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大將南征膽氣豪 第四節 再談黃土嶺

說了一大堆的原因就是咱們這些寫軍事類小說的,不可能個個都是從戰場上滾過來的主,那最起碼也得多看看資料,多翻翻檔案,少鬧點笑話,比如那位指揮坦克和武裝直升機打阿部規秀的作者,俺就告訴告訴你,當年的黃土嶺是怎麼打的!

真實的黃土嶺戰役是帶着很大的偶然性的,不管是一分區還是整個晉察冀事先都沒想到能釣到一條大魚,黃土嶺不是單獨的一次戰鬥,事實上從這場戰鬥的兩個多月前,就拉開了大幕了。

39年的7-8月間,狼牙山地區大雨,百年罕見,山區裡可以行舟。史載,當時整個華北地區連下七天七夜大雨,暴雨成災,河湖氾濫,平津大城市都被水淹。尤其天津,市區裡可行得大船。河北易縣,有“小天津”之稱的良崗,還有幹河、毛兒崖、管頭等村鎮都被沖毀了。

鬼子爲了報復一分區五月份打下的大龍華據點,他們被殲滅四百多人,於是,保定集結華北方面軍第110師主力及僞軍一部共5000餘人,帶着衝鋒舟,趁着大水向易、滿、徐以西的南北管頭、大良崗、婁山地區發起進攻,企圖合擊第一軍分區主力。

那一次在晉察冀抗戰史上被稱作“易滿徐保衛戰”,一分區部隊冒着大雨全力奮戰,僅在松山一個反攻就使得近300鬼子掉進湍急的激流中被大水捲走。這次作戰,在後來官方的記載中,晉察冀軍區部隊(實際上就是一分區部隊)以傷亡250餘人的代價。斃傷日僞軍千餘人。保衛了易滿徐根據地。

戰後一團整訓期間。情報傳來,鬼子從蔚縣向淶源縣經過摩天嶺修公路,一旦公路修成,將難以阻擋張家口的鬼子用汽車向淶源縣增援。所以,這股修路的鬼子非打掉不可。於是,由一分區參謀長黃壽髮帶領,組織了分區直屬的馬輝特務營,還有張英輝的一團三營。組成“北進支隊”,在10月19日夜襲摩天嶺,消滅了一百多日僞軍,將鬼子的修路計劃徹底粉碎。

就在這一次戰鬥中,白求恩醫生爲了搶時間給傷員動手術,忘記了帶手術手套,結果受傷。二十多天後因傷勢惡化,轉爲敗血症,醫治無效,於11月12日凌晨在河北省唐縣黃石口村逝世。

陳正湘回憶說:11月1日晚9點前。從軍區剛趕回來的楊司令電話傳達作戰命令(此時的楊成武在一分區司令部所在地易縣南管頭村,今天的狼牙山鎮):淶源縣城鬼子10月30日增兵至一千五六百人(注:後來得知是兩千人)。抓民夫600。牲口600,準備2日午後分三路集結,左路敵主力,六七百人,進駐白石口,進襲銀坊;中路敵400餘,經西鋪、插箭嶺、進襲走馬驛;右路敵近二百,經北石佛,進佔水堡,北水泉。

楊司令轉達晉察冀聶司令指示:“集中一、二、三團主力,利用雁宿崖至三岔口峽谷地段,首先殲滅敵左路。三分區第二團歸一分區統一指揮。”

看楊成武雁宿崖戰鬥的安排:一團東山伏擊,南面與三團銜接;三團主力由南向北攻擊;然後是二團,三團撥出一個營,交二團指揮。以上三個主力團,專門對付淶源出來的左路鬼子六百人。八路軍三個團一個曾雍雅支隊,總兵力約六千人,摺合十比一的人數優勢。

接到楊成武的命令,一團在陳正湘帶領下,一小時內(11月1日夜間10點以前)即動身。當夜下雨,好在雨不算很大,一團帶足三天的糧食(生糧,不是熟食乾糧)便連夜行進。三個營沿同一條路線分頭前進。早晨到達苑崗吃早飯,中午到達易縣緊靠淶源縣境的寨頭村吃午飯後大休息,抓緊睡覺。

單獨前進的一團三營駐寨頭村北面的喬家河村(今天的喬家河鄉),副團長熊招來親去佈置任務。陳正湘沒有休息,帶了幾個參謀前去觀察雁宿崖一帶地形。2日當天下午5時,一團全部進入黃土嶺、司各莊。晚飯後佈置好崗哨,立即抓緊睡覺。

