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聰明的正隆

想明白這點,楊澤忙道:“幾位不要誤會,本官是來找臨淄王的,是私事,只因在臨淄王府沒有找到王爺,這纔來的相王府,並不是來宣旨的。”

侍衛們聽了這話,這才稍稍鬆了口氣,可臉上驚懼的表情卻沒見有什麼緩和,那領頭的侍衛小心翼翼地問道:“是陛下命楊大人找臨淄王的?可是有什麼旨意?”

楊澤道:“是宇文大人家的事,就是那位將作監的宇文武略大人,和臨淄王沒什麼關係,下官只是來告訴一聲,宇文大人家的事辦好了,必竟是陛下親自吩咐的,所以本官纔要來,否則宇文大人自己告知臨淄王也是可以的,你們可千萬不要誤會什麼啊!”

侍衛們這才齊齊地鬆了口氣,臉上驚懼的表情消失,都有如釋重負的感覺,只要不關相王和臨淄王的事就成,別人家的事,和他們沒關係,那就一切安好!

領頭的侍衛忙道:“請楊大人進客廳用茶,卑職這便去後面通稟,我家老王爺和小王爺這便出來,不會讓楊大人久等的。”語氣非常的客氣,完全沒有王府侍衛那種傲慢的表情。

楊澤心想:“真叫客氣,我拜見過那麼多的大人物,直接請我進客廳用茶的這可是頭一回,看來相王在朝中混得着實不咋地啊!”

他跟着侍衛進了花廳,那領頭的侍衛飛跑着去後宅,去稟告相王和李正隆了。

後宅,李正隆正和父親相王以及相王妃坐在臥室裡,等着聽醫生的診斷結果。李正隆已經把宇文家的事,告訴相王了,但相王並不如何關心。他只是關心家裡的病情。

相王是獨孤女皇的第三個兒子,他的前兩個哥哥都被母親獨孤女皇給收拾了個夠嗆,都被髮配到了邊遠貧瘠之地,他是留在京裡最年長的皇子了,而他能留在京裡的唯一原因。就是因爲他性格懦弱,什麼事兒都靠邊兒站,什麼事也不參予,獨孤女皇說東他不敢往西,甚至把自己關在王府裡不敢出去,他這種性格的兒子。對於母親女皇來講,沒有什麼威脅,所以女皇既不看重他,但也不修理他,相反還對他不錯,吃穿用度都給得很豐厚。以富家翁的角度來講,相王過得相當地滋潤。

相王雖在家裡過得日子舒服,但在子嗣上卻不是太理想,在多子多福的年代,他也想兒孫滿堂,但他的子女中,活到成年的卻沒有幾個。

去年相王納了個小妾。這小妾給他生了個女兒,現在八個月大了,老來得女,相王非常珍愛,像寶貝似地疼受,可這小女兒卻生病了,而且已經病了三天,這可把相王給心疼壞了!

相王疼愛這個小女兒是有原因的,一來他是老來得女,二來他的兒女當中。活到成年的只有李正隆一個人,他經歷了好幾次的喪子喪女之痛,現在好不容易又有了一個小女兒,估計他這輩子是再難生出孩子了,所以哪可能不寶貴呢。三來小女兒一出生,那個小妾便得病去世了,小女兒沒有了親生母親,這也讓他更加的憐愛。

相王妃並不是嫉妒之人,她年紀也大了,把小女嬰當成是親生的女兒一樣看待,親自撫養在身邊,小女兒這麼一得病,她也着急,老夫妻對小女兒這麼看重,李正隆便也對這小妹妹看重,聽說小妹妹得了病,宇文家的事他也顧不上了,趕緊過來看望,陪着父母說話。

李正隆道:“父王母妃不要着急,小妹的病是一定看得好的。”

相王臉上全是悲傷,道:“看到小草這個樣子,爲父便想到你的那幾個兄弟姐妹,深怕她也出什麼事兒啊!”

