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2最精良的一分區爲啥42年後沒大作爲了

補充2 最精良的一分區爲啥42年後沒大作爲了?

1941年,經過37—38,38—39,39—40年三年苦戰的楊成武,終於悟出了一個道理:你的老兵打掉了,沒有人會給你補兵;你的彈藥消耗了,沒有人會給你補充;你的根據地被鬼子佔領,沒有人會另擇一塊地域給你,你只能幹忍受着。於是,1941年以後的一分區,無力再主動攻擊鬼子兵,只能採取守勢。這絕不像國民黨所說的“保存實力”,而是兵員緊張、彈藥困難、糧棉匱乏,不得已而爲之。

總結一分區歷史,一分區地盤最大的時候,是在1937年底。而一分區兵員實力最大,戰鬥力最強的時候,是在1940年5月,百團大戰、或者“石太鐵路破襲戰”之前的那段時間。那時的一分區經過1938、1939連續兩年接連不斷的伏擊戰、偷襲戰的勝仗積累,部隊的集訓整合,兵員齊整、彈藥充足,軍裝、糧食等物資儲備也達到相當地步。

百團大戰的最大特點,是八路軍一改自己原來一貫戰術所採用的伏擊戰、偷襲戰的原則,開始對鬼子堅守的據點搞攻堅戰。要一羣心眼實誠的山裡人走出自己熟悉的大山,放棄自己打伏擊的長項,頂着鬼子的機槍衝鋒。鬼子躲在暗處,訓練有素,槍法準確;而進攻的八路軍在明處,事先並沒有進行過任何進攻鬼子據點的訓練。進攻鬼子據點的部隊怎樣配合?怎樣躲避?如何組織火力進行掩護?對八路軍來說都陌生的課題。其結果,只看見進攻的八路軍戰士在鬼子的槍口下面一片片倒地,再起不來。這是不是以己之短。攻敵所長?

百團大戰的第一階段——正太鐵路破襲戰。一分區主力一團因爲支援太行八路軍“打頑”。此時還在從太行地區返回晉察冀的半路上。所以破襲戰階段,一分區僅出動了一個三團攻打井陘煤礦。因爲帶有突然襲擊的性質,出其不意,所以三團僅一個主攻營損失很大,其餘的部隊元氣未傷。但百團大戰的第二階段——淶靈戰役階段就不同了,小鬼子已經有了防備,將幾個分散的據點放棄回縮,鬼子兵積少成多。聚集在一起。八路軍出其不意的優勢沒有了。

八年抗戰期間,不僅是晉察冀八路軍,凡有八路軍的地方,在主動打鬼子方面,最上策的戰鬥還是打伏擊戰。以自己絕對優勢的兵力,在自己熟悉的山區根據地伏擊毫無防備的鬼子行進隊伍,爲八路軍戰術首選。而且以伏擊戰鬥力最弱、繳獲最豐富的鬼子運輸隊爲最佳目標,伏擊的八路軍收穫最大。

39年底,一分區集中全部家底的所有主力部隊打雁宿崖、黃土嶺,與鬼子主力面對面交鋒還在其次。因爲這樣的兩場戰鬥。影響雖大,但自己損失也大。繳獲卻很少,所以顯得得不償失。只能被稱作“中策的戰鬥”。

中策的戰鬥中,也有繳獲很大、損失很小的戰鬥,比如,在經過充分的戰鬥準備和偵察之後,攻其不備,拔除鬼子防守的據點,1939年5月打大龍華,1940年8月打井陘煤礦就是這樣。下策的戰鬥,纔是像淶靈戰役那樣,集中了自己的優勢兵力,攻打鬼子防備森嚴的據點淶源縣城、三甲村,特別是東團堡。因爲你完全可以耐心等待戰機的出現,在鬼子行進的山路上,埋伏起來打他的伏擊。那時你可以不必要付出這樣的人力和彈藥的損耗,也能夠取得同樣的戰績。

淶靈戰役,二團打三甲村據點,三團打東團堡據點,都是兩千餘人的一個主力團,包圍了攻打鬼子一百多人、不足兩百人的一支孤立部隊。八路軍的兵員數量均在鬼子兵的十倍以上,十幾個人打他一個。此戰不勝,再說不過去。鬼子人雖少,卻躲在堅固的隱蔽處,訓練有素、彈藥充足,反觀當年攻打鬼子據點的八路軍,既無炮、也無炸藥,更主要的是沒有攻堅的經驗。敵在暗處,有隱蔽物,進攻的八路軍一方則沒有。因此幾倍於敵的傷亡是不能抹殺的。根據一分區進攻淶源縣城、三甲村和東團堡據點的情況來看,一分區部隊的損失一定是非常驚人的。

