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成立海軍學院

回到京城的朱顯波除了抽空檢查朱朝陽主政期間的功課外,就是第一時間找來徐光啓和劉立洋,商量建立海軍學院的事宜,隨着帝國海疆的不斷擴大,原來單一的軍事學院已經無法滿足海軍的教學需求。(_)一所足夠規模和足夠教員的海軍學院顯得十分必要。

按照朱顯波的規劃在帝國海軍中,海軍學院區別於先前的訓練基地,主要爲帝國培養指揮人才。要想成爲一名艦長甚至艦隊司令官,必須具有豐富的閱歷。

一般情況下,海軍軍官從軍校畢業之後,將到某支艦隊的某艘驅逐艦,或二級戰艦上服役,直到成爲驅逐艦上的上尉艦長,或是二級戰艦上的上尉大副。幹滿三年之後,如果表現優異,並且“引起”了上面的注意,將有機會調回艦隊司令部,並且擔任初級參謀。可以說,這是海軍軍官的分水嶺。

絕大部分軍官都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也就失去了問鼎艦隊司令官寶座的機會。

擔任三到五年的艦隊初級參謀之後,如果表現突出,將以少校軍官的身份被再次派往基層服役。如果能夠被分配到戰列艦上擔任航海、槍炮、輪機等幾個重要副職,離艦隊司令官的寶座又近了一步。

三年之後,若能成爲戰列艦上的中校大副,部分優秀軍官將有機會返回艦隊司令部。

此時,該軍官肯定引起了高層的注意,並且成爲了海軍的重點培養人才。在艦隊司令部擔任三到五年的高級參謀之後,很有可能被派到某艘戰列艦上擔任上校艦長。如果能夠成爲某艘新式戰列艦的艦長,則表明,該軍官成爲了下任艦隊司令官的人選之一。

當然,任何一支艦隊都不止一艘戰列艦,也不止一艘新式戰列艦。

要想成爲艦隊司令官,還得戰勝最後幾個競爭對手。

從此可以看出,要想成爲艦隊司令官,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一是豐富的基層服役經驗。只有如此,艦隊司令官才清楚基層官兵的情況,並且對艦隊裡各種戰艦,特別是主力艦瞭若指掌。

二是擔任參謀的經驗。通過擔任艦隊參謀,瞭解艦隊司令部的情況,並且熟悉與掌握指揮艦隊作戰,協調艦隊作戰的方式方法。

要想成爲一名優秀的參謀,就得熟練掌握“兵棋推演”。

說簡單點,兵棋推演就是利用通過訓練、演習、直至實戰獲得的準確數據,利用戰爭模型,在沙盤上對某次虛擬的戰鬥、戰役、乃至戰爭進行全盤推測與演練,並且最終得出戰鬥、戰役、乃至戰爭的最終結果。

也就是說,兵棋推演可大可小,幾乎適用於任何戰爭形式。

當然一些特別優秀的學員可以被突擊提拔,海軍學院的第一批學員將在北海艦隊和南洋艦隊和印度洋艦隊選拔,採取一年制速成,後面的學員將在國內的適齡有隻青年中錄取採取三年制學習,其中理論學習一年,其餘兩年在天津港採取上艦實習。

天津港也將成立專門的駐訓艦隊,包括驅逐艦、二級戰艦和超級戰艦、運輸艦在內的所有陳舊或者被替換下來的戰艦將全部用於海軍學院的訓練。

所有參加實習的“准尉”軍官都住在戰艦上,並且在教官的安排下,輪流參加航海、槍炮、輪機、甲板、測繪等五個科目的實習作業,同時體驗戰艦上的艱辛生活。如果天氣良好,且負責實習安排的主教官心情不錯的話,他們還將搭乘這些老態龍鍾的戰艦離開天津港,開赴外海,體會一下海上航行的滋味。

按照朱顯波的要求,進入海軍學院的時候,每個學員都是柔弱的“魚苗”,當他們從學校走出來的時候,就成爲了敢於搏濤擊浪的“大白鯊”。

戰艦上的數十名學員都是在頭一天通過抽籤,隨機組成的一個戰艦指揮組。

這些學員來自不同的專業,有的負責航海測繪,有的負責輪機操作,有的負責槍炮管理。在最後的考驗中,他們將扮演戰艦各個部門的軍官,指揮戰艦上的水兵,完成教官下達的任務。

實際上,也就是從預定海域出,到達炮擊地點,然後尋找目標,瞄準目標。用艦炮摧毀目標之後,還要指揮戰艦離開“交戰”海域,到達預定的撤退地點。簡單的說,這就是一次模仿實戰考覈。雖然考覈中,“敵艦”不會開火還擊,學員不會受到威脅,但是要獨立完成從進入到開火,再到撤出的所有作戰指揮,對這些還沒有正式畢業的學員來說,仍然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而作爲一個帝國未來海軍的指揮員必須學會兵棋推演,雖然現在世界各國軍事家們還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朱顯波打算抽空親自到學院授課。

