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五章 時代的敵人

一百八十五章 時代的敵人

其實在遠征軍的分析報告裡,這個世界帝國的主要的幾個敵人,英國、俄羅斯、德國和美利堅,各有各的缺點和優勢。

俄羅斯是其中最弱的一環。這個國家,人口衆多,也曾經幅員遼闊,但是他的強大是建立在他本身的戰略優勢上面的,失去了西伯利亞廣闊的戰略縱深,失去了烏克蘭和秋明、巴庫油田,其實俄羅斯就已經沒有任何的競爭力。無論從工業還是從文化上面,俄羅斯在這個時代都是一個實打實的弱國。

當然這是在那個組織沒有誕生的情況下而言的。

俄羅斯在後世之所以強大,正是因爲那個組織的出現,幫助俄羅斯解決了本身社會文化全面落後的情況,全面改造了社會,清除了內部矛盾,一舉成爲全世界凝聚力最強大的國家,再加上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資本對蘇俄的大力工業輸血和其體制本身的優越性的原因,讓一次世界大戰後的蘇俄抓住了歷史上最好的一段時機,十幾二十幾年間,就創造出了奇蹟一般的紅色帝國。

但是在這個時代,這種情況當然不可能出現。

從一開始,遠征軍就扼殺了這種可能性。在俄羅斯的內部,可憐的偉大的革命領袖,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列*寧),在茫然無知的情況下就被帝國情報部人員暗殺,沙皇尼古拉二世永遠不會知道,在1914年爆發的紅色革命運動中,爲何會突然有多名高層領導人員暴斃,從而導致了他的大軍的圍剿行動一帆風順。

這些打擊,使得俄羅斯的紅色運動的高潮轉瞬即滅。其革命運動失去了天然的領袖,大權自然是被資產階級政黨的政治精英們獨攬,所謂的俄國革命領導權實際上是掌握在其國內的民族資產階級手中,喀山共和國就是如此。

遠征軍在無聲無息中,就改變了歷史。

再加上現在。俄羅斯在蓄謀已久的中華帝國和同盟國諸國的聯合絞殺下,內部分裂,大量人口逃離,剩下的唯一的一塊領土也被壓縮在靠近歐洲最北邊北冰洋的沿岸的一小塊狹小的地方,完全是苟延殘喘。

可以說這一系列的變動,已經使得曾經偉大的俄羅斯一去不復返了。永遠不會再有和帝國爭鋒的機會。

其次是英國。

英國的優劣性也很明顯,和德國正是一對冤家對頭,一個是天生的大陸性國家,要向外開拓,要爭取生存空間,而另一個卻是一直秉持着孤立政策。努力的控制大陸均衡,防止大陸上出現一個獨霸型的政治力量。

可以說這是英國從大航海時代開始就一直秉持的基本國策。

因爲英國作爲一個海島型的國家,最怕的就是大陸性的國家統和歐洲的力量,封鎖其海外貿易,進而威脅到其本身的生存。從戰略上講,海島型國家沒有了海外航線,那基本上就是一塊絕地。

英國從十七世紀開始。一直到二十世紀初的幾百年內,這項政策都進行的不錯,在歐洲一直是拉一方打一方,努力的控制着歐洲的均衡局面,可惜這回碰見了自己真正的剋星——德國人。

德國人橫空出世,將英國人努力維持的國際秩序砸了一個稀巴爛!

這個國家有和英國幾乎同樣悠久的歷史,有甚至超越了英國的引領着世界前進的璀璨的文化,康德、尼采、黑格爾、叔本華,這些輝耀千古的名字共同參與建立了整個的現代文明。而更重要的是,建立在璀璨的社會文化基礎之上的工業科技。

任何的科技。總是要建立在文化基礎之上的,沒有燦爛的社會基礎文化,先進的科技根本就無從談起,當然,在遠征軍作弊一般的管理下的中國除外。

在這些基礎上。經過上百年的積累,德國人一衝而起,迅速崛起成爲歐洲大陸上最強大的新型工業國家。

他們有足夠的力量,衝破英國法國和俄羅斯這些老舊的已經腐朽的殖民地資本主義經濟的封鎖圈。

殖民地主義經濟,其實就是一種掠奪經濟,在武力的強權下,掠奪殖民地的資產和人民的血汗來爲自己創造美好的生活,掠奪這種經濟模式是容易讓人上癮的,上癮到讓人們漸漸的習慣於這種掠奪,而變得再不會創新,再不會生產,排斥一切的生產力的進步。

英國、法國和荷蘭西班牙這樣的老牌殖民國家就是這樣,到了二十世紀初期,在這些老牌的殖民地國家內,有相當多的一部分羣體,都不再從事生產活動,僅僅是靠着各種公司的股份、各種殖民地上的資產的利潤活着,靠放高利貸就足以生存。社會全面富裕,沒有人再去考慮在技術上更新換代。

這樣的國家,這樣的社會,自然是缺乏活力的,必然要被德國這樣的新興工業力量取代。

所以,帝國最後真正的敵人,只有德美。

德國和美國,纔是這個時代真正代表着社會進步的政治力量,是時代的工業科技文明的發動機。

只是在原本的時空的歷史上,這兩個國家分別走向了互相爲敵的道路,創造了兩次風起雲涌、波瀾起伏,億萬人生死殘殺的兩次世界大戰。

這其實也是時代的必然!