一分區主力一團打淶源縣城、不知道鬼子已經增兵,從原來的一百多人增加到四百多人。此時雖然一團的兩千餘人五倍於敵,但戰鬥力不行,打一整天也打不動,自己的損失反倒很大。個別部隊有攻進城的,但後續部隊的配合及戰鬥意志都不行,大部隊沒跟進去,最後功虧一簣,只能撤下來。甚至個別部隊幹部扔下攻進城的戰士,自己隻身逃出城來,被楊成武下令執行軍法。

注意,這可不是什麼一般的主力部隊,是一分區政治素質最高的一團。幾個月前,一團隨晉察冀軍區參加太行地區的“反頑”戰鬥,繳獲了不少麻將牌。一團當時的領導人從此染上了打麻將的惡習。當時聶老總已經看出問題來了,但礙於不是自己直接管的部隊,所以只是通知楊成武要注意。一向管理寬鬆的楊成武還要自己再看看。結果一團在百團大戰的第一階段沒有趕上,在淶靈戰役攻打淶源縣城的戰鬥中,楊成武親眼看到了一團上下鬥志渙散,戰鬥力下降到了一個危險的地步。

權衡再三,楊成武做出迫不得已的決定,放棄要一團打淶源縣城的原計劃。一團改爲擔任警戒任務,一團撥出一個營的部隊和二團一起打三甲村據點的百多名鬼子。最慘重的損失來自三團。三團打鬼子教導大隊把守的東團堡據點,鬥志旺盛,但不得章法。因爲鬼子大都是老兵、士官,訓練有素,所以三團的損失最大。據守東團堡的鬼子教導隊只有170多人,三團的損失幾倍於鬼子,打了三天才打下來。打下東團堡之後,三團所餘還有戰鬥力的兵力湊不滿一個營。

攻打東團堡,三團中擔任主攻的三營損失最大。因爲再無兵可派,知道團長邱蔚也手裡空空,於是三營長陳宗坤通過電話直接向楊成武要兵。說着說着,陳宗坤居然急眼了,向楊成武大發脾氣。楊成武手裡哪裡有兵?只能對陳宗坤許願:“打完仗,再給你補充兵員。”

具體東團堡戰鬥殲敵170多人,我軍的損失多大?《楊成武回憶錄》中不見答案。楊成武說,淶靈戰役歷時十八天,殲滅日僞軍共1100餘人,“我軍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在較能得到世界公認的《維基百科》的記載中:“此次戰鬥八路軍共殲日軍170餘人,而自身傷亡212人,佔領了東團堡據點,策應一團對淶源的進攻。”這一記載不知是從哪裡來的?與事實不符。不符,主要表現在數字上和時間上。

數字上。一個十倍於鬼子兵人數的三團,戰後的存餘戰鬥力人數不足戰前的三分之一。三團是一分區主力團中人數最多的,百團大戰前達到2600人左右。即使井陘煤礦戰鬥中受到損失,餘者2200人還是有的。用2200人乘以三分之二,再減去《維基百科》上提到的傷亡212人,那其餘至少有上千人都到哪裡去了?逃跑了?

時間上。一團撤出攻打淶源縣城的戰鬥在先,三團打下東團堡在後。而且是在一天之後。《維基百科》上,三團打下東團堡後,“策應一團對淶源的進攻”,怎麼可能呢?這二者的先後次序都給弄顛倒了。所以,這一時間上的錯誤是對當年淶源戰場狀況的無知所造成的。

