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蒙古統一

劉立洋的糊塗也是對的,他以爲朱顯波還在演戲,其實朱顯波清楚,既然李自成打算三面包圍巴圖爾琿臺,那他一定會跑,蒙古人騎兵雖然厲害,但是李自成不是吃素的,何況還有步槍助威。那麼一跑就可能撞上甘肅的增援部隊,這樣一來就能徹底的殲滅巴圖爾琿臺。

還有一件劉立洋不知道得事情,朱顯波早在接到柳水龍的信函,確認巴圖爾琿臺圍攻哈密後,就密旨洪承疇派副將前往哈密,朱顯波絕對不想再讓巴圖爾琿臺逃脫,要麼就不東,要動就一鍋端。斬草除根,這麼淺顯的道理,朱顯波當然知道。

如此一拉,正南面是哈密城,東南方向是甘肅的增援部隊,東面是從巴彥淖爾出發的援軍,西面是原本駐守哈密的部隊,北面是李自成的三萬精兵。朱顯波心想,巴圖爾琿臺就算攻哈密城不損失一兵一卒也只怕插翅難逃了。換個普通的將領也許會受降巴圖爾琿臺。這李自成就難說了。

反正戰火在幾千裡之外的新疆,朝中大臣們得知一切盡在皇上的掌控之中時也就不那麼操心。只是奇怪巴圖爾琿臺爲什麼會那麼笨,會中計,真是不會挑時候。你說攏共幾萬人,才三萬部隊,就想對抗大明,這不是找死嗎?

人就是這麼奇怪,朱顯波要的也是這種效果,用不了幾天,全天下人都會知道巴圖爾琿臺趁李自成北伐,對付俄國人時偷襲哈密,做出禽獸不如的事情來,天當誅之!儘管蒙古和中原漢族分分合合,但要說起對付俄國人,那大家肯定是齊心協力一起幹,他巴圖爾琿臺卻是個趁火打劫之輩。

果然不出一月,李自成有奏章送到朝廷,大意是:與蒙古準噶爾軍隊在哈密苦戰數日,殲滅蒙古騎兵兩萬餘,其餘自巴圖爾琿臺全部俘虜,巴圖爾琿臺在亂軍中中箭不治身亡,其子葛爾丹在博客塞裡前往哈密途中病死,其餘部族現要員全部羈押在哈密城內懇請朝廷發落。

朱顯波再也不用裝了,當即召開朝會。

“諸位愛卿,巴圖爾琿臺不義,偷襲我哈密,幸李自成回援及時,才未釀成大禍。朕決定將準噶爾部王親貴戚全部押往京城,並獎賞守城將士。”

朱顯波順便讓人把李自成的奏章唸了念,那意思很明顯,巴圖爾琿臺犯我大明,死有餘辜。而李自成、柳水龍等功勞顯著將被加官進爵。這些我安全是做給保守派和蒙古其他部落看的。畢竟這民族融合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完成的。

說服朝廷衆臣的同時,朱顯波令李自成拿出珠寶、首飾獎賞參與戰鬥的各路士兵,留取部分銀兩撫卹陣亡將士,其餘黃金白銀交給戶部派員運往京城。李自成奏章中說,博客塞裡只有數萬兩黃金,三十萬兩白銀。朱顯波也不如追究了,留下十萬兩白銀,其餘的交公。

同時令柳水龍即日帶兵駐守博客塞裡,嚴防俄國入侵。

剩下的就是打掃戰場和準噶爾分割的問題,爲了防止某些王族藉機復國,朱顯波早就打定主意,蒙古省和新疆省各佔一半。很快洪承疇也接到了朝廷新的佈防任務和設置行省的旨意。整個蒙古陸續設置八個府,蒙古各部落正逐步被大明同化和掌控中。

於是一場原本在幾年前就應該打的仗終於落下帷幕了,朱顯波沒讓一代梟雄葛爾丹成長起來,當然這裡面李自成功不可沒。朱顯波在考慮是結兒女親家還是封王了,畢竟李自成自歸降以來收朝鮮、安南,再加上這次全殲巴圖爾琿臺部族軍隊。爲大明立下的功勞已經超越了劉立洋,也不輸水師的戚宏亮、穆友前。