任何國家,任何團體,想要真正的引領世界前進,都是要付出一番腥風血雨的代價的。在歷史上,德國拼命的掙扎,奮鬥,想要爭取這個地位,最後卻淹沒在舊勢力的最後的反撲中。反而是美國這個二五仔,順風順水,審時度勢,依仗着自己的優越的地緣戰略形勢,向守舊勢力妥協,最終獲得了最後的勝利!因爲它知道,舊勢力的枯萎是必然的,美國有這個耐心。

之後的近百年,美國都沒有再讓這種優勢從自己的手中溜走。

毫無疑問,德國走的是勇士浴血奮戰的道路,而美國卻完全用的是巧勁兒,最後的歷史證明,智慧永遠比力量更重要。

可是這一次,世界風雲變幻,德國和美國之間,又插入了一箇中國!

兩百四十一章第44章 突變一百五十三章 縱橫第83章 東江第113章 麒麟衛一百五十三章 縱橫一百九十四章 廟島海戰上第94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一百二十六章 徵倭二一百八十八章 變化兩百一十四章一百九十七章 司州之變第74章 跡象第52章 準備戰鬥一百九十六章 貨幣金融一百八十章 燧人一百三十五章 戰勝第88章 化妝第27章 如果穿越三國第19章 女王和生理人第59章 問號第39章 價值一百七十六章 時空系統一百七十一章 夜襲一百一十七章 所謂坦克兩百一十二章 收尾第16章 馬尼拉之戰上一百一十九章 襲殺一百八十九章 開啓全面戰爭上第143章 婚姻大事,拒絕!第七十九章第78章 泥潭,殺手鐗第110章 相遇第13章 生理人和海匪們一百八十四章 種子島下第17章 複雜一百六十三章 秋山山本原敬第41章 徐霞客第130章 擴張第7章 結局第41章 熱蘭遮一百六十四章 掌心的日本第84章 醫第60章 歡宴第44章 疑問一百三十二章 徵倭八一百八十三章 種子島第67章 餘威兩百零三章 晨一百七十四章 飛機第55章 軍事改革第55章 商議第26章 功成第83章 夜襲一百五十二章 萬國大會第24章 捅馬蜂窩第40章 臺灣一百五十四章 甘地第71章 戰略下第20章 北面一百四十六章 進軍兩百零四章 會議一百七十一章 夜襲兩百零二章 袁譚一百三十二章 變第108章 事件第58章 詫異一百四十五章 另類外交第93章 康有爲一百八十一章 意大利第76章 得將第24章 捅馬蜂窩第14章 打響一百一十四章 噴發第128章 橫掃第54章 孔明一百五十五章 來客第102章 趙雲第54章 無畏艦的震驚第39章 大步前進的通宇第5章 處理收穫第72章 空軍時代的序幕一百三十六章 大戰略兩百一十九章一百九十一章 樞密院第49章 日本兩百三十五章 月球一百八十九章 開戰第10章 朝會一百五十章 二代第29章 突襲第1章 前言一百七十五章 走私船第111章 可能?兩百一十二章一百八十九章 開戰一百七十三章 陌刀陣第55章 商議第40章 狙殺兩百二十八章
兩百四十一章第44章 突變一百五十三章 縱橫第83章 東江第113章 麒麟衛一百五十三章 縱橫一百九十四章 廟島海戰上第94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一百二十六章 徵倭二一百八十八章 變化兩百一十四章一百九十七章 司州之變第74章 跡象第52章 準備戰鬥一百九十六章 貨幣金融一百八十章 燧人一百三十五章 戰勝第88章 化妝第27章 如果穿越三國第19章 女王和生理人第59章 問號第39章 價值一百七十六章 時空系統一百七十一章 夜襲一百一十七章 所謂坦克兩百一十二章 收尾第16章 馬尼拉之戰上一百一十九章 襲殺一百八十九章 開啓全面戰爭上第143章 婚姻大事,拒絕!第七十九章第78章 泥潭,殺手鐗第110章 相遇第13章 生理人和海匪們一百八十四章 種子島下第17章 複雜一百六十三章 秋山山本原敬第41章 徐霞客第130章 擴張第7章 結局第41章 熱蘭遮一百六十四章 掌心的日本第84章 醫第60章 歡宴第44章 疑問一百三十二章 徵倭八一百八十三章 種子島第67章 餘威兩百零三章 晨一百七十四章 飛機第55章 軍事改革第55章 商議第26章 功成第83章 夜襲一百五十二章 萬國大會第24章 捅馬蜂窩第40章 臺灣一百五十四章 甘地第71章 戰略下第20章 北面一百四十六章 進軍兩百零四章 會議一百七十一章 夜襲兩百零二章 袁譚一百三十二章 變第108章 事件第58章 詫異一百四十五章 另類外交第93章 康有爲一百八十一章 意大利第76章 得將第24章 捅馬蜂窩第14章 打響一百一十四章 噴發第128章 橫掃第54章 孔明一百五十五章 來客第102章 趙雲第54章 無畏艦的震驚第39章 大步前進的通宇第5章 處理收穫第72章 空軍時代的序幕一百三十六章 大戰略兩百一十九章一百九十一章 樞密院第49章 日本兩百三十五章 月球一百八十九章 開戰第10章 朝會一百五十章 二代第29章 突襲第1章 前言一百七十五章 走私船第111章 可能?兩百一十二章一百八十九章 開戰一百七十三章 陌刀陣第55章 商議第40章 狙殺兩百二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