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零章 塵埃落定(三)

反而在潼關指揮戰鬥的劉三民,確實意氣風發,貫徹了曾一陽做好防空的部署,不但部隊在敵人空襲中傷亡不大,反而,讓敵人在羣山峻嶺中,損失了多架飛機。

就在敵機剛剛呼嘯着投下炸彈後,劉三民搖晃着腦袋,甩掉山洞頂掉下的碎石屑,對參謀長朱敬忠說:“向指揮部報告,我部兩個團,頂住敵人進攻9日,部隊傷亡400餘人,但所有高地,和關隘都在我們手中。請軍長放心,我們團一定堅守陣地至戰役勝利。”

“團長,部隊已經很疲倦了,是不是讓軍長派給我們一個新兵團,做預備部隊?”朱敬忠和劉三民一樣,都是從曾一陽帶的老部隊中走出來的,所以一直稱呼曾一陽爲軍長。

劉三民將手槍從槍套裡掏了出來,不緊不慢的給槍中上滿了子彈,眼神遊離在山洞外的濃煙中,擔心的說:“軍長那裡也夠嗆,不但要頂住中央軍的三個師的進攻,還要騰出手來,將晉綏軍的部隊先打垮,兵力本來就不夠。再說了,還有在商洛一路攻打藍田的67軍,這可是個大傢伙,我估計,即便向軍長要部隊也不會有,反而不如我們多東腦筋,減少傷亡的同時,還要多消滅敵人有生力量。”

咔嚓——

上好子彈後,劉三民快速的槍別在了腰間,頭也不回的,衝出山洞,朱敬忠就聽得。“轟炸過後,敵人又要進攻了,我去陣地看看,你守着電臺……”就不見了他的蹤影。

朱敬忠搖頭不語。

這不過是陝西大地上戰鬥的一個小插曲,相比潼關的穩固防守,韓城卻是岌岌可危,晉綏軍商震指揮4個師,渡過孟津渡口,一舉攻克龍川。

大軍直接進逼韓城,而韓城方面就曾一陽的四十軍軍部,吳高羣第101師的一個團和師部,總兵力不足7000人,雖然構築了穩固的外圍陣地。但是還是無法抵擋敵人大軍的瘋狂進攻。老舊的城牆承受不住長久的炮擊,一度被攻破城牆,在城內巷戰。

好在韓城的大部分居民都被遷移到了蒲城,城內都是紅軍戰士,纔沒有波及到平民的傷亡。

在靠近南門的一處地下工事裡,曾一陽苦笑着對着吳高羣。後者臉上黑一塊,白一塊,顯然是剛從戰場上下來。

“軍長,你一定要離開韓城。”吳高羣想都沒想,就這樣要求着曾一陽。

瞪了一眼,想要架起他的幾個警衛營的戰士,曾一陽的威壓之下,戰士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反而看向了給他們下命令大的吳高羣。

曾一陽將桌子上的地圖輕輕的拿起來,高高舉起其中的一角,抖動了一會兒,將灰塵,和土屑全部抖落下來。發現吳高羣還固執的站在他的身前,捲起地圖,對吳高羣問到:“部隊傷亡如何?”

“傷亡很大?王立發的一個主力團,主要是在今天上午的巷戰中,傷亡了兩個連。所有部隊已經減員1000人,但是彈藥還充足,都是老部隊,戰士的士氣還很高。”

曾一陽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將手中的地圖重新攤開,對吳高羣問:“再守3天,還守的住嗎?”

“3天?”吳高羣想都沒想,直接回答到:“完全沒有問題,敵人雖說有四個師,但其他地方河段冰面被我軍破壞。只留了這麼一個渡河口,敵人的補充並不容易,加上我軍遊擊部隊經常伏擊他們的輜重部隊。別說3天,就是半個月也沒有問題。”

曾一陽頓時拉下臉不悅的問:“那你還讓我逃走?”

“我?”吳高羣頓時埡口,政委是被曾一陽‘騙’走了,和陳光一起,帶着紅四十軍主力部隊,圍殲已經進入洛河附近的晉綏軍連個軍,20多個團。

臨走,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保證曾一陽的安全,可現在韓城很可能要進入短兵相接的困境,他哪裡再敢留着曾一陽,才勸他離開韓城。

曾一陽看着吳高羣緊張的樣子,心說,我要是走了,對的起戰死在韓城的紅軍指戰員嗎?對的起在潼關浴血奮戰的老部隊嗎?一個臨陣脫逃的將軍,他的恥辱,用一生的榮耀都洗涮不盡。

