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爆點猛料 第二節 另有隱情

第一次調查中就在一分區的主力團中進行的,表面上看結果很令人滿意,實際彙報上來的一些戰例呢也確實是真有的,

比如分區直屬的特務營,經常以連爲單位到冀中執行軍分區下達的背糧任務。從平漢路以西的河北易縣,到平漢路以東的冀中平原,沿途都是幾十裡、上百里的敵佔區。在鬼子的碉堡裡穿行,難免會與日僞軍的巡邏隊遇上。

連隊的人數不多,又揹着糧食,不好與敵人戀戰,只能靠兩條腿跑步。與大隊跑散了,遲滯幾天後纔回來的戰士不在少數,大家都習以爲常了。但大都是揹着槍回來的。個別有戰士空着手回來,問起來,都是:“把槍給埋在哪哪哪了。”過後回去也確實能起回來,從沒有把槍丟棄的現象。

前面說過有一次特務營營長馬輝帶一個連到冀中運糧,整個過程一直都很順利。眼看就要順利返回過平漢鐵路線了,這時一些幹部戰士貪圖一路上看到的那一個個電線杆上的電線,於是鼓動營長下令去割電線,要順手牽羊搞點外快再回去。

那個年間,鼓勵多割鬼子的電話線,拿回來架設在一分區各村落之間,稱之爲“飛線”。這些被割回去的電話線都要被折算成錢,要記功受獎的。

馬輝想想也是,不能空着手回去。於是讓運糧的隊伍先走,他帶一些戰士攀上沿途一棵棵的電線杆,用刺刀砍斷電話線,揹回來。那一次正逢鬼子漢奸在通電話,電話驟然斷了,鬼子漢奸判斷是有土八路正在割電話線,於是馬上率大隊趕來。

這一次鬼子很狡猾,他們沒有在背後追趕,而是先行一步,打算在前面截斷八路軍的去路。鬼子漢奸都是身穿便衣,在特務營要經過的村口趕着大車。打了個八路軍冷不防。混亂中,八路軍犧牲了幾個人,馬輝也與大隊走失了,一個人在莊稼地裡亂串。正在懵頭亂撞之時,幸好無意中與其他的幾個走失的戰士們遇上了,否則一個人的後果不堪設想。

那次運糧回來後,以後的幾天時間裡,還陸陸續續有走失的單個戰士自己摸回到根據地來。大都是揹着槍回來的。不久,這次被鬼子打了埋伏的遭遇傳到楊司令那裡,楊司令說馬輝:“怎麼搞得?專門打狐狸的反倒讓狐狸給算計了一下。”很快。馬輝被調到宋學飛任團長的一分區二十五團。任副團長。

第一次調查結束。逢42年夏秋之時。一分區參加調查組的李清川呢不大善寫,於是口頭上在司令部會議上向楊司令彙報。楊司令總結說:“部隊打散了,戰士丟了槍,開小差跑回家。無論共產黨、國民黨的隊伍裡都會有。不過比起來八路軍要少一些。因爲我們八路軍就是與國民黨軍隊不同,我們有政治工作,戰士們知道在爲誰打仗。小鬼子就沒有逃兵嗎?你別看小鬼子家不在這裡,他們照樣會有逃兵。”

實際上這一次的調查的確有偏頗之處,不能代表一分區各部隊全部的情況。因爲你所調查的那三支部隊是一分區最強勢的部隊。你下部隊,人家盡揀好的說給你聽。不好的情況你聽不見。哪個團不是萬不得已,不願意將自己團裡帶槍逃跑的事情說給你聽。

42年以前,晉察冀八路軍曾作過統計,主力部隊和地方部隊都會有逃兵。主力部隊的逃兵約佔六分之一。地方部隊的逃兵要佔到五分之一。以後得知,日本鬼子華北方面軍的特務部門也做過這樣的調查,目的是瞭解八路軍的鬥志。所得出的結論與八路軍幾乎相同。

與此同時,一分區各部隊拖槍逃跑、或帶槍逃到敵人一邊的時有發生。有時甚至是幹部帶着幾個戰士一起跑。1941年秋季反掃蕩,一分區最棒的部隊一團奉命到阜平保衛晉察冀軍區機關。

眼看要到阜平的時候。一個衛生班班長私下裡鼓動幾個戰士帶槍逃跑,被部隊抓回。一團政治處主任史進前向晉察冀軍區司令聶榮臻彙報,要將這幾個逃兵槍斃。聶老總慈悲心大開,說情放了這幾個逃兵。

42年以後,逃跑在八路軍裡已然成風,連司令部這裡也有人跑了。李青川對楊浩說:“當時沒有讓咱們形成文字,看來楊司令是有清醒認識的。他說紅軍時期都有帶槍跑的,八路軍時期哪能沒有跑的?十個指頭還不一般齊呢。人與人怎麼能都一樣呢?”

