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兩邊下注

這兩個熱血王孫完全忘了他倆有幾斤幾兩,更忘了他兩個人加一塊能吃幾兩乾飯,腦子一熱,竟然就想着要幹一番大事!

而且,他倆要乾的大事未免也太簡單了些,大致上來說,就是跟着這個信使一起去長安,然後見到太子,向太子磕頭效忠,至於以後會怎麼樣,到底會怎麼樣效忠,會有什麼樣的危險,他倆統統沒有想過,只是認爲幹大事,就是要去見太子李重九。

他倆在院子裡的大樹下面,正說得起勁兒呢,那個屋裡的信使實在坐不住了,他先是被外面那兩個王孫給傷害了,然後又被村子裡的村民給傷害了,現在被帶進了王府,在屋子裡面聽到外面兩個王孫說着創業大計,他感覺又被傷害了。

身爲信使,雖然身份不高,可不代表着他智商不高,不能因爲身份的低下,而證明他是個笨蛋,反而他聰明得很,要不然吳有仁也不能派他出來當信使,畢竟當信使,尤其是在對抗楊澤的時候當信使,是一件相當危險的事情,要是被抓住後,起碼得會說瞎話啊!

信使也就是這個受傷的騎士,實在聽不下去了,他從牀榻上爬起來,打開門,對着外面的兩個王孫說道:“兩位小王爺,這麼商量不行啊,都沒能保密,這種大事,你們在做計劃時,應該保密纔對,可現在都被我聽到了啊!”

李博文和李博智齊聲叫了出來,他倆都挺驚訝的,怎麼兩個人說話,竟然還被屋裡的人聽到了,這時候他倆才注意到自己說話的聲音太大了,沒有保住密。

李博文心想:“祖父一直總和我說,凡事一定要保密,就算是一件小事。被越多的人知道,那就越危險,因爲你不知道別人會把這件事傳成什麼樣,有可能一件針眼兒大小的事,通過造謠,會變成比磨盤還大的事的。”

而李博智則心想:“秘密要是被泄漏了,那就一定要懂得滅口,滅口這種事情,越早做,未知的危險就越小!”

信使看着他倆的表情。嘆了口氣,道:“兩位小王爺,你們兩個的反應也太慢了些,要想保信秘密,那就得趕緊滅口啊,你們這時候應該抽刀把小人給砍了纔對,你們想了這麼久,如果我是敵人,我這時候都跑掉了啊!”

李博文和李博智兩個人都冒汗了。不遇事兒時都覺得自己挺聰明的,可一旦遇到了事兒,他倆就感覺自己確實不是什麼人才了!

可他倆並不能真的把這個信使如何的,因爲信使是吳有仁派來的。本身就是太子一夥的,他倆不可能殺自己人啊!

李博智反應稍微快一點,說道:“信使說笑了,咱們哪有什麼秘密。都是隨口說笑的,再說害誰也不能害你啊!”

信使笑道:“那倒也是。不過,如果兩位小王爺想要效忠太子殿下。這個倒是容易,只要說服兩位老王爺,然後和小人一同回長安便是,太子殿下正在籌建新軍,兩位小王爺正好可以當將軍啊!”

這回李博智和李博文沒有再討論什麼,他倆不敢再亂說話了,李博文頗有些尷尬地道:“貴使還請進屋去休息,我們兄弟兩個再商量商量,看看怎麼勸說祖父大人。”

信使嘿嘿乾笑兩聲,自行轉身進屋去了,還把屋門給關上了。

李博智和李博文面面相覷,他倆都感覺剛纔討論得太興奮了,以至於忘了隔牆有耳的危險,而這種危險正是平常祖父告誡他們最多的。

怎麼能犯這種錯誤呢,真是讓人懊惱啊!

他倆光顧着懊惱了,但卻並沒有去找誠親王和靖德郡王,這樣的糗事,他倆並不想張揚,深怕祖父們對他倆進行家法伺候。

就在李博文和李博智這對難兄難弟懊惱的時候,誠親王和靖德郡王則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他們這對老兄弟知道,在本朝的太子與燕王之爭中,不可能置身事外了,只能選擇站隊,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以前朝廷裡的鬥爭都侷限在長安城裡,大人物們雖然鬥得激烈,可並沒有延續到地方上來,所以他們兩個王爺才能在委屈求全中,爲自己的家族求得一條活路。

可現在不同了,太子和燕王這兩個漩渦中心的人物,都要離開長安,來到太原了,他們兩個再想着委屈求全也不可能了,兩不相幫,就是兩處都得罪,不站隊,就得死,非友即敵,就是現在的情況!