於是朱顯波找到周濤和朱丹等人商議,大皇子朱朝陽十六歲了,長公主朱丹凝。倒也和李自成女兒李薇月,大兒子李鴻卓相仿,不過這是還得兩位女人應允才行。

兩位女人很少見過李自成,知道他打仗比較在行,還比較兇殘,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女人嘛總是護犢子的,殊不知政治聯姻的好處。對於李自成這種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來說,官品已經無法滿足了。黃金和白銀就更不用說了,三次都是抄了王室,鬼知道他沒了多少。要說這大明朝除了朱顯波和那些富商,官員當中就屬他李自成最富了。

經過朱顯波的再三的思想工作,兩位答應過兩年再說。朱顯波覺得也是,一來還得探探李自成的口氣,雖然自己這皇上對李自成有救命和知遇之恩,但人總是會變化的。看來是得考慮限制李自成的權力和慾望膨脹了。好在蒙古初定,北面還有個俄國,西面還有廣袤的中亞和歐洲。

於是朱顯波修書一封給李自成,第一次話起家常來,說如何想念當初年輕時,西征歸來,君臣二人時常席地而坐,暢談天下大事。如今雖國力昌盛,但兩人相隔上千裡。希望李自成抽空回京敘敘舊,當然是方便的時候。其實啥時候都方便,這天下基本上是大明的了。就看李自成有沒有成心了,換句話說就看李自成明白不。

要不怎麼說李自成是政治家呢,朱顯波的心思他太懂了。接到信連忙回信,一大堆廢話,微臣惶恐,日夜思念皇上,只是皇命在身。。。

皮球又到了朱顯波這裡,封疆大吏無召是不可以進京的。朱顯波只好下詔,李自成在安撫好陣亡將士後擇日回京述職。信末囑咐皇后和貴妃娘娘想看看李自成的子女,讓他一併帶回京來。

朱顯波之所以要召李自成回來,除了信函中扯到了外,還有讓兩位女人考察下親家的可能性。當然當面褒獎一下也是必須的,同時也讓他感知下朝廷的壓力。到時候那些保守派一定會對他的做事風格提出異議,這樣一來,朱顯波再出面調停,好讓他看看朱顯波重用他頂住了多大的壓力,李自成也不至於尾巴翹得太高。

當然這些只是朱顯波的預想,結果如何還要等李自成回京再說。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九月,唐寧波和公孫樂陸續有信函回京。唐寧波這一路倒是很順利,貝加爾湖一帶並無俄國人駐紮,所以幾萬來打湖邊後就開始了修建駐點。十月底前大約能完成三萬人居住的場所修建,但供給卻很成問題。朱顯波只得讓唐寧波先將民夫在十一月送回巴彥淖爾。留三千將士駐守,其餘的待來年再想辦法。唐寧波隨後回京。

而公孫樂一路卻遇到了困難,雅克薩一戰消滅了數百俄國人之後,一直到雅庫茨克都沒尋到俄國人的蹤影。很明顯老毛子也沒準備後決戰,原本只想撈點好處,搶點物資和人口,沒想到大明皇上決心如此之大。派了幾千人的部隊遠征數千裡。估計這會老毛子都在附近山林裡躲起來了等明朝大軍撤退後再伺機南下。

公孫樂也擔心這一點,上書請示朝廷下一步行動。朱顯波沒法,只能給閔應元調撥銀元,讓他務必保持遠征軍的供應,另一方面讓其派人修築雅克薩城防禦,最壞的打算也是遠征軍撤到雅克薩,等來年開春再尋找敵人蹤影。看來西伯利亞不那麼好佔領啊,好在募集軍墾的百姓也需要一段時間,大規模的修建定居只能等到明年了。

-——————————————————

魔力懇請大家收藏下,我正在爭取小封推薦。

你們的收藏是對我最好的鼓勵!

謝謝了!