因爲珍愛小女兒,害怕小女兒出事兒,所以按着大方帝國民間的風俗,相王給小女兒起名叫小草,以示這個小女兒命賤如草,希望閻王爺不要來找小草的麻煩,這和民間百姓給兒女起賤名叫狗剩兒什麼的,是一個意思,名字雖賤,卻代表着父母濃濃的愛意。

相王妃擦了擦眼淚,道:“王爺不要提那幾個孩子了,他們福薄命短,留不住也是天意,只是願望小草不要也是如此。”看她的樣子,心都碎了,小女兒雖非親生,可在她的心裡,卻和親生沒什麼不同。

李正隆心中嘆氣,可卻無計可施,只能等着醫生的診斷結果。

這時,門外有侍衛來報,說大理寺少卿求見,是來找臨淄王的。

一聽到大理寺之名,相王忽地就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他最害怕大理寺的人了,大理寺的官員上門,從來都沒有好事,尤其是大理寺現在掌握在妹妹長公主的手裡,那就更加沒有好事兒了!

相王驚駭得面無人色,他道:“這,這可真是福不雙降,禍不單行啊,大理寺的人來找本王幹什麼?”

李正隆忙道:“父王莫要驚慌,侍衛不是說了麼,那楊澤是來找我的,估計是他去了我那裡,沒有找到我,所以這纔來父王這裡的。”他扶着相王重新坐下。

相王妃也是害怕得全身發抖,道:“大理寺的少卿叫楊澤?他找你幹什麼,要是他找你,和找你父王豈不是一個樣子?”

相王夫妻都是膽小之人,什麼都怕,尤其是大理寺的人,而這個原因來自於他們害怕長公主,誰讓長公主想當女太子呢,而當上女太子的絆腳石,可不就是她的哥哥們麼,大哥和二哥被踢到了外地,京裡只剩下了相王,豈不就是她的頭號敵人了。

李正隆卻大步出了屋子,問侍衛道:“他來找本王何事?”

侍衛忙道:“小人不知,那位楊大人說得含含糊糊,只說是關於宇文武略家的事,可小人不知他說是真是假。”

侍衛哪敢亂說話,而且他也是真的判斷不出楊澤說的是真是假,當然他希望是真的。

李正隆卻鬆了口氣。道:“應該是真的,這兩天宇文武略家裡確實是出事了。”他轉身進屋,安慰父母,說楊澤來找他有可能真的是宇文武略家的事,讓父母不要擔心。他這便出去看看。

相王這才稍稍放心,道:“宇文武略?那不是大妹的婆家人麼,得罪過大妹。唉,這個宇文武略真是不消停,家裡出了事,卻還要連累咱們家。”

他聽李正隆說了宇文家的事。可卻並不如何關心,現在楊澤上門,他便擔心會連累自己,頗有草木皆兵的樣子。

相王妃也道:“三郎快去前面看看,不管是不是宇文家的事兒,都快點兒把他打發走。可別讓大理寺的人在咱家多待,嚇都要嚇死人了。”

李正隆答應一聲,大步出了屋子。他心中嘆氣,父母膽子太小了,幾乎到了害怕一切的地步,如果一直這樣,那長公主繼承皇位的機率豈不大了很多。而長公主一旦當上女太子,以後再當上了女皇,怎麼可能還有自家的好,任何威脅都會被自己這個姑母給剷除的,大伯和二伯就是最好的榜樣。

楊澤等着客廳裡,他發現廳裡廳外的僕人都在用一種恐懼的眼神看着自己,而恐懼裡竟然還有少許憎惡,看來自己這個長公主心腹的身份,已經被定性了,成爲了相王一派的敵人。這可實在算不上是好消息啊!