一番討論之後,誠親王和靖德郡王感覺都象是老了十歲一樣,都全身無力地靠在椅子裡。

誠親王道:“看來也只能如此了,咱們只能分別投靠了,再無別的辦法。”

靖德郡王嘆氣道:“我倒是容易些,可苦了你家了呀!”

兩人一起搖頭嘆息,只感到活到暮年了,還要做出這種決定,真是讓人痛苦啊,可爲了給兒孫們爭條活路,還能有啥別的辦法呢!

他倆討論出來的決定就是,由靖德郡王投靠太子李重九,而由誠親王去投靠燕王楊澤!

投靠太子李重九,這個是很簡單的事,因爲李重九本來就派了信使來,就是爲了讓他倆派出衛隊,這本身就是一種信任,等於是提前招募了,所以靖德郡王的投靠是水到渠成的,一點兒都不困難。

如果太子李重九在爭位鬥爭中獲勝,那就簡單了,靖德郡王自然會幫助誠親王一家的。

可投靠燕王楊澤,卻是極難的了,因爲楊澤不可能信任誠親王的,楊澤肯定想着是怎麼除掉太子,連帶着就要除掉太原的藩王,也就是誠親王了,所以就算是誠親王投靠過去,怕也是不會得到任何好處。

可重要的是,誠親王不想要什麼前途,他只想要家人能靠活下去,生在女主當國的獨孤朝,李家皇族被殺的人太多了,要是以後楊澤執政。估計楊澤不會篡位,他只會讓萬歲公主登基,那麼楊澤就算是不會對誠親王一家怎麼好,但爲了顯示他並不會對李家皇族怎麼樣,至少得做個表態出來吧!

那麼由誰來當表態呢,不就是誠親王了麼,好歹誠親王一家能保住命啊,別的不求了,就求條活路,那麼誠親王一家要是保住了。就可能暗中幫助靖德郡王一家了,這是在楊澤獲勝的情況下。

兩個老王爺不想站隊,可既然必須站隊了,他倆就打算兩面下注,這樣不管是太子贏了,還是燕王贏了,都至少能保住一家,然後由這家去保護另一家。

然而,誠親王和靖德郡王都非常清楚。以楊澤的才智,根本不存在看不出他們是在兩邊下注,但也正因爲楊澤能看得出來,所以他便不會拒絕這種下注。反而會視爲這是示好李室皇族的舉動,畢竟楊澤是想讓他的未婚妻萬歲公主當女皇二代,而不是要自己篡位,就算是要奪得江山。那也是楊澤在爲自己的兒子鋪路,只要能把握住這點就行了。

聽了靖德郡王的話,誠親王擠出一絲笑容。道:“兄弟這是說的哪裡話,爲了兩家人的活路,我還要在意這張老臉麼,我什麼時候在意過面子這種事?”說罷,他呵呵地笑了起來。

靖德郡王陪着他笑了兩聲,卻又是嘆了一口氣。

兩個人沉默了片刻,便即分開,誠親王讓人叫了李博文一起回他們自己的王府,而靖德郡王也要叮囑一下自己的兒孫。

回了誠親王府,誠親王到了自己的花廳,他家的花廳也修得很有特色,是修在花園裡的一片空地上,花園周圍十丈之內什麼都沒有,卻在數十根細細的,甚至比手臂還要細的一人高鐵柱上,掛着上百個燈籠,而花廳的周圍卻都是落地的雕花門,這樣也是爲了防止隔牆有耳,怕有人偷聽,不管是白天或者晚上,在花廳裡的人都會一眼看到外面,外面就算是有人想要偷聽,也根本沒有藏身的地方。

李博文進了花廳,便想把自己和李博智商量好的創業大計,講給祖父聽,可誠親王卻沒給他開口的機會,而是讓他坐下,把自家的艱難處境說給他聽。

說完之後,誠親王嘆了口氣,道:“大孫,現在你能瞭解局勢的危急嗎?”

李博文臉色蒼白,他道:“祖父,以孫兒看爲何不孤注一擲,咱們只支持太子殿下,這樣勝也能得全勝,而敗……孫兒認爲,不可能失敗的,皇上英明,豈能再允許第二個女皇出現,所以孫兒認爲,萬歲公主不會有機會的。”

誠親王看着李博文,看了好半晌,才搖了搖頭,道:“你是怎麼知道皇上英明的?”

李博文道:“就象這次,皇上讓燕王出征,卻又讓太子殿下負責糧草的轉運,這明顯就是要讓太子殿下壓住燕王啊,態度已經很明顯了!”

