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秋風掃落葉(第三更到)

胡雙刀這位領導頭頭已經搶先跑路走了,而留在夾谷裡的一衆大小嘍羅們,又哪還會管那許多,早就毫無節操的該投降的投降,該跪地求饒的就跪地求饒,哪還記得他們曾經的老大是誰。

好在,受着上回金州之戰的影響,現在這一幫子被選入驍騎營的士卒們也是學得精乖的,一見得這一幫子土匪嘍羅們選擇了投降,頓時一個兩個的接着喊“放下武器,投降不殺。”

還別說,這一喊還真有效果,原本還有些稀稀嚷嚷的小範圍戰鬥,經得這般一喊,整個山谷裡頓時爲之一靜,全都選擇了投降。

沒辦法,這不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嘛,如今是人家秦軍勢大,咱們打不過人家,既然人家戰贏面的人都喊停,喊投降不殺了,咱還打個屁啊,早收工早回家抱婆娘奶孩子去了。

說起來,這個雙刀寨,在這雙刀山裡安營紮寨近百餘,裡面早已是過了二三代人,待得李顯把整個山谷全都翻了個底朝天兒,把所有山谷裡的人全都給帶了出來後,看着那黑壓壓的一片,便是連李顯自己,亦是大吃了一驚。

不曾想,這小小的一個夾谷裡,竟然差不多生活着近兩萬人。

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

要知道,這隻有一個小山谷,一個區區只有方數十數裡大小的小山谷,這裡面竟然生活着近兩萬人口。

不可思議,完全的不可思議。

當那所有的老弱婦濡們,被大軍壓成一條長龍,而往咸陽城方向去的時候,早已經是三天之後的事情了。

自今日之後,雙刀寨,已經是成爲一種過去,已經是成爲李顯的一個踏腳石。而李顯的帝王之路,確才真正的剛剛開始。

路還很長,很遠,甚至於在李顯這有限的幾十年生命當中,他都將不停的爲這個帝國而奔波勞累,甚至於在半途中,可能出現不幸身亡的事情。

可是,相信此時的李顯,內心之中一定是無怨無悔的,因爲,他選擇的是一條帝王之路。

~~~~~~~~~~~~~~~~~~~~~~當李顯騎着高頭大馬,親率着萬餘雄糾糾氣昂昂的大軍,壓着近兩萬餘的老弱婦濡回到咸陽城的時候,咸陽城內的轟動可想而知。

實在是因爲那個雙刀寨太過於有名氣了。

雙刀寨,一個比之大秦國建國還要長時間的土匪窩點,一個盤踞了足足近百年時間的土匪窩點,如今,竟然被李顯前後還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徹底剷平了。

要知道,這百餘年時間裡,從前朝開始,再到大秦建國初李密手上,再轉到大秦武昭王李思手上,這中間,足足有着三四代帝王,每一代帝王裡,誰也都不會忍讓着這般一個巨大的土匪窩點,駐守在這若大的咸陽城外的,每一代帝王都派着手下最得意的大將去攻打過這個雙刀寨。

可是,奇蹟般的是,原本攻打過個雙刀寨的一代代帝王,一代代名將,早已是做古,死得骨頭都爛了,而這雙刀寨確仍然是屹立不倒,直到今天。

直到今天這大秦國的武穆王李顯手上,而這位大秦國的武穆王,確是開天劈地般,只用區區一萬人,只用了區區半個月時間,便攻下了這個又臭又硬的土匪窩點。

從李顯施計兵退六國開始,再到金州的秦晉二國之戰,再到如今李顯僅憑一支一支匆忙間只訓練了三五個月的雜軍,就敢去挑戰那幾代人都沒有打下來的雙刀寨。

更爲不可思議的是,李顯這位原本的書呆子,竟然一下子如天神附體了般,這個堅若磐石的雙刀寨,竟然被李顯用這區區一萬名雜牌軍給挑掉了。

這一件件,一樣樣事情前後連串起來,天可憐見,李顯軍神之名,不脛而走。李顯在軍中與民間的威望,一時間是噌噌地直往上漲。

