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之一分區紀實雲陽誓師

補充之一分區紀實—雲陽誓師

寫小說寫到這時候,許多明眼讀者已經瞧出來了,楊棒子和他的故事是一條主線,包括楊棒子自己和許多人物都是有着真實背景的虛構人物,而另一條副線呢則是我和幾位朋友多年來蒐集整理出來的一分區和晉察冀的抗戰史中的一些補充類的文字,我個人是希望讀者能在閱的同時,又瞭解一些真實的抗戰人物和故事。

但是因爲有些部分涉及到所謂的黨內鬥爭和敏感話題,要想保住小說的連載,就不得不接受編輯的警告,不再涉及上述兩類的話題,以後這條真實抗戰的副線就以不涉及這兩類問題的紀實和故事爲主吧。

先把當年供65軍軍史編寫組的一分區編年體的紀實類的資料貼出來,供讀者們清晰地瞭解一分區從1937年到1940這幾年的戰鬥史和發展史,40年以後的不少事情我已經在前面的補充中說了不少了,以後看情況再整理貼出。

很長一段時間,一分區流傳着一首歌:

獨立團,

115師的兵團;

獨立團,

紅軍的老兵團。

過了黃河就打了腰站戰鬥,

這是第一個戰鬥,

這是勝利的戰鬥。

爲了中華民族,

爲了華北,

英雄們勇敢衝鋒戰鬥,

接連把七座縣城一起收復,

廣大的土地能夠耕種,

多少人民得到自由。

這是當年曾經傳唱在115師獨立團、後來的一分區的一支很走紅的歌曲。幾乎一分區所有那些有着紅軍身份的幹部戰士都會唱。這也是獨立團挺進敵後之初,參加平型關戰役前後的一段英勇戰鬥歷程的真實寫照。

1937年7月抗戰爆發的前夕,初夏,在陝西省三原縣雲陽鎮,紅一師編爲115師獨立團。獨立團團長楊成武,參謀長熊伯濤,政治處主任羅元發,供給處長董永清。副官李光漢。

三原縣屬咸陽市管轄。地理位置已經靠近了西安的北大門。涇陽縣位於涇河北岸,距離西安約50公里,雲陽又在涇陽縣城東北約10公里處,北靠嵯峨山。東與三原接壤,西北則與淳化縣一山之隔,是通往陝北的交通要道。雲陽原屬三原縣,現屬涇陽縣,爲涇陽縣北大鎮,歷來多商賈,富錢糧。

紅一師駐紮在三原縣,是紅軍威脅到西安的最前哨陣地。如果不是發生1936年底的“雙十二”事變,紅軍是無法進入到距離西安最近的前哨地區。1936年底到1937年8月,我黨中央應張學良、楊虎城請求。命令紅軍主力陸續進駐渭北地區,主要集中在涇陽縣的雲陽鎮、橋底鎮和富平縣莊裡鎮。楊成武任師長兼政委的紅一師,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從甘肅省正寧縣到了三原縣雲陽鎮的。

紅一軍團是在1936年的冬天,農曆冬月十一日(陽曆1937年1月23日)來到雲陽的。當時的北方天寒地凍,在國民黨軍隊“圍剿”下的紅軍的供給明顯窘迫。許多戰士都還穿着單衣,光腳穿着草鞋。但精神抖擻,鬥志昂揚。陸續到達雲陽的紅軍部隊分散住在周邊的村子裡,幾乎每個村子都有紅軍。總部及其直屬機關參謀部、政治部、地方工作部皆駐紮在雲陽鎮內,分別以代號“代江部”、“武昌部”、“衡陽部”對外工作。紅軍的總部設在雲陽南門的文家大院。整個文家大院分正院、東院、西院3套,坐北向南,當時文家舉家經商在外。院子正好空出來。總部設定後,正院是總部首長辦公住宿的地方,東院是總部直屬機關部隊住所,西院爲總部馬廄。離毛澤東住的毛家大院約有三四百米。