3日拂曉,一團進入預先設置好的雁宿崖東山陣地。團直和各營的大行李、伙食擔子、供給、衛生、電臺留在司各莊附近

雁宿崖戰鬥一度受阻,受阻的原因是各團之間的攻擊很難配合。陳正湘立即趕到三團團部,他回憶中,是“與邱蔚、袁昇平商議,一團一營擔任主攻,三團一營、三營火力掩護”,攻佔小鬼子最後佔據的馬腦山一帶。

雁宿崖結束戰鬥後的11月4日,一團團直,及一營、二營一部,轉移到上下葦石(今天的易縣上下葦場)、幹河淨一帶,三營留在司各莊(淶源縣)休整。同一天,鬼子阿部規秀帶領的1400餘人,先頭部隊400餘人中午12時到達三岔口雁宿崖戰場,收拾屍體,就地火化,尋找被八路軍繳獲的六門炮(四門九二炮、兩門山炮)。

擔任誘敵任務並與敵人一直保持接觸的,是一團二營的五連、六連和二十五團一部。

5日上午,敵主力趕到,繼續南進,到達西流水、張家墳、銀坊一帶。三團退出銀坊,銀坊老百姓跟着一起上山,銀坊一片大火。一團二營那兩個連背靠司各莊、黃土嶺,節節抗擊,牽住敵人

5日下午,陳正湘命三營長張英輝帶十連、十一連,接替二營,繼續誘敵。換下二營回幹河淨休整。陳正湘判斷:敵人若繼續前進,一定會威脅到軍區(當時晉察冀軍區在唐縣開兩週年紀念大會),二會威脅到冀中軍區設在花塔山地區的供給、衛生、軍工生產等後方部門。所以,必須將敵人引至黃土嶺、寨頭方向。5日晚。陳正湘通過電話向楊成武彙報了敵情和自己的想法。

6日晨。聚集在北壇、張家墳、西流水至上下臺的鬼子。達到1400餘人。敵6日午前,兵分兩路向司各莊、黃土嶺攻擊前進,進佔司各莊及西南地區。誘敵的一團三營兩個連在司各莊以東一線山頭,背靠黃土嶺遲滯敵人。

這一點也非常重要,因爲實際情況說明:是鬼子6日晨先到達的黃土嶺,纔會有6日晚下達的黃土嶺作戰命令。如果鬼子的進軍速度快或慢,都不會出現“黃土嶺戰鬥”,而會是其他的什麼戰鬥。

6日晚9時。陳正湘接到了楊成武從南管頭分區駐地打來的電話,確定要再打一仗,接着宣佈第二天的作戰命令。一分區有連同到各團的臨時電話線,所以二團、三團、二十五團、特務團應該同時接到作戰命令。

7日早8時一團部隊進入陣地。9時半,一分區派來支援的軍分區直屬炮連到達緊靠黃土嶺戰場不遠的寨頭。10時,先頭部隊與鬼子打響。午時,黃土嶺戰場除了特務團,其餘一團、二團、三團、二十五團全面打響。

特務團是什麼時候打響的?“特務團受命後尾隨日軍前進。7日的15時許,日軍進人教場村、上莊子特務團的伏擊地域”,特務團開火。

在賀龍、關嚮應於1939年12月6日向朱德、彭德懷、左權報告戰況中:“下午1時。敵人向三團進攻,特務團從側面攻擊。敵遂潰下來。”特務團開火的時間提前了兩個小時。在這份報告中,多次出現“各團總攻擊,因配合不夠,未能奏效”,“各部配合不好,不能解決戰鬥”的字樣,看來沒有設立戰場的統一指揮,是黃土嶺戰鬥打成“夾生”的主要原因。

在楊成武的回憶文章中:“中午12時,敵先頭部隊已接近黃土嶺東面的寨頭村,大隊在上莊子一線。直到下午3點鐘左右,全部人馬才離開黃土嶺,陸續進人狹谷中的小路。這時,我一團、二十五團迎頭殺出,三團及三分區的二團從西南北三面合擊過來,把敵人團團圍住,壓縮在上莊子附近一條長約1.5公里,寬約百米的溝裡。我軍100多挺機槍從各個山頭一齊朝溝中打。”

您看,楊成武對特務團一字沒提,意思是那時還沒他們什麼事。

寬約百米的一條溝,八路軍的100多挺機槍從四面八方一起打,這樣的火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兩年前平型關戰鬥時的八路軍一一五師。阿部規秀的鬼子兵措手不及,最起碼有3-4百鬼子兵當場喪命。八路軍如果當時配合得好,戰鬥應該按陳正湘所說:在那一天傍晚全殲鬼子,創造出更輝煌的戰績。

