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首都五陽,王宮之中,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秦國在對蜀國的戰爭中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同時大唐帝國與秦國之間的貿易路線又恢復了,這對於秦國來說,絕對算得上雙喜臨門。
可是秦國國王秦鐸的心情卻不怎麼好,因爲他被兩件事情影響,第一件事情就是大唐帝國明明有能力解決運輸線的問題,可卻偏偏讓秦國冒險進攻蜀國,這讓他覺得事情並不像看起來的那麼簡單;第二件事情就是,在蜀國北部與楚國的邊境爭端,確實爲秦國埋下了一些隱患。
第一件事情是秦鐸和他的幾個心腹事後反應過來的:大華帝國的內戰斷絕了秦國與唐國之間的貿易路線,可實際上大唐帝國一直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
只要大唐帝國願意,就可以提前發動導彈襲城,然後逼迫大華帝國恢復鐵路運輸線——就像前陣子做的那樣。
可大唐帝國並沒有提前這麼做,反而是裝聾作啞,讓秦國自己去解決運輸線的問題,最終直接推動了秦國對蜀國宣戰的一系列決策。
這等於說是大唐帝國在明牌逼迫秦國對蜀國宣戰,等於說是大唐帝國參與了秦國伐蜀的戰略決策。
任何一個國家的決策者們都會忌憚這種事情的發生:其他國家竟然能夠深度影響自己國家的戰略決策,這種事情不就意味着自己被別人牽着鼻子走嗎?
更讓秦王贏鐸在意的,其實還是這件事情背後代表着的各種意義:大唐帝國讓秦國入侵蜀國究竟是爲了什麼?大唐帝國究竟想從秦蜀之戰中獲得什麼?
儘管大唐帝國在隨後索要南山港,似乎暴露了自己的意圖,可秦王贏鐸一直覺得事情絕對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
他懷疑大唐帝國一定有什麼見不得人的秘密,隱藏在這一次逼迫秦國向蜀國開戰的戰爭之中。
另一件事情也和這場戰爭有關,秦國的前線指揮官張宣貪圖功勞,竟然比預先估計的多推進了大約70公里,佔領了一大片本來應該屬於楚國的蜀國領土。
贏鐸本來第一時間的反應是命令張宣立即撤出這些地區,可張宣卻送來了這些地區的地圖以及自己的說明。
從彙報中看來,這些區域確實不應該讓出,因爲張宣佔領的地區易守難攻,是一個很好的屏障。如果想要邊境安穩,確實應該把這些地區捏在手裡。
楚國那邊也沒有什麼正經實力奪回這些區域,秦國的部隊駐守在山地之上,哪怕是大唐帝國部隊親自進攻,也是要費一番力氣的,更何況是戰鬥力低下的楚國?
憑藉楚國自己是很難從秦國虎狼之師手中討回這些土地的,理論上必須要大唐帝國出面才行。
贏鐸也做好了心理準備,如果大唐帝國真的出面呵斥秦國,他就主動退出這些地區,平息這件事情。
可讓秦鐸沒有想到的是,大唐帝國在這件事情上裝聾作啞,竟然對秦國的挑釁毫無反應。
秦國的高層分析認爲,可能是因爲大唐帝國不願意爲僕從國捲入戰爭,同時也沒有做好開戰的戰略準備,所以纔會在這件事情上採取了綏靖政策。
儘管贏鐸覺得這種分析很有道理,可他依舊認爲侵佔楚國土地的事情就好像是埋了一顆雷給自己,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引爆。
可勝利的局勢擺在眼前,秦國確實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不僅僅完成了第一階段入侵蜀國的戰略目標,甚至還恢復了與大唐帝國的貿易聯繫。
這一系列偉大的勝利也同時催生了秦國的野心,熟悉大華帝國衰落歷程的他們,立刻把大唐帝國和大華帝國聯繫了起來。
一個新崛起的帝國開始了腐化墮落,他們自認爲自己戰無不勝,但是已經開始從上到下討厭戰爭的殘酷。強大的帝國開始迴避戰爭,躲藏在自己的龐大領土內劃分利益……
坦白的說這個劇本可太讓人熟悉了,鄭國也好、齊國也罷、最典型的大華帝國,哪一個不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作爲一個看客,秦國的許多人覺得自己現在依舊是一個旁觀者,看着大唐帝國的崛起,看着大唐帝國的沒落: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而秦國卻完全不同,因爲自己的國家經濟不好,地理位置不夠優越,所以他們自始至終都有危機意識,都身處於一種不自強就要毀滅的狀態之中。
因此他們一直都很警惕,一直都很努力,所以秦國最終將會是勝利的一方!