因爲雲陽鎮很大,也很富裕,楊成武任師長兼師政委的紅一師也在這裡。

農曆的冬月十五日(陽曆1937年1月27日)舉行的歡迎紅軍大會。

在《楊成武回憶錄》中記載:“天氣漸漸炎熱。身上的棉襖早已穿不住了,可我們有沒有單衣替換,直到初夏時分,戰士們還身着棉襖在田野練兵。一天下來,身上直冒熱氣。棉襖上泛出白花花的汗鹼斑,洗也沒法洗。”

“這一天,我接到了紅一軍團騎兵通訊員送來的命令,上面有軍團政委聶榮臻和代軍團長陳光的簽名,……紅一師編爲八路軍115師獨立團,任命我爲團長,熊伯濤爲參謀長,羅元發爲政治部主任。”

(經查:在馬輝回憶錄中,中央紅軍、或紅軍第一方面軍三原改編成八路軍,是在盧溝橋事變以後,1937年8月6日。但中共中央向國民政府提出紅軍改編成八路軍的十項條件,是在1937年8月18日。國民政府發佈命令,宣佈原紅軍主力部隊改編成八路軍的時間,是在1937年8月22日。8月25日,中g中*央軍*委發佈命令,將紅軍正式改編爲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我懷疑:在我黨中央向國民政府提出十項條件被同意之前就將紅軍改編成八路軍,是否是馬輝同志的誤記?因爲另據有關史料上記載:“1937年8月底,八路軍總部和第一一五師一部,在雲陽鎮中街大操場舉行紅軍改編和開赴抗日前線誓師動員大會。”也有準確的回憶誓師大會是在8月25日。

115師誓師大會後,八路軍在雲陽張貼了《告別雲陽父老書》,戰士幫羣衆挑完水,掃淨場院,與鄉親告別。 誓師第二天,8月26日,一個“種麥時節”的秋雨天,115師全體從雲陽出發,踏上了抗日路。

9月6日,129師在涇陽橋底鎮冒雨誓師,更換帽徽,9月16日,129師離開涇陽。出征河東。 9月2日,富平莊裡鎮永安村,120師抗日誓師,3日。120師開拔,趕赴抗日前線。 )

當時的幾個後來比較有名的人物:組織科長王道邦、一營營長曾保堂,教導員張文松,副營長袁昇平。一連連長張德仁。三連連長宋玉琳。二營營長季光順、教導員張襄國、副營長肖思明。三營營長黃壽發,教導員李水清,三營副營長邱蔚,連長李湘(解放戰爭時期是張明河的搭檔,任教導旅旅長)。除了9月,驛馬嶺阻擊戰,張文松、張德仁犧牲。10月10日。解放淶源縣城。到此爲止,這還是一個由全部是紅軍戰士組成的獨立團。其中,經過長征的江西籍、湖南籍、福建籍的紅軍佔了近一半,另一半以上的,有陝西籍紅軍和東征時發展過來的大批山西籍紅軍。以後在一分區抗戰八年的許多著名幹部馬輝(當時由獨立團偵察參謀改任特務連連長)、肖應棠(獨立團作戰參謀)、方國華、鄧經偉、賴慶堯(興中)、李水清(特務連指導員)、楊德才(楊卓)、李德才、張英輝、陳宗坤、林接標、鄭三生(連指導員)、鄭秀煜(鄭旭煜)、郭延林、黃文明(接王道邦組織科長)、黃連秋、增雍雅、熊招來(熊奎)等人。當時都是這個獨立團的基層幹部。

在這裡要提出來的是,當時的獨立團由紅一方面軍一軍團一師編成,簡稱“紅一師”。上個月,2013年7月,中央電視臺軍事頻道播出的“紅一師”系列電視片,介紹的就是這個師。

紅一方面軍第一軍團,代理軍團長陳光。政治委員聶榮臻,參謀長孫毅,政治部主任羅榮桓,轄3個師和1個騎兵團:第一師,師長兼政治委員楊成武;第二師,師長楊得志。政治委員鄧華;第四師,師長李天佑,政治委員楊勇;軍團直轄騎兵第2團及隨營學校。全軍團共10個團,1.1萬人,有6000枝槍。部隊駐甘肅省正寧、寧縣和陝西省旬邑地區。

