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嫁三夫
當然,老大夫還額外地給江元俊開了許多其它的藥物。大多是中藥,名字一長串,不過看起來明顯是不能吃肉對江小三的打擊比較大。雖然這方子開的實在古怪,但鑑於老大夫良好的口碑以及江三那偏食到極點的壞習慣,蘇青青還是決定相信大夫,
因爲某些人的偏好問題,家裡預備的最多的食物就是肉,蔬菜說什麼的只是一般,胡蘿蔔更是少得很。但凡加個了“胡”字,這就算得上是稀罕物,哪裡那麼隨隨便便就能會買一大堆的?
幸好它只是蔬菜,貴也貴不到哪裡去。在離開醫館之後,蘇青青便牽着江元俊,不由分說去市集買了許多胡蘿蔔,弄的賣菜的小販都有點驚訝,還問江元俊是不是哪裡來的少林俗家弟子,不吃肉只吃素?蘇青青趕緊把江三兒給扯走了,不然那傢伙估計就要給小販講述他當初在廟裡的吃肉歷程。路過豬肉攤和牛肉鋪的時候江元俊的腳都快釘在地面上了,被蘇青青強行拉扯走,第一是家裡有肉,第二就算沒肉也不許他吃,大夫的話要嚴格遵循才行。
看病之後,雖然幫江元皓收拾房子用不上江元俊什麼,蘇青青還是沒讓他回家,怕他一個人回去後偷摸吃肉。鑑於這廝的惡劣品性,蘇青青決定還是自己好好把他看嚴實了,要不然回去的話雲秋和青杏六兒估計很難製得住他。
其實這點倒是蘇青青低估了江元俊。要知道他與江二向來不對盤,在江元俊看來,這七天裡,既然自己不能碰阿青,那麼二呆子自然也絕對不能趁此機會混水撈魚。他必須抓緊一切時機把媳婦看好了,絕對不能讓某些人有機可乘!
於是下午,江元俊便跟着蘇青青和江二兒一起去店鋪裡挑傢俱了,還煞有其事地在旁邊跟着點評。因爲江元皓一個人住,也不用置太多,只是大體選了桌子椅子,幾盆花草,字畫什麼的他可以自己寫了掛上去,再加一些風雅之物,林林總總算起來也花了不少銀子。
不過看似買了不少東西,屋子裡還是空的很,蘇青青想了想,乾脆去買了個大屏風在中間一橫,後面擺了張琴來湊數。整體看起來簡單文致,倒也不錯。.
這個臨時租賃的屋子,也就這樣了。等過些時日他們在鎮裡置下房屋來再好好裝整一下。
話說江元睿那邊已經談下了一間需要轉讓的鋪子,位置不錯,價格也可以,主人因家中有事,急着轉讓,價格開的不高,只是要現銀,而且需要在兩日內付清全款。
這筆銀子江元睿還是湊得出來的,但是他畢竟對這青陽鎮不太熟悉,也不曉得這裡各家商戶信譽之類如何,雖然給那中介人暗下里塞了銀子,也還是不放心,便私下裡悄悄去打聽,結果得知那間鋪子之前賣的藥害死了人,差點兒被人把鋪面都給砸了,因此才急着脫手。本地的商家都嫌是燙手山芋不肯接收,於是只好來賣給他們這些不知情的外鄉人。
就這樣被矇騙,江老大於是覺得相當不爽。雖然中午的時候小娘子還特地從村裡跑來給他送了點心,也不能磨滅他的報復之心。店鋪他是要的,但是賬也是要算的。
不過說起來蠻奇怪的,小青怎麼突然想起來做胡蘿蔔的點心呢?味道有點兒怪,倒是挺好吃的,還炸了丸子,裡面放了蘿蔔塊,都是她親手做的。說起來,蘇青青的手法與別人的還真不一樣,一口就能嚐出來,之前她做菜手藝不太好,總是動不動燒焦,結果現在手藝精進了許多,味道卻依舊跟其他人的不同。也不是她做的就特別好吃,怎麼說呢,大概是她放調料的時候與其他廚子位置和種類不同,手法也不同。
江元睿隱約覺得,就這麼一點不同,也可以成爲一樣招牌。看來以後開酒樓的時候,少不得要叫那丫頭過來幫幫忙了。看她在家裡也弄出不少有趣的食譜,到時候統統都要上繳到酒樓裡來,有的時候並不一定味道好才能吸引人,只要獨一份兒就夠了。
蘇青青並不知道已經有人惦記上了她的那點食譜,她還在家裡爲了江元俊的食物絞盡腦汁。按大夫的囑咐,江三兒半個月內都要吃胡蘿蔔,但是江元俊並不喜歡這種食物,光是聞到那味道就吃不下飯,蘇青青不得不換着花樣給他做點心,炸丸子,醃蘿蔔乾,還把剩下的打包拿去送給了江老大,把後者感動得不行,還以爲是特地給他做的點心。
