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寧可枝頭抱香死(四)

自別業回到沐府的路上,無意中看見一隊車駕過去,那富麗的鸞轎式樣和盛大的儀仗護衛,令我微微皺眉,聽得被驅趕到街道兩側的百姓低語,“燕王爺把王妃和公主們接來啦。”

我停步,側頭,看了看最後一乘鸞轎,杏紅煙錦轎簾密不透風的掩着,沉沉若少女不可開啓的隱晦心事。

漠然一笑,我繼續前行,在沐府門口,遠遠看見有宮中車駕停留,我再次皺眉,想了想,還是進門去。

果然正廳裡,一箇中年太監正由沐昕陪着喝茶,他雖坐着,但頗有些不安,時時擡眼張望,眼見我身影轉過照壁,立時歡喜站起,道:“見過郡主,小的奉聖命前來傳旨。”

我對他看了看,似是那日在華蓋殿所見的太監,淡淡點頭,道:“聖旨?可要設香案跪接?”

他一臉諂笑:“陛下口諭,對於郡主,可免大禮......”

我打斷他的話,“廢話可免,何事?”

他無奈,只得傳了口諭,是父親要我進宮,我想起先前路上所遇,心中頗爲煩躁,有心不去,然而方孝孺之事始終縈繞我心頭,父親總算肯見我,這個機會不可放過。

太監帶了車駕在沐府門口立等,我對沐昕簡單說了說方家情形便要走,沐昕道:“你速去速回,府中還有人等你。”

我怔了怔,“誰?”

“楊將軍。”沐昕道:“不死營今日進入京城,楊將軍便來拜訪,已經等你有一陣了,剛剛我陪着在花園談話,宮中來人,我出來接着,正巧遠真師叔在,兩人倒是投緣,估摸着現在還在後園談着呢。”

我喜道:“楊熙也來了?算起來一年不見了,那先見見,叫車駕等着便是。”

“怎可因末將之故,而致宮中車駕久等?”聲到人到,卻是楊熙大跨步進來,遠真卻沒有跟來。

我細細端詳楊熙,一年不見,他略黑瘦了些,戰火烽煙,已經全數消去了昔日北平街頭少年貨郎的單薄與生澀,愈加英氣風發,只是眉宇間不知爲何似有些恍惚失神之意,神色也略略蒼白。

我未及疑問,他已對我深施一禮,道:“郡主還是快請入宮吧,末將既已來了京城,總是要叨擾沐公子的,不妨日後再來。”

我點點頭,自去了皇宮,太監說父親在乾清宮,等我到時,父親卻不在,小太監輕手輕腳奉上茶來,我飲了兩口便擱在一邊,不知爲何覺得心生煩躁,似是隱約間有些非我所能掌控的卻絕不願意看見的事體,已於某個我所不知的角落發生。

久等不至,我索性行至窗前,眺望着偌大的皇宮。

這座以紫金山的富貴山爲靠山的皇宮,由太祖皇帝始建於元至正二十六年,初稱“吳王新宮”,後又稱“皇城”。有門四座,南爲午門,東爲東華門,西爲西華門,北爲玄武門。入午門爲奉天門,內爲正殿奉天殿,殿前左右爲文樓,武樓。奉天殿後爲華蓋殿,謹身殿。內廷有乾清宮和坤寧宮,以及東西六宮。 洪武八年,太祖皇帝再次修建宮闕,增設了午門左右兩闕,在奉天門左右增加了東西角門,並增建文華殿,武英殿。洪武二十五年皇城外增設宮牆,以新牆之內爲皇城,原皇城改稱宮城。在宮城前建造了端門,承天門,金水橋,向南直抵洪武門。廣場東側爲五部,西側爲五軍都督府。

內廷正殿的乾清宮,巍峨莊嚴,煌煌尊貴,俯視身周宮殿羣,自是君臨天下氣概,我的目光遙遙望向奉天殿方向,隔着重重屋脊,無從得見那一方焦黑殘垣,以及曾於其上發生過的那些曾經鮮亮華貴的皇族掠影。

雖說同在一處宮城,然而我的目力,依然無法看清另一座宮殿的全景,無法透過連綿高聳的宮牆,看見咫尺之隔的另一座宮殿裡,人們在做什麼。

這個皇宮如此龐大,只要它願意,可以湮沒不欲爲人所知的一切。

如此黑暗,如此矇昧......的地方啊......

