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自然之心

大地在退後,犛馬在狂奔,萬蹄捶地的擂鼓悶震,數萬人聲嘶力竭的怒吼,天地之間喊殺一線,上萬柄馬刀揮舞,幽幽寒芒瀑濺。

就像一股股巨浪拍打在一列列岩礁上,浪頭激起的水花尚未落下,後浪又至,此起彼伏,綿綿不絕。

三萬北地鐵騎與魔族八陣軍的劇烈碰撞,就像是海浪與礁石的較量。

一朵朵璀璨的血花在八陣軍的車陣前綻放,殺紅了眼的北地騎兵,踏着同伴的屍體,怒吼着繼續衝擊,前面人死了,後邊的躍過屍體衝上,坐騎被射翻,人就下馬步戰。

驀的,正在緩緩進擊的車盾戰陣,忽然從中打開了數條細縫,緊接着這些縫隙隨着兩側戰車的移動,越發擴大,不多時露出了幾個丈寬的缺口。

血染徵袍的北地勇士,面對着前方七零八落,搖搖欲墜的車盾陣,奮然歡呼,抖擻精神,躍馬揚刀,嗷嗷怪叫着從這些缺口,潮水般涌入。

“風!”

一聲旱地焦雷般的大吼,猛然從八陣軍後響起。

“風…風…風…”

一聲聲震天大吼,忽然從八陣軍南北兩邊傳來。

“風巽一騎,全軍出擊!”

“殺!”

原本在八陣軍兩個側翼熱身緩跑的兩支銀甲騎兵,一聲發喊下突然加速,猛然從中軍側翼直穿而出,對陣中兩方的慘烈廝殺看也不看,反而一左一右直搗北疆兵馬的後路。

與北疆騎兵對錯而過的兩支騎兵,很快在北疆軍身後會師,數條白色長幡陡然打出。

“澤…澤…澤…”

八陣軍先是有幾人,看到北疆軍後路出現的白色長幡,大聲地叫喊起來,緊接着越來越多的人竭力的吼着一個字“澤”。

“譁,譁,譁”的整齊步點響起,陣後嚴陣以待的鐵甲軍加速發動,八陣軍三線內的幾千槍矛手,潮水般從陣與陣的嫌隙分朝左右奔跑而出。

“雷…雷…雷…”

隨着整齊的鐵甲軍方陣齊聲怒吼,原本第一條防線上車盾間的縫隙,被忽然開動的裹鐵戰車,迅速的拉近縮小,在“嘭嘭”的碰撞聲中依次合攏,最後一條車陣防線卻忽然打開無數缺口。

數個方陣的鐵甲軍,不等後線車盾完全打開,便成列成行的開進大陣。

劫後餘生,本以爲已經勝利在望的近兩萬北地騎兵,被忽然合攏的車陣牢牢困住,前後都是巨大的裹鐵戰車與豎起的方盾,東衝西突不得而出,在狹小的車陣空隙間,人擠人,獸擠獸,犛馬獸沒有足夠的地域用來加速,完全喪失了衝擊力。

隨着幾個鐵甲兵方陣依次進陣,身披獸皮薄甲,動彈不得的兩萬北地騎兵,面對着全身覆蓋重甲,一行行,一列列配合進擊的鐵甲軍,成片成片的悲呼着落馬。

騎兵喪失了衝擊力,在高大的犛馬獸上轉身不易,顧前顧不了後,戰力連持長兵的普通步兵都不如,更別說刀砍不入,劍刺不傷的鐵甲兵了。

徒勞抵抗着的北地戰士,被越來越多進入戰陣中的鐵甲軍,分割包圍於數十個狹小地域,緊接着就是一面倒的屠殺。

僥倖從車盾陣夾縫中逃出的騎士,剛一出陣便是如林的鐵戈長矛捅來,長度逾丈的鐵矛將這些漏網之魚一個個挑上半空,然後戲謔般的甩來甩去,等到耳中再也聽不到淒厲的慘叫,才隨手的把屍體拋掉。