紅一方面軍第一、第十五軍團和陝南第74師在陝西省三原縣雲陽鎮(今劃歸涇陽縣)改編成八路軍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參謀長周昆,政訓處主任羅榮桓,副主任蕭華,作戰科科長王秉璋,偵察科科長蘇靜,宣傳部部長蕭向榮,保衛(鋤奸)部長朱滌新,民運部部長潘振武,供給部部長鄺任農,衛生部部長葉青山,轄第343、第344旅等部。

115師直轄部隊:獨立團由第一軍團第一師改編,團長楊成武(團政委缺編);炮兵營、輜重營、騎兵營、工兵營和教導隊等,由第74師、第1軍團騎兵第2團、隨營學校和第15軍團教導營、特務營等部改編。

關於“雲陽誓師”的楊成武與獨立團:

1、1936年底、37年初到達雲陽的紅軍部隊不包括楊成武任師長的紅一師,也不包括楊成武本人。此時的楊成武,還在延安的紅軍大學學習。他是“師政委進去,出來時是師長”。提前畢業的時間是在37年元旦以後。

2、紅軍的前敵指揮部設在雲陽鎮,楊成武先去報到,再回到原部隊。此時,他的紅一師還留在甘肅省正寧縣駐地,距雲陽鎮近三百里地,間隔旬邑、淳化兩個陝西省縣。當年的這段路途,楊成武騎馬要走三天,第四天傍晚纔到達紅一師師部。

3、曾任楊得志紅二師師政委的鄧華,在楊成武到紅軍大學學習期間,被任命爲紅一師師政委,這是原來楊成武的職務(楊成武任紅一師師政委時,師長陳賡)。所以楊成武從紅軍大學畢業,改任紅一師師長。紅一師改編爲115師獨立團,最初並沒有安排鄧華的職務。

4、接到改編爲八路軍的命令後,獨立團奉命從甘肅省正寧縣向雲陽鎮集結,這段楊成武騎馬走了三天的路,全團1700人步行走了四天。此時,獨立團還穿着大半年的棉衣,因爲沒有單衣可換。到雲陽鎮後,供給處長董永清去國民黨倉庫領給養,每人一身單衣、一頂單帽、一個胸章、一個臂章、一個國民黨帽徽,全團兩萬元法幣。