有如此善於用兵的帝王坐鎮大秦國,試問,大秦國誰還會不擁戴這般一位帝王。

在這種戰亂紛起,諸侯紛爭不斷的世界裡,能有着這般一位善戰而百戰百勝的帝王,那比擁有什麼都強的。

“吾王萬歲萬歲萬萬歲……”當山呼般的萬歲聲,響徹整個太宣殿的時候,李顯能明顯的感覺到,這一次的朝會,比之以前任何一次都將顯得更加的虔誠和嚴肅。

“諸愛卿平身。”此時的李顯,年雖只有十六,但經得這數場大戰之後,原本那一絲青澀,早已是退去,換回來的確是一副飽經滄桑的面孔。

那如劍一般的銳利眼神,那如鷹揚般的插天眉,因着領軍在外而被風沙吹得有些乾燥的臉龐,卻是棱角分明,只如刀削斧砍過一般,威嚴而不失英武,再配上那一身大黑色的九蟒戲珠袍,纓絡珠冠,此帝王之風彩,任誰見之亦是要威服三分。

“恭賀大王,大王武功蓋世,僅憑萬餘神兵,剷除我大秦一毒瘤,而此戰之經典,大王之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大王之名,足以標榜史冊,名垂千古矣。”

不管是在什麼地方,什麼場合,拍馬屁的人,永遠都不會少,只是有的人拍得高明些,有的人確拍得露骨些而已。

像現在這位,這馬屁拍的,確是有些露骨了。

李顯仔細地把這位給打量了一番後,以記住這位叫不出名字的大臣的長像,然後方纔對着這位仁兄點頭示意,表示自己已經知道後,才把頭轉向工部。

“羅愛卿,如今已經是春盡而夏初,天下萬物正是一片翻新,天下萬農以待春耕夏種之時,確不知羅愛卿對於我大秦之夏種有何章程建解?”

原司空羅際,轉封爲工部尚書一把手,坐管天下水利,屯田事項,而如今這大秦國經得上代武昭王李思及上上代大秦國開國皇帝李密的連年征戰,這大秦國的民事上,早已是爛得一塌糊塗。

可是,打仗打的是什麼?打的是經濟,打的就是後勤,沒錢沒糧的,誰給你去打仗。

可是,錢糧這都需要農民去從地裡種出來,如今天下大亂,唯從李顯上位後,這大秦國才逐漸有點安定下來的樣子。天下萬民思安,自然是想着能刨刨地,種點糧食出來過過小農日子的。

WWW ✿тt kΛn ✿C 〇 倫着李顯這,自然是需要好生問過工部才行。

見得李顯問起,這位工部的一把手,羅際羅尚書施施然出列道:“回大王,此等瑣事,老臣以爲,自可按原路走就可以,無需更改,徒增麻煩。”

那啥,他羅際原本可是當朝一品的司空大人,如今被際爲個正三品的尚書,雖然權力上仍然跟以前一樣,上頭也就一個皇帝管着,可這年頭,誰知道啥時候這位武穆王心情好了,把那個什麼尚書省,中書省,還有個什麼門下省給開張了呢。

那樣一來,頭上一下子就壓着三位頂頭上司了。

換着任是誰來也會如羅際這般不高興的。

再說了,他當上這司空,原本在李思手上,也沒着什麼事情可做的,幾乎也就是擺個樣子而憶。

當初那武昭王李思一門心思就是想着徵兵,煉兵,打仗,擴充國土面積,沒錢沒糧了就去搶別人的。哪會去管國內民政如何?

而設這麼位司空,純粹也只是位了擺個樣子,對於武昭王李思來說,完全是可有可無的角色。

只是,李顯顯然並不知道這些,當初他也是想着這位能當上司空,總管天下水利,屯田之事,對於民事這一方面,總歸是有些強項的,所以纔會把這位給頂上工部尚書的位置。

這會兒倒好,這位老兒,竟然跟他說這等民生大事都是一堆瑣事,完全可以一切照舊,無需更改的。

這。這個,你說這叫什麼事兒啊,這都什麼人啊!!知道的還說會說聲公道話,說是李顯礙着前代秦王他哥武昭王的面子,不好在他哥剛死不久就急着換一朝臣,不知道,還以爲他李顯是個睜眼瞎呢,連這種貨色也能頂上個大司空的位置,如今更好,還把他安在工部一把手上。

他孃的,老子要是不把你們這種廢物全給送進養老院,咱李顯就倒過來叫你爹。

此時的李顯,那一雙虎目裡,瞪着這一號子老不死的,幾乎是都快要噴出火來。