朱顯波知道,隨着大明控制的海疆越來越寬廣,帝國不可能無限制的擴軍再擴軍,在完全征服歐洲之後必須走精兵之路,成立海軍學院就是要極大的提高海軍的戰鬥力,至少在不大幅度提高軍隊規模的前提下能夠完全掌控世界的主要水域。

在關於海軍的長遠規劃方面,朱顯波也給出了明確路線,其中天津作爲帝國的海軍總部基地和超級戰艦的製造基地將繼續得到加強,杭州和廣州因爲造船廠的存在,將陸續發展成爲海軍的付中心。三地除了有訓練基地外,所有未裝備的軍艦將停泊在以上三個港口待命。三個海港同時還將成立專門的驅逐艦巡邏隊,整個大明本土的海岸巡邏將交給這些驅逐艦隊。

帝國將明確各個海域的艦隊駐防,其中東亞以北海艦隊爲主。輔以在廣州、那霸、淡水、長崎、大阪、仁川、杭州等港口的驅逐艦隊。

南洋艦隊則主要駐守東南亞和澳洲,輔以馬尼拉、泗水、雅加達、汶萊、安勃那、馬六甲、吉阿丁等港口的驅逐艦隊。

印度洋和波斯灣將仿效南洋模式,其中主力艦隊就是一個印度洋艦隊輔以各佔領海港的驅逐艦控制整個印度洋沿岸和非洲東海岸。

而非洲西岸已經整個大西洋和地中海將根據需要常駐三個艦隊,爲此帝國必須常設六個相當規模的海軍艦隊以控制現有的海疆,至於將來的太平洋東海岸和大西洋西海岸,將會根據形勢的發展再派遣艦隊。

這樣以來,帝國至少需要七大海軍艦隊和超過二十個以上的小型驅逐艦艦隊,整個的戰艦編制將會達到至少每個艦隊兩艘以上的超級戰艦、運輸艦和二十艘左右的二級戰艦。

考慮到地中海和大西洋艦隊敵人的強大程度,整個帝國的海軍將保持在二十艘超級戰艦和一百五十艘以上的二級戰艦和超過兩百艘的驅逐艦,尤其是驅逐艦,可能會隨着經濟和商貿的發展,大明近海和非洲沿岸可能需要更多的驅逐艦。

這還不包括三個主要海軍基地的訓練艦和平常輪休、維護的戰艦。目前大明的超級戰艦已經有十四艘之多,再有兩年就基本上能滿足要求,只是二級戰艦和驅逐艦缺口還比較多。尤其是驅逐艦,朱顯波的構想還剛剛被落實,雖然馬六甲也能生產,但是兩百艘驅逐艦就算杭州、廣州造船廠全力以赴,至少也要兩三年以後。

這樣一支龐大的海軍如果沒有良好的朝廷收支的支持很快就會遇到問題。所以朱顯波計劃下一步就是理順海軍的發展規劃之後,立即着手整頓商貿業,尤其是對外貿易,雖然朝廷已經陸續放開了出海捕魚和經商的限制。但朝廷的主要收入還是要靠發展沿海的港口稅收。

朱顯波越來越感覺到人才的匱乏,至少能夠跟上自己思路和步伐的人太少了,看來複興大業,教育還得先行,所以在想明白諸多問題之後,朱顯波給徐光啓和劉立洋兩人下了死命令,海軍學院必須在三個月內建成,並在半年內開課。

戶部的官員們倒是沒讓朱顯波失望,當然主要還是這些財寶都是產自歐洲,其中有很多皇室的東西。當然最主要的是此時大明的江浙一帶富商雲集,不缺有錢人,加之朝廷宣稱是用來加強軍備抵抗來自歐洲諸國的騷擾,也大大激發了商紳們的愛國熱情。

想當年受倭寇騷擾的時候,多少商人血本無歸,他們現在富有了自然會大力支持朝廷的軍事建設。因此戶部公開拍賣財寶時,經常意想不到的拍出高價。

最後彙總時,按照驅逐艦的造價預算,大約能建造出三百艘。朱顯波讓戶部將其中三分之一立即撥付給三大造船廠開工生產,三分之一交給國有銀行經營,並要求隨時能夠支付這部分銀兩,三分之一則納入國庫,其中少部分撥給了天津籌建海軍學院用,剩下的朱顯波需要在理清政務之後以備不需之用,如果朝廷一切運作正常,這部分銀兩也將很快投入到造艦中去。