我壓抑的出了口氣,正要轉身坐回椅上,不經意瞥見父親的便輿正晃晃悠悠從奉天殿的方向過來,便輿停在乾清宮門前,他緩緩下輿,猶自轉身對奉天殿方向看了一眼。

日光映射下,他嘴角一抹奇異神情,似喜似怒,似憾似訝,然目色陰森冷譎,光芒嗜血。

我不自覺的打了個寒噤。

吱呀聲響,太監躬身推開殿門,隨着槅扇緩緩被推開,驕陽的光影一分分瀉入,平鋪了一地,白亮的底色裡一抹黑影長而扭曲,水蛇般鑽入,漸漸擴大成一抹深黑的人影。

目光順着那影子緩緩向上,父親立於殿門中,日光裡。

他對我一笑,意態悠閒的邁步進來,經過我身側時,袍袖拂動,有隱隱鐵鏽般的氣味自他身上散發出來,那般甜腥味道極其熟悉,森冷而令人寒意突生,我突然心口抽緊,目光飛快而疑惑的在他身上盤桓一週,卻沒發現任何我以爲我會看到的痕跡。

他卻已安然的坐了,雍容平靜的撣了撣已經極爲平整的長袍,笑道:“懷素,近來可好?”說着便命賜坐。

我謝座,緩緩道:“父親終於肯見我了,自然好。”

他毫無尷尬之色,笑吟吟道:“朕初入京城,一些愚忠舊臣其心不死,妄圖作亂,是以一直忙碌,倒是冷落你了。”

“哦?作亂?”我偏頭看他:“一介腐儒,手無縛雞之力,身無可用之兵,也能作亂?真是奇聞。”

他怫然不悅:“懷素,方孝孺之事,無需再提,此人可惡之極,萬無寬恕之理。”

我一哂:“不過言語冒犯耳,父親即將爲九州之主,德被天下,爲區區腐儒一觸逆鱗,便要辣手滅其十族,不覺得氣度過狹了麼?”

他目光一閃,怒色一現又隱,忽道:“方孝孺親友已俱緝拿在案。”

我覺得他這話突兀,正要回答,他忽又轉開話題,漫不經心道:“不死營今日調撥進城,楊熙去見你了吧。”

我並不奇怪他知道沐府發生的事,以他的疑心毛病,沐府要是沒人監視才讓人稱奇,只是他突然又將話題轉到不死營,是爲何故?

點頭,我道:“說起來也一年未見了。”

父親笑道:“不死營驍勇善戰,建功無數,懷素,朕不會忘記這是你的功勞。”

我淡淡道:“不過托賴父王洪福而已。”

父親慢悠悠的輕啜一口香茶,擱下,微笑注目我道:“懷素,我即將登基,給你個什麼封號好?你是打算住宮裡還是另建公主府?我知道你想必不喜歡宮中,給你另建府邸如何?嗯......公主府的護衛,按例五百人,我給你一千,如何?”

最後一句,令我恍然。

他是想搶走不死營了。

不死營本就是我的護軍發展而來,真要建公主府,何須再派護衛?

不死營自靖難以來,一直供他驅策,沙場百戰,功績赫赫,如今大事底定,天下在握,他的全部心思,便轉向如何維護鞏固這萬世基業上來,這般驍勇強絕的勢力,他是萬萬不肯將之交還於本就桀驁不訓難以掌控的我了。

嗯......先前突兀的提到方孝孺家族......何意?

我慢慢綻開一個笑容。

我的......父親,你實在是......令我失望。

你是在暗示我,想救方家人的性命,拿不死營來換?

你其實不知道,我沒你那般陰森城府,想都沒想過憑藉不死營和你議價。

你想要,拿去就是,本就是你給我的,我還會死佔着不還?