~~~~~~~~呼呼!!!第三更總算搶在12點之前完成……睡覺去嘍!!!!行位晚安哈!

第一卷結束語第一二六回 招搖過巷第六十八回 草原雄鷹吉利第一二四回 蘇秦之死第六回 血屠第八回 大秦的將士們,爾等長矛還利否?第七十四回 孤龍麾所立之處,即爲秦土第十八回 得大賢,蕭倉吏草房說前因第八回 大秦的將士們,爾等長矛還利否?第五十九回 三律第三十七回 安州黃泰第一零二回 水漲船高(四更)第七十回 荊苛刺秦王第十四回 秦王領兵鬥司馬第六十七回 論第六十回 金明隱走薦百里第八十回 大秦武穆王在此,誰敢殺我?第六十八回 天下何女可爲秦王后第六十三回 凱旋第十二回 烏恆之痛第十回 死局第九十七回 死孝第四十回 武威馬啓第一二五回 不喜大勝唯喜得趙佗也第六十六回 爲秦王賀第二十九回 臣擇君,君亦擇臣第四十八回 絞殺第十三回 惡運降臨第五十九回 威震天下第八十二回 若不退去,孤必屠盡整個烏恆第五十七回 血戰第一二九回 吾當收盡天下英才矣第五回 兵馬制第八十二回 若不退去,孤必屠盡整個烏恆第一一九回 馬踏連營第一二七回 將相和第七十回 荊苛刺秦王第六十五回 當堂對質論君民第一零五回 講武堂第一零一回 石砲之威(三更)第六十四回 決擇第九十九回 鐵索橫江(第一更)上架感言第五回 吾有馬步軍三十萬,何懼他五國第八十七回 胡商求支持,求包養第六十六回 爲秦王賀第四十三回 金明論秦王第一二二回 密招之意外第三十回 毒士李斯第三回 國祚第五回 兵馬制第八十八回 虎梟一吼驚天地第五十一回 地圖(第二更,求收藏)第七十九回 以假亂真詐蜀關第四十三回 麻爺的糊塗招第十一回 知識才是改革的第一要素第二十四回 拜將第五十九回 威震天下第七回 生死與共,榮辱相依第二十三回 商盟(小改了下大家再看看吧)第一零四回 開挖玄武湖第九十二回 趙王獻女求退兵第八十五回 南地之亂第十回 想當然的招賢納士第八十回 大秦武穆王在此,誰敢殺我?第十回 想當然的招賢納士第一二三回 不速之客提定國策第八十七回 此虎梟也第五回 矛與盾第三回 國祚第十回 想當然的招賢納士第三回 書生造反,三年不成第九十九回 鐵索橫江(第一更)第一零四回 開挖玄武湖第六十九回 呂氏不韋第七十五回 汝枉爲漢人矣第一二八回 論人才與取才第十一回 知識才是改革的第一要素第七十六回 草原神鷹的隕落第六十一回 此天助我成此大功也第三十七回 安州黃泰第三十八回 百步穿楊九原呂莽第八十九回 李顯妙計詐廉頗第六十三回 凱旋第八十五回 南地之亂第一一八回 李通古一計賺十萬兵第四十七回 金明的逆襲第八十七回 胡商第九十三回 願爲大王先登,踏平趙地第六十三回 身高過車輪者,殺第十九回 若有來生,還做秦人第七回 引第二十五回 截六下襬而成就神學第七十三回 一紙而抵十萬雄兵第一卷結束語第五十五回 強渡黃河第八十五回 南地之亂第三回 書生造反,三年不成第八十九回 李顯妙計詐廉頗