然後江元皓那邊不知怎麼又突然犯了胃病,硬的東西也吃不下,蘇青青不得不又跑去鎮裡給他熬粥煎藥,就這麼來回幾遭兒,終於一回江元俊有事被絆住腳,放蘇青青一個人去了鎮裡,給江元皓逮到了機會,抓着人就不鬆手了。
在鎮上定下住處之後,江元皓便匆匆去了院開始教學。這裡的院也算是官學,對於言論控制比較嚴,將的大多是爲了科舉而設立的課程。講學的先生裡面有已經考上舉人卻不願爲官的才子,也有地方大儒,還有少量江元皓這樣的秀才,不過此等人大多是在某方面有過人之處,比如江元皓就對經史古籍等方面涉獵極深,另外還有律學,算學,武學等等。
雖說科舉考的只有那麼幾樣,院裡的話還是講究多面發展的。就好像高考雖然只考那麼幾種東西,還是要像模像樣地弄些美術課音樂課,好像這樣就能代表德智體全面發展了一樣,況且說不定就能真出幾個英才。
不過管它教什麼,這起碼是份正式工作,每個月還有福利的,除了月錢之外,另外也能領一石大米。蘇青青有計算過,這個朝代的一石米,大約等於二十五斤左右,不像她以前在現代的時候聽說的那樣,一石米能有一百多斤,大概是時代不同,計量的單位也不同,是以有誤差的出現。
這一石米,可都是精米,若是放在普通人家也是筆不小的財富了。不過他們現在還算小有積蓄,只要不發生戰亂,想要飽暖應該不難,自然也不差這點米,真正重要的,是在這院裡,會搭上許多現有的或者未來的官員。
江元皓倒是不怎麼在意這些,但是江元睿看重,爲了大哥,說不得也要辛苦一些了。院裡的人比較雜,有剛剛考上生員的,也有尚未通過考試的童生,還有一些是花錢捐了銀子的監生,雖然花了銀子卻沒有機會進入國子監,爲了以後參加秋試便過來跟着學習。
住的離院近的學子也就罷了,下學便可回家,有些地方偏遠的就要住在校舍裡。要知道並不是每個小鎮上都會有院的,很多學子也是在外地趕來讀。這幾日正是新生入學,院人手不足,忙得很,江元皓因爲身份相對低微,也被叫了去幫忙,一直到下午才得歸家。蘇青青正好新做了點心給大哥送去,此時在竈下幫他熱着粥,見江二回來,趕緊將砂鍋取下,端進房間裡去。平時在家裡自有青杏幫忙,但現在在鎮上身邊沒人,她也只好親力親爲了。
至於給江元皓買個丫鬟身邊伺候什麼的,這個想也別想。就算她因爲不得已同時嫁了三個丈夫,也絕對不可能在夫君身邊添女人,這其中江元皓最甚,畢竟從一開始,他就是她打算嫁的人。
這鍋裡裝的是綠豆粥,蘇青青覺得江元皓這兩天跑得有點兒上火,聽說綠豆能敗火,就給他熬了一些,又拌了點兒小菜,不少小菜都是村子裡李嬸她們送過來的,很新鮮,吃起來味道也不錯。
江元皓一身的煙塵,吃完飯又燒了熱水洗澡,灰撲撲的身體總算恢復了正常顏色。他這兩天一直在外面曬着,臉都有點黑了,蘇青青幫他擦乾頭髮,眼看着天快黑了,正打算回去,卻被江元皓一把抓住手腕,懇求道:“青青,這麼晚了,別回去吧,今晚就住在這裡,有被褥的。”
屋裡的雙人牀榻空了很久,他一直想着這個來着,偏偏那小三兒看得太緊,一直沒啥機會。這回好不容易娘子一個人過來的,他又怎能放棄這等大好機會?
蘇青青還有些猶豫,覺得她不回去的話,阿俊不吃東西會捱餓的,江元皓卻表示家裡那麼多人在,雲秋啊青杏啊六兒啊哪個不會做飯?難道她不回去那小子就餓死不成?他們成親也這麼多日了,就在洞房那天做過一次,在怎麼說,都成親了,也不能天天讓人這麼挺着,要是天天這樣,萬一憋出毛病來怎麼辦?
蘇青青仔細一想也是,雖然說她不是太情願,貌似跟大哥和阿俊都做過不止兩次了,尤其是江元俊,那就是個無底洞,但凡能霸着都不帶鬆爪兒的,而大哥那個傢伙喜歡玩刺激,不在奇怪的地方做他似乎就不舒坦,仔細想來,也只有元皓相對正常些,不那麼讓她害怕。既然都成親了,該做的事情也少不了,反正家裡還有剩下的胡蘿蔔湯,熱一熱就能喝,阿俊應該不至於會餓着,今天留在這裡也應該沒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