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306章 醜不醜問介子

bookmark

“割不盡的韭菜蔸,打不死的鄒元標”,這是江西吉水流傳的民間諺語,就是誇讚鄒元標剛直不阿的硬骨頭,自萬曆十八年始,鄒元標閒居林下近三十年,居家講學,從遊者日衆,名高天下——

顧憲成、顧允成兄弟去世後,高攀龍主持東林學院,提倡治國平天下的有用之學,每月三講,四方士子舟車雲集,執經問難,奉之爲儒者宗師——

今日龍山,翰社同仁首次社集,這名滿天下的東林兩大儒者聯袂而至,豈不讓在場諸生驚喜交集!

三月初三上巳日,天朗氣清,昨夜春雨將山石洗滌得潔淨無塵,枝葉清新,山花爛漫,從蓬萊崗至山巔的星宿閣,近千諸生布席而坐,盛況空前,方纔張原的一番鍼砭時弊、激情洋溢的演講讓翰社諸生情不自禁跟着大聲唸誦起來,唸到最後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冷風熱血洗滌乾坤”時,一個個熱血沸騰、慨然以天下爲己任,正慷慨議論時,鄒元標、高攀龍上來了,這真是**之上還有**,羣情沸騰了——

鄒元標由一僕扶掖,策杖登山,精力尚健,張原深深施禮,請兩位老先生到星宿閣中坐,鄒元標道:“景逸兄有話對貴社同仁宣說。武動乾坤最新章節”

張原大喜,在場諸生亦是歡欣鼓舞,熱烈歡迎。

高攀龍道:“還是南皋兄說吧,南皋兄德高望重。”

鄒元標笑道:“景逸兄善養氣,說話中氣十足,正好對衆演講,我衰矣,只適合室內說話,這山上風大,話一出口就會被風吹得沒影了,崗上諸生只會看到我在動嘴卻無聲。”

鄒元標年輕時以嚴厲、剛直著稱,現在卻是言語詼諧、和藹可親——

高攀龍也就不再謙讓,清咳一聲,聲若洪鐘道:“天下難聯者人心,難得者人才,難鼓者士氣,今見翰社諸生千人齊集山陰,齊誦‘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語,真讓高某心潮澎湃,乃知我大明代有英才,忠義之盛,不輸前代,此等精神,須得廓而大之,以此精神撐住乾坤……”

高攀龍洋洋灑灑,即興數千言,盛讚翰社的此次社集,鼓勵諸生要志在世道,摒棄空談心性、不務實學的風氣——

來參加山陰社集的生員大多數是抱着切磋八股文來的,八股文的確切磋到了,張原、黃尊素等人的八股文精妙絕倫,張原更是對作文技巧不吝傳教,今日在龍山上更得到一種精神氣質上的洗滌,讓諸生跳出自己的功名利祿圈子,眼界放大,有了一種以天下蒼生爲己任的使命感,這種使命感在當下是極其難得的,張原就是要引導翰社同仁的這種使命感,也許諸生各自還鄉後,這種熱血澎湃的使命感會被生活的利祿、瑣碎所淹沒,依舊蠅營苟苟、庸庸碌碌,但此刻播下心田的這粒種子,有朝一日,機緣適合,這種子可能會甦醒、會破土而出——

暮春三月的陽光煦暖,春風駘蕩,春風如酒,翰社諸生意氣風發,都覺得加入翰社乃是榮幸,社首張原雖僅弱冠之年,但才識能得到高攀龍、鄒元標的激賞,並不遠千里趕來龍山爲翰社賀,這是何等的榮耀,翰社必越來越壯大——

