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韓非

一 韓非

得關中者得天下!

關中也就是現在秦國首都咸陽所處的關中平原,天下間最肥沃的地區。原本是屬於周天子的屬地,但是當年周幽王爲博美女一笑,結果被犬戎攻破都城,被迫將統治政權東遷。而在那之後,秦國則通過一系列的戰爭趕走了犬戎,順理成章的從周天子手上取得了關中平原的統治權,並在秦孝公時期,將秦國的都城從雍都遷到了如今的咸陽。

關中的重要性,除了體現在肥沃的土地和豐盛的糧食之外,地形的優勢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東邊的函谷關是關中平原的門戶,易守難攻,號稱‘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仗此雄關,秦國不知道已經抵擋了多少次東方各國的進攻,所以函谷關也成爲了秦國能夠穩定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保障,同時也成爲了東方六國攻打秦國的最大障礙。

可是如今,一個震驚天下的消息通過有心人的宣揚,迅速的傳了出去。

趙國大將趙括妙計奇襲,大敗秦軍,攻陷函谷關!

風浪可以說是第一時間就得到了消息,雖然他一早就知道函谷關早晚將被攻下,但是當這一刻真正來臨時,那種喜悅和激動,簡直不能用言語來形容。函谷關對秦國的意義不用多說,攻陷了函谷關,就等於是打通了一條直達咸陽的快速通道。

如果說之前奪取上黨和野王只能夠達到阻止秦國東侵這一被動的戰略意義,那麼這次攻陷函谷關將讓趙國處於絕對的優勢。進,可以通過函谷關直接攻打秦國國都咸陽,退,則可以將秦軍完全抵擋在函谷關外,將秦人的野心扼殺在關中,徹底的斷去他們東侵的念頭。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函谷關始終掌握在趙國手上的前提下。

“給趙括髮去命令,讓他就地駐守函谷關,積極備軍準備回師攻燕。我們現在最大的目標是燕國,關中這塊肥肉我們暫時還吃不下去,等以後時機成熟了再說。”

姚賈等人紛紛點頭,他們知道,這次趙括能夠一舉攻下函谷關,就是風浪在背後出謀劃策的緣故。之前在成皋得知趙穆發動叛變之後,風浪一方面派廖立到趙括那邊調集援兵,另一方面則讓趙括擺出一副準備要放棄攻打函谷關,回師平亂,加上形勢的配合,秦人果然中計。在趙括撤軍近野王時,函谷關守將蒙驁接到了范雎的軍令,命他立即出兵,趁着如今趙國陷於內亂之機,一舉收復野王和上黨。

但是秦人顯然並沒有想到這一切都會是風浪事先就已經佈下的一個圈套。在蒙驁出兵野王之後,趙括卻派出一支精銳部隊奔襲函谷關,趁着秦軍空虛之際,對函谷關展開猛攻。而蒙驁在接到信報時已經晚了,因爲趙括的‘回馬槍’已經將他牢牢的纏在了半途,使他根本沒有機會回援函谷關,最後更是眼看着函谷關落入了趙國之手,使得秦國徹底失去了防禦東方的一道屏障。

“秦人痛失函谷關,肯定不會就此善罷甘休的,如果我們在這個時候召回趙括,會不會有點過於冒險了?”連續兩次對秦作戰都大獲全勝,趙括對秦人已經產生了非比尋常的威攝力,如今新得函谷關,如果有趙括駐守相信秦人也不敢輕易來攻。

風浪笑道:“放心吧,函谷關易守難攻,而我們暫時並不打算對秦用兵,以廖立的能耐,足夠應付形勢。我這次召回趙括,除了想要他配合李牧攻打燕國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想跟他商量一下變法的事情。”

衆人一聽風浪這話,頓時明悟了過來,不禁對風浪的未雨綢繆更是佩服不已。

自從當年趙武靈王發動了‘胡服騎射’的重大變革,除了在軍事上對趙國軍隊進行改革之外,在政治上也進行了相應的變革,可是‘沙丘之變’後,趙武靈王時期所制定下來的一系列法規和措施傳到了現在,幾乎已經是名存實亡了,造成這樣的結果,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宗室勢力的強勢。因爲變法嚴重的損害了他們的利益,所以宗室對變法一直都採取極爲排斥的態度,所以在‘沙丘之變’後,由宗室長期掌權的趙國,變法已經成爲了一個可有可無的名詞,相反的,宗室手中所掌握的力量卻越來越大。

如今風浪決心要變法,相信第一個反對的就是宗室勢力,而自從平原君死後,宗室力量真正能影響到風浪的,也就剩下一個大將軍趙括,所以如果宗室反對風浪變法的話,勢必要將趙括推出來,跟風浪叫板。到時候,就算趙括多有不願,在宗親的壓力下,他將不得不站在風浪的對立面。可是如果在變法之前,風浪能夠事前說服趙括的話,那麼到時候隨便把趙括找一個理由派出去掌兵,那麼事情就簡單得多了。