這些剛纔還在陣中的長矛手,如今只不過充當一個撿漏的角色。

隨着剛纔繞陣而過,抄北疆軍後路的兩支騎兵開始繞陣遊走,尋找漏網者,這場海浪與礁石的碰撞之戰,以近五萬的北地雄師灰飛煙滅,迎來了一個一邊倒的結局。

慾望催人奮進,有時候卻會傷人。

此時,正漂浮於高空,靜靜的俯瞰着戰局發展的鐘道臨,忽然笑了。

他笑,不是因爲下界已經收尾的戰局,無論下面發生什麼,他也不會露出什麼特別的表情。

下界的勝勝敗敗,對他而言就像是另一個世界的事情,與其毫無關係。

他笑,是因爲看到五雷神鷹,正在眼前笨拙的晃動着雙翅,想要學他浮空不動,卻一直不得要領,只能滑翔着圍着自己飛來飛去,不時委屈的衝他點頭,低低的悲鳴着。

望着五雷神鷹忽高忽低的從眼前晃過,鍾道臨心中竟升起了一股羨慕的感覺,從小他就喜歡鳥兒,喜歡靜靜的看着天空中翱翔的雄鷹發呆。

他一直想來生做一隻鳥,一頭鷹,想體會那種翱翔天地之間,俯瞰蒼茫大地的抽離感覺,可以遠離世俗煩惱,無拘無束,迎着風,自由飛翔。

道家言,清氣上浮爲天,濁氣下沉爲地,紅塵中的煩惱,七情六慾的折磨,或許就是濁氣淤積的產物,也或許正是內心中成爲飛鷹的渴望,才讓鍾道臨天性近乎道。

鍾道臨對下界的逐漸隱去的殺伐聲,充耳不聞,緩緩地閉上了雙眼,試着用自己的心靈,去接近五雷神鷹的心靈,試着去體會一種對小雷再平常不過,對他則萬分新鮮的感覺。

正苦着臉在鍾道臨身旁來回晃動的雷鷹,銳利的鷹目慢慢呆滯起來,緊跟着一愣,忽然嘎的一聲厲鳴,雙翅猛顫,掉頭飛遠,不多時,側身轉了個圈,又飛回到鍾道臨身旁。

圍着鍾道臨轉圈滑翔的雷鷹,總是把腦袋轉向鍾道臨的方向,又是好奇又是迷茫的盯着鍾道臨看,顯然發覺了鍾道臨心靈的觸角正對它進行的窺探。

也正是這股熟悉的感覺,才讓大驚失色的雷鷹,重新飛了回來。

“小雷,放開你的心靈,把我當成你的同類,把你當成我的同類。”

鍾道臨隱隱的暗示,透過心靈的媒介,不停的迴響在雷鷹心頭。

雷鷹晃動着金色的翅膀,腦袋好奇的搖來搖去,隨着鍾道臨心靈的暗示逐步加深,雷鷹也興奮起來,毫無戒心,毫無保留的打開了自己的心靈。

雷鷹前世今生修煉經年,天性通靈,人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對它而言,也是種難以捉摸的體悟。

六道之中,頗多迷霧,鍾道臨與雷鷹,彼此最爲熟悉,也最爲信任,在一個共同的願望下,兩顆純淨的心靈在慢慢的試探,慢慢的瞭解中,逐漸交織融合在一起,細細體悟學習着彼此的經驗……

也許是忽然間的頓悟,也許是等待了億萬年的久遠,鍾道臨明白了。

他明白了那是怎樣一種感覺,怎樣一種經驗,明白了鷹眼下的滾滾紅塵,俗世蒼生,明白了他一直追求而不可得的一種感悟,一種自然之心,至靜之道……

雄鷹,翔於九天,擺脫了世間桎梏,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變,無拘無束,自由翱翔於蒼穹,從天空之上俯瞰,平天下,小萬物,以遊無窮。

雄鷹展翅高飛,銳利的雙目俯視凡塵,蒼茫大地之上,萬類霜天競自由,哪裡有什麼國界、民族、小利,大義……

鷹目之下,人與畜牲何異?蒙古與宋何異?金銀與土石何異?帝皇貴爵與販夫走卒何異?魔族與黑巢,誰成誰敗,又有何異?