這時,山下又上來一羣人,卻是張汝霖陪着知府徐時進,還有山陰劉知縣、紹興府學教授、山陰縣學教諭以及其他幾位本地鄉紳上龍山來了,張汝霖獲知鄒元標、高攀龍到了龍山,趕忙告知徐知府和劉知縣,鄒、高二人乃是東林鉅子,月旦春秋、風議朝政,影響力很大,張汝霖是浙黨,原與東林諸子不睦,但遠來是客,盡地主之誼是應該的,這時的朝廷黨爭還比較溫和,浙黨尚未被目之爲閹黨,而且張汝霖與高攀龍、鄒元標都居林下多年,並無實際衝突——

張岱、張萼、宗翼善、周墨農等人領着諸生去府學宮用餐,這是張原事先就向徐知府和府學教授請示過,請了三十多個廚子,要烹製千人的盛宴,而張原與翰社的幾個主要成員則在星宿閣陪同鄒元標、高攀龍還有徐知府等人飲宴,宴席熱鬧自不用提,高攀龍頗矜持,鄒元標對張原卻是不吝讚美,這讓張汝霖和徐時進都很高興,張汝霖高興自不用說,張原是他族孫,紹興知府徐時進呢,張原是他治下的士子,而且張原的府試他是主考官,以後張原即便入內閣做到輔臣見到他也得尊稱一聲老師——

酒酣耳熱之際,張原借如廁的機會飛奔下了蓬萊岡,此時的蓬萊岡空寂無人,不然的話翰社諸生就會奇怪:方纔慷慨陳詞的張社首如此急急忙忙是要做什麼?

憂國憂民、慷慨激昂的是這個張原,急着來見師妹、心有牽掛的也是這個張原,這並不矛盾——

城隍廟前的食攤已撤去,老廟祝準備的果品、糕點、黃酒被諸生一掃而光,這時的老廟祝正與兩個道人在房裡算賬數錢,估計有二兩銀子的賺頭,老廟祝樂哉。派小說網

張原擡頭看城隍廟左邊那座木樓,樓廊空空,未看到嬰姿師妹的身影,心道:“我來晚了,嬰姿師妹和靜淑師姐已經下山去了。”正待返身上山回星宿閣,忽見廟中走出一人,喜道:“張公子終於來了,我家小姐在山腳涼亭等呢。”

這是王思任家的僕人,就是那個老門子的兒子,張原經常去會稽王府,自是認得,便道:“好,我這就去。”說罷,從山道上飛奔而下。

那王氏僕人跟着後面追,越追越遠,跑不過張原,心道:“張公子對我家二小姐很上心呢,你看這心急火燎的跑着去見二小姐,可惜不能娶二小姐,老天爺作弄人啊,二小姐就比那商氏女郎晚了半天,這姻緣就錯過了——”

龍山不高,從山巔至山腳的山道不超過三里路,張原一路跳躍而下,跑得痛快,心裡也痛快,到山腳下一張望,看到不遠處一株大槐樹下停着一頂帷轎,還有一座松樹皮和竹片搭成的涼亭,有幾個人在亭上坐着,其中一人走出亭外向他招手:“介子師兄——”

張原快步上前,喘着氣打量青衿儒衫的嬰姿師妹,不自禁的就與昨夜同樣男裝打扮的王微相比較,心道:“嬰姿師妹很可愛——”

“我看到師兄一路跑下來了——”

王嬰姿笑睜睜道:“介子師兄,入亭說話,你現在是大名士,讓人看到會一擁而上圍觀的。”

張原笑着進到涼亭,淡妝少婦王靜淑從座上站起身,張原作揖道:“靜淑師姐好,嬰姿師妹好——老師近日可有家書來?”

王靜淑總覺得這麼稱呼有點怪異,不過也不好糾正,萬福還禮,道:“家父已在袁州就任,一切都好——張公子今日的講辭慷慨有古仁人志士之風,很是精彩,請坐。”

張原道:“多謝師姐誇獎。”在亭邊坐下。

王嬰姿很愉快,說道:“師兄不知道吧,鄒南皋和高景逸兩位老先生先前也在那城隍廟邊的樓上,是聽了你的演說辭後才決定去見你的。”

“是嗎。”張原笑道:“兩位老先生沒察覺你是巾幗才女?”