從1941年鬼子大掃蕩到1944年抗日根據地度過最艱苦的難關,整個華北八路軍從四十萬減少到三十萬,每四個人裡減少一個。除了傷亡和被捕的因素,逃跑也是部隊減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第二次下部隊搞調查,是在1945年底,成立冀察軍區軍政幹部學校以後。因爲是平生第一次開辦軍校,缺乏應驗,也缺乏基層骨幹,於是楊浩向校長李青川、政委王志廉、教育主任李振軍建議,摸一摸幾年來在一分區訓練科時培訓出的那些軍事骨幹,能不能調一些過來擔任教學骨幹。

調查主要在冀察軍區主力組成的郭天民縱隊的第六旅(以後的四旅,旅長肖應棠、旅政治委員龍道權)部隊中進行的。因爲這個旅所轄的兩個團中,十六團、十七團原本由原一分區部隊的兩個最有戰鬥力的主力團,三團和二十五團組成的。這兩個團的一些連排戰鬥骨幹大都經過了一分區作戰訓練科組織的培訓或集訓。

第六旅在1945年底只有兩個團的編制。第六旅的第三個團,即十八團是46年3月,大裁軍後纔剛補充過來的。

與十六團、十七團都來自一分區不一樣,十八團來自挺進軍部隊的老底子,1942年才建團。這個團自成立後一直在平北作戰,原來的番號是晉察冀軍區四十團,團長楊森、政委劉國輔,隸屬於晉察冀軍區冀察軍區的十二軍分區。

1945年8月20日,當日本宣佈投降,晉察冀八路軍大舉反攻的時候,冀察軍區所屬第一、第十一軍分區的主力部隊,一度從西南面向北平攻擊前進,推進到長辛店、豐臺附近。

與此同時,與進軍平、津相呼應,冀察軍區根據晉察冀軍區關於配合蘇蒙聯軍進攻張家口的命令,決定令第十二軍分區主力停止圍攻赤城,第十二軍分區察蒙騎兵支隊北上接應南下蘇軍;以第十二軍分區第十、第四十團及第十三軍分區第二十團、蔚涿支隊向張家口市進攻。

在解放張家口,還有以後同傅作義軍隊的戰鬥中,這個平北十二軍分區的四十團在團長楊森的指揮下打得不錯。所以46年晉察冀裁軍,四十團被保留了下來,同一分區的那兩個團一起被編進同一個作戰旅。

當年,45年的這次調查後發現,許多參加過一分區訓練科培訓集訓的基層戰鬥骨幹,都在幾年來的戰鬥中犧牲或負傷後復員回家了。留下來的基層幹部還有,但人數極少。戰爭將那些最無私無畏、最勇敢的人都先淘汰掉了。

調查的結果,使李青川和楊浩唏噓不已。事情明擺着:技不如人,損失就大。因爲戰鬥骨幹往往在最關鍵的時候要帶頭向前。

過去老電影裡一到衝鋒的時候,排長、連長、營長帶頭第一個往上衝,這不是美化的,而是在我黨的軍隊中司空見慣的事情,這就是政治貫穿軍隊的一個特點!有人帶頭,士兵才能拼命!

不是有個笑話嗎,說國軍那邊一衝鋒當官的喊:“弟兄們,給老子衝!”咱這邊呢,喊的是:“弟兄們!跟着老子衝!”這就差多了!

