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圍攻周至

佈置完各處關隘,張貼好安民佈告,朱顯波覺得是機會跟高迎祥決戰了,這區區一個草民鬧這麼大動靜,還需要皇上御駕親征,如果再不迅速殲滅敵人,朱顯波和大明朝廷的威信就保不住了,今後再有事,只怕造反的人會越來越多。

想什麼辦法能速戰速決呢?朱顯波聽說過驕兵必敗的典故,看來還得想辦法讓他們驕傲起來。於是又找來幾個進士“以洪承疇的口氣向起義軍寫了一封信,大意是朝廷的疏忽才導致這麼災民流離失所,還請起義軍看在民族大義上,主動講和,好讓好聽有精力來救災。反正怎麼低調怎麼謝,順便把起義軍吹捧一番。那意思就是朝廷還不想和起義軍決戰,希望能講和,講條件。

高迎祥收到信來勁了,跟衆將領們商量一番後,認爲朝廷應該立即撤出陝西,封高迎祥爲陝西總兵,並提供糧草這算銀元三十萬。洪承疇調離陝西等等條件。

朱顯波又好氣又好笑,沒辦法,裝過頭了,高迎祥誤會了。又或者是高迎祥識破了自己的計謀於是將計就計。沒辦法,只能給他一個教訓了,讓戰鬥儘快結束才能戰鬥。

當一個人覺得他可戰勝時,他離失敗就不遠了,世事往往如此,而現在的高迎祥似乎正覺得,朝廷無法戰勝他,自從各方起義軍來投後,他的部隊已經與大明朝在三邊以及中央西政軍總和差不多了。更何況朝廷要分兵駐守各地,十分分散,而他們發源于山西河南等地,羣衆基礎也不錯,打起運動戰來肯定不會輸給朝廷。

但是高迎祥等那裡曾想到年紀輕輕的皇上一來就切斷了他們運動的路線甚至糧道,真是人算不如天算。難道這就是朝廷正規軍和草民的區別嗎?而朱顯波和洪承疇兩個人兵合一處,這亞洲大地上只怕沒人能打敗他們君臣倆,高迎祥明顯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朝廷方面洪承疇提議調河南、山東駐軍配合朝廷一起進攻。朱顯波認爲,河南山東還是應該保持一定的軍力,給某些有野心的人一定的壓力,不然按下葫蘆起了瓢不是更累。所以剿滅起義軍還不是不能圖塊動搖了地方防禦根基就得不償失了。能夠圍而不殲,讓敵人自動潰散是最理想的。

時間很快來到十二月,隆冬的陝西已經有點冷,朱顯波吩咐下去,各軍營除正常伙食之外,每人每天必須補充一杯薑湯水,食鹽、生薑從四川陝西調集,朱顯波的部隊經過短暫休整,並從陝西調集三萬軍士,準備進攻高迎祥的大本營。兵部從京師給朱顯波調來一百杆火槍,這個徐光啓應該是用盡全力了,兩個月時間,出來這麼多貨。最高興得當然還是張蕾,四百杆火槍,別提多神氣了。

由於幾處關隘都被朝廷把守,起義軍人數衆多,糧草就成了很大的問題,不少將領從河南、湖北來投靠高迎祥幾乎沒帶任何糧草,一路搶過來的。朱顯波計劃就是要趕在夏糧收割之前擊破高迎祥,不然這羣烏合之衆不知道會不會出黃河搶山西。朝廷只要控制了糧草和各路供給路線,那周至縣起義軍再多也只能是孤城一座。一羣草民沒了糧草自然做鳥獸散。

於是召集各位將軍部署,當然大部分還是交給洪承疇去執行,到了洪承疇的地盤,朱顯波負責睡覺,他洪承疇自然負責指揮,八萬大軍一路開向周至。其他各州縣都接到通知,連同巡捕和民防隊嚴陣以待,防止起義軍逃竄上山成寇。