王嬰姿道:“就是察覺也無妨,我識得他們他們不識得我,而且兩位老先生根本不注意我們,只聽你和那幫人在喊叫,震耳欲聾。”

張原哈哈大笑,嬰姿師妹大有父風,言語詼諧,饒有智趣。

王嬰姿忽道:“還有一奇事,我與姐姐到那城隍廟左樓時,先有一少年書生和一童子在,那少年書生竟然也是女扮男裝,不過她那樣子騙不了人,模樣太嬌媚,一看就知是女子,下樓前還來問我尊姓大名,並說她也是姓王——”

張原“哦”的一聲,心知那少年書生定是王微,真是巧,王微竟也到了這龍山城隍廟——

這時,張原察覺靜淑師姐正探究地望着他,不動聲色道:“看來時下流行女扮男裝。”

王嬰姿“格格”的笑,問張原她扮相如何?

張原道:“這個愚兄不好說,問靜淑師姐吧。”

王靜淑含笑道:“和那個女書生相比,嬰姿倒象是男子了。”

王嬰姿不滿道:“姐姐這是什麼話,分明是在說我醜。”

王靜淑道:“你醜不醜我不好說,問張公子吧。”這是學張原說話,話出口後覺得有些曖昧,張原不日就要成親了,在張原面前這麼開妹妹嬰姿的玩笑不應該——

張原微笑道:“泰西有一國,以黑肥爲美,白皙纖瘦者被目爲醜,冤枉吧。”起身道:“我要上山去了,老先生們還要我作陪呢,我是偷跑下來的。”

王嬰姿笑道:“好,師兄去吧。”看着張原一路跑上山,山道一轉,不見了。

王靜淑也站在妹妹嬰姿身邊望着龍山若有所思,說道:“我總覺得那個女書生也是爲張介子而來,嬰姿你猜那女書生會是何人?”

王嬰姿笑道:“姐姐何必費那個神,那是介子師兄的事——我們也該回去了。”

王靜淑說道:“你盼了這麼多天,就這樣興盡而返了?”

王嬰姿道:“那還要怎樣,我方纔看到介子師兄跑下山來,就快活得緊。”

王靜淑輕輕嘆了口氣,提醒道:“張介子就要成親了——”

王嬰姿沉默了一會,少有的嚴肅,輕聲道:“我改變不了別的,我只知道我喜歡介子師兄,這個也不改了吧,就這樣了。”

——————————————————————————

有事耽擱了,沒能碼到五千,不過這一章似乎寫得也不錯,比較滿意,寫出嬰姿的獨特性情,可以求張票嗎?

