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三章 華夏

一百六十三章 華夏

西征,是李哲三國時空國家戰略上的重要一環,如今李哲內部形勢已穩,工業能力以飛躍般的速度不斷增強,那就必須要爲自己不斷蓬勃爆發的軍事能力尋找一個宣泄口,否則其不但是軍事能力的極大浪費,而且也將造成工業需求的持續萎縮!甚至會對李哲治下正在形成規模的鋼鐵水泥等工業的發展造成危害。在這個軍事工業就相當於工業的時代,戰爭本身就是社會最大的需求。

工匠營裡箭矢已經堆如山積,倉庫裡兵器甲冑也已經開始出現大量的盈餘,還有大車鋼鐵水泥等物資儲備規模的持續不斷的擴大,這是一個不好的跡象,意味着必須再次出兵了。在這個李哲一手建立起來的小小的工業社會中,一切的一切都是在畸形的向軍事需求傾斜。在李哲對國民工業的佈局調整還遠遠沒有到位的時刻,持續不斷的軍事行動,就是促進工業發展的最好的催化劑。

徹底一統天下的時機雖然還不成熟,但是一統北方壓制江南半壁的時候已經到了。

前文已經說過,對於李哲來說,困擾他的軍事擴張速度的始終不是軍事問題,而是環境問題。三國時空的道路情況和環境狀況實在是太差,非常影響大軍的和行軍速度和後勤,這個時代一場規模上十萬人的大戰,其後勤準備的時間往往要用半年甚至一年來算,對李哲這種遠程兵種爲主對後勤依賴嚴重的部隊影響非常的致命。即使是如今有了水泥,這個情況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

南方。水網縱橫,河澤遍地都是,陸路交通非常差,還有許多此時人不瞭解其中之原委的傳染病盛行。在沒有擁有壓制級的水軍和專業級的醫療衛生能力之前,率大軍征服江南將是一個曠日持久的戰爭。

而北方就不一樣,越到北方去交通情況就越好,經過了長期的開發。關中和冀州等地都是道路縱橫的地方,若是到了草原,那就更是隨地就能開越野車了。對李哲來說。這種環境纔是最適合李哲軍戰力發揮的舞臺。

因此在短時間內,利用相對便利的交通條件統一北方纔是李哲軍的近期戰略目標。

在北方羣雄中,袁紹勢大。又相對成體系,雖然眼看着沉痾難起,但是若想一口吞下還需要一定的時機。因此雍州涼州,就進入了李哲的視界。關西,土地肥沃,沃野千里,又有着足夠的戰略縱深,是自古以來華夏地區稱王稱霸的最佳資本,歷來有言得關中者得天下,不是沒有道理的。

而得了此地。南下可得漢中,窺視蜀地;西去西域,則可以開闢絲綢之路,聯通東西;而北上,大草原廣闊無比。又可以以之反向包圍袁紹,那是改變如今的羣雄包圍,四戰之地的最佳戰略路徑。更別說涼州還是大漢朝時期優良戰馬的主要出產地了,後世赫赫有名的騎兵用馬——河曲馬就是產出於附近,而西域更是有傳說中的天馬——汗血寶馬的產地,從長遠來說。此地越早入手,就越有利於李哲掌控下整個社會的全面進步。

因此權衡利弊,就有了如今的西征戰略的實施。至於馬騰韓遂、羌人、鮮卑,都只不過是李哲一統天下的偉大道路上的疥癬小疾而已。

在洛陽待了三天,在此建立了大本營後勤籌備中心,留下廖化坐鎮此地,協調李哲親率的西路軍主力和張燕的北路軍偏師的物資供應,就繼續出發了。

一路西去,交通情況不斷變化。洛陽畢竟是數百年的首都,其周邊交通環境最好。進入稍微往西的弘農郡之後,情況就開始變得惡劣。這裡就是聯通長安和洛陽兩地的要道——崤函古道的起始點,過了新安、澠池,就開始一路崎嶇艱險,穿行於崇山峻嶺之間,沿路往往都是隻能容納八馬並行的原始官道。樞密院協調工部、兵部和天師道組織,動員了數十萬修路的大軍,不斷的炸山開道,擴寬道路,一路向着潼關之下轟鳴而去。

進入十一月,西北之地更見苦寒。

李哲的王駕終於來到了潼關腳下。這裡如今,已經擠滿了數萬的大軍和後勤隊伍,沿着黃河沿岸的陝縣、曹陽、湖縣一線,更是有十幾萬民兵後勤人員聚集於此,,摩拳擦掌,就等着李哲王駕來到,一舉破關西出。

這麼數十萬人聚集在這裡,補給是個相當重要的問題,好在附近就是煤炭鋁土石灰石資源富集的地區,民兵們藉機在附近炸山開礦,燒製水泥磚窯,大興工程,改造道路,建築永固型軍事建築,另一方面,也燒煤取暖,大型火窖,中小型火爐,李哲境內如今十分流行的方便取暖的煤球爐也在此地大行其道,解決了整個部隊冬季取暖的問題。和之前在汝南郡的條件不可同日而語。