將掌中茶盞緩緩放下,我道:“父親,戰事已畢,我一介女子,何須那許多護衛?何況我自己也不是無自保之力,五百護衛足矣,不死營本是我的護軍,如今看來也無需留下,以如此強軍護衛公主府,驚駭世人徒爲不智,還請父親收回吧。”

父親看着我,目中閃過一絲笑意,滿意的頷首道:“你既如此說了,也頗有道理,只是你和其餘公主不同,你是對朕有大功的,一千護衛是你應得的賞賜,你就不必再辭了。”

我忍住內心翻騰的噁心之感,依言謝恩,他舒心的向寬大的錦袱靠椅上一靠,一副塵埃落定萬事在握的模樣,眯眼笑道:“不死營是你一手親訓,算起來是你的嫡系,你能爲朝廷大業計,不計自身得失,忠心事君,朕心欣慰,但朕既貴爲天子,也不能白拿你的,朕可允你一個請求,作爲補償。”

我擡頭,看他,目光深深,我知道父親從來不是一個可以從表面言行窺其內心的人,若輕易信了他,只怕會輸得很慘。

但是,我無論如何,要試試。

不死營,他絕不會留給我,哪怕搶,他也遲早會搶去,我若戀棧不放,只會給他找到藉口對付我,與其等到他使盡手段再交出不死營,不如痛快放手。

既然交出不死營已成定局,既然我犧牲我的心血已成定局,那麼,嘗試着博回一點找頭,也是應該的。

我笑道:”父親當知道我現今的唯一請求是什麼。“

他目光又一閃,卻不答我的話,只是再次端茶就脣,輕抿一口,笑道:“懷素,前數日我夜有所夢,竟然夢見當年去山莊探望你的舊事,你那時不過十餘歲,扎雙髻,紫綢衣,雪白小臉,至今想起,依舊覺得可愛。”

我警惕的眯起雙眼......他說起這個做什麼?我可不敢相信他老人家是真的在訴說對我的疼惜,懷念我的童年。

卻聽他接道:“那時我每次下山,都心中愧疚悵然,想你小小年紀,母喪父離,僻處山野之地,實在淒涼。”

他滿面惆悵哀然之色,竟看得我心中也微微一軟,不能自抑的想起娘,心中再一痛,然而想到娘我立時瞿然而醒----不對,父親一直知道,自小的寄人籬下和孃的死,使我對他深有怨艾,也是我們父女不能和睦相處的最主要原因,娘去了不可泅渡的死亡之海,我和父親之間,從此難補鴻溝。

那麼他怎麼會在我面前,主動提起娘?

我想了想,在心裡冷笑起來,原來貪心不死,原來換了計策,此番以情動人,迂迴曲折,不過是初初那”山莊“二字。

果聽得他道:“所幸有山莊衆人護持教導,你長成如此聰慧靈秀,文武雙全,我心甚慰。”

我不答,只似笑非笑看他。

他神色自若接道:“是以我一直頗爲感激山莊諸人,欲圖答報,如今朕富有四海坐擁天下,當年夙願,當可償矣。”

“哦,”我笑道:“父親打算如何報償?”

他正色道:“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以你師傅師叔的才能,實授武職,也是當得起的。”

我只笑而不答。

他挑眉看了我一眼,似是終於不耐煩這般繞彎子說話,清咳一聲,道:“若是你師傅他們不慣官場,以閒雲草莽爲樂,朕也不欲相強,只是聽說山莊長於消息刺探,其消息渠道,縱橫經緯遍佈天下,朕想着,和朝中錦衣衛之職司倒有異曲同工之妙,你我既爲父女,一家人何必做出兩家事?不妨請你的師傅師叔們,以及山莊所屬,併入錦衣衛,專司天下不公不法之事監察,廓清法制匡扶正義,說起來也不違揹你山莊素所尊崇之俠義道,屆時這錦衣衛最高指揮使,由你師伯任着便是,也正好調教調教那些沒個章法的嘍囉,你看,可好?”

你看,可好?

我垂目,端起茶盞,輕吹浮沫。

好溫和婉轉的口氣,好冠冕堂皇的說辭。

好......險惡而一廂情願的用心。

吞併掉山莊是麼?分化之,零割之,利用之?什麼錦衣衛指揮使?做了你的官,要殺要剮還不是由你?

我可沒忘記你曾指使賀蘭悠殺近邪。

外公所言非虛,你果然動了山莊的心思,搶走不死營還不甘心,你連山莊都不放心留在我手裡,果然搶來的龍椅有刺,搶來的帝位心虛,你這般急迫的妄圖攫取我的勢力,你害怕的,到底是我,還是內心深處長久盤桓的不安?