第123章 杏花寺觀音會第387章 落水第243章 晨曦之美第402章 非禮勿多視第502章 謀事在人第19章 左耳進右耳出第137章 襲胸第236章 人無橫財不富第168章 桃樹下青蓮第363章 指痕與活切頭第220章 亦師亦友亦情人第54章 雪精第30章 草繩少女第491章 險局第468章 從公主到翁主第165章 硯底金箔紙第270章 梳攏第182章 七夕幽情第377章 天上神仙第109章 龍山雪月第294章 湖心亭看雪第141章 訓弟第487章 在廣寧第461章 處士與少女第13章 蜀道難第23章 山陰縣衙第375章 狀元與榜眼第203章 航船夜雨一夕燈第405章 奸臣第367章 貢院失火第69章 風月場老手第72章 越王橋上第65章 看騾吃草第264章 祭酒面試第213章 財神范蠡是吾師第151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第141章 訓弟第405章 奸臣第336章 龍山與陶庵第290章 誰是懸崖採蘭人?第102章 將何往?第334章 爾虞我詐第294章 湖心亭看雪第396章 暴死第313章 牆頭馬上第250章 官高即是仙第110章 年節、燈景、拙荊第391章 朱徽嫙第107章 又見同船渡第445章 登門打臉第320章 毀與譽第363章 指痕與活切頭第461章 處士與少女第501章 雪夜論兵第76章 紈絝風采第364章 春秋房風波第416章 白浪子第434章 大辯論之終第46章 敢出豪言驚上座第416章 白浪子第452章 太極宗師第417章 大明特色第10章 一樹梨花壓海棠第378章 小手婆婆第344章 聚寶門驚變第377章 天上神仙第365章 風暴前的春光第302章 難題第223章 以子之矛第145章 張鬆戲曹瞞第348章 金山夜戲第72章 越王橋上第387章 落水第237章 花瓶第128章 西湖功德主第271章 三管齊下第486章 勝負一線第185章 南屏晚鐘第430章 皇長孫的犀利第42章 華麗的蝨子第35章 寶物光芒萬丈第357章 又見客印月第36章 後臺第468章 從公主到翁主第68章 住家弟子第78章 蟹會第140章 眉月第16章 蝴蝶振翅第12章 白頭蹉跎老神童第257章 琉球王子第238章 朝中無人莫經商第383章 諸葛馬前課第241章 射蟬第356章 點石成金第481章 拳打臥牛之地第326章 我愛燧發槍第433章 首輔的壓力第341章 蘇幕遮第237章 花瓶第216章 癲狂
第123章 杏花寺觀音會第387章 落水第243章 晨曦之美第402章 非禮勿多視第502章 謀事在人第19章 左耳進右耳出第137章 襲胸第236章 人無橫財不富第168章 桃樹下青蓮第363章 指痕與活切頭第220章 亦師亦友亦情人第54章 雪精第30章 草繩少女第491章 險局第468章 從公主到翁主第165章 硯底金箔紙第270章 梳攏第182章 七夕幽情第377章 天上神仙第109章 龍山雪月第294章 湖心亭看雪第141章 訓弟第487章 在廣寧第461章 處士與少女第13章 蜀道難第23章 山陰縣衙第375章 狀元與榜眼第203章 航船夜雨一夕燈第405章 奸臣第367章 貢院失火第69章 風月場老手第72章 越王橋上第65章 看騾吃草第264章 祭酒面試第213章 財神范蠡是吾師第151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第141章 訓弟第405章 奸臣第336章 龍山與陶庵第290章 誰是懸崖採蘭人?第102章 將何往?第334章 爾虞我詐第294章 湖心亭看雪第396章 暴死第313章 牆頭馬上第250章 官高即是仙第110章 年節、燈景、拙荊第391章 朱徽嫙第107章 又見同船渡第445章 登門打臉第320章 毀與譽第363章 指痕與活切頭第461章 處士與少女第501章 雪夜論兵第76章 紈絝風采第364章 春秋房風波第416章 白浪子第434章 大辯論之終第46章 敢出豪言驚上座第416章 白浪子第452章 太極宗師第417章 大明特色第10章 一樹梨花壓海棠第378章 小手婆婆第344章 聚寶門驚變第377章 天上神仙第365章 風暴前的春光第302章 難題第223章 以子之矛第145章 張鬆戲曹瞞第348章 金山夜戲第72章 越王橋上第387章 落水第237章 花瓶第128章 西湖功德主第271章 三管齊下第486章 勝負一線第185章 南屏晚鐘第430章 皇長孫的犀利第42章 華麗的蝨子第35章 寶物光芒萬丈第357章 又見客印月第36章 後臺第468章 從公主到翁主第68章 住家弟子第78章 蟹會第140章 眉月第16章 蝴蝶振翅第12章 白頭蹉跎老神童第257章 琉球王子第238章 朝中無人莫經商第383章 諸葛馬前課第241章 射蟬第356章 點石成金第481章 拳打臥牛之地第326章 我愛燧發槍第433章 首輔的壓力第341章 蘇幕遮第237章 花瓶第216章 癲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