在這種思想的推動下,秦國最近沉浸在一種樂觀的氣氛中:他們認爲霸佔楚國的一些土地這件事情是一個開端,一個大秦崛起的開端。他們應該再接再厲,將大秦推上巔峰。
大秦帝國……坦白的說,連贏鐸都心動了的一個夢想。多少秦人爲之奮鬥了一生,如今還真的就這麼擺在眼前了。
誰能不心動?誰能拒絕這樣的誘惑?秦鐸不能,所以他默認了張宣的貪功冒進,沒有主動歸還楚國的領土;所以他坐視秦國的部隊南下,繼續向蜀山防線進攻。
這些事情實際上都超出了之前秦國與大唐帝國之間的談判範圍,秦國當時跟大唐帝國說的是隻要一條接壤楚國的貨運路線即可,但是現在秦國的擴張,已經超過了這個保證。
可兩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大唐帝國的問責遲遲沒有到來,就彷彿大唐帝國不知道秦國的所作所爲一般。
實際上秦國也試探過,他們讓自己國內的報紙報道了一些地區的勝利,以此來試探大唐帝國的反應。可大唐帝國那邊依舊沒有過問此事,甚至連往來的貿易都沒有因此被削減半分。
有的時候,膽子還有野心就是這樣被縱容出來的:秦國方面把這種妥協當成了大唐帝國的懦弱無能。
他們當然知道唐國的強,可他們普遍認爲,正是因爲大唐帝國有錢富裕,纔不願意繼續打仗的,就和當年的大華帝國一樣!
五陽城今日張燈結綵,因爲南下的秦國主力部隊在蜀山陣前又包圍了向南逃竄的一支蜀國部隊,五萬部隊陷入到了秦國的包圍圈之中,這些蜀國人沒有掙扎太久,在昨天老老實實的投降了。
截止到目前爲止,秦軍差不多已經全殲了蜀山以南的蜀國所有部隊,他們比計劃之中走的更遠,也走的更快!
因爲蜀國的防線崩的太快,許多物資來不及帶走,全部都留給了秦國。秦國方面可以說是賺了個盆滿鉢滿,基本上做到了以戰養戰。
這種運動戰狀態下,秦軍的損失很小,獲得的物資又很多,所以秦國上下自然更加歡欣鼓舞,繼續打下去的呼聲那更是喧囂塵上。
只有贏鐸知道,他們每向南邁一步,都有可能會引起大唐帝國的不滿。這樣的不滿哪怕沒有表現出來,也一定存在。
在未來,甚至這個未來就是今天的下午,或者明天一早:大唐帝國的怒火就會降臨到秦國的頭上,搞不好整個秦國都會因此傾覆。
所以慶祝偉大勝利的宴會上,贏鐸的興致並不高,他隨便和心腹們說了幾句,就回到了自己的寢宮,自己坐在位置上發呆。
現在他肩膀上扛了多大的壓力只有他自己清楚,他真的害怕在這樣反覆試探大唐帝國底線的過程中,一覺睡醒聽到大唐帝國對秦宣戰的消息。
就在這個時候,房門被人從外面推開,一個女人走了進來,跟在她身後的侍女手裡還捧着一個食盒。
“父王。”女人身段婀娜,走路的時候如同仙子一般,聲音婉轉好聽,一聲父王叫得贏鐸心情都好了幾分。
看到自己的女兒,贏鐸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來,指了指身邊的位置,聲音和藹無比:“月兒來啦?坐!”
作爲秦國唯一一名公主,贏月真的是集萬般寵愛於一身。她自己就非常優秀,身份更是貴不可言。
秦國因爲身處邊陲,一直以軍事力量雄厚著稱,所以秦王也一直都備受大華帝國的重視,大多數時候都是大華帝國公主的聯姻對象。
這個贏月公主的母親就是大華帝國的一位親王的女兒,當時被封爲公主下嫁給了贏鐸。論起輩分,贏鐸甚至是大華帝國皇帝趙凱的姑父,只不過這層關係沒人敢隨便拿來用罷了。
也正是因爲這層關係,秦國之前纔會出兵,幫着大華帝國與大唐帝國一戰。當然了,只是那場戰爭誰也沒料到,彪悍的秦國軍隊竟然會被大唐帝國按在地上狂揍。
贏月從侍女手裡接過了食盒,然後把裡面的菜餚一個一個端出來,擺在了自己父王的面前:“月兒聽說父王您在前殿沒有吃飽,就帶了一些好吃的。餓着肚子可不行,那樣晚上會不舒服的。”
看了一眼自己女兒那七分像她早逝的母親的臉,贏鐸嘆了一口氣,抓起了筷子,裝出了一副漫不經心的模樣,開口問道:“考慮的怎麼樣了?”