古代的行軍就是如此,一支大軍,就是一個流動的國度,一次真正的戰役,其征服的不僅僅是敵人,更是這個殘酷而又冷厲的大自然本身。大軍的隊伍中,各種工匠、醫療、建築人員和天文數字的後勤保障力量,沒有一個強大而又富饒的國度是絕對難以支撐這種程度的遠征的。與之相比,古代歐洲的所謂幾個國家之間的數百年戰爭其實也就是華夏的內部州郡戰爭的規模了。至於東瀛,所謂的戰國時代,拿到華夏大地上來比,其大多數時候的戰鬥也只能說是用鄉鎮級別的鬥毆來形容。

歐洲歷史上萬分推崇的戰神亞歷山大大帝,其一生中震撼世界歷史的那一次遠征,放到華夏,也就是和衛青霍去病差不多,甚至還有所不如。因爲那個時代的馬其頓帝國的國力根本不可能支撐像大漢和匈奴之間的這樣的長期大規模騎兵戰爭的戰爭烈度。

馬其頓和波斯之間的戰爭,其戰術之貧乏。兵種之簡單,配合之拙劣,和大漢朝時期經歷了數百年春秋戰國時代高烈度國家戰爭錘鍊的大漢朝根本無法相比。也就是因爲這個原因,被大漢驅趕到了西方的匈奴殘部,以十不存一的國力,就能將整個西方的歷史完全改變。被西方譽爲上帝之鞭扮演了毀滅腐朽羅馬帝國角色的匈奴之王阿提拉,只不過漢軍鐵蹄之下倉皇逃生的喪家犬罷了。

而說起開拓疆土。在華夏,早在秦朝起,就有大將率領數十萬兵丁長途跋涉開拓南方地域叢林蠻荒地帶的歷史。那一個名將,名字叫做任囂,在華夏曆史上默默無聞。其死去後,其部下趙佗更是自立爲皇帝。開闢了整個嶺南地區數百萬平方公里土地的文明歷史。

這就是泱泱華夏!

人類歷史上唯一留存數千年綿延不絕的歷史!唯一能夠說記錄着整個人類歷史上曾經的文化繁榮昌盛的社會現象的國度!

在地球這個行星的歷史上,長期統一而又富足的華夏。一直扮演着笨重而又保守的大象的形象,隨意的一揮手一擡足,其餘波和蝴蝶效應就將徹底改變世界其他地區的社會演變的方向!

絲綢之路,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亞地區和西亞地區的商人民族,其社會的歷史,即使是遠隔萬里,也一直在忍受着中央帝國隱隱約約的歷史影響。

中*國興則中亞興,中*國亡則中亞亡。中央帝國自從統一之後,其每一次的興旺和衰敗。都直接的反應到這一片地區的所有國家和民族,和其歷史演變的路徑息息相關!

歐洲也是如此。

大明朝表面上執行着海禁政策,但是實際上半遮半掩的持續了數百年的海外貿易,吸引了幾乎整個世界的白銀流入。其東西方貿易的鉅額利潤直接催生了西方大航海時代的發生。早期西班牙葡萄牙等海上民族開拓美洲的路徑。其出發點,其實是爲了尋找突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東西方貿易的壟斷封鎖,尋找和東方帝國直接貿易的途徑。

大明朝對歐洲殖民者的貿易順差,吞噬了大量的白銀,又直接影響了歐洲各國的通貨緊縮,使其不得不進行金融政策的調整。在這個調整的過程中,最早調整成功的國家,就獲得了更充沛的金融資源,培養了更完善的現代工業,在經濟國力的競爭上獲得了相對的比較優勢,爲其後來稱霸世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個國家,名字就叫做不列顛。

由此可以看出,對整個人類的歷史,華夏一直是扮演着這樣的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即使是到了近現代,封閉和落後將華夏變得千瘡百孔,其依舊能夠作爲世界的一極而存在,以巨量的人口和廉價的勞動力著稱於世。

對整個人類歷史,華夏一直有着的本質性的貢獻,這一點毋庸置疑!也絕不會因爲近代的落後而改變。

沒有華夏,人類永遠不能理解在那個農業社會的時代,人類是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去征服那浩瀚而艱險的大自然、創造富足生活環境的艱苦卓絕的鬥爭!