自然爲真,矯作乃僞,正因爲有此自然天地之廣闊,萬物才得以自由生長而不悖,生存競爭並非只有你死我活,優勝劣汰之一途,大自然中的和諧之美才遠勝於兇殘的物競天擇。

鍾道臨明白了,第一次試着用雷鷹的雙眼俯瞰大地,第一次試着用鷹的心靈體會所處的天地。

鍾道臨本以爲那會是一種抽離之心,脫離世俗的感覺。

結果,等到他的心靈真正的融入到雷鷹的心靈中,才發覺自己錯了,那不但不是一種抽離,抽離凡塵的感覺,反而是真正的融入,融入大自然,融入那個滋養萬物的天地,孕育生命的海洋。

也只有這個時刻,鍾道臨才體味出作爲一個人的悲哀,才真正體味出人性的兇殘。

也只有這個時刻,鍾道臨才一下子明白了,在峨眉萬佛頂之上,爲何白蛇修煉成人之後,卻反而自念罪孽深重,寧願廢掉五百年道行,也不願以人身渡天劫……

“……以後跟着姐姐如何?食花飲露,翱翔天地之間,不在五行三界之內,豈不快活……”

“……小子姓鍾名臨,字天養,父母早亡,卻也算是天養了……”

“……天如何?……能夠勘破六畜輪迴,陰陽之道,五行相生相剋之法……萬物視若玩偶……天如何……妖何罪……”

“……人畜妖魔,花草禽獸莫不是世間生靈,都是天地陰陽靈氣所生,自然都是相同……”

“……人類都是一樣的口是心非……妄我以爲你個小鬼與衆不同……”

“……貫穿陰陽往復的浩瀚宇宙……誰能勘破自身的秘密,開啓生命的印記……遨遊天地萬物之間……化身萬億,轉瞬千里……”

“……你不恨姐姐了……”

“……沒有姐姐的點化,小弟如今還身處三界之中,機緣天定……”

“……皇天在上,九華山玉女峰下小白蛇對蒼天諸佛衆仙起誓,從今之後再不枉殺一個生靈,殆有其真,礫硌可觀,吾佛慈悲……”

鍾道臨的腦中,漸漸浮現出當年白蛇背朝東方,肅穆而跪的場景,眼眶不知不覺溼潤了起來。

原來自認爲明白了,等到真正明白後,才發覺自己與白蛇姐姐同樣的可悲。

鍾道臨哭了,爲了自己,也爲了自己的同類,從來沒有這一刻,讓他感到作爲一個人類的恥辱與傷悲,也從來沒有這一刻,讓他如此的悔恨,如此的無地自容。

他本以爲自己是萬物之靈中的一員,超越無數物種的最高智慧所在,而今透過雷鷹的心靈,才真正的明白,自己與自己的同類,有多麼的兇殘,有多麼的惡毒,是多麼的可恥、可悲、可恨,可憐……

爲了修煉劍法道術,他不止一次的拿飛禽走獸開練,爲了獲得征服的快感,他的同類們不止一次的圍獵,對百獸放箭,他與同類都曾爲了口舌之慾,輕易的把從不傷害人類的禽獸捕殺。

禽獸也不會這樣做,除了獲得生存的必需食物,即使兇猛的獅子,也不會傷害眼前走過的羚羊。

禽獸更不會把人的腦袋掛在自己地盤的樹上,再把人的皮剝下墊屁股,人類則會,哪怕僅僅是爲了點綴生活。

爲了降妖除魔,爲了給正派助拳,爲了九鼎,爲了聖器碎片,爲了威懾,爲了讓魔界動亂……他鐘道臨有過太多的殺戮。

爲了天下,爲了官位,爲了護衛傳統,爲了宗教,爲了名,爲了利,爲了政見,爲了疆域,爲了民族,爲了資源,爲了滿足一個又一個貪婪的慾望……他的同類們比野獸更加兇殘的屠殺同類。

虎毒尚不食子,人類卻有太多兄弟,姐妹,母女,父子間自相殘殺的故事。

人難道連禽獸都不如?