腳步聲響,李正隆從後門進入了客廳,楊澤立即站起身來,衝李正隆拱手道:“王爺,下官有事打擾。王爺千萬不要怪罪,只因下官去了府上,王爺不在……”

李正隆擺了擺手,笑道:“楊君客氣了,這哪算打擾。這樣也好,你來這裡,也算認門了,以後你得常來坐坐啊!來人啊,換最好的茶湯來。”說着,他走到主位上坐了下來,看着楊澤。

楊澤道了聲謝,又坐回了椅上,道:“剛剛下官去見了長公主殿下,又同長公主殿下進宮朝見了陛下,陛下問了宇文大人家的事,之後便讓下官給王爺傳個話。”

李正隆嗯了聲,連想都沒想,便道:“陛下可是讓你來告訴本王,讓本王以後不要多管閒事兒?”

楊澤一愣,這算是料事如神了吧,他怎麼知道獨孤女皇是這麼說的?點了點頭,楊澤道:“已經有人來提醒過王爺了?”

李正隆搖了搖頭,道:“怎麼可能。”

“那王爺怎麼知道,陛下要下官傳的是這個意思?下官還沒說過程呢!”楊澤道。

李正隆嘿然道:“楊君不是和長公主一起進的宮麼,有本王的姑母在場,哪還能有別的話,本王又不是第一次被提醒了。宇文大人有沒有被難爲,怕他想無官一身輕,也難了吧!”

楊澤搖頭道:“這個下官卻是不知了,陛下沒有對下官說。”

他把宮裡發生的事說了一遍,當然他是怎麼進行案件重演的卻沒有說,只說獨孤女皇對宇文武略家中出了這樣的事不滿,可能還要進一步追究。

李正隆也沒有過多的追問,他以爲只要有長公主在場,就一定沒好事兒,過程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沒有保下宇文武略。

嘆了口氣,李正隆道:“盡人事,聽天命吧,有些事情,實不是本王能夠影響的。”

楊澤說完了這些,就打算起身告辭,他這也是把獨孤女皇讓李正隆學會明哲保身的話傳到了,這也就足夠了,他可不想惹麻煩上身。

李正隆也不想多留他,說了幾句客氣話,竟然親自起身相送,對楊澤禮數周到。

兩人還沒走到大門口,就見裡面又走出一人,這人是王府裡的管家陪着出來的,這人年紀不小,頭髮鬍子全都白了,還揹着藥箱,看起來是個醫生,穿着官服,想必是太醫院裡的太醫。

這老太醫見了李正隆,忙道:“王爺,你快進去吧,老王爺和老王妃正在傷心,你去勸勸他們,吉人自有天相,小郡主……也許會好起來的!”。)