很快朝廷大軍到周至界,朱顯波找來羅汝成,表示願意放他回去,去留自便,不附加任何條件,羅汝才先是一愣,隨即拔腿就跑,衆將紛紛表示不解,其實朱顯波倒覺得無所謂,起義軍多個李自成也許能強大許多,多個羅汝才,只會多一個神化他朱顯波的庸才而已,他的身份是頭領,傳神話更加有信服力。

“皇上,這兩軍即將開戰,爲何你卻放了羅汝成?”這些進士們不瞭解皇上的心思,這些雖然跟着耳濡目染,但羅汝成畢竟是個將領啊,要是殺了祭旗或者綁帶陣前嚇唬敵軍效果肯定不錯。

“你們說朕在潼關打得威武不?”

“威武啊。”

“有多威武?”

“這個,皇上有如天神下凡,張蕾將軍人如其名,有如雷公般的勇猛無敵。”

“那敵人不知道啊,知道了也不信啊。”

“皇上是想放羅汝成回去廣加散步我軍的威猛?”

“他這一回去,一來些低級將領和軍士們肯定相信不少。你們再在城外一宣傳,這裡應外合哈。一旦戰事開打,他羅汝成擾亂軍心還是活不成。”

嘿嘿,這些進士不說話了,皇上不但借敵人的嘴擾亂軍心,最後還借刀殺人,讓敵軍內亂,這一石數鳥啊。這皇上挺腹黑的。

很快兩軍對壘,周至是個小城,駐紮那麼多起義軍實在顯得擁擠,何況城牆本來就破敗不堪,朱顯波和洪承疇商量,覺得起義軍可能糧草暫時還是很充分,視情況要選擇強攻,也許能很快拿下,但是高迎祥等選擇了野戰,這是朱顯波喜歡的。火槍的射程能發揮到極致。

於是朱顯波自帶一部目標圍南門,洪承疇帶一部準備圍東門,兩軍連營而駐,擺出一副要隨時決戰的架勢。八萬人,按照洪承疇的想法是四面圍城,既然高迎祥敢出來,就先打回城去再做下一步計劃。

兩軍陣前本來是將軍先行廝殺一番,再士兵廝殺一番。朱顯波不想犧牲無辜的將軍,更不喜歡別人叫他暴君,何況太多的起義軍士兵只是生活所迫加上被首領們矇蔽,轉戰他鄉。

朱顯波跟張蕾、周濤自己的想法,“他們古代人打仗不是喜歡單挑嗎?明天我出陣去把高迎祥挑,看起義軍如何應對。”

“這樣做很危險,更何況那高迎祥要是拒絕單挑怎麼辦?”周濤不主張朱顯波出來就單挑。

“不會的,你就等着看我如何激將高迎祥,他要是不單挑,我還真不能小看了。”

“要不換我去吧,我是女將,他更容易上當些。”

“不行,你那三腳貓功夫訓練軍士還可以,我聽人說高迎祥功夫還可以的。”張蕾吐吐舌頭不再說話。

朱顯波於是策馬來到陣前“讓高迎祥出來說話、”

不久對方陣中閃出幾員大獎,一個全身銀甲的將軍模樣的人來到陣前,朱顯波再打量其周圍,似乎很多將軍居然沒有鎧甲,士兵就更不用說了,大部分粗布遮體與大街上的農民無異。這傢伙肯定是高迎祥了,笨蛋,還均田賦,均個屁,看我如何讓你出醜。

“高迎祥,朕自登基以來,勤政愛民,海外貿易日漸昌盛,大明各地民生得到改善,爾等如何造反。今朕御駕親征,你若歸順朝廷,我便饒了你衆軍將士。”

“放屁,地方連連大旱,百姓流離失所,而皇上卻荒淫無道,羣臣只顧享受,不想救災,如此朝廷是官逼民犯。“

“你也算個頭領,人稱闖王,朕年方十八,後宮嬪妃尚不及普通人家。何來荒淫無道?河南、山東旱災去年就已經基本救援到位,陝西大旱乃天災,你又如何怪倒朝廷身上,羣臣現在每月只休息三到四天,甚至停拿俸祿,拿出銀兩來救災,何來只顧享受?”