5、換完裝才召開的誓師大會,會上聶榮臻宣讀中共中央關於紅軍改編爲八路軍、新四軍的命令。最後全體宣誓《紅軍抗日出徵誓師詞》。

6、楊成武敘述,獨立團出發的日子是8月22日,以此往前推算,誓師大會召開的時間應該是在出發的前一天,8月21日。

第84章 惱羞成怒 第四節 三板斧第230章 龜兔賽跑 第二節 借刀殺人第135章 苦字言不盡 第四節 缺醫少藥第89章 勢如水火 第二節 喧賓奪主第69章 特別調查員 第二節 抓個活的!第71章 必須要活!第二節 不請自來第131章 鬼使神差 第一節 紙斧子第59章 臺峪村的楊司令 第二節 中國的劍嶽第182章 一鍋夾生飯 第一節 遊擊習氣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四節 刺眼的白布第116章 活死人 第二節 鉤腿子第18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一節 第三代士兵第177章 朔風寒刀 第一節 找倆外援第112章 霸王卸甲 第一節 有錢是好第83章 誰開的槍!第二節 火上澆油第135章 苦字言不盡 第四節 缺醫少藥第9章 郭家堡子第二節 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第156章 頭號悍匪 第二節 淘小子有出息第103章 少了兩! 第一節 “英雄”閒職第204章 磨盤戰術 第二節 老槐樹第70章 狡詐的中國人 第二節 又晃點了一個第162章 誰是楊司令? 第一節 城市少爺兵第87章 爾虞我詐 第二節 算不算通敵第239章 四面楚歌 第四節 甕中之鱉第175章 涅盤學生兵 第四節 不打不相識第67章 洞房花燭 第一節 一筆糊塗賬第18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二節 先東而西第85章 兵無常形 第三節 鬼子學精了第204章 磨盤戰術第三節 敢死隊第99章 義薄雲天 第二節 意氣用事第132章 塵封的檔案 第四節 9月25日第111章 八爺泡澡 第三節 楊姥姥第75章 殺進重圍 第二節 八路出了叛徒第205章 燃燒的泥土 第一節 龍血玄黃第231章 今非昔比 第四節 窩囊沒救了!第191章 空城計第三節 奔襲空城第108章 一路不消停 第一節 疤瘌眼第18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一節 第三代士兵第69章 特別調查員第三節投鼠忌器第226章 靜坐戰 第二節 各忙各的第201章 誰都得交過路費! 第三節 暗夜夢魘第151章 可愛的老百姓 羊入狼口第237章 連天烽火 第二節 讓塊地盤第101章 捨身取義 第四節 故人重逢第111章 八爺泡澡 第三節 楊姥姥第99章 義薄雲天 第一節 恩將仇報第42章 第三節第45章 第一節第170章 打就打怕了! 第三節 凌遲第123章 時窮節乃現 第一節 吃飯是大事第48章 第一節第90章 人不能太執着 第二節 第一回合第171章 說書人 第四節 再說教導隊第4節 二更第66章 中秋節第一節 中場休息第208章 一點五公里 第二節 一個大泡泡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五節 血脈相承第215章 以血洗血 第三節 二百發子彈!第83章 誰開的槍!第二節 火上澆油第20章 走馬驛 第一節 居合道第120章 暗渡陳倉 第四節 紅玉出逃第171章 說書人 第三節 教導隊第106章 撒套子的 第二節 一擼到底第75章 殺進重圍第三節後石峪第87章 爾虞我詐 第一節 紅白臉第96章 強弩之末 第三節 死不後退第5章 通天河 第三節 娘子神村第153章 黑白無常 第二節 意想不到第113章 東陽老人 第四節 秘密交通線第118章 螳螂捕蟬 第四節 黃雀在後第221章 進退維谷 第四節 鐵絲網和手紙第2章 夜渡 第三節 爹第100章 二十八勇士第四節一粒子彈也不留補充之一分區紀實挺進敵後2第215章 以血洗血 第二節 圍而不打第54章 該來的沒來 第二節 一雙軍鞋第133章 通幽之法 第三節 引鬼上身第66章 中秋節第二節 閒的第2節 犬養參謀第143章 日思夜想 第一節 點到爲止第105章 國共那點事 第二節 是禍躲不過第208章 一點五公里 第二節 一個大泡泡第55章 敬業的鬼子 第一節 挨炸了!補充之最艱苦的是哪一年第198章 淚灑滹沱河 第四節 又見銀坊第207章 三天五公里 第二節 牙好還得胃口好第161章 打蛇要打七寸 第三節 七寸在哪裡?第171章 說書人 第四節 再說教導隊第153章 黑白無常 第二節 意想不到第28章 十里相送 第一節 右膀子第2節 介錯人第206章 血祭北壇 第三節 最後一槍補充誰開的八路軍抗戰的第一槍第177章 朔風寒刀 第三節 井上隊長第208章 一點五公里 第四節 中心開花第196章 數字的秘密 第三節 忍辱偷生第2節 犬養參謀第131章 鬼使神差 第三節 賽社火第150章 調虎離山 第二節 鳳凰涅盤第200章 三戰銀坊 第三節 同歸於盡!