衆人想到了這裡,不禁將風浪給趙括,李牧和廉頗三大將寫信聯繫到了一起。看來風浪早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把宗室勢力這一個層面給想了進去了,只不過當時衆人還以爲風浪只不過是想要緩和三大將的情緒。

風浪看到衆人明白了過來,立即微笑道:“趙國的宗室力量之強,確實非常可怕。但是幸好,如今的形勢依然站在我們這邊,因爲現在趙國執掌軍權的三大將中,李牧出身底層,對所有宗室貴族非常反感,相信我們要採取變法,他將會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持;而廉頗雖然族業頗大,但是一樣爲那些自以爲是的宗室所排擠,變法之時,他就算不支持我,也至少將保持中立,所以唯一讓我擔心的就是趙括,他是如今宗室力量的代表,如果不能消除他這個隱患,我們的新法實施起來,難度不小。”

衆人自然是明白風浪心中的擔憂了,雖然風浪現在掌控了整個趙國的權勢,但是如果真和這班宗室勢力鬧得太僵的話,恐怕日後也將爲趙國的內亂埋下禍患,這個也是風浪爲何如此看重這件事情的緣由。

就在衆人商量不下之時,太傅府外的家將進來通報,風浪之前託毛遂到韓國去找尋的韓非和鄭國皆已來到邯鄲,如今正在大堂外等候風浪的接見。

風浪一聽,立即大喜,趕忙讓人將韓非兩人給請了進來。這韓非可是風浪心目中制定新法的最佳人選,雖然他所制定的法律略顯嚴苛,但是隻要風浪對於這個並不擔心。趙國如今的法律已經算是相當健全了,而最大的問題則是出現在實施上面,所以風浪請韓非過來,爲的就是讓他來督導,只要現有的法律能夠順利實施,那風浪就算是成功了。

至於風浪請鄭國來,爲的就是讓他去幫秦國造渠,也就是那條能夠讓秦國國力大增的鄭國渠。這個是風浪的計策,先跟秦國議和,專心對付東北的燕國,同時也讓秦國專心的去修他的鄭國渠。然後再等時機成熟,風浪再一舉攻進關中,那麼秦國辛辛苦苦的修建而成的鄭國渠就等於是變相的爲趙國服務了。

進來的是三個人,韓非見過了,而他左手邊是一個年紀和韓非差不多的青年人,右手邊則是一個年近四旬的中年,那名中年應該是風浪所要找的鄭國,至於那個青年人,風浪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個名字,如果真的是他的話,那風浪可就是白撿了一個人才。

“韓非(鄭國,李斯)拜見相爺!”三人恭敬的向風浪行禮,雖然他們每個人都比風浪大,但是地位決定了他們必須對風浪恭敬。

風浪心中暗喜,指着旁邊的衆人向韓非三人介紹一番之後,微笑道:“當日本相來邯鄲,見過荀況先生和韓非公子,如今請公子來,是有些事情想跟公子商量一番。”

韓非顯然是受過韓王的特別交待,支支吾吾的應道:“相爺有。。有事請儘管吩咐。”

風浪道:“我聽聞公子對於法治之術頗有研究,不知道公子如何看待趙國的現狀呢?”

“名。。名存實亡,雖然趙國。。強勢,但是如果要。。要想有一番作爲,就必須徹底改革,否則將來悔之晚矣。”韓非顯然並不善於口才,所以只是簡單的說出了一個大概的方向,而沒有再進一步解說下去,以取得風浪的看重。

風浪問道:“那公子認爲應該要如何做呢?”

韓非道(以後就不支吾了,大家知道他說話是支吾的就行了):“我認爲必須要做到三點,一,將權力集中到了君主一人身上,徹底剷除私門勢力,選拔‘法術之士’以治國;二,以法爲教,以吏爲師,禁止私學;三,厲行獎罰,鼓勵耕戰,謀求富國強兵。只要我們能夠做到這三點,兼和‘法,術,勢’以治天下,到時將無往而不利。”

“好,說得好,以公子之才學不能爲韓王所用,確實可惜。如今趙國法令難行,正是缺少似公子這般有才學之士來幫助實行新法,公子可願意留下爲我大趙效力?”雖然風浪認爲韓非的法術思想甚是嚴苛,但是在當今時下,確實以韓非的理論最爲實用,而且只要自己在旁稍加監視,不用犯上秦國的錯誤,怎麼也不會走上秦國的舊路。

韓非顯然也早已知道風浪將他請來的目的,而且當日他在新鄭見到毛遂的時候,毛遂就曾經跟他說過,風浪對他甚是看重,再加上他在韓國並不被韓王所用,所以他這才決定要來趙國,看看風浪到底是否有用他之量。

得到了韓非肯定的回答之後,風浪看向了一旁的鄭國,問道:“聽聞先生頗精於水利之術,不知道傳聞是否屬實?”

鄭國點頭應道:“稍有涉獵。”

風浪微笑道:“那麼風浪想請先生幫一個忙,不知道先生可願意?”