高迎祥先輸一局,這傢伙以前的臺詞也不改下,換皇帝了,他還用那些陳詞濫調,很快明軍陣中一陣鬨笑。朱顯波趁勝追擊。

“朝廷官員忙於救災,你等卻鼓動災民,離開家園參與你的暴力之旅,請問你們當中有多少人從何來陝西不是一路搶劫過來的,朝廷還要分出精力來對付你等反民,勞民傷財,這些財原本是拿來賑災的。你們難道不是人禍嗎,甚至大於天災。朕已經發出公告,凡屬歸順朝廷的軍士一律既往不咎,願意從軍的報效朝廷,願意回鄉的朝廷補助本錢,你們是不是爲了自己的享受扣着他們不放?”

“這。。。”高迎祥明顯準備不足。

“你們號稱均天賦,無納糧,那麼你身上這身鎧甲爲什麼不穿在那些士卒身上,無納糧,你們吃什麼,你的大軍吃什麼,全靠搶劫嗎,這如土匪何異,雖然本地民衆看起來負擔減輕了,那被你們搶的那些外地民衆呢?誰有擔保你們一直呆在陝西,不搶陝西呢?將來糧路不通了,錢路斷了,是不是先從周至下手?”

“放屁!”高迎祥已經滿臉通紅。

“朕文成武德,年少有爲,你一介武夫,出口成髒,到底那個更像真龍天子?”朱顯波不想放過高迎祥,擒賊先擒王。“比文你是遜我十萬八千里,爲了天下黎民百姓,爲了減少兩軍士卒的犧牲,你我今日武鬥,勝者統領天下,輸者放棄抵抗,將部衆交給對方處置。如何?”

“這,。。。”兩軍幾十萬人,估計沒幾個人想到我朱顯波會這麼說。高迎祥當然也不想到。一時沒了底氣。

“朕貴爲天子,大明萬萬子民的統帥,難道不配和你一個土匪頭領打鬥,你要是怕死,趁早回陣,換個能打的來。”

";打就打,你可以別後悔。”高迎祥已經憋了半天了,好不容易說出這麼句話來。

“皇上。。。”後面的洪承疇急了,朱顯波早叫王拓打聽過了,這高迎祥,武功一般,平時喜歡吹牛,好大喜功,加上李自成等幾個是他晚輩親戚,他這才當了首領。論謀略,武功只怕不及李自成等人十分之一,今日被朱顯波罵得狗血淋頭,不打是沒臉回去了,而他看朱顯波也只不過十八歲,毫無戰鬥經驗,勝算應該很大。

——————————————————

兄弟姐妹們,朋友們給力支持下!收藏、紅票!什麼都行!

你們的鼓勵就是我碼字的最大動力!

魔力在這裡拜謝了!