“這也叫英明?”誠親王嘿了聲,道:“說句不恭敬的話,這叫做和稀泥,皇上其實是對燕王毫無辦法,只能想出這麼個招術來了。如果換了以前的女皇,楊澤要是敢流露出一點點敢和太子過不去的想法,怕是立即就得人頭落地,至少也要發配邊疆,然後半路上賜死,女婿是完全沒有可能和兒子爭位的。”

李博文低頭想了一會兒,這才擡頭道:“祖父是讓孫兒去投靠楊澤,可是怎麼個投靠法呢?”

誠親王微微笑了起來,道:“這個容易得很,兩個信使,已經回去了一個,回去的那個是帶着誤會回去的,太子聽聞消息之後,必定大吃一驚,這時候由靖德郡王派他的孫子去見太子,並且帶着他家救回去的那個信使!”

李博文連連點頭,卻沒有聽明白是怎麼回事。

誠親王接着道:“靖德郡王家的人會在半道上,就把那個信使給弄死,然後飛跑着去見太子,說信使是被暗殺的,至於是誰暗殺的,那就是不知道。”

李博文臉色一變,不會是故意誤導太子殿下,讓太子殿下覺得信使是他殺的吧?其實,他感覺那個信使人挺好的,可萬萬沒有想到,自家的祖父竟然想拿信使當投名狀。

果然,誠親王又道:“太子殿下必會憤怒,但也卻會信任靖德郡王家的人,因爲他們纔是保護信使的人,沒保護好那是能力問題,而不是忠心問題。這時候,你便去見燕王,告訴燕王,那個信使是你殺的,燕王就算是有所懷疑,起碼錶面上也會接納你的。”

李博文滿臉的苦色,道:“然後孫兒就算是進了燕王的陣營,但卻不可表現出任何的本事,反而要讓燕王還有他手下的人,認爲孫兒子是個窩囊廢,是沒有任何危險的,只是個混日子的人罷了,這樣就算是燕王以後獲勝,也不會把孫兒當回事,只是賞咱們家一口太平飯吃就好了。”

誠親王嘆了口氣,道:“委屈大孫了,可只要能保住咱們全家人的命,還有這個勞什子的王爵,這點委屈也沒什麼的。”

李博文好半天沒有說話,對於他這個有志青年來講,要學着祖父的樣子當窩囊廢,還是去一個陌生人的面前裝,他實在是受不了。

誠親王也不說話,就是看着李博文。好久好久,李博文的眼睛都紅了,眼眶中的眼淚似乎隨時都會掉下來,他道:“那,那靖德郡王的家人呢,李博智呢,就是他要去太子那裡吧,他會如何?”

誠親王唉了聲,道:“他則要盡力在太子的面前,表現出他的各種才幹,讓太子覺得他是一個文武全才之人,他是不需要隱藏本事的,因爲太子不需要沒本事的人,如果太子獲勝,那他將是本朝第一皇親,說不定還會加封親王,讓他家的爵位再升一升。”

同人不同命啊,都是皇孫,怎麼差距這麼大呢!

李博文幾乎就要真的哭出聲了,他道:“爲,爲什麼不是靖德郡王家投靠燕王呢,聽說那個逃走的信使之所以誤會,就是因爲李博智惡狠狠地盯着他看,所以才逃走的,這是李博智親口對我說的,不會有假。”

誠親王卻道:“這是我和我那老兄弟划拳得出來的結果,贏的投靠燕王,輸的投靠太子!”

李博文大吃一驚,都顧不得爲自己傷心了,他急道:“爲何是贏的投靠燕王,去當窩囊廢讓人瞧不起,而不是輸的呢?”

在他認爲,輸的投靠了太子,還可以盡展本事,這纔是好事啊!再說,如此重大的事,竟然是靠划拳定下的,也真是讓他不可理解了。

誠親王微微一笑,慢吞吞地道:“因爲,因爲燕王得勝的機會更大些,現在明白了吧!”