第95章 激動的老兩口第275章 料事如神第387章 恐懼的威寧伯第59章 分金子第318章 互坑第541章 狄正傑第229章 縣尊的威風第326章 菜菜爆出身份第458章 跟着我有肉吃第403章 楊澤也有狠招第505章 哪裡來的瘋婆子第666章 吳有仁被貶第455章 馬賊們的偷襲第146章 宇文家的喜帖第466章 陰招第613章 暈倒的相王第503章 公主和駙馬第18章 好大的膽子第292章 木根領兵第493章 密林第406章 一起去平亂第480章 斬草除根第519章 全城出擊第631章 鼓勵皇帝厭政第658章 揚言要報復第93章 要成爲朋友的前提第247章 買馬第499章 夏虎友第654章 所謂完美的計劃第26章 仗義的小楊先生第131章 我真幫你忙了第383章 找頭驢來使使第24章 向你推薦一個人第150章 小三郎第293章 投降第246章 幸好有穿第241章 黑鍋誰背第669章 一羣黑炭第432章 這消息是宮中傳出來的第232章 倒黴的慕容駿第546章 該讓他們上場了第684章 螻蟻第40章 荊花和魚湯第653章 狗馬之勞第47章 安排第449章 馬成賢的新任務第414章 如果改姓呢第12章 韓太夫人的怪病第249章 河神廟第176章 包工程第392章 都是爲了你好第431章 不折騰就睡不着第442章 想出名就出名吧第419章 文章的做法第112章 愛民如子的刺史第132章 土豪金第386章 砸店這種事太平常了第390章 遇事不找爹的後果第316章 節操何在第529章 抵抗才能活命第698章 營崩兵逃第608章 勝利果實人人有份第569章 去北城第725章 乾着急沒辦法第287章 中計第361章 案子的真相第55章 阿烏女第637章 上哪兒招人去第704章 不如將計就計第270章 露餡第72章 開戰第614章 至少要推讓一下才好第141章 大理寺少卿第383章 找頭驢來使使第602章 傳位第341章 殿前出主意第491章 大男和小女第565章 我收你做小弟吧第498章 暴虐的渤海郡王第24章 向你推薦一個人第645章 天策軍第726章 狡猾第508章 失敗的刺殺第52章 作詩第414章 如果改姓呢第675章 紈絝王孫第314章 樑總管的燒烤大計第81章 坐牢第614章 至少要推讓一下才好第64章 見着領導就暈倒第658章 揚言要報復第427章 愛猜測的尚書令第65章 事情不說不明白第490章 去渤海州第619章 只剩一個第632章 去東宮烤肉串吃第348章 萬年縣的捕頭第373章 以皇帝的名義去害人第253章 鬼魂顯現
第95章 激動的老兩口第275章 料事如神第387章 恐懼的威寧伯第59章 分金子第318章 互坑第541章 狄正傑第229章 縣尊的威風第326章 菜菜爆出身份第458章 跟着我有肉吃第403章 楊澤也有狠招第505章 哪裡來的瘋婆子第666章 吳有仁被貶第455章 馬賊們的偷襲第146章 宇文家的喜帖第466章 陰招第613章 暈倒的相王第503章 公主和駙馬第18章 好大的膽子第292章 木根領兵第493章 密林第406章 一起去平亂第480章 斬草除根第519章 全城出擊第631章 鼓勵皇帝厭政第658章 揚言要報復第93章 要成爲朋友的前提第247章 買馬第499章 夏虎友第654章 所謂完美的計劃第26章 仗義的小楊先生第131章 我真幫你忙了第383章 找頭驢來使使第24章 向你推薦一個人第150章 小三郎第293章 投降第246章 幸好有穿第241章 黑鍋誰背第669章 一羣黑炭第432章 這消息是宮中傳出來的第232章 倒黴的慕容駿第546章 該讓他們上場了第684章 螻蟻第40章 荊花和魚湯第653章 狗馬之勞第47章 安排第449章 馬成賢的新任務第414章 如果改姓呢第12章 韓太夫人的怪病第249章 河神廟第176章 包工程第392章 都是爲了你好第431章 不折騰就睡不着第442章 想出名就出名吧第419章 文章的做法第112章 愛民如子的刺史第132章 土豪金第386章 砸店這種事太平常了第390章 遇事不找爹的後果第316章 節操何在第529章 抵抗才能活命第698章 營崩兵逃第608章 勝利果實人人有份第569章 去北城第725章 乾着急沒辦法第287章 中計第361章 案子的真相第55章 阿烏女第637章 上哪兒招人去第704章 不如將計就計第270章 露餡第72章 開戰第614章 至少要推讓一下才好第141章 大理寺少卿第383章 找頭驢來使使第602章 傳位第341章 殿前出主意第491章 大男和小女第565章 我收你做小弟吧第498章 暴虐的渤海郡王第24章 向你推薦一個人第645章 天策軍第726章 狡猾第508章 失敗的刺殺第52章 作詩第414章 如果改姓呢第675章 紈絝王孫第314章 樑總管的燒烤大計第81章 坐牢第614章 至少要推讓一下才好第64章 見着領導就暈倒第658章 揚言要報復第427章 愛猜測的尚書令第65章 事情不說不明白第490章 去渤海州第619章 只剩一個第632章 去東宮烤肉串吃第348章 萬年縣的捕頭第373章 以皇帝的名義去害人第253章 鬼魂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