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袁大頭的革命

湯化龍其實說的沒錯,在李哲等人的眼裡,國內的不管是腐朽不堪的滿清政府還是上躥下跳鬧騰的厲害的革命黨們,其實都是這個國度中的井中之蛙!

帶着超越時代的眼光,有着後世的各種數據的佐證,遠征軍上下自然能把握這個時代的脈搏!漢口事件,看似蠻不講理,但是卻正是適合這個時代的國際行爲的處理方式。

這個時代的國際紛爭,並不像後世那樣的複雜。這看似紛亂的國際局勢,其實其核心秩序只有兩個,一個是國家利益,一個就是拳頭!這看似野蠻而又原始的手法在這個時代的國際競爭中表現的尤爲明顯!

這個時代中的日本能有什麼?說實在的,比起工業實力來說,比大清甚至還頗有不如,在財政上更是糟糕的一塌糊塗,按照後世的國家綜合實力來算,恐怕能排到大清後面老遠去,但就是這樣一個小國,已經成爲列國公認的列強之一,爲什麼?就是因爲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中國運的賭博,人家賭贏了!亮出了一雙小有威力的拳頭!

而這個時代真正的第一工業強國,美國,工業實力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大不列顛,呈壓倒性的優勢,但在這個時代的國際政治博弈中,甚至還沒有說話的餘地,被歐洲的老牌列強們死死的壓着,爲什麼?無非是因爲美國的軍事力量不行,而且也缺乏夠分量的戰爭證明自己的拳頭的有力!

沒有拳頭,就沒有威懾力。自然也就沒有國際上的政治地位了!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規則,赤裸裸的叢林競爭法則!

在這種國際規則下。中國的崛起,也必定是踩着列強的屍首爬起來的,不可能有捷徑!一個大國,想要在國際上發出自己的聲音,唯一的手段,就是戰爭!

而此時的中國,實際上真正需要面對的敵人,並不像國內坐井觀天的人所想象的那麼多。那麼強大!

……

漢口事件,在國內外鬧得沸沸揚揚,最終大部分各國列強唯一發出的也就只有譴責而已,其中的美國,甚至還和武漢政府達成了協議,就兩國通商貿易達成了新的協定,最新傳出來的消息說。關於租界和治外法權,美國甚至有主動放棄的意向。

聽到這個消息,各國高層都是氣得夠嗆,美國這個世界列強中的二五仔,每次都不守規矩,這世界局勢。就是這樣的國家給搞壞的。

列強們紛紛打聽,美國在和武漢政府談判的過程中,究竟是收到了多麼大的蛋糕,纔會做出這麼大的讓步,這些老牌國家的列強們。此時還不瞭解,美國這個新生力量所尊崇的和以往截然不同的國際規則。

而緊跟着在聲音中做出截然不同的改變的是德國。猛地一下從剛開始的狂暴,猛然轉向了和緩,這種大角度的外交口吻上的轉變甚至都讓人感到詫異了!

作爲大英帝國在遠東形勢幕後的總導演,朱爾典本能的感覺到了不對。日本、美國、德國,這些人的動作都脫出了他的掌控,眼看着大英帝國努力維持的均勢就要雪崩,到時候,遠東局勢崩潰,其影響必將遍及全球,影響到大英帝國的戰略佈局。

顧不得在保持架子,他主動的找上了袁世凱的好友徐世昌。

“爲了我們共同的利益,我們必須儘快行動。南方,武漢的亂黨步步緊逼,北方,我們的朋友(日本)也在摩拳擦掌,我不知道你們的動作究竟是進行到哪一步了,但是現在必須加快,否則,很有可能就要失去機會了。趁着大英帝國的威懾力還在的情況下,我們必須將我們共同的朋友扶上本來就屬於他的位子!”

徐世昌,猛然得到了朱爾典這樣目標明確的表態,自然是喜出望外,他近些日以來,一直在爲袁世凱奔走,各國那裡的關係豈是都走通了,現在就缺乏一個強有力的支持的聲音,現在英國肯站出來,那自然是再好不過!

於是,朱爾典等人在北京,使出渾身解數,聯合法俄等列強力量,最終在千鈞一髮之際,壓下了滿清向日本借兵的企圖。袁世凱,在滿清即將覆滅的最後一刻,背後帶着衆列強的支持,攜大勢回到了北京!

他做出的第一個動作,就讓所有人震驚!

“什麼?他老袁也要革命?也要驅逐滿清,他這……這這,他難道就不擔心留下了千古罵名了麼?”

袁世凱回到北京,手掌大權之後的的第一個動作就出乎了海內外所有人的預料,他一手調兵入京,第二鎮,第三鎮,第六鎮齊聚京城,直接清除了第一鎮的武裝,發動兵變,數萬荷槍實彈的北洋軍人,轉眼間包圍了紫禁城和各家朝廷大臣的府邸,然後通電全國,他袁世凱竟然是要革命!

一時間輿論大譁!海內外人聲鼎沸,有指責的,有大罵的,有支持的,有讚譽的。幾乎所有人都被老袁嚇了一跳,任是誰都沒有想到老袁竟然有這麼一招!