第270章 薩馬拉會談第355章 山重水複第208章 殲滅援軍第352章 雨中兩“公子”第71章 降伏周濤第82章 二次科考第223章 圍魏救趙第350章 林中飄血第457章 刁蠻公主第482章 黑海冒險第234章 燙手山芋第495章 英吉利海戰第298章 一生一晚足矣消息走漏第281章 淑妃英明第235章 改造長安水系第416章 非洲探險第417章 金礦爭奪戰第146章 後宮易主第347章 介入血案第67章 募兵第495章 英吉利海戰第401章 海盜來襲第305章 佈局第165章 攻佔馬尼拉(2)第419章 擊退土著第361章 大事化小第236章 鐵匠鋪學徒第407章 公主大婚第277章 恩愛夫妻第405章 華麗轉身第397章 愛與不愛第478章 繼承了父皇的優良傳統第266章 運籌帷幄第332章 叢林游擊戰第142章 收復臺灣(1)第506章 瓜分印度大陸第399章 來日方長第379章 中西合璧第316章 奔襲第146章 後宮易主第175章 換相風波(2)第484章 刺殺成功?失敗!第474章 西班牙人攪局第213章 馬六甲協議第165章 攻佔馬尼拉(2)第215章 日本人造反了第316章 奔襲第381章 峰迴路轉第156章 東印度公司第143章 收復臺灣(2)第488章 亞歷山大和約第334章 是日月旗軍艦第186章 中央銀行(2)第354章 誅殺世傢俬兵第303章 勸進第354章 誅殺世傢俬兵第502章 分歧的聯軍第269章 掣肘第408章 伍丁懷孕第278章 旦夕福禍第314章 窮寇要追第395章 祭司女失蹤第79章 喜得皇子第143章 收復臺灣(2)第335章 狼入羊羣第160章 “天津號”戰艦第404 血腥亞丁灣第497章 荷蘭人搏命第290章 進入角色第489章 商業明星第220章 人吉城主第256章 迎接功臣第486章 圍攻亞歷山大第29章 霸王弓第412章 公務員加薪第195章 兩難第52章 拍賣會第232章 三缺一第22章 穿幫第205章 撞沉它第342章 三權分立?第157章 試探第384章 波斯公主第313章 海灣博弈第395章 祭司女失蹤第73章 研製大殺器(2)第409章 視察澳洲第479章 盜取寶第144章 收復臺灣(3)第144章 收復臺灣(3)第42章 剪除閹黨(2)第296章 分封計劃第326章 深入澳洲第464章 這是我的甜心第373章 弒兄囚父第226章 意外受傷第385章 郎情妾意第140章 東征(4)第142章 收復臺灣(1)
第270章 薩馬拉會談第355章 山重水複第208章 殲滅援軍第352章 雨中兩“公子”第71章 降伏周濤第82章 二次科考第223章 圍魏救趙第350章 林中飄血第457章 刁蠻公主第482章 黑海冒險第234章 燙手山芋第495章 英吉利海戰第298章 一生一晚足矣消息走漏第281章 淑妃英明第235章 改造長安水系第416章 非洲探險第417章 金礦爭奪戰第146章 後宮易主第347章 介入血案第67章 募兵第495章 英吉利海戰第401章 海盜來襲第305章 佈局第165章 攻佔馬尼拉(2)第419章 擊退土著第361章 大事化小第236章 鐵匠鋪學徒第407章 公主大婚第277章 恩愛夫妻第405章 華麗轉身第397章 愛與不愛第478章 繼承了父皇的優良傳統第266章 運籌帷幄第332章 叢林游擊戰第142章 收復臺灣(1)第506章 瓜分印度大陸第399章 來日方長第379章 中西合璧第316章 奔襲第146章 後宮易主第175章 換相風波(2)第484章 刺殺成功?失敗!第474章 西班牙人攪局第213章 馬六甲協議第165章 攻佔馬尼拉(2)第215章 日本人造反了第316章 奔襲第381章 峰迴路轉第156章 東印度公司第143章 收復臺灣(2)第488章 亞歷山大和約第334章 是日月旗軍艦第186章 中央銀行(2)第354章 誅殺世傢俬兵第303章 勸進第354章 誅殺世傢俬兵第502章 分歧的聯軍第269章 掣肘第408章 伍丁懷孕第278章 旦夕福禍第314章 窮寇要追第395章 祭司女失蹤第79章 喜得皇子第143章 收復臺灣(2)第335章 狼入羊羣第160章 “天津號”戰艦第404 血腥亞丁灣第497章 荷蘭人搏命第290章 進入角色第489章 商業明星第220章 人吉城主第256章 迎接功臣第486章 圍攻亞歷山大第29章 霸王弓第412章 公務員加薪第195章 兩難第52章 拍賣會第232章 三缺一第22章 穿幫第205章 撞沉它第342章 三權分立?第157章 試探第384章 波斯公主第313章 海灣博弈第395章 祭司女失蹤第73章 研製大殺器(2)第409章 視察澳洲第479章 盜取寶第144章 收復臺灣(3)第144章 收復臺灣(3)第42章 剪除閹黨(2)第296章 分封計劃第326章 深入澳洲第464章 這是我的甜心第373章 弒兄囚父第226章 意外受傷第385章 郎情妾意第140章 東征(4)第142章 收復臺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