第一卷結束語第一二六回 招搖過巷第六十八回 草原雄鷹吉利第一二四回 蘇秦之死第六回 血屠第八回 大秦的將士們,爾等長矛還利否?第七十四回 孤龍麾所立之處,即爲秦土第十八回 得大賢,蕭倉吏草房說前因第八回 大秦的將士們,爾等長矛還利否?第五十九回 三律第三十七回 安州黃泰第一零二回 水漲船高(四更)第七十回 荊苛刺秦王第十四回 秦王領兵鬥司馬第六十七回 論第六十回 金明隱走薦百里第八十回 大秦武穆王在此,誰敢殺我?第六十八回 天下何女可爲秦王后第六十三回 凱旋第十二回 烏恆之痛第十回 死局第九十七回 死孝第四十回 武威馬啓第一二五回 不喜大勝唯喜得趙佗也第六十六回 爲秦王賀第二十九回 臣擇君,君亦擇臣第四十八回 絞殺第十三回 惡運降臨第五十九回 威震天下第八十二回 若不退去,孤必屠盡整個烏恆第五十七回 血戰第一二九回 吾當收盡天下英才矣第五回 兵馬制第八十二回 若不退去,孤必屠盡整個烏恆第一一九回 馬踏連營第一二七回 將相和第七十回 荊苛刺秦王第六十五回 當堂對質論君民第一零五回 講武堂第一零一回 石砲之威(三更)第六十四回 決擇第九十九回 鐵索橫江(第一更)上架感言第五回 吾有馬步軍三十萬,何懼他五國第八十七回 胡商求支持,求包養第六十六回 爲秦王賀第四十三回 金明論秦王第一二二回 密招之意外第三十回 毒士李斯第三回 國祚第五回 兵馬制第八十八回 虎梟一吼驚天地第五十一回 地圖(第二更,求收藏)第七十九回 以假亂真詐蜀關第四十三回 麻爺的糊塗招第十一回 知識才是改革的第一要素第二十四回 拜將第五十九回 威震天下第七回 生死與共,榮辱相依第二十三回 商盟(小改了下大家再看看吧)第一零四回 開挖玄武湖第九十二回 趙王獻女求退兵第八十五回 南地之亂第十回 想當然的招賢納士第八十回 大秦武穆王在此,誰敢殺我?第十回 想當然的招賢納士第一二三回 不速之客提定國策第八十七回 此虎梟也第五回 矛與盾第三回 國祚第十回 想當然的招賢納士第三回 書生造反,三年不成第九十九回 鐵索橫江(第一更)第一零四回 開挖玄武湖第六十九回 呂氏不韋第七十五回 汝枉爲漢人矣第一二八回 論人才與取才第十一回 知識才是改革的第一要素第七十六回 草原神鷹的隕落第六十一回 此天助我成此大功也第三十七回 安州黃泰第三十八回 百步穿楊九原呂莽第八十九回 李顯妙計詐廉頗第六十三回 凱旋第八十五回 南地之亂第一一八回 李通古一計賺十萬兵第四十七回 金明的逆襲第八十七回 胡商第九十三回 願爲大王先登,踏平趙地第六十三回 身高過車輪者,殺第十九回 若有來生,還做秦人第七回 引第二十五回 截六下襬而成就神學第七十三回 一紙而抵十萬雄兵第一卷結束語第五十五回 強渡黃河第八十五回 南地之亂第三回 書生造反,三年不成第八十九回 李顯妙計詐廉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