第161章 打蛇要打七寸 第四節 小插曲補充之一分區紀實挺進敵後1第115章 大鬧聚福班 第三節 該着找死第134章 鬥爭是殘酷的! 第三節 該走的時候沒走第176章 羽翼豐滿 第三節 談兵論武第84章 惱羞成怒 第三節 願意來就來第176章 羽翼豐滿 第二節 愛開會和串門的楊司令第72章 活死人 第三節 殭屍跳第216章 進退兩難 第二節 虛晃一槍第137章 城隍廟夜審 第四節 爛腿王第238章 最後五分鐘 第一節 拼光了拉倒!第82章 夜襲 第三節 一波三折第108章 一路不消停 第一節 疤瘌眼第167章 國仇家恨 第一節 第三次羣架第136章 上槽子去! 第四節 一斤雞蛋第149章 西馬池 第三節 保滿線第100章 二十八勇士 第一節 寧爲玉碎第28章 十里相送 第一節 右膀子第239章 四面楚歌 第二節 前無去路第160章 人若犯我 第一節 自斷後路第169章 斷臂求生 第三節 不是哥們不仗義!第201章 誰都得交過路費! 第一節 步兵給坦克上課第67章 洞房花燭 第二節 趕鴨子上架第142章 文學的良心 第一節 爲八路軍說句公道話第109章 北特警是啥?第三節 北特警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二節 六十發子彈第64章 冷酷到底 第三節 雪中送炭第153章 黑白無常 第一節 言傳身教第71章 必須要活! 第三節 紅線第187章 動如脫兔 第一節 虛晃一槍第238章 最後五分鐘 第一節 拼光了拉倒!第136章 上槽子去! 第四節 一斤雞蛋第43章 第二節第213章 矢石之難 第二節 金鼓連天第1節 一更第89章 勢如水火 第一節 夜黑風高第101章 捨身取義 第一節 十一月七日第94章 寸土不讓 第一節 俺不是孬種!第153章 黑白無常 第二節 意想不到第233章 謎底揭曉 第四節 火中取栗第133章 通幽之法 第二節 無頭蒼蠅第117章 三下跤場 第三節 水車王第61章 猛人是怎麼煉成的? 第二節 誰打死的都是鬼子!第212章 暗渡秋樹灣 第二節 四個村子第82章 夜襲 第一節 講信用第227章 攻心爲上 第四節 老兵新貌第177章 朔風寒刀 第二節 最好別聲張第203章 鋼鐵是可以融化的 第四節 就怕賊惦記第38章 第一節第166章 大川特攻隊 第三節 醜機槍!第136章 上槽子去! 第二節 精兵簡政第114章 羣英會 第一節 軍統叛將第150章 調虎離山 第二節 鳳凰涅盤第2節 介錯人第53章 血戰柴劈嶺 第二節 紅旗不倒第202章 人在鏟在第三節 把鏟子帶回去第3節 刀劈漢奸第173章 惹不起躲得起 第一節 能說清也說不清第3節 煙花第213章 矢石之難 第四節 爲白刃戰正正名第75章 殺進重圍 第一節 皇二代補充之有空去這些地方看看第187章 動如脫兔 第四節 百萬軍中第221章 進退維谷第三節 人的問題第18章 一份大禮 第一節 楊排長第109章 北特警是啥?第三節 北特警第71章 必須要活! 第一節 高麗人第127章 爆點猛料第三節 真實的編制第55章 敬業的鬼子 第四節 一個和十二個補充之一分區紀實雲陽誓師第161章 打蛇要打七寸 第三節 七寸在哪裡?第196章 數字的秘密 第三節 忍辱偷生第150章 調虎離山 第三節 意外之喜第193章 革命夫妻 第二節 倒插門第73章 兩千人 第一節 老兵不死第40章 第一節第62章 圍魏救趙 第四節 針尖對麥芒第208章 一點五公里 第三節 以湯止沸第135章 苦字言不盡 第二節 肚子的問題第7章 鈴木支隊 第一節 五比十六第151章 可愛的老百姓 羊入狼口第158章 各行其道 第二節 哥哥妹妹滴第107章 鳩巢鵲佔第四節 大年三十來拜年呢第161章 打蛇要打七寸 第二節 矢志不移第219章 你給老子出來! 第四節 讓你走你再走第56章 常家渠 第一節 僅僅是巧合嗎?第78章 鐵壁合圍第二節 一羣羊第132章 塵封的檔案 第四節 9月25日第3章 第28個 第二節 老五子第171章 說書人 第一節 黃金時期第114章 羣英會 第四節 大幕拉開第104章 又少了兩! 第四節 調查組第193章 革命夫妻 第二節 倒插門第188章 水往東流 第四節 水往哪流?第124章 冤有頭債有主 第二節 出乎意料第130章 淺談道教第四節 趣事一則第160章 人若犯我 第二節 一百擔面第135章 苦字言不盡 第一節 再談吃飯問題