傍晚時炮兵擊斃阿部規秀。但失去最高首腦的日寇絲毫不亂陣腳,頑強抵抗。當晚,敵人的增援部隊由蔚縣、易縣、滿城、唐縣、完縣出動,向黃土嶺增援。

第二天,8日,被圍日軍殘部在飛機掩護下向司格莊、雁宿崖突圍。八路軍再次給突圍之敵殺傷後,主動撤出戰鬥。戰後撤退回易縣的路上,楊成武的老秘書陳子端在路邊統計黃土嶺戰果,當時就得出結論是1500多敵軍,殲滅900多,剩餘600多,於是上報晉察冀軍區。

各團剛收兵,還沒有做戰後總結,各連、各營的戰果都沒有總結上來,團裡哪裡有戰果數字報給陳子端?但那一次陳子端報上去的戰果數字,與後來收集到的數字相差無幾。兩三年後的一次閒聊天,陳子端向一分區作戰科介紹那一次他統計戰果的經驗,他是根據我軍戰士身穿得日軍大衣估算出那一戰的大致戰果的。

原來,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因爲實在太窮,從軍隊到平民,對戰後的日軍屍體是從不放過的。從頭到腳,能扒下來的一律扒得乾乾淨淨,哪怕炸破的舊軍裝不能穿了,做鞋底子打袼褙,也絕不給小鬼子剩下。

所以只要是八路軍圍殲鬼子兵的戰場,小鬼子屍體大都光溜溜的,先是被軍隊扒一遍,然後被老百姓扒得乾淨。雁宿崖、黃土嶺戰鬥時,天氣寒冷,八路軍冬裝供應有限,無法及時滿足各團。於是軍隊就地取材,將鬼子的軍裝、主要是軍大衣穿在身上。

陳子端一聽各團的戰果還沒有統計上來,他登高一看,各團戰士身上穿的鬼子軍大衣歷歷在目,他靈機一動:鬼子兵前來作戰,總不能戰不成,把身上的黃呢子軍大衣脫下來,給你們八路軍帶走。小鬼子不死,你八路軍的小鬼子軍大衣從何而來?他送給你的?

於是,陳子端略清點一下,他自己估算是“十取七八”,總會有一些小鬼子的軍大衣被炸碎燒壞,不能穿。他測算的結果是約“半個團”,一千出頭。加上“十取七八”的那“二三”,約一千四五百之數。報給楊成武,與楊成武自己估算的相差不大,於是又向晉察冀軍區報送戰果。半個多世紀過去,當年陳子端的測算居然相差不大。

11月12日,晚,一分區司令部撤回到易縣的駐地南管頭,管理科搞到白麪,老百姓擁軍送的。於是慶祝黃土嶺大捷,難得菜餡餃子。傍晚發現,敵機來偵察。楊司令老謀深算,當晚十時,發佈夜半一分區轉移到滿城縣慈家臺的命令。13日,凌晨,鬼子偷襲北管頭。楊司令等人一口氣跑六七裡,到南管頭與上下隘剎之間的山樑上。

之後,11月23日,日軍報復,1.8萬餘人分7路向阜平地區合擊,企圖殲滅晉察冀軍區機關和主力部隊。軍區主力大部和軍區機關隱蔽待機,以主力一部與敵保持接觸,以另一部主力轉至敵後襲擊日軍據點,破壞交通線。冀中軍區部隊和冀熱察挺進軍鉗制敵人,配合北嶽反“掃蕩”。11月26日,日軍佔領阜平。轉入外線的八路軍積極開展活動,破壞敵人交通線,嚴重威脅敵後安全。