他此時才明白,爲什麼彭總在部隊最危難的時候,也會堅持在前線,從來不輕言撤退。

實在受不了吳高羣緊張的樣子,曾一陽才解釋道:“你以爲韓城真的能被打下來嗎?不會。不但如此,而且陝西的兵事既將瞭解,多則5天,快則3天之內,必然見分曉。”

曾一陽的底氣來的是如此的足,以至於,吳高羣無法分辨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冬季作戰的好處很多,北方冬天寒冷,山西方面,雖然是有機場,還有不少飛機,但是冬天起降飛機都是很困難的,稍有閃失就是滑出跑道,飛機損壞。

才幾天時間,曾一陽就明顯感覺,敵人的飛機少了很多。也不像開戰第一天那麼密集了。說明他們的飛機耗損絕對是個大問題。少了天上飛機的支援,敵人的進攻也會遜色不少。

曾一陽這麼想,就是爲了部隊少一點傷亡,其次他也想早一點結束戰亂,還國家一個短暫的安定期。中日之戰終不可免,如果一直這樣打到1937年,抗戰真的就要像歷史上那樣,拖到日本投降,日本人還牢牢佔據着中國的大片領土。這對於曾一陽來說是絕對不能接受的,知道歷史,還不改變這段歷史,對於已經手握大軍的一方統帥,曾一陽怎麼忍得下這口氣?

發現吳高羣還是躍躍欲試的對着衛兵使眼色,曾一陽心說,你這個大師長,一個勁的和自己過不去幹什麼?

從兜裡拿出了兩張電報,在吳高羣的眼前晃了晃,解釋到:“甘肅國民革命新一軍,接受我軍主張,和賀老總一同通電,全面停止內戰,一致對外。並接受紅軍改編,軍長鄧寶珊已經到了西安,和項政委開始商討改編事宜。”

“而剛進入陝西的東北軍67軍,後勤輜重部隊被我軍伏擊,二十五軍果斷出擊,消滅敵人3個團。主力被圍困在驪山附近,飢寒交迫下,部隊譁變,王以哲將軍無奈之下率部隊起義。”

……

“你說,我還有必要在這個時候撤離前線嗎?”曾一陽反問着,看到吳高羣盯着他手中的電報,臉上震驚的樣子,帶着疑惑。

“去去去——,自己去看。”曾一陽將電報甩手丟給吳高羣,心說,還是自己威信不足啊!連報個喜事,部下都不相信,失敗,太失敗了。

他就不想想,他的這個喜事太誇張了一點,難道就沒想過剛剛掌握一省的政權纔不久,就又有一個省起義,連帶着在西安的項英都是在雲裡霧裡的,不知所以。

還是賀老總解釋,才讓他釋然。原來鄧寶珊一直都和黨有聯繫,時常接濟被追捕的黨員。就連賀老總也當年流落西安的時候,受到過他的接濟的500大洋。

在張含輝和賀老總的遊說下,鄧寶珊果斷決定,宣佈他甘肅絕對不打內戰,堅決要求南京政府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仗打到這個份上,蔣介石也沒有了辦法,聽說胡宗南第一時間將部隊從寶雞前線,退守四川,他也沒有生氣。反而帶着一干幕僚,離開洛陽,回到了南京。

當晚,被圍困在洛河谷底的晉綏軍兩個軍,幾次突圍不成,反而受到剛投入戰場的炮兵縱隊的猛烈攻擊。防線進一步被壓縮,閻錫山在傅作義的停戰建議下,讓圍困韓城的部隊停止了進攻。

從軍事行動改變爲政治談判,派出晉綏軍前線總指揮,商震和紅軍談判。

晉綏軍撤兵已經成了事實,就是曾一陽想要什麼樣的代價,讓攻入陝西的晉綏軍安全撤離陝西纔是個問題。

內戰越打,規模越大,蔣介石也沒有想到會是這個結果,他也是有理想的,不甘心中國就此沉淪下去。政治抱負,在國內意見不統一的情況下,他用了一個錯誤的方法,來解決黨派之間的矛盾。

日軍增兵遼寧,東北軍和日軍的摩擦越來越大,如果再派兵大戰西北,那麼離他再一次下臺的日子也不遠了。如果這次下臺,那麼國內戰事將更一步糜爛,他的上臺也就變得遙遙無期。

失魂落魄的蔣介石呆在他的書房裡,死死的看着地圖上,不斷增加的紅色區域,晃的他直眼花。不禁反問,自己根本就沒有錯,一個統一的國家,才能是強大的,但是現在國家四分五裂。眼看紅軍被圍剿的不成樣子,冒出來一個曾一陽,不但在江西戰局上攪的天翻地覆,讓中央軍損失慘重,才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西北又被他搞的烏煙瘴氣,難道他真的是自己的剋星?