“相爺請儘管吩咐。”

風浪微笑道:“時機未到,先生這些時日就儘管留在趙國吧,等時機一到,風浪自會派人來請先生。如果此事一成,風浪必定不會待薄了先生。”

鄭國似乎對風浪看重自己十分不解,不過他也不敢表示有任何的異議,只能順從的點頭答應了下來。

風浪之所以不肯這麼早就派鄭國去修渠,最主要的原因是現在時機還沒到。如今函谷關剛剛被趙國奪去,秦國哪裡還有心思去修渠,只有等到時局穩定下來之後,那個時候纔有辦法說服秦國修渠。其實修建鄭國渠,除了有利於秦國將來的大業之外,更重要的是如果能說服范雎呂不韋之流的人來修渠,勢必將使他們手中所握有的權力大增,試問他們又哪裡會放過這樣一個大好的爭權良機呢?

目光掃視到了李斯的身上,風浪發現,這李斯有別於韓非,雖然他們兩人師出同門,但是理念卻大不相同,韓非爲人倔強固執,而李斯則較爲圓滑,而且在法治的能力上,李斯並不比韓非差。當然,李斯也有他自己的缺陷,那就是過於看重名利,不過風浪有自信在這上面駕馭得了他。

心中有了打算,風浪道:“本相有心打算要修整一部曠世奇書《軒轅春秋》,此書內容範圍極廣,上至統理天下,下至四時耕種,無所不包,將當世各家學說盡皆包容在內。因此打算招攬天下賢哲能人,奇人異士一起集思廣益,不知道李斯先生可有興趣參與其中呢?”

李斯現在只是一名淡無名氣的書生,能夠讓風浪親自邀請他參與,簡直已經算是莫大的榮幸了,哪裡還想拒絕呢?連忙一口答應了下來,因爲他知道,只要在編寫這部《軒轅春秋》的過程中被風浪這當世權臣給看中,那他將來必定能夠飛黃騰達,一展所長。

而就在衆人興趣勃勃的談得興起之時,外面的家將卻帶進了一名從邊疆而來的信使,從他的口中,風浪得到了遠在秦國的消息,一個風浪聽了欣喜非常,而又足以再次撼動天下形勢的消息傳了出來。

范雎終於被罷相了!

七伐燕二十五潛遁五地道六約定vip上架公告二十七王后二咸陽二十一王道十計劃上七對策巴蜀十三造勢十一計劃下八以心相許六夜宴上一邯鄲一韓非十六佈局十荊楚來客六變法二十夜遇十八王變上二十四疑惑三霸權二十九不留遺憾十五遇舊五愛恨相依四滅魯七伐燕二十七豪賭十二駕崩五龍陽十二造反二十七豪賭二十七豪賭八危局十一計劃下十一弒王二十二論戰下十四相譏八軍師十五廷芳二咸陽十六佈局十四楚變五開戰十四聯盟十八初抵滇國七伐燕十八王變上書評回覆一三秘寶十四相譏十二駕崩五序幕十荊楚來客二十三狂瀾vip上架公告一趙姬十六佈局八合作四奪愛三霸權八對決八危局十七攻趙十五攜美六夜宴上三護花使者十六冶鐵三十營救十六殺相十荊楚來客二十三狂瀾十五破關二十三傷別十二他鄉遇故十五戰幕二十九素芳二十秘殺李令二十四別妻二十六毛遂二十三傷別十范增十勸服下四滅魯二十秘殺李令十七田單十三愧疚三秘寶五序幕二十八無私情心五序幕二十二楚將項燕十纏綿十九兵亂二十一百越遭劫二十醉酒二十八突變八以心相許二影殺
七伐燕二十五潛遁五地道六約定vip上架公告二十七王后二咸陽二十一王道十計劃上七對策巴蜀十三造勢十一計劃下八以心相許六夜宴上一邯鄲一韓非十六佈局十荊楚來客六變法二十夜遇十八王變上二十四疑惑三霸權二十九不留遺憾十五遇舊五愛恨相依四滅魯七伐燕二十七豪賭十二駕崩五龍陽十二造反二十七豪賭二十七豪賭八危局十一計劃下十一弒王二十二論戰下十四相譏八軍師十五廷芳二咸陽十六佈局十四楚變五開戰十四聯盟十八初抵滇國七伐燕十八王變上書評回覆一三秘寶十四相譏十二駕崩五序幕十荊楚來客二十三狂瀾vip上架公告一趙姬十六佈局八合作四奪愛三霸權八對決八危局十七攻趙十五攜美六夜宴上三護花使者十六冶鐵三十營救十六殺相十荊楚來客二十三狂瀾十五破關二十三傷別十二他鄉遇故十五戰幕二十九素芳二十秘殺李令二十四別妻二十六毛遂二十三傷別十范增十勸服下四滅魯二十秘殺李令十七田單十三愧疚三秘寶五序幕二十八無私情心五序幕二十二楚將項燕十纏綿十九兵亂二十一百越遭劫二十醉酒二十八突變八以心相許二影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