們需要在這種生物擴散出南極洲之前,建立完好的免疫屏障。

這就是他們日常的工作,王雲傑知道拯救羊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提前發現對人類危害大的微生物。

一定要在它擴散之前,就建立好免疫屏障,製造出專門的治療藥劑。

現在生物科技發展的很好,只要給人類文明一定的準備時間,任何微生物都能被遏制住,不可能像流感等重大傳染病那樣,造成嚴重的損害。

第62章 氪金程序員第420章 出大事了第3章 創業進行時第112章 輿論反轉第42章 無所不知的墨子第231章 量子計算機項目第26章 現金奶牛第397章 預熱第317章 粒子電推發動機第286章 核力工廠第384章 影響第210章 血液的秘密第267章 豐收第293章 教導兒女第420章 出大事了第337章 可控核聚變第103章 楊紫琳的產品第49章 軟件生態第50章 硬件生態第401章 人間百態第158章 虛擬世界第177章 星火基金幫扶第54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三)第386章 星盜第103章 楊紫琳的產品第77章 龐大的訂單第316章 人才引進戰略第123章 豁達的蕭美玲第404章 入籍第298章 清理太空垃圾第23章 發佈會第377章 三大政策第287章 高密度材料第398章 長壽光發佈會(上)第203章 科技改變生活第335章 輿論反轉第182章 廉價淡水資源第49章 軟件生態第99章 政策扶持第140章 漢語熱第77章 龐大的訂單第375章 試飛第152章 超級保姆第359章 植入納米神經機器人第268章 水上科考城第95章 銷售低迷第201章 太陽能自駕遊第117章 6G網絡會議第332章 進化的感覺第249章 中醫很重要第357章 公開與熱議第74章 嘲諷第216章 坐不住的藥企第317章 粒子電推發動機第137章 吹響進攻的號角第69章 攻克難關第378章 開啓航天大時代第8章 污衊第177章 星火基金幫扶第428章 融化的南極洲第93章 汽車發佈會(四)第317章 粒子電推發動機第173章 招募試藥志願者第345章 震驚世界第19章 技術升級第64章 航天科工的訂單第115章 阻撓第100章 論文答辯第288章 新材料新技術第54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三)第27章 互聯網新貴第350章 太空站開放第274章 打撈出海第278章 發現引力子第186章 效果出衆第182章 廉價淡水資源第343章 月球採礦第262章 招募市民第1章 500億光年外的信號第390章 長壽的希望第42章 無所不知的墨子第277章 重大發現第345章 震驚世界第229章 石油美元體系崩潰第339章 耐高溫極限材料第268章 水上科考城第222章 核心材料第33章 生日禮物第345章 震驚世界第420章 出大事了第425章 月球中心市第120章 利益分配(200訂加更)第315章 太空站的生活(下)第25章 晨星系統第406章 發現新生命第14章 資本掮客第82章 招魂曲第242章 通信衛星組網第138章 先拿倭韓,再下歐洲第339章 耐高溫極限材料
第62章 氪金程序員第420章 出大事了第3章 創業進行時第112章 輿論反轉第42章 無所不知的墨子第231章 量子計算機項目第26章 現金奶牛第397章 預熱第317章 粒子電推發動機第286章 核力工廠第384章 影響第210章 血液的秘密第267章 豐收第293章 教導兒女第420章 出大事了第337章 可控核聚變第103章 楊紫琳的產品第49章 軟件生態第50章 硬件生態第401章 人間百態第158章 虛擬世界第177章 星火基金幫扶第54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三)第386章 星盜第103章 楊紫琳的產品第77章 龐大的訂單第316章 人才引進戰略第123章 豁達的蕭美玲第404章 入籍第298章 清理太空垃圾第23章 發佈會第377章 三大政策第287章 高密度材料第398章 長壽光發佈會(上)第203章 科技改變生活第335章 輿論反轉第182章 廉價淡水資源第49章 軟件生態第99章 政策扶持第140章 漢語熱第77章 龐大的訂單第375章 試飛第152章 超級保姆第359章 植入納米神經機器人第268章 水上科考城第95章 銷售低迷第201章 太陽能自駕遊第117章 6G網絡會議第332章 進化的感覺第249章 中醫很重要第357章 公開與熱議第74章 嘲諷第216章 坐不住的藥企第317章 粒子電推發動機第137章 吹響進攻的號角第69章 攻克難關第378章 開啓航天大時代第8章 污衊第177章 星火基金幫扶第428章 融化的南極洲第93章 汽車發佈會(四)第317章 粒子電推發動機第173章 招募試藥志願者第345章 震驚世界第19章 技術升級第64章 航天科工的訂單第115章 阻撓第100章 論文答辯第288章 新材料新技術第54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三)第27章 互聯網新貴第350章 太空站開放第274章 打撈出海第278章 發現引力子第186章 效果出衆第182章 廉價淡水資源第343章 月球採礦第262章 招募市民第1章 500億光年外的信號第390章 長壽的希望第42章 無所不知的墨子第277章 重大發現第345章 震驚世界第229章 石油美元體系崩潰第339章 耐高溫極限材料第268章 水上科考城第222章 核心材料第33章 生日禮物第345章 震驚世界第420章 出大事了第425章 月球中心市第120章 利益分配(200訂加更)第315章 太空站的生活(下)第25章 晨星系統第406章 發現新生命第14章 資本掮客第82章 招魂曲第242章 通信衛星組網第138章 先拿倭韓,再下歐洲第339章 耐高溫極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