在南昌行營的楊永泰匆忙趕到南京,就看到了這麼一幕,執掌全軍的蔣介石竟然落寞的不成樣子。這在他的影像中,只有上一次下臺可比。

楊永泰輕聲的走到了蔣介石身邊,低聲叫到:“委座……”

“自我掌兵,未有此等大敗,難道我真的做錯了嗎?”蔣介石低聲沉吟道。

楊永泰爲難着說:“這個?”

楊永泰明白,蔣介石不是一個會承認失敗的人,就像是他忌諱他的出生一樣。

“委座,或許,政府可以和江西方面談判……”楊永泰試探着說道。

“連你也……”蔣介石根本不相信,楊永泰會跟他說這樣的話。連‘攘外必先安內’的條陳,都是楊永泰一手抄刀,這麼可能會自相矛盾呢?

楊永泰深深的嘆了口氣,他也沒想到,雜牌軍對於內戰如此的反感,不斷的起義,投誠。“現如今,甘肅、陝西、寧夏都被賀龍曾一陽部所佔領,其勢力之大,實力之強,非用全國之兵力,不然絕無勝利之望。對於西北來說,那些不毛之地,即便給了他們,也不見得能鬧出多大的動靜來,反而江西福建纔是黨國之根基,南京政府中,最重要的幾個三個省江蘇、浙江和安徽,都於這幾個省接壤。如果我們和紅軍簽訂停戰協議,一致決定抗日,而讓他們讓出南方,只保留西北三省……”

“糊塗。”蔣介石生氣的打斷道。

楊永泰一如既往的文人般的淡定,微微笑道:“委座,請聽我說完。”

“南京方面可以控制的部隊不過百萬,但全**閥割據還有幾十處,不但嚴重危害國家統一,而且各地號令不一,擅自截取稅收,國家越來越弱。如果**接受從南方撤離,對於他們來說可以背靠蘇聯,有一個穩固的後方,但對我們來說,是解決所有國內小軍閥的絕對好機會。廣西的李宗仁、白崇禧部,貴州的王家烈,雲南的雲龍等等。而我們可以劃到一個**的行軍路線,讓他們不動聲色的進入這些地方,而不明真相的各地軍閥,必然和**開戰,中央軍尾隨之下,全面接收這些省份不是難事,還可以消弱江西紅軍。”楊永泰的計劃不可謂不毒,害人又害己,不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旦能夠成功接收數個大省,南京政府必然空前強大。