第74章 礦產法第487章 圍堵三大首腦第108章 滿載而歸第493章 勸退海雷丁第418章 遭伏擊第223章 圍魏救趙第492章 蟲困第285章 拯救莫臥兒第462章 爲伊人擋風第338章 倫敦事件第23章 太妃是我的女人第73章 研製大殺器(2)第158章 欲立儲君第114章 猛攻錦州第488章 亞歷山大和約第235章 改造長安水系第165章 攻佔馬尼拉(2)第334章 是日月旗軍艦第53章 募捐第140章 東征(4)第292章 佈局第188章 準噶爾崛起第390章 幹掉赫姆茲總督第306章 機會來了第18章 開導王拓第216章 江戶大屠殺第357章 世家亂(1)第74章 礦產法第106章 武林大會(2)第6章 相識劉三第274章 遠景規劃第309章 釣魚第127章 瓦解瓦剌第385章 郎情妾意第503章 扼守西線要塞第232章 三缺一第425章 各懷心思第260章 加官進爵第79章 喜得皇子第183章 紙質彈殼第103章 江湖救急第319章 示威第220章 人吉城主第24章 混在後宮第367章 封爵第53章 募捐第28章 拜師第400章 海上施援第309章 釣魚第220章 人吉城主第405章 華麗轉身第19章 陰謀第115章 逼退清軍第357章 世家亂(1)第313章 海灣博弈第311章 捕殺第193章 伏擊堯勒瓦斯i415章試探第316章 奔襲第386章 遇到麻煩第162章 華人求救第260章 加官進爵第56章 開科取士第394章 風起雲涌第3章 廬山救英雄第119章 集權(2)第275章 西伯利亞省第41章 剪除閹黨(1)第187章 中央銀行(3)第333章 遭遇夾擊第156章 東印度公司第210章 合圍馬六甲第378章 炮火下的酒會第319章 示威第83章 武狀元戚宏亮第116章 相思成災第423章 剛果河上的屠殺第88章 對峙潼關第136章 五年規劃(3)第233章 猶豫不決第46章 恩威並施第175章 換相風波(2)第399章 來日方長第495章 英吉利海戰第414章 地中海之旅第82章 二次科考第496章 英吉利海峽圍堵戰第334章 是日月旗軍艦第350章 林中飄血第227章 麻煩來了第493章 勸退海雷丁第38章 爭奪皇位(2)第188章 準噶爾崛起第426章 天賜良機第254章 文理並舉第42章 剪除閹黨(2)第317章 攻佔卡里亥特第99章 揀個活寶第359章 血案層出第368 比翼雙飛
第74章 礦產法第487章 圍堵三大首腦第108章 滿載而歸第493章 勸退海雷丁第418章 遭伏擊第223章 圍魏救趙第492章 蟲困第285章 拯救莫臥兒第462章 爲伊人擋風第338章 倫敦事件第23章 太妃是我的女人第73章 研製大殺器(2)第158章 欲立儲君第114章 猛攻錦州第488章 亞歷山大和約第235章 改造長安水系第165章 攻佔馬尼拉(2)第334章 是日月旗軍艦第53章 募捐第140章 東征(4)第292章 佈局第188章 準噶爾崛起第390章 幹掉赫姆茲總督第306章 機會來了第18章 開導王拓第216章 江戶大屠殺第357章 世家亂(1)第74章 礦產法第106章 武林大會(2)第6章 相識劉三第274章 遠景規劃第309章 釣魚第127章 瓦解瓦剌第385章 郎情妾意第503章 扼守西線要塞第232章 三缺一第425章 各懷心思第260章 加官進爵第79章 喜得皇子第183章 紙質彈殼第103章 江湖救急第319章 示威第220章 人吉城主第24章 混在後宮第367章 封爵第53章 募捐第28章 拜師第400章 海上施援第309章 釣魚第220章 人吉城主第405章 華麗轉身第19章 陰謀第115章 逼退清軍第357章 世家亂(1)第313章 海灣博弈第311章 捕殺第193章 伏擊堯勒瓦斯i415章試探第316章 奔襲第386章 遇到麻煩第162章 華人求救第260章 加官進爵第56章 開科取士第394章 風起雲涌第3章 廬山救英雄第119章 集權(2)第275章 西伯利亞省第41章 剪除閹黨(1)第187章 中央銀行(3)第333章 遭遇夾擊第156章 東印度公司第210章 合圍馬六甲第378章 炮火下的酒會第319章 示威第83章 武狀元戚宏亮第116章 相思成災第423章 剛果河上的屠殺第88章 對峙潼關第136章 五年規劃(3)第233章 猶豫不決第46章 恩威並施第175章 換相風波(2)第399章 來日方長第495章 英吉利海戰第414章 地中海之旅第82章 二次科考第496章 英吉利海峽圍堵戰第334章 是日月旗軍艦第350章 林中飄血第227章 麻煩來了第493章 勸退海雷丁第38章 爭奪皇位(2)第188章 準噶爾崛起第426章 天賜良機第254章 文理並舉第42章 剪除閹黨(2)第317章 攻佔卡里亥特第99章 揀個活寶第359章 血案層出第368 比翼雙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