當年我隱約聽聞,我被送上山後,四大弟子曾勸說過外公,禁絕燕王進山,以免將來發生禍患,當時外公言道,“不可使懷素與父相絕。”是以父親得以年年探望我,山莊奇詭路徑對他開放,給了他一窺山莊奧秘的機會,那是外公愛憐我,明知他虎狼之性,依舊引狼入室,外公愛重我若此,他將山莊交給我,即使已表明他不在意,我卻又怎能任山莊落入父親之手?

將掌中茶盞輕輕擱於几上,我擡頭,對上父親平靜中隱藏算計的目光,很慢的笑了笑。

“父親,您的建議甚好,不過女兒另有個想法,您可願一聞?”

“哦?”他斜睨我,,目有戒備之色。

我慢條斯理道:“父親您剛纔說,錦衣衛沒個章法,想來您也知道,所謂“專主察聽在京大小衙門官吏不公不法及風聞之事,無不奏聞。”這般的職司,若爲心狠手辣之人把持,極易使天子之劍易手他人,成爲別有用心者打擊異己之私器,如今的錦衣衛,是越發跋扈不知法度,濫用私刑迫害政敵,自設詔獄擅處人犯,廣事羅織酷刑逼供,百官黎庶聞聲遠避,長此以往,只怕難免漸如武周朝女帝風聞奏事,酷吏來俊臣索元禮自撰《羅織經》般,禍亂朝綱人人自危,對父親治下大明朝之民心安定,必有所損,女兒以爲,錦衣衛本只司巡查緝捕,處理帝王交付案卷,如今初衷已改,私慾膨脹,已引起百官怨望,倒不如裁撤錦衣衛,收回其擅自審處人犯之權,併入山莊,轉至暗處,專司天下情報收集傳遞,原有審決之權,依舊交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司,如此,方職司分明,互有牽制互不統屬,可避尾大不掉之勢矣。”

慢悠悠一笑,我再將一軍,“父親若納懷素所請,懷素願親自爲父親掌執此事,鞍前馬後,無不效勞。”

一陣靜默。

我笑吟吟注視着父親,等着他暴怒失態。

你想吃掉我的勢力,我不退反進,反攻一招,看你如何應對?

我的目光,緊緊盯着他的臉,他眉梢輕輕抖動,雙目微微眯起,寒光乍現,嘴角肌肉扭緊,脣線抿成一條直而薄的“一”,神情沉斂裡,隱現猙獰。

面上浮着微微笑意,我在悲涼的等待,我的父親,會怎樣對他的女兒,一現天子之怒?

然而他很快平靜下來。

居然還端起已經涼掉的茶,飲了一口。

穩穩放下茶盞,他道:“嗯......你的諫言,朕記着了,此事日後再議。”

我頷首,有一絲輕微的釋然,正欲告辭,目光忽掠過他身邊案几上,幾封奏摺,最上面一封,字跡隱有些熟悉,我皺眉思索,依稀記得,那是朱高煦的字體,我曾經見過他寫給父親的軍略。

看到他的字體,我直覺隱隱有些不安,腦中忽掠過一絲念頭,電光火石間我瞿然一驚,疾聲問道:“父親,不死營交還後,您屬意由誰統帶?”

他似是怔了怔,方答:“此事朕意未決,你也不必憂心,總之,朕不會虧待不死營有功將士就是。”

我不理他語氣已有不豫,忽地站起,指着那奏摺道:“可是撥予朱高煦麾下?”

他默然不語。

我站在那裡,看着他,只覺得寬闊良深的宮殿的光影,一層層黯淡下來,黯淡光色裡高坐的父親,面目模糊,神情陰鷙,然而隱藏在這些表象之後他的內心,已難用模糊陰鷙來猜想,我看着他,想用目光劈開遮掩於他神色前的重重層雲,卻最終,只能直面他的無波神色,和抿着滿含深意笑紋的嘴角。

我苦笑起來,十指冰涼。

父親,你離我如此遙遠。

多年前,孃親逝世之時,你已遙遙立於我生命的對岸,終我一生,難以真正靠近。

然而那時,我還是能看清你,知曉你前行路途上的一切。

可如今,是不是身份的巨大轉變,從仰望而至俯視,那般落目的景象變遷,亦會徹底改變一個人?還是你一直很好的隱藏了那麼久的本性,在躊躇滿志天下在握的今天,終於不需再苦心隱瞞掩藏,而痛快顯露?