第167章 國仇家恨 第三節 黃石口村第79章 忠匪 義紳第一節 雪夜上後山第220章 說走咱就走 第一節 放假了!第34章 第四節第56章 常家渠 第四節 厚黑的善心第93章 善守者第三節 奇怪的傷兵第1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 第一節 爲我所用第2節 糧食第3節 送藥第196章 數字的秘密 第四節 單雙頁第128章 運動那點事 第四節 別樣的山頭第162章 誰是楊司令? 第二節 鬼子也不容易啊第49章 老子就是神仙!第二節 瞎貓碰見死耗子了第120章 暗渡陳倉第二節 緊鑼密鼓第48章 第二節第242章 最後一戰 第三節 有爭議的軍銜第35章 第一節第223章 走馬輪戰第三節 反攻前奏第53章 血戰柴劈嶺 第一節 給個理由先第79章 忠匪 義紳第四節 真白啊第207章 三天五公里 第三節 磨盤戰術第49章 老子就是神仙!第四節 心結第76章 教學課第一節兵無常勢第87章 爾虞我詐 第二節 算不算通敵第43章 第一節第157章 春天來了 第一節 地盤的問題第150章 調虎離山第四節 撐死膽大的第75章 殺進重圍第四節長阪坡第154章 一波三折 第一節 鬼索鬼命第2節 彈棉花第109章 北特警是啥? 第一節 一頭大來一頭小第85章 兵無常形 第二節 收緊圈子第187章 動如脫兔 第四節 百萬軍中第26章 圍三缺一 第一節 特種作戰第153章 黑白無常 第一節 言傳身教第205章 燃燒的泥土 第三節 毫無鬥志第74章 消失的一個營 第一節 人墊出來的通道第179章 雪夜襲孤山 第一節 師出有名第196章 數字的秘密 第一節 一張照片第2節 身後事第93章 善守者 第四節 曲射當平射用第85章 兵無常形 第三節 鬼子學精了第38章 第二節第188章 水往東流 第四節 水往哪流?第4節 一更第155章 誰也不欠誰的 第一節 倒回來的火車第225章 天降神兵 第二節 將軍的無奈第190章 鏖戰小天溝 第四節 徹底崩潰第205章 燃燒的泥土 第二節 丟盔卸甲第205章 燃燒的泥土 第二節 丟盔卸甲第94章 寸土不讓 第三節 暗藏玄機!第138章 不速之客 第二節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9章 郭家堡子 第三節 流氓補充之楊上堃事件第94章 寸土不讓 第一節 俺不是孬種!第205章 燃燒的泥土 第四節 光膀子的好處第2節 鏟子猴第160章 人若犯我 第二節 一百擔面第34章 第三節第210章 狡猾狡猾地! 第二節 炮打後背補充之一分區紀實雲陽誓師第136章 上槽子去! 第三節 脣亡齒寒第60章 空頭司令 第二節 兩份電報第35章 第二節第223章 走馬輪戰第三節 反攻前奏第233章 謎底揭曉 第四節 火中取栗第50章 如願以償 第一節 意想不到第121章 身陷囹圄 第四節 拆白黨第4節 他鄉遇故知第45章 第三節第102章 圍獵 第四節 功虧一簣第174章 誰遷就誰? 第一節 軍事優先第129章 因緣巧合第四節 地府來人第59章 臺峪村的楊司令 第三節 天皇的老婆第230章 龜兔賽跑 第四節 騙人的童話第198章 淚灑滹沱河 第一節 軍令狀第42章 第四節第144章 西園寺據點 第一節 狗比人強第75章 殺進重圍第三節後石峪第2節 探照燈第57章 三進三出 第四節 飯還是要吃的第137章 城隍廟夜審 第四節 爛腿王第75章 殺進重圍第三節後石峪第156章 頭號悍匪 第一節 沒錢可不行第158章 各行其道 第二節 三英戰呂布第92章 血,總是熱的 第一節 人不分老幼第101章 捨身取義 第一節 十一月七日第218章 誰入地獄 第二節 不怕一萬第100章 二十八勇士第四節一粒子彈也不留第162章 誰是楊司令? 第二節 鬼子也不容易啊第82章 夜襲 第二節 虛晃一槍第10章 打狗上山 第一節 吃肉咂巴嘴第134章 鬥爭是殘酷的! 第一節 絕對不是瀟灑事!第217章 左衝右突 第三節 願者上鉤第210章 狡猾狡猾地!第三節 殺馬拼命第225章 天降神兵 第二節 將軍的無奈第98章 放手一搏 第二節 鬼子瘋了第169章 斷臂求生 第二節 狙擊手第187章 動如脫兔 第一節 虛晃一槍第81章 棒戰羣雄 第三節(七十三八十四)