華夏的歷史不僅是爲子孫們留下了歷史記錄,更是爲整個人類留下了完整的傳承,爲人類展示了一個完整的文化是如何在各種艱難條件下承繼進化的過程,爲今後人類整體的進化提供了寶貴經驗。也爲人類記載了一個相對完整的地理環境下,人類是如何不斷的進化、鬥爭、統一,不斷的和周邊的各種勢力鬥爭和融合,並如何艱難的維持這樣一個高度集權的大一統的社會環境。

只有華夏有這樣的歷史,也只有華夏才能孕育出這樣的文化。相比較而言,其他的文明其所經歷的,其所擁有的條件,都不可能像華夏這樣的得天獨厚,這樣的完美無缺。

華夏之地,廣闊無垠,四季分明,富饒而又充滿着生機,是人類文明孕育最佳的一處搖籃。沒有這樣一個足以任人類行爲和思想盡情馳騁的廣闊天地,是難以理解承載了數千年曆史的華夏泱泱大國的這種深遠浩大包容萬物的文化的。這也就是在古代甚至是近現代,其他的國度都很少出現,像華夏曆史中這樣層出不窮的真正的政治家和戰略家的緣由了。

眼界決定高度,思維決定視角。

環境決定歷史,歷史決定文化。

這就是華夏文明之所以偉大的根本原因。

一百八十九章 開戰第50章 斬草一百七十七章 時空兩百零七章 追擊一百五十二章 變第40章 國體之爭第51章 帝國艦隊,出擊!第86章 陌生人一百一十三章 張宗昌第67章 餘威第74章 四海下兩百二十五章第74章 四海下第71章 戰略下第50章 魚羣洄游一百六十六章 將風甲第129章 擒第24章 詭詐,所謂趙雲一百九十五章 戰略上一百七十六章 時空系統第9章 轉折第88章 大幕拉開一百一十三章 張宗昌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一百四十八章 天道啓示錄第69章 危險,來自天空兩百一十三章一百七十八章 分割與爭霸第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七一百七十四章 飛機第126章 出擊一百二十三章 紛爭一百九十九章 詐第77章 南陽第16章 馬尼拉之戰上一百九十四章 廟島海戰上第17章 複雜一百六十一章 兆第108章 事件兩百二十七章第38章 邂逅第56章 暴擊,追兩百零五章 危機下的美利堅第59章 過年一百五十二章 萬國大會第45章 調戲一百七十九章 呼廚泉一百五十二章 儀式第127章 雷霆一百一十二章 地火第46章 會面第130章 擴張一百三十三章 變局第64章 佈局一百一十八章 直面下第20章 準備第53章 神醫入甕來第55章 一血第144章 世間總有知心人第85章 雜第9章 轉折一百四十九章 登頂一百四十二章 怎麼敢第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五一百六十一章 大中華體系一百六十章 我稀罕麼兩百零四章 會議一百七十九章 波斯灣一百三十七章 歐洲之巔一百四十五章 江南第42章 安排第35章 問策一百零四章 算計一百七十四章 飛機第18章 女王的誕生第94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兩百二十章第50章 魚羣洄游第104章 各謀第94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66章 追索一百七十七章 征服第71章 張奎下一百三十六章 妓一百六十章 科舉第60章 秋波兩百零九章 改變第65章 民兵兩百章 冀州一百七十三章 陌刀陣一百一十八章 中亞起風雲第33章 急速升級,輜重營第19章 清理第112章 前軍第61章 隱憂一百二十章 盟友第54章 孔明第144章 世間總有知心人第92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一百六十章 細務
一百八十九章 開戰第50章 斬草一百七十七章 時空兩百零七章 追擊一百五十二章 變第40章 國體之爭第51章 帝國艦隊,出擊!第86章 陌生人一百一十三章 張宗昌第67章 餘威第74章 四海下兩百二十五章第74章 四海下第71章 戰略下第50章 魚羣洄游一百六十六章 將風甲第129章 擒第24章 詭詐,所謂趙雲一百九十五章 戰略上一百七十六章 時空系統第9章 轉折第88章 大幕拉開一百一十三章 張宗昌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一百四十八章 天道啓示錄第69章 危險,來自天空兩百一十三章一百七十八章 分割與爭霸第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七一百七十四章 飛機第126章 出擊一百二十三章 紛爭一百九十九章 詐第77章 南陽第16章 馬尼拉之戰上一百九十四章 廟島海戰上第17章 複雜一百六十一章 兆第108章 事件兩百二十七章第38章 邂逅第56章 暴擊,追兩百零五章 危機下的美利堅第59章 過年一百五十二章 萬國大會第45章 調戲一百七十九章 呼廚泉一百五十二章 儀式第127章 雷霆一百一十二章 地火第46章 會面第130章 擴張一百三十三章 變局第64章 佈局一百一十八章 直面下第20章 準備第53章 神醫入甕來第55章 一血第144章 世間總有知心人第85章 雜第9章 轉折一百四十九章 登頂一百四十二章 怎麼敢第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五一百六十一章 大中華體系一百六十章 我稀罕麼兩百零四章 會議一百七十九章 波斯灣一百三十七章 歐洲之巔一百四十五章 江南第42章 安排第35章 問策一百零四章 算計一百七十四章 飛機第18章 女王的誕生第94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兩百二十章第50章 魚羣洄游第104章 各謀第94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66章 追索一百七十七章 征服第71章 張奎下一百三十六章 妓一百六十章 科舉第60章 秋波兩百零九章 改變第65章 民兵兩百章 冀州一百七十三章 陌刀陣一百一十八章 中亞起風雲第33章 急速升級,輜重營第19章 清理第112章 前軍第61章 隱憂一百二十章 盟友第54章 孔明第144章 世間總有知心人第92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一百六十章 細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