我本應熟悉你 ,然而這一刻,我只覺得陌生,那陌生如此寒意森森,利齒爍爍,泛着白亮的幽光,齧痛我。

齧痛了,我的心。

超長更新,不留存稿,所以下一章若更慢了,勿砸。

第104章 蕭蕭一夕霜風起(四)第86章 風波狹路倍憐卿(三)第97章 回首向來蕭瑟處(一)舞絮番外之此生自斷天休問上第165章 寧可枝頭抱香死(二)第71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三)第110章 千載潛寐黃泉下(三)第6章 長溝流月去無聲(二)第156章 過去華年如電掣(一)第153章 光景旋消惆悵在(二)第79章 聊持寶劍動星文(一)第54章 欲將沉醉換悲涼(四)第74章 朝雲信斷知何處(三)第20章 忽相逢縞袂綃裳(二)第132章 不信相思渾不解(四)第100章 回首向來蕭瑟處(四)第136章 重來事事皆堪嗟(四)第86章 風波狹路倍憐卿(三)第57章 人生苦恨無窮已(三)第106章 長風冷日骨如霜(二)第75章 朝雲信斷知何處(四)第180章 浮生長恨歡娛少(一)第88章 鐵騎千重只似無(一)第125章 且看咫尺成天涯(四)第112章 可惜風流總閒卻(一)第158章 過去華年如電掣(三)寫在燕傾最後的話第24章 落花時節又逢君(三)第118章 峻崖不及人心險(一)第167章 寧可枝頭抱香死(四)第82章 不堪更惹其他恨(二)第5章 長溝流月去無聲(一)第116章 人間天上兩心同(一)賀蘭悠番外一生錯二第179章 斷腸人寄斷腸詞(四)第66章 猶恐相逢是夢中(一)第20章 忽相逢縞袂綃裳(二)第182章 浮生長恨歡娛少(三)第127章 兩心淒涼多少恨(二)賀蘭悠番外一生錯二第136章 重來事事皆堪嗟(四)第85章 風波狹路倍憐卿(二)第139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三)第100章 回首向來蕭瑟處(四)第131章 不信相思渾不解(三)第67章 猶恐相逢是夢中(二)第18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四)第75章 朝雲信斷知何處(四)第11章 且別雲山下紅塵(二)第120章 峻崖不及人心險(四)第3章 春山眉黛少年時(三)第4章 春山眉黛少年時(四)第81章 不堪更惹其他恨(一)賀蘭悠番外一生錯二第80章 聊持寶劍動星文(二)第20章 忽相逢縞袂綃裳(二)第139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三)第117章 天上人間兩心同(二)第172章 只應離合是悲歡(一)第128章 兩心淒涼多少恨(三)第71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三)第2章 春山眉黛少年時(二)第6章 長溝流月去無聲(二)第84章 風波狹路倍憐卿(一)第100章 回首向來蕭瑟處(四)第3章 春山眉黛少年時(三)第164章 寧可枝頭抱香死(一)第121章 峻崖不及人心險(五)第2章 春山眉黛少年時(二)第84章 風波狹路倍憐卿(一)第28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五)第152章 光景旋消惆悵在(一)第41章 獨自淒涼人不問(二)第127章 兩心淒涼多少恨(二)第146章 漸行漸遠漸無書(二)第175章 只應離合是悲歡(四)第46章 萬里西風瀚海沙(四)第71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三)第171章 玉碎宮傾血正殷(四)第144章 幾許恩仇能快意(四)第159章 過去華年如電掣(四)第151章 不堪晚來風又急(三)第17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三)第67章 猶恐相逢是夢中(二)第102章 蕭蕭一夕霜風起(二)第83章 不堪更惹其他恨(三)第54章 欲將沉醉換悲涼(四)第27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四)第111章 千載潛寐黃泉下(四)第110章 千載潛寐黃泉下(三)第148章 漸行漸遠漸無書(四)第180章 浮生長恨歡娛少(一)第8章 長溝流月去無聲(四)第140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四)第125章 且看咫尺成天涯(四)第93章 無奈誰與話長更(一)第37章 一片幽情冷處濃(二)第170章 玉碎宮傾血正殷(三)第70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二)