一分區根本不知道自己打死了阿部規秀。是晉察冀軍區通知的。晉察冀軍區又是聽延安來電報說的。

第87章 爾虞我詐 第二節 算不算通敵第120章 暗渡陳倉 第四節 紅玉出逃第105章 國共那點事 第四節 國共這點事第42章 第三節第163章 殺一儆百 第四節 炕塌了第141章 用數據來對比 第一節 日軍的戰鬥力第85章 兵無常形 第四節 火烤肉第61章 猛人是怎麼煉成的? 第四節 猛人是怎麼修煉成的?第84章 惱羞成怒 第四節 三板斧第2節 糧食第134章 鬥爭是殘酷的! 第二節 黑雲壓冀中第186章 一戰銀坊 第四節 東擋西殺第5章 通天河 第一節 偷瓜第177章 朔風寒刀 第四節 火力優勢論第44章 第二節第137章 城隍廟夜審 第一節 土地 城隍 豐都第209章 十月圍城 第三節 抱在一起第189章 二戰銀坊 第二節 魔影出現第185章 大戰初起 第四節 地雷陣第157章 春天來了 第一節 地盤的問題第205章 燃燒的泥土 第二節 丟盔卸甲第204章 磨盤戰術 第四節 難熬的潛伏第182章 一鍋夾生飯 第四節 先吃哪口?第128章 運動那點事第一節 洗不掉的“俘”字第72章 活死人 第一節 中國刀第225章 天降神兵 第一節 司令部前的剖腹第220章 說走咱就走 第一節 放假了!第230章 龜兔賽跑 第二節 借刀殺人第223章 走馬輪戰第二節 開會去第9章 郭家堡子 第三節 流氓第77章 夜宴 第三節 女護士第97章 重賞之下 第一節 兩把斷刀第155章 誰也不欠誰的 第一節 倒回來的火車第111章 八爺泡澡 第四節 別裝了!八爺第2節 老鷹嘴第60章 空頭司令 第一節 老相好的第86章 水無常勢 第三節 都是爺們第90章 人不能太執着 第一節 人和獸的區別第208章 一點五公里 第三節 以湯止沸第163章 殺一儆百 第三節 勢如破竹第55章 敬業的鬼子 第二節 小平頭子彈第223章 走馬輪戰 第一節 帶塊氈子第225章 天降神兵 第四節 全開打了!第147章 最缺的是啥? 第四節 幾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第220章 說走咱就走 第一節 放假了!第172章 打仗打的是錢 第四節 一枚金戒指第44章 第二節第168章 故伎重演 第二節 困獸猶鬥第121章 身陷囹圄 第四節 拆白黨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五節 血脈相承第121章 身陷囹圄 第三節 又入狼窩第212章 暗渡秋樹灣 第三節 秋樹灣第2節 糧食第138章 不速之客 第四節 淺談法術第2節 藥第190章 鏖戰小天溝 第二節 十一次進攻第142章 文學的良心 第二節 誰是敵人?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三節 第二天第165章 走西口 第一節 算計不到第125章 高人有高招 第三節 鎖骨菩薩第171章 說書人 第三節 教導隊第93章 善守者 第四節 曲射當平射用第158章 各行其道 第二節 三英戰呂布第200章 三戰銀坊 第四節 個大也是個擺設!第122章 大浪淘沙 第二節 流水浮萍第13章 瞎子 第二節 鬥爭會第124章 冤有頭債有主 第二節 出乎意料第133章 通幽之法 第四節 轉移開始第59章 臺峪村的楊司令 第三節 天皇的老婆第54章 該來的沒來 第一節 老婆孩子熱炕頭第158章 各行其道 第一節 先躲着再說第114章 羣英會 第一節 軍統叛將第173章 惹不起躲得起 第一節 能說清也說不清第77章 夜宴第二節 差不多就行了第198章 淚灑滹沱河第二節 不看僧面看佛面第112章 霸王卸甲 第二節 大將風度第192章 半部論語 第三節 地方連隊第66章 中秋節第三節 高上尉第2節 藥第53章 血戰柴劈嶺 第二節 紅旗不倒第221章 進退維谷 第二節 住的問題第185章 大戰初起 第三節 鬼子的消息很靈通!第4節 黑槍第145章 放下屠刀 第二節 賞罰分明第50章 如願以償第二節 兩頭熊第7章 鈴木支隊 第一節 五比十六第64章 冷酷到底 第三節 雪中送炭第220章 說走咱就走 第二節 區別對待第155章 誰也不欠誰的 第一節 倒回來的火車第66章 中秋節 第四節 馬一刀第193章 革命夫妻 第三節 結婚是大事補充2最精良的一分區爲啥42年後沒大作爲了第18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四節 潰圍而出第74章 消失的一個營 第四節 信物第150章 調虎離山 第二節 鳳凰涅盤第114章 羣英會 第一節 軍統叛將第2節 藥第224章 數九冰火 第二節 冰凍三尺第158章 各行其道 第一節 先躲着再說第216章 進退兩難 第三節 撐死膽大的