不,人之所以自詡爲萬物之靈,都是因爲人所擁有的智慧。

無論做出多麼殘忍,齷齪的事情,人都能找到適合“大義”的理由。

他與同類的理由中,總有那麼多的“爲了”,總能把沾滿鮮血的雙手,用一個又一個“爲了”的理由,洗刷乾淨。

如果各式各樣的“大義”只是爲了掩飾人性中的兇殘,如果各式各樣的“理由”只是爲了滿足人類自身,而傷害到大自然除了人類外的所有物種。

那麼,人心便是扭曲的,就像古萊說的“當一個人提出了損害他人利益,而自身得利要求的時候,這個人的品行就一定有問題。”

那麼,掩蓋這種扭曲心靈的“大義”,“理由”不要也罷。

一陀屎,無論用黃金盒子裝,還是用鑲嵌寶石的盛器放,無論用梵文,漢字還是歐羅巴的文字去詮釋,無論用什麼華麗的詞藻去讚美,屎仍舊是屎,就像人間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太陽月亮,並不會因人類的稱呼不同,而變得不同。

一陀屎,不會因精美的包裝而改變本質,扭曲的人性,難道用“大義”“爲了”一包裝,本質就已改變?

鍾道臨的悲哀,不在於人性兇殘的表面,他的悲哀,是發覺自己一直所受到的孜孜教誨,都是教他怎樣把表面當成本質,怎樣把華麗的外包裝,當成裡面裝的那陀屎。

他從小就聽說書的講,金朝蒙古是敵人,爲了民族大義,要殺金人蒙人,並不會因爲金朝人,蒙古人同樣是人類,而心生慈悲。

他長大後聽師傅說,妖類與外道都是正派的敵人,並不因爲妖類也是生靈,外道也只是宗派理念不同,而心生慈悲。

當他爲了尋鼎去到歐羅巴大陸,天主教的門徒,並沒有把伊斯蘭教徒當作人,穆斯林也同樣視天主教門徒爲異教徒,對雙方來說,彼此的言論教義都是歪理邪說,都是在盅惑世人,雙方互相殘殺了千年,而且還會繼續的殺下去。

爲了捍衛彼此的教義,爲了護衛各自宗教的淨土,爲了一個又一個的“爲了”,各自宗教教義中的包容與博愛消失不見,代之的則是赤裸裸的殺戮。

無論怎樣包裝的一陀屎,當面對利益與威脅時,美好的裝飾都會被迅速剝離,只會剩下赤裸裸的那陀屎。

鍾道臨悲哀就悲哀在,自己一直把大多數人所認同的東西,當做真理,這種所謂的真理從小便被周圍人教誨,灌輸,自己稍一反抗,便是違背“大義”“道德”的敗類。

這種令他壓抑的窒息感,如果不是對比了五雷神鷹的心靈,絕對不會產生,就像是沒有走出北疆前的草原騎士,一直窮困,窮便毫無所覺,談不上忍受與否,畢竟那是一種習慣,世世代代如此,根本沒有窮富的概念。

怕的是對比,世間無雙葉相同,富與窮,美與醜,高與低,一個層次與另一個境界,只有比過纔有相對,而不會有絕對,山外青山樓外樓,一山更有一山高,只要一比,高下立判。

醉道人曾經對他說過:“人明白了,並不見得比不明白的時候好。”

鍾道臨如今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所付出的代價,便是明白後會失去的東西。

上蒼給了人智慧,就不該再教會人貪婪,人有了慾望,世間便從此多事!