貴州、廣西、雲南、湖南、四川,已經包攬了整個大西南,誘惑不可謂不大。

蔣介石不置可否的走到地圖前,他需要想想,楊永泰知道,蔣介石不會放棄這個擴大自己實力的機會。

悄悄的退出了蔣介石的書房。

第二天,蔣介石的特使楊永泰和張治中將軍神秘的來到了江西前線,宜黃縣,通過前線,表達了南京政府的這種意願,西北三省可以被政府承認,但其他地方不能有**領導的軍隊。

一時間,瑞金和中央軍打了五年惡戰的紅軍主要領導都愕然。但隨後,西北三省解放的消息,傳到了瑞金,才讓所有人明白,爲什麼蔣介石服軟了。

被失敗籠罩了整整半年的中央蘇區,又一次沸騰了起來……

第三六八章 土煙霧彈的厲害(下)第三四二章 救命稻草第八十七章 遍地開花(中)第二十八章 血夜第九十一章 炸橋第八十五章 雄兵漫關第四九七章 反攻1943(4)第五十九章 歷史的烏雲第二十四章東線反攻第一零二章 沒王法了第四十五章 七里河炮聲第三十三章 首戰告捷(1)第四九四章 反攻1943(1)第三九四章 化妝待敵第三五三步步爲營第十九章 血殺109師團(7)第四十一章 死戰太原第三一三章 同志,我們是一路的(2)第四零四章 甕中捉鱉第四十一章 死戰太原第三五七章 火燒白浪洲(下)第二二九章 陳光入滿第二三五章 送上門的空城第九十四章 跳出湖南第五十六章 順勢取鷹潭第二十八章 全殲保定日軍第四十六章 血戰李家莊(3)第二六二章 以退爲進第七十六章 援軍?第二零六章 殺人地,死亡林(3)第七十章南攻北伐第四十二章 絕不退讓第七十三章 各方涌動(下)第二一六章 泥潭第七十二章 各方涌動(中)第二二三章 血染東京城(7)第四零一章 反其道而行第九十一章 炸橋第七十一章 各方涌動(上)第四十二章 兵勢第四十八章 血戰李家莊(5)第四五四章 國軍打游擊第二八九章 破城(下)第二二零章 血染東京城(4)第三零零章 肅清殘餘第二四一章 隔山打牛戰術(上)第一四八章 南楊北趙第三十七章 給我綁了第四八四章 膽子小的很第四十一章 拿點誠意出來第三六四章 全線反撲第六十章 大不了進山第三三七章 意外的會師(上)第四七七章 破冰冰飛渡第一八五章 奪城(下)第六十七章 湯大虎第二三九章 狗急跳牆(中)第十三章 入甕第一九七章 直面11師團第八十三章 出征第一零八章 戰略意識(下)第八十五章 雄兵漫關第七十四章 發財全靠中央軍第一二八章 盛世才南下第九十五章 副團長失蹤了第一六零章 點將(下)第四九零章 我們是盟軍第二零九章 女縣委書記第二零九章 女縣委書記第七十五章 民國追星族第一八八章 軍工基地?第四零二章 驗人品的偷襲戰第三十三章 首戰告捷(1)第四七九章 廝殺第五十二章 47軍斷糧第三一九章 席捲綏化(下)第四十六章 血戰李家莊(3)第三八六章 山地精魂(下)第二三七章 決死一戰第一三三章 請戰第三十一章南洋來人鐵流1937 第二八六章 臨陣第十七章 時空戰第四六二章 鬼魅魍魎第二四六章 高地(下)第二十七章 總攻(4)第四七九章 廝殺第六十九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百章 最後的底牌第三十六章 平型關第九十章 闊論第十七章 時空戰第二十九章 誇大的戰果第二十章 碼頭第七十六章 北方諸強第七十一章 舉棋不定的土肥原第六十二章 談心第七十一章 各方涌動(上)第三七零章 將計就計(上)
第三六八章 土煙霧彈的厲害(下)第三四二章 救命稻草第八十七章 遍地開花(中)第二十八章 血夜第九十一章 炸橋第八十五章 雄兵漫關第四九七章 反攻1943(4)第五十九章 歷史的烏雲第二十四章東線反攻第一零二章 沒王法了第四十五章 七里河炮聲第三十三章 首戰告捷(1)第四九四章 反攻1943(1)第三九四章 化妝待敵第三五三步步爲營第十九章 血殺109師團(7)第四十一章 死戰太原第三一三章 同志,我們是一路的(2)第四零四章 甕中捉鱉第四十一章 死戰太原第三五七章 火燒白浪洲(下)第二二九章 陳光入滿第二三五章 送上門的空城第九十四章 跳出湖南第五十六章 順勢取鷹潭第二十八章 全殲保定日軍第四十六章 血戰李家莊(3)第二六二章 以退爲進第七十六章 援軍?第二零六章 殺人地,死亡林(3)第七十章南攻北伐第四十二章 絕不退讓第七十三章 各方涌動(下)第二一六章 泥潭第七十二章 各方涌動(中)第二二三章 血染東京城(7)第四零一章 反其道而行第九十一章 炸橋第七十一章 各方涌動(上)第四十二章 兵勢第四十八章 血戰李家莊(5)第四五四章 國軍打游擊第二八九章 破城(下)第二二零章 血染東京城(4)第三零零章 肅清殘餘第二四一章 隔山打牛戰術(上)第一四八章 南楊北趙第三十七章 給我綁了第四八四章 膽子小的很第四十一章 拿點誠意出來第三六四章 全線反撲第六十章 大不了進山第三三七章 意外的會師(上)第四七七章 破冰冰飛渡第一八五章 奪城(下)第六十七章 湯大虎第二三九章 狗急跳牆(中)第十三章 入甕第一九七章 直面11師團第八十三章 出征第一零八章 戰略意識(下)第八十五章 雄兵漫關第七十四章 發財全靠中央軍第一二八章 盛世才南下第九十五章 副團長失蹤了第一六零章 點將(下)第四九零章 我們是盟軍第二零九章 女縣委書記第二零九章 女縣委書記第七十五章 民國追星族第一八八章 軍工基地?第四零二章 驗人品的偷襲戰第三十三章 首戰告捷(1)第四七九章 廝殺第五十二章 47軍斷糧第三一九章 席捲綏化(下)第四十六章 血戰李家莊(3)第三八六章 山地精魂(下)第二三七章 決死一戰第一三三章 請戰第三十一章南洋來人鐵流1937 第二八六章 臨陣第十七章 時空戰第四六二章 鬼魅魍魎第二四六章 高地(下)第二十七章 總攻(4)第四七九章 廝殺第六十九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百章 最後的底牌第三十六章 平型關第九十章 闊論第十七章 時空戰第二十九章 誇大的戰果第二十章 碼頭第七十六章 北方諸強第七十一章 舉棋不定的土肥原第六十二章 談心第七十一章 各方涌動(上)第三七零章 將計就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