第87章 爾虞我詐 第二節 算不算通敵第120章 暗渡陳倉 第四節 紅玉出逃第105章 國共那點事 第四節 國共這點事第42章 第三節第163章 殺一儆百 第四節 炕塌了第141章 用數據來對比 第一節 日軍的戰鬥力第85章 兵無常形 第四節 火烤肉第61章 猛人是怎麼煉成的? 第四節 猛人是怎麼修煉成的?第84章 惱羞成怒 第四節 三板斧第2節 糧食第134章 鬥爭是殘酷的! 第二節 黑雲壓冀中第186章 一戰銀坊 第四節 東擋西殺第5章 通天河 第一節 偷瓜第177章 朔風寒刀 第四節 火力優勢論第44章 第二節第137章 城隍廟夜審 第一節 土地 城隍 豐都第209章 十月圍城 第三節 抱在一起第189章 二戰銀坊 第二節 魔影出現第185章 大戰初起 第四節 地雷陣第157章 春天來了 第一節 地盤的問題第205章 燃燒的泥土 第二節 丟盔卸甲第204章 磨盤戰術 第四節 難熬的潛伏第182章 一鍋夾生飯 第四節 先吃哪口?第128章 運動那點事第一節 洗不掉的“俘”字第72章 活死人 第一節 中國刀第225章 天降神兵 第一節 司令部前的剖腹第220章 說走咱就走 第一節 放假了!第230章 龜兔賽跑 第二節 借刀殺人第223章 走馬輪戰第二節 開會去第9章 郭家堡子 第三節 流氓第77章 夜宴 第三節 女護士第97章 重賞之下 第一節 兩把斷刀第155章 誰也不欠誰的 第一節 倒回來的火車第111章 八爺泡澡 第四節 別裝了!八爺第2節 老鷹嘴第60章 空頭司令 第一節 老相好的第86章 水無常勢 第三節 都是爺們第90章 人不能太執着 第一節 人和獸的區別第208章 一點五公里 第三節 以湯止沸第163章 殺一儆百 第三節 勢如破竹第55章 敬業的鬼子 第二節 小平頭子彈第223章 走馬輪戰 第一節 帶塊氈子第225章 天降神兵 第四節 全開打了!第147章 最缺的是啥? 第四節 幾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第220章 說走咱就走 第一節 放假了!第172章 打仗打的是錢 第四節 一枚金戒指第44章 第二節第168章 故伎重演 第二節 困獸猶鬥第121章 身陷囹圄 第四節 拆白黨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五節 血脈相承第121章 身陷囹圄 第三節 又入狼窩第212章 暗渡秋樹灣 第三節 秋樹灣第2節 糧食第138章 不速之客 第四節 淺談法術第2節 藥第190章 鏖戰小天溝 第二節 十一次進攻第142章 文學的良心 第二節 誰是敵人?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三節 第二天第165章 走西口 第一節 算計不到第125章 高人有高招 第三節 鎖骨菩薩第171章 說書人 第三節 教導隊第93章 善守者 第四節 曲射當平射用第158章 各行其道 第二節 三英戰呂布第200章 三戰銀坊 第四節 個大也是個擺設!第122章 大浪淘沙 第二節 流水浮萍第13章 瞎子 第二節 鬥爭會第124章 冤有頭債有主 第二節 出乎意料第133章 通幽之法 第四節 轉移開始第59章 臺峪村的楊司令 第三節 天皇的老婆第54章 該來的沒來 第一節 老婆孩子熱炕頭第158章 各行其道 第一節 先躲着再說第114章 羣英會 第一節 軍統叛將第173章 惹不起躲得起 第一節 能說清也說不清第77章 夜宴第二節 差不多就行了第198章 淚灑滹沱河第二節 不看僧面看佛面第112章 霸王卸甲 第二節 大將風度第192章 半部論語 第三節 地方連隊第66章 中秋節第三節 高上尉第2節 藥第53章 血戰柴劈嶺 第二節 紅旗不倒第221章 進退維谷 第二節 住的問題第185章 大戰初起 第三節 鬼子的消息很靈通!第4節 黑槍第145章 放下屠刀 第二節 賞罰分明第50章 如願以償第二節 兩頭熊第7章 鈴木支隊 第一節 五比十六第64章 冷酷到底 第三節 雪中送炭第220章 說走咱就走 第二節 區別對待第155章 誰也不欠誰的 第一節 倒回來的火車第66章 中秋節 第四節 馬一刀第193章 革命夫妻 第三節 結婚是大事補充2最精良的一分區爲啥42年後沒大作爲了第18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四節 潰圍而出第74章 消失的一個營 第四節 信物第150章 調虎離山 第二節 鳳凰涅盤第114章 羣英會 第一節 軍統叛將第2節 藥第224章 數九冰火 第二節 冰凍三尺第158章 各行其道 第一節 先躲着再說第216章 進退兩難 第三節 撐死膽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