第161章 打蛇要打七寸 第四節 小插曲補充之一分區紀實挺進敵後1第115章 大鬧聚福班 第三節 該着找死第134章 鬥爭是殘酷的! 第三節 該走的時候沒走第176章 羽翼豐滿 第三節 談兵論武第84章 惱羞成怒 第三節 願意來就來第176章 羽翼豐滿 第二節 愛開會和串門的楊司令第72章 活死人 第三節 殭屍跳第216章 進退兩難 第二節 虛晃一槍第137章 城隍廟夜審 第四節 爛腿王第238章 最後五分鐘 第一節 拼光了拉倒!第82章 夜襲 第三節 一波三折第108章 一路不消停 第一節 疤瘌眼第167章 國仇家恨 第一節 第三次羣架第136章 上槽子去! 第四節 一斤雞蛋第149章 西馬池 第三節 保滿線第100章 二十八勇士 第一節 寧爲玉碎第28章 十里相送 第一節 右膀子第239章 四面楚歌 第二節 前無去路第160章 人若犯我 第一節 自斷後路第169章 斷臂求生 第三節 不是哥們不仗義!第201章 誰都得交過路費! 第一節 步兵給坦克上課第67章 洞房花燭 第二節 趕鴨子上架第142章 文學的良心 第一節 爲八路軍說句公道話第109章 北特警是啥?第三節 北特警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二節 六十發子彈第64章 冷酷到底 第三節 雪中送炭第153章 黑白無常 第一節 言傳身教第71章 必須要活! 第三節 紅線第187章 動如脫兔 第一節 虛晃一槍第238章 最後五分鐘 第一節 拼光了拉倒!第136章 上槽子去! 第四節 一斤雞蛋第43章 第二節第213章 矢石之難 第二節 金鼓連天第1節 一更第89章 勢如水火 第一節 夜黑風高第101章 捨身取義 第一節 十一月七日第94章 寸土不讓 第一節 俺不是孬種!第153章 黑白無常 第二節 意想不到第233章 謎底揭曉 第四節 火中取栗第133章 通幽之法 第二節 無頭蒼蠅第117章 三下跤場 第三節 水車王第61章 猛人是怎麼煉成的? 第二節 誰打死的都是鬼子!第212章 暗渡秋樹灣 第二節 四個村子第82章 夜襲 第一節 講信用第227章 攻心爲上 第四節 老兵新貌第177章 朔風寒刀 第二節 最好別聲張第203章 鋼鐵是可以融化的 第四節 就怕賊惦記第38章 第一節第166章 大川特攻隊 第三節 醜機槍!第136章 上槽子去! 第二節 精兵簡政第114章 羣英會 第一節 軍統叛將第150章 調虎離山 第二節 鳳凰涅盤第2節 介錯人第53章 血戰柴劈嶺 第二節 紅旗不倒第202章 人在鏟在第三節 把鏟子帶回去第3節 刀劈漢奸第173章 惹不起躲得起 第一節 能說清也說不清第3節 煙花第213章 矢石之難 第四節 爲白刃戰正正名第75章 殺進重圍 第一節 皇二代補充之有空去這些地方看看第187章 動如脫兔 第四節 百萬軍中第221章 進退維谷第三節 人的問題第18章 一份大禮 第一節 楊排長第109章 北特警是啥?第三節 北特警第71章 必須要活! 第一節 高麗人第127章 爆點猛料第三節 真實的編制第55章 敬業的鬼子 第四節 一個和十二個補充之一分區紀實雲陽誓師第161章 打蛇要打七寸 第三節 七寸在哪裡?第196章 數字的秘密 第三節 忍辱偷生第150章 調虎離山 第三節 意外之喜第193章 革命夫妻 第二節 倒插門第73章 兩千人 第一節 老兵不死第40章 第一節第62章 圍魏救趙 第四節 針尖對麥芒第208章 一點五公里 第三節 以湯止沸第135章 苦字言不盡 第二節 肚子的問題第7章 鈴木支隊 第一節 五比十六第151章 可愛的老百姓 羊入狼口第158章 各行其道 第二節 哥哥妹妹滴第107章 鳩巢鵲佔第四節 大年三十來拜年呢第161章 打蛇要打七寸 第二節 矢志不移第219章 你給老子出來! 第四節 讓你走你再走第56章 常家渠 第一節 僅僅是巧合嗎?第78章 鐵壁合圍第二節 一羣羊第132章 塵封的檔案 第四節 9月25日第3章 第28個 第二節 老五子第171章 說書人 第一節 黃金時期第114章 羣英會 第四節 大幕拉開第104章 又少了兩! 第四節 調查組第193章 革命夫妻 第二節 倒插門第188章 水往東流 第四節 水往哪流?第124章 冤有頭債有主 第二節 出乎意料第130章 淺談道教第四節 趣事一則第160章 人若犯我 第二節 一百擔面第135章 苦字言不盡 第一節 再談吃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