驀的,一股熟悉的冰冷氣息,忽然闖至鍾道臨的心靈。

鍾道臨睜開雙目,眼前看到的是一羣雙目紅腫,眼眶溼潤的八陣軍將官。

奇異的是,這些人對鍾道臨毫無敵意,而且無一例外的沒有兵刃。

不知什麼時候,鍾道臨已經站在了地上,身旁靜靜躺着的是似乎睡着了的五雷神鷹。

以鍾道臨爲圓心,周圍躺翻了一羣人,十幾頭跟五雷神鷹一樣,彷彿睡熟了的犛馬獸,人與獸無一例外的眼角掛滿了淚痕,似乎在夢中而泣。

鍾道臨劇震,意識到眼前這些人與獸,是被自己無限延伸的心靈觸角,從雷鷹心靈中體會而出的自然之心,無意間吸納了進去,同樣經歷了方纔得到的經驗。

鍾道臨靜靜的看着扔在地上的刀槍矛戈,衝眼前的魔族將士點了點頭,平靜道:“走吧,儘快離開這裡,找我的人就要來了。”

一衆魔族將官聞聲一起朝鐘道臨點了點頭,一切盡在不言中。

他們從鍾道臨剛纔的經驗中,已經清楚地明白眼前之人的來意,那便是在五萬北疆騎兵覆滅後,一舉將此處的數萬八陣軍,全部屠殺乾淨,一個不留。

這些人清楚的明白眼前之人有這個實力,甚至做這件事對此人不過舉手之勞。

於是,沒有一個人說廢話,簡單的衝鍾道臨點了點頭,便立即將陷入沉睡的同伴背起,焦急的拍打着仍舊昏迷不醒的犛馬獸,想要儘快退走。

鍾道臨看着眼前這些人呼喚犛馬獸的樣子,內心涌動着一股暖流,很是欣慰,那是一種對同類般的愛護之情,這對於殺人如麻,剛經歷過血腥殺戮的八陣軍將官來講,尤爲難得。

鍾道臨施法喚醒了躺在地上的十幾頭犛馬獸,隨之雙膝伏地,跪坐在當場,平靜地等待着來人。

那股熟悉的冰冷感覺,越發強烈了。

第13章 進抵西藏第10章 販賣兵器第13章 永遠忍着第51章 秘刃現形(2)第1章 解除封印第12章 五雷滾滾,天鷹翎翔第13章 進抵西藏第25章 陰殿巍峨,結交閻羅第10章 爬蟲人生第15章 天佛神珠,月狼疾風(2)第9章 平衡之道第1章 解除封印第2章 戰局漩渦第13章 飄然而去第13章 玩棍的人第8章 神秘果比第2章 妖蛇天劫,初窺大道第13章 各族流氓第5章 蜂擁而至第7章 福記典當第13章 碎夢佳人第3章 羣猴亂舞第7章 太乙光符,三蓮綻朵第61章 追日騎兵第12章 始皇帝城第2章 以幻破幻第1章 前塵往事第10章 爬蟲人生第32章 食人兇魔,牙豬宮主(2)第7章 島心之湖第51章 秘刃現形第3章 龍脈出世第5章 蜂擁而至第16章 恩威並重,雙雄入城第44章 魔功混沌(2)第7章 鋒芒初露第12章 暗下毒盅第11章 漂浮的血第6章 天劍神訣第12章 烈火之島第9章 拔錨啓航第12章 霧江刺殺第1章 前塵往事第28章 鬼店畫皮,驚聞魔秘(2)第12章 五雷滾滾,天鷹翎翔(2)第12章 僅此一刀第3章 相約來生第19章 三界佛眼,毒洞中計第30章 妖凶肆虐,腥風血雨(2)第44章 魔功混沌(2)第30章 妖凶肆虐,腥風血雨(2)第55章 宇明天溪第1章 道基之本第10章 雲霧變天第32章 食人兇魔,牙豬宮主(2)第5章 樓蘭遺蹟第36章 神女幽霜第2章 龍吟鸞舞第2章 建立黑巢第6章 巫門總決第8章 伊斯蘭經第4章 天下大亂第8章 伊斯蘭經第29章 魔界圍攻,八方馳援(2)第1章 所相非相第10章 密宗印契第13章 煉妖壺現,天鷹歸心(2)第3章 相約來生第5章 脫胎換骨,白猿獻媚第9章 