第52章 作詩第340章 出牢第41章 實誠人第616章 着火了第22章 小建中湯第377章 去砸了長公主府第312章 悽慘的長安官場第79章 驛站裡的奇葩第402章 長公主要使狠的了第629章 金殿求婚第384章 給你找個正經營生第172章 藥方不是藥多就好使的第559章 班師回朝第144章 找靠山第698章 營崩兵逃第361章 案子的真相第36章 救救老夫第59章 分金子第446章 新的假縣令第471章 反目成仇第34章 非告不可第457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489章 一老兩小第259章 啥叫重演第698章 營崩兵逃第268章 有四個兄弟第275章 料事如神第154章 難逃一劫第252章 裝神弄鬼第542章 青壯派第627章 神功無敵第417章 現在就去抄你家吧第487章 想要撤退第635章 牡丹園第1章 至仁堂第45章 搶功勞第426章 借錢試忠心第102章 離開家鄉第728章 萬歲萬歲萬萬歲第318章 互坑第297章 爲了前途第641章 傳說中的一種藥第489章 一老兩小第443章 就由你帶兵出征吧第49章 大方律第27章 又是一個傳世好方第513章 心誠則靈第113章 說暈就暈第58章 雙簧第391章 這叫苦肉計第19章 同去瓜州第22章 小建中湯第628章 他說不願意第598章 玉璽第137章 猜不出燈謎的懲罰第706章 等着演戲第697章 氣急敗壞第64章 見着領導就暈倒第115章 還有一個孝順孩子第587章 有詔書沒玉璽第22章 小建中湯第13章 心病還得心藥醫第544章 陣前狂奔第545章 兵馬到齊第554章 部落間的矛盾第107章 仇人相見第681章 兩個兄弟一場戲第486章 深山老林第212章 尋找第140章 玉葫蘆的作用第391章 這叫苦肉計第528章 方陣第546章 該讓他們上場了第597章 難兄難弟第26章 仗義的小楊先生第711章 勸太子你早登大位第559章 班師回朝第563章 甜棗加大棒第425章 兩個腹黑男第167章 聽八卦第562章 要交投名狀第699章 凱旋大勝第521章 射殺第701章 餿主意第597章 難兄難弟第227章 突圍第545章 兵馬到齊第299章 合作第49章 大方律第642章 在尚書府外面鬧事第29章 進醫所,開藥鋪第723章 朕這就完了?第238章 出了大案子第593章 長公主斃命第293章 投降第621章 大將軍們第286章 使勁折騰第572章 生番第721章 有反叛之意第82章 獄友
第52章 作詩第340章 出牢第41章 實誠人第616章 着火了第22章 小建中湯第377章 去砸了長公主府第312章 悽慘的長安官場第79章 驛站裡的奇葩第402章 長公主要使狠的了第629章 金殿求婚第384章 給你找個正經營生第172章 藥方不是藥多就好使的第559章 班師回朝第144章 找靠山第698章 營崩兵逃第361章 案子的真相第36章 救救老夫第59章 分金子第446章 新的假縣令第471章 反目成仇第34章 非告不可第457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489章 一老兩小第259章 啥叫重演第698章 營崩兵逃第268章 有四個兄弟第275章 料事如神第154章 難逃一劫第252章 裝神弄鬼第542章 青壯派第627章 神功無敵第417章 現在就去抄你家吧第487章 想要撤退第635章 牡丹園第1章 至仁堂第45章 搶功勞第426章 借錢試忠心第102章 離開家鄉第728章 萬歲萬歲萬萬歲第318章 互坑第297章 爲了前途第641章 傳說中的一種藥第489章 一老兩小第443章 就由你帶兵出征吧第49章 大方律第27章 又是一個傳世好方第513章 心誠則靈第113章 說暈就暈第58章 雙簧第391章 這叫苦肉計第19章 同去瓜州第22章 小建中湯第628章 他說不願意第598章 玉璽第137章 猜不出燈謎的懲罰第706章 等着演戲第697章 氣急敗壞第64章 見着領導就暈倒第115章 還有一個孝順孩子第587章 有詔書沒玉璽第22章 小建中湯第13章 心病還得心藥醫第544章 陣前狂奔第545章 兵馬到齊第554章 部落間的矛盾第107章 仇人相見第681章 兩個兄弟一場戲第486章 深山老林第212章 尋找第140章 玉葫蘆的作用第391章 這叫苦肉計第528章 方陣第546章 該讓他們上場了第597章 難兄難弟第26章 仗義的小楊先生第711章 勸太子你早登大位第559章 班師回朝第563章 甜棗加大棒第425章 兩個腹黑男第167章 聽八卦第562章 要交投名狀第699章 凱旋大勝第521章 射殺第701章 餿主意第597章 難兄難弟第227章 突圍第545章 兵馬到齊第299章 合作第49章 大方律第642章 在尚書府外面鬧事第29章 進醫所,開藥鋪第723章 朕這就完了?第238章 出了大案子第593章 長公主斃命第293章 投降第621章 大將軍們第286章 使勁折騰第572章 生番第721章 有反叛之意第82章 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