第84章 惱羞成怒 第四節 三板斧第230章 龜兔賽跑 第二節 借刀殺人第135章 苦字言不盡 第四節 缺醫少藥第89章 勢如水火 第二節 喧賓奪主第69章 特別調查員 第二節 抓個活的!第71章 必須要活!第二節 不請自來第131章 鬼使神差 第一節 紙斧子第59章 臺峪村的楊司令 第二節 中國的劍嶽第182章 一鍋夾生飯 第一節 遊擊習氣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四節 刺眼的白布第116章 活死人 第二節 鉤腿子第18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一節 第三代士兵第177章 朔風寒刀 第一節 找倆外援第112章 霸王卸甲 第一節 有錢是好第83章 誰開的槍!第二節 火上澆油第135章 苦字言不盡 第四節 缺醫少藥第9章 郭家堡子第二節 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第156章 頭號悍匪 第二節 淘小子有出息第103章 少了兩! 第一節 “英雄”閒職第204章 磨盤戰術 第二節 老槐樹第70章 狡詐的中國人 第二節 又晃點了一個第162章 誰是楊司令? 第一節 城市少爺兵第87章 爾虞我詐 第二節 算不算通敵第239章 四面楚歌 第四節 甕中之鱉第175章 涅盤學生兵 第四節 不打不相識第67章 洞房花燭 第一節 一筆糊塗賬第18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二節 先東而西第85章 兵無常形 第三節 鬼子學精了第204章 磨盤戰術第三節 敢死隊第99章 義薄雲天 第二節 意氣用事第132章 塵封的檔案 第四節 9月25日第111章 八爺泡澡 第三節 楊姥姥第75章 殺進重圍 第二節 八路出了叛徒第205章 燃燒的泥土 第一節 龍血玄黃第231章 今非昔比 第四節 窩囊沒救了!第191章 空城計第三節 奔襲空城第108章 一路不消停 第一節 疤瘌眼第18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一節 第三代士兵第69章 特別調查員第三節投鼠忌器第226章 靜坐戰 第二節 各忙各的第201章 誰都得交過路費! 第三節 暗夜夢魘第151章 可愛的老百姓 羊入狼口第237章 連天烽火 第二節 讓塊地盤第101章 捨身取義 第四節 故人重逢第111章 八爺泡澡 第三節 楊姥姥第99章 義薄雲天 第一節 恩將仇報第42章 第三節第45章 第一節第170章 打就打怕了! 第三節 凌遲第123章 時窮節乃現 第一節 吃飯是大事第48章 第一節第90章 人不能太執着 第二節 第一回合第171章 說書人 第四節 再說教導隊第4節 二更第66章 中秋節第一節 中場休息第208章 一點五公里 第二節 一個大泡泡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五節 血脈相承第215章 以血洗血 第三節 二百發子彈!第83章 誰開的槍!第二節 火上澆油第20章 走馬驛 第一節 居合道第120章 暗渡陳倉 第四節 紅玉出逃第171章 說書人 第三節 教導隊第106章 撒套子的 第二節 一擼到底第75章 殺進重圍第三節後石峪第87章 爾虞我詐 第一節 紅白臉第96章 強弩之末 第三節 死不後退第5章 通天河 第三節 娘子神村第153章 黑白無常 第二節 意想不到第113章 東陽老人 第四節 秘密交通線第118章 螳螂捕蟬 第四節 黃雀在後第221章 進退維谷 第四節 鐵絲網和手紙第2章 夜渡 第三節 爹第100章 二十八勇士第四節一粒子彈也不留補充之一分區紀實挺進敵後2第215章 以血洗血 第二節 圍而不打第54章 該來的沒來 第二節 一雙軍鞋第133章 通幽之法 第三節 引鬼上身第66章 中秋節第二節 閒的第2節 犬養參謀第143章 日思夜想 第一節 點到爲止第105章 國共那點事 第二節 是禍躲不過第208章 一點五公里 第二節 一個大泡泡第55章 敬業的鬼子 第一節 挨炸了!補充之最艱苦的是哪一年第198章 淚灑滹沱河 第四節 又見銀坊第207章 三天五公里 第二節 牙好還得胃口好第161章 打蛇要打七寸 第三節 七寸在哪裡?第171章 說書人 第四節 再說教導隊第153章 黑白無常 第二節 意想不到第28章 十里相送 第一節 右膀子第2節 介錯人第206章 血祭北壇 第三節 最後一槍補充誰開的八路軍抗戰的第一槍第177章 朔風寒刀 第三節 井上隊長第208章 一點五公里 第四節 中心開花第196章 數字的秘密 第三節 忍辱偷生第2節 犬養參謀第131章 鬼使神差 第三節 賽社火第150章 調虎離山 第二節 鳳凰涅盤第200章 三戰銀坊 第三節 同歸於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