第104章 蕭蕭一夕霜風起(四)第86章 風波狹路倍憐卿(三)第97章 回首向來蕭瑟處(一)舞絮番外之此生自斷天休問上第165章 寧可枝頭抱香死(二)第71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三)第110章 千載潛寐黃泉下(三)第6章 長溝流月去無聲(二)第156章 過去華年如電掣(一)第153章 光景旋消惆悵在(二)第79章 聊持寶劍動星文(一)第54章 欲將沉醉換悲涼(四)第74章 朝雲信斷知何處(三)第20章 忽相逢縞袂綃裳(二)第132章 不信相思渾不解(四)第100章 回首向來蕭瑟處(四)第136章 重來事事皆堪嗟(四)第86章 風波狹路倍憐卿(三)第57章 人生苦恨無窮已(三)第106章 長風冷日骨如霜(二)第75章 朝雲信斷知何處(四)第180章 浮生長恨歡娛少(一)第88章 鐵騎千重只似無(一)第125章 且看咫尺成天涯(四)第112章 可惜風流總閒卻(一)第158章 過去華年如電掣(三)寫在燕傾最後的話第24章 落花時節又逢君(三)第118章 峻崖不及人心險(一)第167章 寧可枝頭抱香死(四)第82章 不堪更惹其他恨(二)第5章 長溝流月去無聲(一)第116章 人間天上兩心同(一)賀蘭悠番外一生錯二第179章 斷腸人寄斷腸詞(四)第66章 猶恐相逢是夢中(一)第20章 忽相逢縞袂綃裳(二)第182章 浮生長恨歡娛少(三)第127章 兩心淒涼多少恨(二)賀蘭悠番外一生錯二第136章 重來事事皆堪嗟(四)第85章 風波狹路倍憐卿(二)第139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三)第100章 回首向來蕭瑟處(四)第131章 不信相思渾不解(三)第67章 猶恐相逢是夢中(二)第18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四)第75章 朝雲信斷知何處(四)第11章 且別雲山下紅塵(二)第120章 峻崖不及人心險(四)第3章 春山眉黛少年時(三)第4章 春山眉黛少年時(四)第81章 不堪更惹其他恨(一)賀蘭悠番外一生錯二第80章 聊持寶劍動星文(二)第20章 忽相逢縞袂綃裳(二)第139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三)第117章 天上人間兩心同(二)第172章 只應離合是悲歡(一)第128章 兩心淒涼多少恨(三)第71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三)第2章 春山眉黛少年時(二)第6章 長溝流月去無聲(二)第84章 風波狹路倍憐卿(一)第100章 回首向來蕭瑟處(四)第3章 春山眉黛少年時(三)第164章 寧可枝頭抱香死(一)第121章 峻崖不及人心險(五)第2章 春山眉黛少年時(二)第84章 風波狹路倍憐卿(一)第28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五)第152章 光景旋消惆悵在(一)第41章 獨自淒涼人不問(二)第127章 兩心淒涼多少恨(二)第146章 漸行漸遠漸無書(二)第175章 只應離合是悲歡(四)第46章 萬里西風瀚海沙(四)第71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三)第171章 玉碎宮傾血正殷(四)第144章 幾許恩仇能快意(四)第159章 過去華年如電掣(四)第151章 不堪晚來風又急(三)第17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三)第67章 猶恐相逢是夢中(二)第102章 蕭蕭一夕霜風起(二)第83章 不堪更惹其他恨(三)第54章 欲將沉醉換悲涼(四)第27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四)第111章 千載潛寐黃泉下(四)第110章 千載潛寐黃泉下(三)第148章 漸行漸遠漸無書(四)第180章 浮生長恨歡娛少(一)第8章 長溝流月去無聲(四)第140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四)第125章 且看咫尺成天涯(四)第93章 無奈誰與話長更(一)第37章 一片幽情冷處濃(二)第170章 玉碎宮傾血正殷(三)第70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