第286章 危機第492章 蟲困第182章 姚啓聖(3)第140章 東征(4)第58章 科技部第451章 遭遇剿匪第112章 大戰前夕第345章 衆裡尋她第409章 視察澳洲第221章 說服島津第375章 奇襲卡拉奇第302章 勸退第281章 淑妃英明第395章 祭司女失蹤第204章 香消玉殞第384章 波斯公主第275章 西伯利亞省第240章 文化強國第192章 智取莎車(2)第280章 大事化小第152章 計劃驗收第54章 江南首富第233章 猶豫不決第268章 屯兵薩馬拉第455章 流星劃過第262章 漢語大賽第271章 俄羅斯美女第381章 峰迴路轉第375章 奇襲卡拉奇第279章 因愛生恨第214章 鉅額賠償第45章 選後(2)第488章 亞歷山大和約第507章 風捲殘雲第78章 改進火槍第79章 喜得皇子第74章 礦產法第495章 英吉利海戰第345章 衆裡尋她第391章 錫爾魯通敵第33章 恆山論道第414章 地中海之旅第451章 遭遇剿匪第161章 穩固邊疆第95章 人中牡丹第171章 互作協議第194章 平定新疆第160章 “天津號”戰艦第314章 窮寇要追第103章 江湖救急第462章 爲伊人擋風第248章 蒙古統一第255章 天蠶土豆第157章 試探第342章 三權分立?第482章 黑海冒險第241章 文化盛會第382章 目標:波斯灣第255章 天蠶土豆第148章 皇上吃醋第22章 穿幫第231章 害羣之馬第107章 武林大會(3)第213章 馬六甲協議第235章 改造長安水系第152章 計劃驗收第487章 圍堵三大首腦第7章 化緣第488章 亞歷山大和約消息走漏第31章 相聚恆山(2)第334章 是日月旗軍艦第378章 炮火下的酒會第377章 絕色貴婦第127章 瓦解瓦剌第3章 廬山救英雄第397章 愛與不愛第287章 微訪西南第324章 戰略轉移第291章 坦白第341章 醞釀改政體第42章 剪除閹黨(2)第389 爲甥出頭第102章 再遇採花賊第16章 手槍再顯威第488章 亞歷山大和約第86章 鐵軍剿匪第413章 平穩過渡第194章 平定新疆第501章 兒孫福第276章 公主駕到第185章 中央銀行(1)第86章 鐵軍剿匪第60章 強推銀元第194章 平定新疆第344章 驚天血案第233章 猶豫不決第81章 虎視眈眈第417章 金礦爭奪戰第154章 皇恩浩蕩
第286章 危機第492章 蟲困第182章 姚啓聖(3)第140章 東征(4)第58章 科技部第451章 遭遇剿匪第112章 大戰前夕第345章 衆裡尋她第409章 視察澳洲第221章 說服島津第375章 奇襲卡拉奇第302章 勸退第281章 淑妃英明第395章 祭司女失蹤第204章 香消玉殞第384章 波斯公主第275章 西伯利亞省第240章 文化強國第192章 智取莎車(2)第280章 大事化小第152章 計劃驗收第54章 江南首富第233章 猶豫不決第268章 屯兵薩馬拉第455章 流星劃過第262章 漢語大賽第271章 俄羅斯美女第381章 峰迴路轉第375章 奇襲卡拉奇第279章 因愛生恨第214章 鉅額賠償第45章 選後(2)第488章 亞歷山大和約第507章 風捲殘雲第78章 改進火槍第79章 喜得皇子第74章 礦產法第495章 英吉利海戰第345章 衆裡尋她第391章 錫爾魯通敵第33章 恆山論道第414章 地中海之旅第451章 遭遇剿匪第161章 穩固邊疆第95章 人中牡丹第171章 互作協議第194章 平定新疆第160章 “天津號”戰艦第314章 窮寇要追第103章 江湖救急第462章 爲伊人擋風第248章 蒙古統一第255章 天蠶土豆第157章 試探第342章 三權分立?第482章 黑海冒險第241章 文化盛會第382章 目標:波斯灣第255章 天蠶土豆第148章 皇上吃醋第22章 穿幫第231章 害羣之馬第107章 武林大會(3)第213章 馬六甲協議第235章 改造長安水系第152章 計劃驗收第487章 圍堵三大首腦第7章 化緣第488章 亞歷山大和約消息走漏第31章 相聚恆山(2)第334章 是日月旗軍艦第378章 炮火下的酒會第377章 絕色貴婦第127章 瓦解瓦剌第3章 廬山救英雄第397章 愛與不愛第287章 微訪西南第324章 戰略轉移第291章 坦白第341章 醞釀改政體第42章 剪除閹黨(2)第389 爲甥出頭第102章 再遇採花賊第16章 手槍再顯威第488章 亞歷山大和約第86章 鐵軍剿匪第413章 平穩過渡第194章 平定新疆第501章 兒孫福第276章 公主駕到第185章 中央銀行(1)第86章 鐵軍剿匪第60章 強推銀元第194章 平定新疆第344章 驚天血案第233章 猶豫不決第81章 虎視眈眈第417章 金礦爭奪戰第154章 皇恩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