磐龍涅鳳第24章 九幽冥界,牛頭馬面第5章 驚見太虛第28章 鬼店畫皮,驚聞魔秘(2)第9章 大馬士革第2章 伏虎現身第1章 解除封印第43章 黑風寨主(2)第64章 兵禍加身第41章 劍心之道第9章 大馬士革第3章 走火入魔第33章 道臨被擒,峰巔血戰第2章 山頂之人第7章 村民變身第10章 密宗印契第12章 罪惡之城第7章 鋒芒初露第13章 何謂英雄第49章 挑兵選將(2)第14章 翻山嘯嶽,羅漢伏虎第24章 九幽冥界,牛頭馬面第10章 販賣兵器第13章 玩棍的人第36章 神女幽霜(2)第41章 劍心之道第9章 安然脫險第12章 鬥魔戰騎第55章 宇明天溪第10章 山雨欲來第11章 冥界攻戰
第13章 進抵西藏第10章 販賣兵器第13章 永遠忍着第51章 秘刃現形(2)第1章 解除封印第12章 五雷滾滾,天鷹翎翔第13章 進抵西藏第25章 陰殿巍峨,結交閻羅第10章 爬蟲人生第15章 天佛神珠,月狼疾風(2)第9章 平衡之道第1章 解除封印第2章 戰局漩渦第13章 飄然而去第13章 玩棍的人第8章 神秘果比第2章 妖蛇天劫,初窺大道第13章 各族流氓第5章 蜂擁而至第7章 福記典當第13章 碎夢佳人第3章 羣猴亂舞第7章 太乙光符,三蓮綻朵第61章 追日騎兵第12章 始皇帝城第2章 以幻破幻第1章 前塵往事第10章 爬蟲人生第32章 食人兇魔,牙豬宮主(2)第7章 島心之湖第51章 秘刃現形第3章 龍脈出世第5章 蜂擁而至第16章 恩威並重,雙雄入城第44章 魔功混沌(2)第7章 鋒芒初露第12章 暗下毒盅第11章 漂浮的血第6章 天劍神訣第12章 烈火之島第9章 拔錨啓航第12章 霧江刺殺第1章 前塵往事第28章 鬼店畫皮,驚聞魔秘(2)第12章 五雷滾滾,天鷹翎翔(2)第12章 僅此一刀第3章 相約來生第19章 三界佛眼,毒洞中計第30章 妖凶肆虐,腥風血雨(2)第44章 魔功混沌(2)第30章 妖凶肆虐,腥風血雨(2)第55章 宇明天溪第1章 道基之本第10章 雲霧變天第32章 食人兇魔,牙豬宮主(2)第5章 樓蘭遺蹟第36章 神女幽霜第2章 龍吟鸞舞第2章 建立黑巢第6章 巫門總決第8章 伊斯蘭經第4章 天下大亂第8章 伊斯蘭經第29章 魔界圍攻,八方馳援(2)第1章 所相非相第10章 密宗印契第13章 煉妖壺現,天鷹歸心(2)第3章 相約來生第5章 脫胎換骨,白猿獻媚第9章 磐龍涅鳳第24章 九幽冥界,牛頭馬面第5章 驚見太虛第28章 鬼店畫皮,驚聞魔秘(2)第9章 大馬士革第2章 伏虎現身第1章 解除封印第43章 黑風寨主(2)第64章 兵禍加身第41章 劍心之道第9章 大馬士革第3章 走火入魔第33章 道臨被擒,峰巔血戰第2章 山頂之人第7章 村民變身第10章 密宗印契第12章 罪惡之城第7章 鋒芒初露第13章 何謂英雄第49章 挑兵選將(2)第14章 翻山嘯嶽,羅漢伏虎第24章 九幽冥界,牛頭馬面第10章 販賣兵器第13章 玩棍的人第36章 神女幽霜(2)第41章 劍心之道第9章 安然脫險第12章 鬥魔戰騎第55章 宇明天溪第10章 山雨欲來第11章 冥界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