接下來一切進入單行軌道,滿清政府下臺,紫禁城被封存,滿清皇族被從他們盤踞了幾百年的皇宮裡清除了出去,段祺瑞作爲滿清皇族善後總辦,爲宣統皇帝負責,將其和一幫子大臣一股腦兒圈禁了起來。

整編經武,接下來宣佈各種改革措施,還明文通電邀請南方革命黨北上洽談組閣,組織聯合政府事宜,言語中有云:

世凱身背罵名,行此霹靂雷霆之事,實屬大逆不道!某自下決心以來,心膽俱裂,戰戰兢兢,如今大事既定,卻已身心疲憊,仍百死難辭其咎。然爲華族之未來,爲中國之百姓,此事又不得不爲,此罪袁某一身當之。於斯時,袁某已行完自身可行之事,待罪於京,靜待全國上下諸賢羣集,赴京決斷國家大事,決定中國之未來。

袁某自身唯求一死,以謝天下!

在武漢,李哲接到了北京事變的消息,啪的一下將手中的茶碗給碎落到了地上,沉默良久,事畢只給了一句評價,好一招以退爲進,好一個袁世凱!

第50章 試探性合作第91章 馬尼拉灣下兩百三十九章第51章 帝國艦隊,出擊!第50章 魚羣洄游兩百零一章 進擊的日本兩百二十四章第39章 大敗曹仁一百一十九章 襲殺一百七十三章 衝鋒第109章 發酵第14章 海面上第5章 談心一百八十二章 對峙和解除第144章 世間總有知心人第66章 震撼第八十二章第16章 馬尼拉之戰上第5章 揭開第38章 曹夏戰三英第41章 熱蘭遮一百三十六章 妓兩百三十六章 太空爭霸一百九十一章 樞密院第53章 巡洋艦一百八十八章 中國海軍一百二十三章 紛爭第60章 歡宴一百五十二章 變第55章 商議第105章 童子第74章 對陣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之戰一第49章 工業和需求一百一十一章 結論第58章 小事第84章 皮島上兩百一十六章第10章 相聚一百九十九章 渡河第128章 橫掃一百七十八章 河套西北大工業區第107章 暗中一百八十八章 變化第50章 魚羣洄游一百二十章 槍和路線紛爭第69章 危險,來自天空第125章 最後的準備一百二十章 盟友第45章 行動兩百二十二章 虛擬和現實一百八十三章 種子島兩百一十章 稱帝嗯一百四十四章 青州一百八十三章 種子庫克敦第91章 馬尼拉灣下一百九十四章 珍珠港空襲第62章 調查第139章 敲打第89章 各所思第27章 反說第92章 南陽亂第77章 那最後一撥的致命兩百零四章 蒸汽機兩百四十三章兩百一十九章一百四十四章 青州第136章 宴會第6章 馬尼拉第3章 李哲的決斷第83章 東江第108章 事件一百六十五章 時宜一百九十三章 疑惑一百八十八章 變化一百六十六章 作亂第136章 宴會第86章 現代二三事一百六十三章 華夏一百五十七章 遼東第57章 覆滅第62章 鐵料一百三十八章 歐洲和西亞一百四十章 新亞洲主義第28章 休閒第63章 投資一百五十一章 青州徐州一百二十八章 徵倭四一百四十二章 怎麼敢一百八十八章 中國海軍一百八十九章 開戰第90章 馬尼拉灣上第96章 出發第26章 功成第86章 現代二三事第61章 反應第126章 出擊兩百零四章 會議第87章 農業第29章 歸來
第50章 試探性合作第91章 馬尼拉灣下兩百三十九章第51章 帝國艦隊,出擊!第50章 魚羣洄游兩百零一章 進擊的日本兩百二十四章第39章 大敗曹仁一百一十九章 襲殺一百七十三章 衝鋒第109章 發酵第14章 海面上第5章 談心一百八十二章 對峙和解除第144章 世間總有知心人第66章 震撼第八十二章第16章 馬尼拉之戰上第5章 揭開第38章 曹夏戰三英第41章 熱蘭遮一百三十六章 妓兩百三十六章 太空爭霸一百九十一章 樞密院第53章 巡洋艦一百八十八章 中國海軍一百二十三章 紛爭第60章 歡宴一百五十二章 變第55章 商議第105章 童子第74章 對陣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之戰一第49章 工業和需求一百一十一章 結論第58章 小事第84章 皮島上兩百一十六章第10章 相聚一百九十九章 渡河第128章 橫掃一百七十八章 河套西北大工業區第107章 暗中一百八十八章 變化第50章 魚羣洄游一百二十章 槍和路線紛爭第69章 危險,來自天空第125章 最後的準備一百二十章 盟友第45章 行動兩百二十二章 虛擬和現實一百八十三章 種子島兩百一十章 稱帝嗯一百四十四章 青州一百八十三章 種子庫克敦第91章 馬尼拉灣下一百九十四章 珍珠港空襲第62章 調查第139章 敲打第89章 各所思第27章 反說第92章 南陽亂第77章 那最後一撥的致命兩百零四章 蒸汽機兩百四十三章兩百一十九章一百四十四章 青州第136章 宴會第6章 馬尼拉第3章 李哲的決斷第83章 東江第108章 事件一百六十五章 時宜一百九十三章 疑惑一百八十八章 變化一百六十六章 作亂第136章 宴會第86章 現代二三事一百六十三章 華夏一百五十七章 遼東第57章 覆滅第62章 鐵料一百三十八章 歐洲和西亞一百四十章 新亞洲主義第28章 休閒第63章 投資一百五十一章 青州徐州一百二十八章 徵倭四一百四十二章 怎麼敢一百八十八章 中國海軍一百八十九章 開戰第90章 馬尼拉灣上第96章 出發第26章 功成第86章 現代二三事第61章 反應第126章 出擊兩百零四章 會議第87章 農業第29章 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