第167章 國仇家恨 第三節 黃石口村第79章 忠匪 義紳第一節 雪夜上後山第220章 說走咱就走 第一節 放假了!第34章 第四節第56章 常家渠 第四節 厚黑的善心第93章 善守者第三節 奇怪的傷兵第1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 第一節 爲我所用第2節 糧食第3節 送藥第196章 數字的秘密 第四節 單雙頁第128章 運動那點事 第四節 別樣的山頭第162章 誰是楊司令? 第二節 鬼子也不容易啊第49章 老子就是神仙!第二節 瞎貓碰見死耗子了第120章 暗渡陳倉第二節 緊鑼密鼓第48章 第二節第242章 最後一戰 第三節 有爭議的軍銜第35章 第一節第223章 走馬輪戰第三節 反攻前奏第53章 血戰柴劈嶺 第一節 給個理由先第79章 忠匪 義紳第四節 真白啊第207章 三天五公里 第三節 磨盤戰術第49章 老子就是神仙!第四節 心結第76章 教學課第一節兵無常勢第87章 爾虞我詐 第二節 算不算通敵第43章 第一節第157章 春天來了 第一節 地盤的問題第150章 調虎離山第四節 撐死膽大的第75章 殺進重圍第四節長阪坡第154章 一波三折 第一節 鬼索鬼命第2節 彈棉花第109章 北特警是啥? 第一節 一頭大來一頭小第85章 兵無常形 第二節 收緊圈子第187章 動如脫兔 第四節 百萬軍中第26章 圍三缺一 第一節 特種作戰第153章 黑白無常 第一節 言傳身教第205章 燃燒的泥土 第三節 毫無鬥志第74章 消失的一個營 第一節 人墊出來的通道第179章 雪夜襲孤山 第一節 師出有名第196章 數字的秘密 第一節 一張照片第2節 身後事第93章 善守者 第四節 曲射當平射用第85章 兵無常形 第三節 鬼子學精了第38章 第二節第188章 水往東流 第四節 水往哪流?第4節 一更第155章 誰也不欠誰的 第一節 倒回來的火車第225章 天降神兵 第二節 將軍的無奈第190章 鏖戰小天溝 第四節 徹底崩潰第205章 燃燒的泥土 第二節 丟盔卸甲第205章 燃燒的泥土 第二節 丟盔卸甲第94章 寸土不讓 第三節 暗藏玄機!第138章 不速之客 第二節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9章 郭家堡子 第三節 流氓補充之楊上堃事件第94章 寸土不讓 第一節 俺不是孬種!第205章 燃燒的泥土 第四節 光膀子的好處第2節 鏟子猴第160章 人若犯我 第二節 一百擔面第34章 第三節第210章 狡猾狡猾地! 第二節 炮打後背補充之一分區紀實雲陽誓師第136章 上槽子去! 第三節 脣亡齒寒第60章 空頭司令 第二節 兩份電報第35章 第二節第223章 走馬輪戰第三節 反攻前奏第233章 謎底揭曉 第四節 火中取栗第50章 如願以償 第一節 意想不到第121章 身陷囹圄 第四節 拆白黨第4節 他鄉遇故知第45章 第三節第102章 圍獵 第四節 功虧一簣第174章 誰遷就誰? 第一節 軍事優先第129章 因緣巧合第四節 地府來人第59章 臺峪村的楊司令 第三節 天皇的老婆第230章 龜兔賽跑 第四節 騙人的童話第198章 淚灑滹沱河 第一節 軍令狀第42章 第四節第144章 西園寺據點 第一節 狗比人強第75章 殺進重圍第三節後石峪第2節 探照燈第57章 三進三出 第四節 飯還是要吃的第137章 城隍廟夜審 第四節 爛腿王第75章 殺進重圍第三節後石峪第156章 頭號悍匪 第一節 沒錢可不行第158章 各行其道 第二節 三英戰呂布第92章 血,總是熱的 第一節 人不分老幼第101章 捨身取義 第一節 十一月七日第218章 誰入地獄 第二節 不怕一萬第100章 二十八勇士第四節一粒子彈也不留第162章 誰是楊司令? 第二節 鬼子也不容易啊第82章 夜襲 第二節 虛晃一槍第10章 打狗上山 第一節 吃肉咂巴嘴第134章 鬥爭是殘酷的! 第一節 絕對不是瀟灑事!第217章 左衝右突 第三節 願者上鉤第210章 狡猾狡猾地!第三節 殺馬拼命第225章 天降神兵 第二節 將軍的無奈第98章 放手一搏 第二節 鬼子瘋了第169章 斷臂求生 第二節 狙擊手第187章 動如脫兔 第一節 虛晃一槍第81章 棒戰羣雄 第三節(七十三八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